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解决水轮发电机组传统故障诊断技术准确度不足的问题,并实现水轮机故障诊断技术的生产数据融合。董箐发电厂作为首个水电远程诊断试运行项目,通过建立大数据服务引擎,实现了电厂级全业务、全类型数据资源集中整合、存储、分析的远程诊断平台,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应用价值,为向企业级推广大数据分析技术提供了技术支持。基于生产大数据的设备状态监测故障诊断技术,将有利于电厂专业技术人员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存在的缺陷故障及确定大修目标,降低电力企业检修成本、提高电厂可用系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增加发电能力、确保发供电可靠性等,可以预见,预知性检修这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体制必将在我国电力行业中得到越来越多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发电厂电气设备发热异常对设备运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威胁。介绍了应用于发电厂变电设备缺陷及故障检测的红外诊断技术,亭子口水利枢纽采用红外诊断技术对小负荷运行下的电气设备进行温度检测,利用相对温差判断法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及故障,有效地保证了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发电厂资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研究并开发了发电厂设备资产管理系统(DLEAM).根据电力行业信息的特点,探讨了系统的整体结构和流程,深入研究了工单管理的工单处理、资源管理、设备缺陷管理和维修历史管理4个部分的内容.根据工单的操作流程,跟踪工单状态的变更,建立工单库和设备故障决策树,从而对工单从生成到注销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实现企业有形资产的生命周期全过程的闭环管理.研究并设计了基于.NET技术的系统专用基础类库,为DLEAM的开发和维护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乌江渡发电厂投产20余年来,随着运行年限增长,设备逐步老化,导致性能、状况下降,缺陷和故障逐年增多,已严重威胁安全运行;且因设备严重老化,大修周期越来越短,检修费用逐年上升。本文从几个方面对乌江渡发电厂机组增容改造的内容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数据分析在水电站运行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通过对水电站监控系统、生产管理系统和其他设备监测系统的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可以全面掌握设备运行状态,获得水电站运行的特征参数,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帮助分析故障成因,预报故障发展趋势,为状态检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徐方有  黄敏 《小水电》2014,(5):55-57
高压断路器是发电厂和变电所主要的电力控制设备,其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发电厂的安全运行。对各类型的高压断路器特性和须江电站35kT六氟化硫断路器在运行中存在的设备设计安装缺陷进行分析阐述,提出了技术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闸北发电厂自今年年初,开展了一个以四查(查安全思想、查设备缺陷、查规程制度、查反事故措施)为中心的安全大检查运动。通过这个运动,全厂职工安全思想有了很大提高,已经揭露出设备缺陷三千六百多件,现在已经解决了其中的87.5%,使全厂  相似文献   

8.
凌云 《云南水力发电》2007,23(6):110-112
文章论述了现代发电厂设备维修管理的特征及对相关检修人员的素质要求,系统地分析了发电厂设备检修中的各种人为因素失误,提出了防止和避免人为因素失误的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9.
事故照明系统作为发电厂紧急状态下的应急设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事故照明就其本身系统结构来说较为简单,属于容易被忽视的设备类型,但其作用的失去可能会严重影响到发电厂的安全生产。本文从索风营发电厂1次事故照明的故障为例,阐述了该厂事故照明系统存在的隐患及其缺陷,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对此事故照明系统的改造方案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可靠性是发电厂重要的性能指标,可靠性管理不仅能定性而且能定量地描述设备的健康状况,是设备"量化的健康报告"。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包括设备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护、检修甚至报废等设备管理的全过程。笔者研究将可靠性管理与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相结合,最终达到了解设备发展的内在规律、掌握和控制规律的目的,实现发电厂最优设备管理。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数字化测绘技术中的原图数字化,数字测图、数字摄影测量几个方面在水利水电工程测量实践中的应用体会和经验。  相似文献   

12.
建设"数字黄河"工程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数字黄河”,就是借助全数字摄影测量、遥测、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现代手段及传统手段采集基础数据,对黄河流域及其相关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等要素构成建成一体化的数字集成平台和虚拟环境,对黄河治理开发和管理的各种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和研究,并在可视化的条件下提供决策支持,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相似文献   

13.
肖卫  时昶  高军 《人民长江》2011,42(21):67-69
纸质水文年鉴由于保存时间长和反复利用,不可避免地将发生损坏情况,利用计算机技术将纸质水文年鉴的资料数字化,将对水文资料保存和应用提供极大便利。为此,长江委水文局建立了一套特殊档案数字化加工系统。系统具有纸质媒介整理、扫描、影像纠错、书目索引以及自动上传的功能,实现了将纸质水文年鉴转化为电子文档的操作和管理。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数据质量和决策依据的权威性,需要筛选和处理因过时而无法准确描述事物、从而影响决策的衰老数据。基于最小二乘法多项式曲线模拟数据序列,结合水位数据起源信息特征,加入时间影响因子,提出了一种带权值的多项式筛选算法,并对其进行了数学推导。为了对该算法进行正确性验证和效用分析,采用滁河流域水库水位数据进行了相关试验,并与最小二乘法多项式筛选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试验得出,该算法较最小二乘法多项式筛选方法,误筛、漏筛率降低约40%。衰老数据处理之后,系统综合处理时间减少约20%,而分析结果的准确率提升约57%。结果表明:该筛选算法能有效筛选衰老数据,提高数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效率,从而辅助提高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丁太普 《吉林水利》2006,(10):19-21
水库调度数据库系统是调度的基础和重要工具,对数据进行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为调度决策提供数据服务。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数据库结构分析和设计,建立一个对调度数据体系进行管理的系统。加强对水库调度作业的管理,对调度提供技术支持。数据库满足查询输出、预报和调度等对使用数据的要求;并适应网络环境运行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建设"模型黄河"数字化工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模型黄河”数字化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室内GPs技术、地理信息技术、自动测控技术、虚拟仿真技术等,实现“模型黄河”试验数据采集的自动化、传输的网络化、管理的集成化、试验过程管理的智能化、试验办公的电子化;“模型黄河”数字化工程建设构建的数字集成平台最终将实现与“原型黄河”、“数字黄河”的资源共享、联合互动、互为作用。“模型黄河”数字化工程的建设是必要和可行的,其总体框架包括三大功能部分,即基础设施、专业服务平台和应用系统;5个逻辑层,即信息采集层、信息传输层、数据存储层、专业服务平台层和应用系统层。  相似文献   

17.
王岩松  付洪涛  杨丹 《人民长江》2016,46(12):108-112
为解决辽宁省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中的数据集成问题,在分析项目需求的基础上,采用数据库层直接集成的实时性数据集成方式,运用数据库规划建库、TI工具、数据导入等方法,完成项目的数据集成任务。上述数据集成方式的综合应用实现了取用水、水功能区、水源地等6方面的数据集成,集成总量达到每日千万条级别。应用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数据集成方式能很好地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对类似项目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当前调度系统数据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电力调度综合数据平台的参考体系结构。描述了该体系结构下的数据输入输出、存储、交换与共享、数据加工、数据服务、数据展现等主要技术,并对相关的规范标准、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应用、调度管理信息系统(DMIS)一体化集成等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9.
电力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是电力工业在信息技术的驱动下由传统工业向高度集约化、高度知识化、高度技术化转变的过程。文中以梅建面向水电厂的综合数据分析平台为主要解决方案,基于“数据抽取”策略和IEC61850标准,实现综合数据源集成和信息建模,并探索更加符合数据多个异构信息系统数据处理的分析构架,保障综合数据分析平台“安全分析”,进而提高水电厂海量数据的综合分析和有效处理水平,为实现行业管理、安全生产、经济运行等业务辅助决策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数据中心数据资源目录编制的主要任务、内容和方法,分析研究大数据条件下档案编目在对象和手段、目录管理方法以及目录形式等方面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