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油气勘探应从“区域评价突破”和“典型解剖”两方面着手。扬子北部大陆边缘(中扬子区)、前陆盆地与逆冲推覆构造带(苏皖南部、南盘江地区)应是近期勘探目标;圈定古隆起及区域性间断面是勘探决策的关键;裂缝和裂隙发育带在富集成藏中起重要作用,然而区域性封闭(包括压性断面)对保存油气藏更为重要。提出了今后五年油气勘探的区域范围。  相似文献   

2.
从成油气背景分析,南方具“台缘型”和“台内型”两个含油气领域,前者位于扬子地台南、北台缘晚震旦仓至早奥陶世斜坡带及南盘江坳陷晚古生代孤立台地(群)边缘;后者为扬子本部下古生界及除南盘江坳陷以外的上古生界分布区。“台缘型”区是形成大、中型油气田的有利区,但其地质构造复杂,对其认识尚肤浅,技术手段也还不适应,只能作为中、长期目标考虑。“台内型“区油源条件不如”台缘型“区充裕,具形成中、小型油气田条件,  相似文献   

3.
随着碳酸盐地层中不断发现油气,在海相地层中找油气有了现实意义。在南方以碳酸盐岩为主的海相地层中找油气,需注意以下几点:1.石油地质的几个基本问题还要一个个落实,如生油层、保存条件等,要具体化。2.对于石油地质的基本要素要以发展的观点去认识,要研究其间的关系,如(1)区域构造发展和油气的关系;(2)储层和成岩作用的关系;(3)有机质成熟期与各类圈闭形成期配套关系。3.沉积相与油气的关系,有利相带上各  相似文献   

4.
南方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广、层系多、厚度大,目前除四川盆地外油气勘探尚无大的突破,但从长远看,必是下一世纪油气勘探的后备基地。建议:建立一批基干剖面;重视低渗透致密储层的研究;开展盖层和保存条件的研究;加强古岩溶与深部岩溶的研究;对南方碳酸盐岩主要沉积区(或层系0进行成岩相研究和编图;选择有利区块的有利层系打数口井;组织国内碳酸盐岩研究有专长的单位和科研人员联合开展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5.
南方海相古生界油气勘探选区评价的一些想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方海相地质条件,既不同于国外稳定地台区海相盆地的特点,又不同于国内陆相盆地的特点,因此不能简单地套用已有的成功模式。对勘探选区提出了几点看法:(1)圈出生油最有利地区;(2)在近油源的古高地找油气;(3)保存条件是关键;(4)以找气为主;(5)重视晚期成藏的理论。中国南方缺少油气长距离运的条件,只有在近油源的地方才容易找到原生的和经过次生运移的油气藏。  相似文献   

6.
依据作者在我国南方的长期工作实践,参照围内外有关研究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对我国南方海相碳酸盐地区油气勘探提出下列意见:(1)从生、储、盖、运、聚、保六个要素全面评价南方海相地层油气资源是一项非线性系统工程。(2)基于油气演化特点,该区应以古生界为主要勘探层系,尤其应以下古生界为主,兼顾上古生界;以找气为主,油气兼探。(3)该区已划分出六套区域性滑脱系统,构造格架为层滑-薄皮构造,应重视山前大规模逆掩  相似文献   

7.
在已提出的“多期成烃、晚期成藏”为核心的新思路(理论)指导下,加大检验工作量,继续开展南方找油气的系统的基础工作,首先切实解决与成藏有关的构造带问题,以地震法和电磁法为主展开工作。注意深部的和火成岩覆盖应的研究,不断优选“靶区”。  相似文献   

8.
从四川气田分布规律看南方海相油气勘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朝元 《勘探家》1997,2(1):51-54
四川盆地是扬子地台的组成部分,其气田形成规律和勘探经验,对南方海相油气勘探具有明显的借鉴作用。本文简明,系统地总结了四川盆地海相气田的分布特点,并进一步南方各地区地质条件和最新资料作了分析对比,优选了近期主要勘探有利  相似文献   

9.
南方海相油气保存条件研究中应该高度重视以下几个方面:a)避免被古油气藏牵着鼻子走,把着眼点从盆地边缘的背斜带高大构造以及断凹间隆升断块中寻找大油气田的思路中解放出来;b)油气地质,尤其是保存条件,具有明显的分割性;c)利用水文地质特征准确评价油气保存条件;d)深入研究沉积—埋藏和有机质热演化历史以及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过程,分析油气分布规律.在重视大区域研究的基础上,已经有条件把研究和勘探的重点放在南北两个前陆盆地带上,以解决油气勘探中遇到的问题为核心,采用新思路、新方法、新理论,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工作,缩小包围圈,尽快找到有利于油气成藏、保存的地区,直接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10.
南方海相地层以碳酸盐沉积为主,地层古老,经受地质构造变异的次数多,所以储集层的非均质性特强,有机质演化程度高,形成天然气藏的机遇高于油藏。基于油气是可流动性矿产,所以在勘探南方海相地层油气时,应重视上覆陆相地层中次生油藏的出现,这在四川盆地西部已经有了实例。  相似文献   

11.
中国南方海相地层油气勘探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1  
经过40多年来的勘探和研究,在南方海相油气勘探领域发现了大量的地面油气、沥青显示和不同时代的古油藏,以及鄂西建南、黔北赤水等气田,四川盆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天然气区.经油气资源评价,南方海相地层资源量(除四川盆地)近80亿t油当量.南方海相地层是我国潜在的含油气领域,研究表明,南方海相地层原始生油条件优越,有多套生、储、盖组合,但由于后期构造运动强烈,因此油气保存条件是南方油气勘探的关键.目前勘探技术和方法不过关是油气突破的最大障碍.应加强地震、非地震物化探技术方法攻关;发展综合勘探和油气综合评价技术;采用合理的勘探程序;重视发展天然气勘探技术和方法;充分利用老资料,进行信息二次开发.逐步形成以构造演化为主线,开展以露头、井筒、地震资料为基础的沉积、层序地层研究,用海相残余盆地动态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南方海相地层有利勘探目标评选.  相似文献   

12.
13.
根据石油地质学新进展,结合我国南方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发育区的地质特点,提出了促进本区油气地质综合研究的若干设想和建议。认为,应以板块构造理论、现代地层学、盆地模拟、含油气系统及流体封存箱等新概念、新技术、新思路为指导,结合传统技术方法,在区域性研究查明古洋壳型及古过滤壳型盆地的基础上,选择含油气远景较大的盆地,从较高的起点,对其深大断裂带或基底断裂活跃区、不调谐构造、生烃层系的有机质成熟度、油气成  相似文献   

14.
印支期以来,强烈的构造运动对南方海相地层油气保存造成了严重影响。实践表明,保存条件走南方油气勘探的重要前提。纵观南方海相地层沉积,构造格局,主要有四种类型的保存区和两种成油气背景。即:具有效区域盖层分布区、中新生代陆盆覆盖区、推(滑)覆构造区、火成岩覆盖区;台缘型成油气背景、台内型成油气背景。近期应以具有效区域盖层,且地表为碎屑岩分布的区块及中新生代盆地覆盖区为重点勘探对象。具备勘探立项的重点地区有:当阳复向斜南部及沉湖-土地堂复向斜中部;南盘江拗陷秧坝地区;凯里-黄平地区;戴家场-新沟地区;南陵-句容-常州盆地区。  相似文献   

15.
《石油钻探技术》2003,31(2):41-41
20 0 3年 1月 1 7日 ,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对四川省宣汉县境内的重点探井毛坝 1井进行中途测试 ,喜获 33× 1 0 4m3 / d、无阻流量超过 1 0 0× 1 0 4m3 ,基本上不含硫的高产天然气流。毛坝 1井获得高产的气流层属飞仙关组 4段底部和 3段顶部的灰岩和白云岩层 ,是川东北地区新发现的产层。该层构造圈闭面积 1 7.37km2 ,幅度 35 0 m。这一发现不仅证实了该井所在川东北宣汉—达县地区毛坝场背斜具有良好的封盖性能 ,而且扩大了川东北地区的勘探领域 ,现实意义重大。前期勘探研究成果表明 ,毛坝背斜飞仙关组构造 -岩性复合圈闭…  相似文献   

16.
陈溥鹤 《勘探家》1998,3(1):54-55
本文分析了油气勘探中地表油苗研究的重要性,指出地表油苗研究成果与油气地质条件相结合进一步研究其成藏条件、油气藏类型、并预测油气分布规律,是一项少投入多产出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油气勘探中地表油苗研究的重要性,指出地表油苗研究成果与油气地质条件相结合,进一步研究其成藏条件、油气藏类型,并预测油气分布规律,是一项少投入多产出的工作方法。在我国南方广大露头分布区,重视及积极开展这一工作,将为油气勘探部署的制订,勘探靶区的确定,提供有一定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苏浙皖海相盆地作为我国南方海相油气勘查的重点盆地之一,具有古生代和早中生代海相沉积的漫长历史,发育巨厚的海相建造,形成多套烃源岩系,具有良好的重油物质基础。然而,印支运动之后,海相沉积体制解体,盆地原型及其沉积建造受到严重构造改造,从而成为残留盆地。残留盆地具有复杂的油气系统,因此,苏浙皖海相油气勘探应根据其残留盆地的特点,正确地选择和确定勘探目标与对象。  相似文献   

20.
中国南方海相油气勘探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南方海相构造-层序-油气系统的综合研究表明,南方海相地层发育5套区域性主力烃源岩和多套局域性烃源岩(下寒武统、下志留统、中二叠统、上二叠统、下三叠统),烃源岩热演化程度的不均一性决定了南方下古生界以天然气勘探为主,上古生界为油气勘探兼顾.印支及其以后的改造运动对南方海相及中新生代盆地的含油气性控制起到主要作用,叠合盆地中、晚期形成的油气系统最具勘探潜力.原生及次生油气藏的分布主要受生烃有利相带和古隆起、古斜坡的控制.环扬子陆块叠合盆地群、苏北-南黄海南部盆地以及江南隆起北缘冲断推覆体下海相地层保存区将是南方海相油气勘探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