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严乐平  吴刚  王迎军 《化工进展》2006,25(11):1266-1269
介绍了聚β-羟基烷酸酯的性能.综述了近年来针对PHA的缺点进行改性的方法:生物合成改性;与生物活性无机材料的复合改性及表面改性.展望了改性后的PHA在组织工程及医用材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近年来生物基聚合高分子材料聚羟基烷酸酯(PHA)的化学改性、物理改性及生物改性的研究进展,对PHA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以特定工艺制备酚化改性腐植酸(PHA),选择并优化工艺参数从而制成PHA改性酚醛泡沫材料。采用傅里叶红外分析、热失重分析、氮吸附和冲击强度测试等方法对PHA改性酚醛泡沫材料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PHA含量为40%(质量分数,下同)时,PHA改性酚醛泡沫  相似文献   

4.
以特定工艺制备酚化改性腐植酸(PHA),选择并优化工艺参数从而制成PHA改性酚醛泡沫材料。采用傅里叶红外分析、热失重分析、氮吸附和冲击强度测试等方法对PHA改性酚醛泡沫材料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PHA质量分数为40 %时, PHA改性酚醛泡沫材料的冲击强度为5.7 kJ/m2,压缩强度为0.33 MPa,极限氧指数为47 %,热导率为0.038 W/(m·K),在400 ℃时的质量保留率为79.1 %。其各项性能良好,可以替代部分苯酚制备PHA改性酚醛泡沫材料。  相似文献   

5.
聚羟基烷酸酯共混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聚羟基烷酸酯(PHA)的性能特点以及不足,分别探讨了PHA与天然高分子材料、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以及纳米粒子的共混改性研究进展,例如淀粉、丁酸纤维素、聚己内酯、聚碳酸丙烯酯、有机蒙脱土、碳纳米管等。并就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结晶性、机械性以及热稳定性进行了总结和评述,展望了PHA的改性方向。  相似文献   

6.
聚羟基脂肪酸酯成纤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的结构、结晶性能、生物降解性能及流变性能;详述了PHA及其改性聚合物静电纺丝和熔融纺丝技术的研究进展;阐述了PHA改性及纤维成形;分析指出PHA纤维成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PHA热稳定性差、结晶度高、后结晶现象严重,导致纺丝困难,纤维强度低;提出可通过添加扩链剂、增塑剂、成核剂改性PHA及使用专用油剂来提高其纺丝性能。  相似文献   

7.
采用熔融共混法,利用埃洛石纳米管(HNTs)对聚羟基脂肪酸酯(PHA)进行了增强改性,并研究了HNTs的添加对PHA材料力学性能、微观形貌及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HNTs能有效改善PHA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纯PHA相比,PHA/HNTs复合材料的强度和模量均大幅提升,其拉伸强度、弯曲强度、拉伸模量、弯曲模量均在HNTs用量为4%时达到最大值,但其断裂伸长率和弯曲应变则均有所下降。SEM观察结果显示,少量HNTs能够均匀分散在PHA基体中,而HNTs用量较多时则会形成较大的团聚体。此外,HNTs的添加显著提高了PHA材料的热变形温度和热稳定性,从而拓宽了材料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分别以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改性粉煤灰及未改性粉煤灰为填料,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基复合材料,并从微观形貌、物理力学性能、热力学性能等方面对上述复合体系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KH560的加入使PHA基体与粉煤灰之间发生反应,改善了二者的相容性;粉煤灰的加入对PHA材料起到增韧的作用;粉煤灰的添加可以改善PHA材料的热性能。  相似文献   

9.
《塑料科技》2017,(11):32-35
用硅橡胶(SR)对聚羟基脂肪酸酯(PHA)进行增韧改性,研究了SR用量对PHA/SR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冲击性能和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HA/SR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有所提高,PHA材料的韧性得到了明显改善;PHA/SR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较小,不影响其实际应用。结晶性能测试结果表明:SR在PHA基体中能够起到成核剂的作用,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熔融温度和相对结晶度。  相似文献   

10.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具有可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是潜在的医学材料。对聚羟基脂肪酸酯进行改性,可提高其应用范围.采用以苯戊酸和蔗糖为混合碳源培养基培养Pseudomonas putida KT2442,对其细胞内合成的聚羟基脂肪酸酯进行生物改性,并利用核磁共振、红外色谱和气相色谱分析方法表征了改性的PHA分子结构。结果表明合成的聚羟基脂肪酸酯为含有3-羟基苯戊酸单体的中长链聚羟基脂肪酸酯(PHPhA),该单体在PHA链中含量为1.04%,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聚羟基脂肪酸酯的合成和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的合成方法,重点讨论了微生物合成法、碳源、化学合成、分离方法及降低PHA生产成本的方法,介绍了PHA的性能及其改性研究,论述了PHA在生物医学、农业、电子、食品包装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一步法制备氨基化纳米硅,以环氧端基聚乙二醇(PEG)对纳米硅进行表面改性,制得Si-g-PEG纳米复合粒子,并以此对聚羟基脂肪酸酯(PHA)进行改性。结果表明,PHA/Si-g-PEG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优于纯PHA与PHA/Si复合材料;土壤生物降解法及酶生物降解法结果均表明,Si-g-PEG纳米复合粒子的加入,有利于复合材料生物降解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水性聚氨酯结构与性能关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聚酯二元醇(PHA)、聚醚二元醇(N-210、N-220)、蓖麻油(C.O.)、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主要原料合成了系列水性聚氨酯(WPU),并对聚醚N-220型WPU分别使用有机硅、有机氟、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橡胶改性。通过红外、吸水率测试、电子拉力试验机、接触角测试研究了软段类型(N-210,N-220,PHA)、交联、改性对WPU耐水性、力学性能、涂膜手感的影响。研究发现,由PHA制备的聚氨酯耐水性、拉伸强度优于聚醚(N-210、N-220)制备的聚氨酯,适度交联可提高胶膜拉伸强度及耐水性。有机硅、有机氟改性可改进WPU的耐水性及表而性能,HTPB橡胶改性可提高胶膜的柔顺性及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聚羟基烷酸酯(PHA)的改性方法及其发泡工艺的研究进展。其中改性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改性,化学改性和生物改性;发泡工艺主要有模压法、注射法、挤出法等。  相似文献   

15.
聚羟基脂肪酸酯的鉴定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聚羟基脂肪酸酯(简称PHA)是由很多细菌合成的一种细胞内聚酯,由于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压电性等许多优良性能,在众多领域,如生物降解性包装材料、组织工程材料、缓释材料以及电学材料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引起了科研领域和工业界的广泛兴趣。对PHA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鉴定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回顾有关PHA的鉴定及检验方法的同时介绍了近期取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生物基可降解材料领域逐步拓展,逐渐涌现出一批新兴的材料,聚羟基脂肪酸酯(PHA)便是其中之一,它具有完全可降解的特性,同时结合生物发酵催化合成技术已经实现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然而PHA的生产成本一直是困扰研究和行业发展的重要难题,寻找和开发可替代单一碳源的高成本工艺及原料已经箭在弦上。阐述了混合微生物培养(MMC)技术、活性污泥发酵工艺以及非粮原料在PHA合成上的应用,希望能够给生物基可降解材料的深入研究提供新思路,同时也是对近20年来在该领域的技术发展动向进行总结,以期对PHA的工业化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将两种多壁碳纳米管(MWCNTs),非极性MWCNTs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多壁碳纳米管(MWCNTs-g-GMA),分别与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共混制备PHA/MWCNTs复合材料,同时探究了MWCNTs对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的改性效果。结果表明:随着MWCNTs含量的增加,两种PHA/MWCNTs复合材料的断裂功均先增大后减小,同时,PHA/非极性MWCNTs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近似线性增长,而PHA/MWCNTs-g-GMA复合材料则近似指数增长。随着MWCNTs含量的增加,两种复合材料的结晶度也有所改善,其中MWCNTs-g-GMA的添加对PHA结晶的影响较大,当MWCNTs-g-GMA含量为0.1%时,复合材料的结晶度较纯样增大了9.16%。此外,两种MWCNTs均与PHA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熔融共混和3D打印技术制备了具有多孔结构的聚羟基脂肪酸酯/硅酸钙(PHA/CSI)人工骨支架,通过力学性能、流变性能及降解速率等的测定对支架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HA/CSI复合材料的黏度随着温度、CSI用量和剪切速率的提高均逐渐下降;PHA/CSI复合支架具有合适的孔隙率,且其表面平整光滑;CSI能够显著提高PHA/CSI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且其压缩强度与CSI用量成正比。此外,CSI还明显提高了PHA的降解速度,并解决了降解后PHA的p H值较低的问题,拓宽了PHA/CSI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9.
《塑料科技》2017,(6):26-30
采用β-磷酸三钙(β-TCP)对聚羟基脂肪酸酯(PHA)进行增强改性,并利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共混,研究了不同β-TCP用量对PHA/β-TC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表面强度和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适量β-TCP能够显著提高PHA/β-TCP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熔融温度和相对结晶度。当β-TCP用量为20%时,PHA/β-TCP复合材料的断裂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提高了38.35%和20.18%,熔融温度提高了3.23℃,相对结晶度提高了2.88%。但是添加β-TCP之后,PHA/β-TCP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均有所下降,复合材料的韧性降低。  相似文献   

20.
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了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剑麻纤维(SF)复合材料,并通过改变SF用量和加工工艺来控制PHA/SF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利用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XRD、SEM等研究了PHA/SF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SF的加入明显提高了PHA/SF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随着SF用量的增加,PHA/SF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逐渐下降,而其断裂伸长率与断裂强度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在SF用量为4%时出现极大值(390%、44 MPa);随着SF用量的增加,材料断面的片状结构逐渐消失,呈现均一的共混材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PHA/SF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SF能够明显提高PHA的综合性能,拓宽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