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雷害一直是输电线路跳闸的首要原因,对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威胁.为加强线路雷害分析,有针对性的采取防雷治理措施,减少雷害故障,分析了湖北电网220kV及以上架空输电线路2010年1-8月雷击跳闸情况,鉴于线路雷击跳闸也与线路结构参数、地形地貌和雷电活动情况有密切关系,线路雷击跳闸有一定的规律性,雷电直击线路也有较强的选择性,文中根据统计分析结果提出了防雷治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直流输电线路雷害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中国已建成相当规模的直流输电网。直流输电线路的快速建设和大规模运营带来的是一系列的直流线路管理和运行问题,而直流输电线路雷害防治工作正是管理运行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由于中国直流输电线路雷害防治起步较晚,且有单一线路雷击数据量偏少、计算模型存在局限性等问题,传统的计算和评估方法较难真实地反映直流输电线路的实际雷害情况。笔者正是以上述问题为出发点,搜集了大量的雷击闪络数据,整体上把握了国内直流输电线路的雷害现状,并利用数据挖掘和敏感性因素分析等手段得到了一定的直流线路雷害特征,为运行管理部门开展防雷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一、輸电线路防雷措施有效性判据——雷击跳闸率运行经验表明,输电线路的雷害事故在整个电力系统雷害事故中是比较突出的。因此,为了减少输电线路的雷害事故,就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措施。然而,如何评价这些防雷措施的有效性呢?在我国电力系统中通常用雷击跳闸率作为判据。所以输电线路的防雷计算就归结为雷击跳闸率的计算。所谓雷击跳闸是指线路长度为100公里、每年40雷暴日时,由于雷击使线路断路器跳闸的次数。(注意:即使重合成功,  相似文献   

4.
10 kV配电网架空线路绝缘水平较低,雷雨天气下雷击跳闸事故频发,由于大规模线路结构模型较为复杂等原因,基于雷击跳闸率等物理模型的风险评估方法在电网层面较难实现。同时,配电网缺少监测装置,人工记录的方式致使数据质量欠佳,严重影响模型计算的准确性。提出一种10 kV配电网雷害风险评估方法,基于线路运行、气象环境等多维数据,可在低质量数据条件下进行大规模配电网线路雷害风险评估。以线路所在地理网格为评估单元,从气象、线路走廊环境及线路本体特征参数3个维度提取10项配电网架空线路雷击跳闸风险指标,并量化风险指标以及雷击跳闸风险计算规则,使用加权马氏距离型TOPSIS算法构建10 kV配电网雷害风险评估体系,对风险进行分级。利用广州市10 kV配电网架空线路历史跳闸统计数据对风险评估结果进行验证,证明了评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刘洪刚  吴昊 《供用电》2010,27(6):75-77
高海拔、高雷电日地区电力线路,应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防雷击措施。分析了该地区某220kV线路的雷害情况以及雷击故障因素,提出了降低杆塔接地电阻、装设合理线路避雷器、加强线路绝缘配置等防雷措施,有效防止了线路雷害。  相似文献   

6.
路军  丁坚勇 《电气技术》2010,(12):67-69
通过对架空绝缘线路雷击过电压原因的分析,根据雷害断线的机理,提出如何解决绝缘线路防雷对策。  相似文献   

7.
山顶供电配电线路的防雷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军 《电气技术》2010,(4):92-94
通过对山顶供电配电线路雷击过电压种类的分析,根据雷害特征和存在问题,提出如何解决配电线路防雷对策。  相似文献   

8.
湖北500 kV输电线路雷击故障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湖北500 kV输电线路遭受雷害的现象日趋频繁,已严重影响到线路的安全运行.为了进一步提高超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的可靠性,对500 kV输电线路雷击故障进行分析,并从整体上对防雷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为以后的高压输电线路的防雷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国近年来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运行统计,雷击故障一直处于各类故障的首位,雷害已成为影响特高压直流输电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800 kV特高压直流宾金线是中国清洁能源传输的重要通道,其安全稳定运行显得尤为重要。针对特高压直流宾金线发生的2起雷击故障,结合雷电定位系统、故障录波与测距、现场故障巡查和仿真计算,综合判断2起雷击故障均是雷电绕击造成。根据雷电定位系统实测数据,对特高压直流宾金线进行了雷害风险评估计算,并在雷害风险评估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防范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绕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雷害是造成输电线路故障的主要原因.根据对11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线路雷害事故发展过程的研究,使用线路避雷器将有效降低雷击跳闸率.介绍了基于GIS平台结合微地形情况的线路避雷器安装选点,提出了线路避雷器的应用方案,结合某220 kV架空输电线路进行实例分析,研究表明此方案直观、形象且易于对防雷措施进行管理,对实际防雷工程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雷电是危害架空线路运行安全的主要因素,为了能够客观、科学地评价输电线路雷害风险,提出一种基于多维关联信息融合的输电线路雷害风险评估方法。首先采用关联规则量化输电线路所处的环境特征因子和本体特征因子与线路雷击故障的关联关系;其次结合信息熵理论确定各特征因子的熵权,采用灰色关联理论依据关联度和熵权确定不同特征因子的基本信度分配函数;然后通过证据理论融合多个特征因子的基本信度分配函数,确定待评估线路的雷击信度值;最后通过映射关系将雷击信度转换成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并确定风险等级。以南方某市级电网为例,利用该电网2003~2015年35~500kV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跳闸信息,构建架空输电线路雷害风险评估模型,评估结果与2016年和2017年实际线路雷击故障相吻合,从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浅谈架空输电线路雷害故障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近几年输电线路跳闸次数统计和原因分析,得出雷击是线路跳闸的主要原因,从而对雷击故障类型及判据和雷击闪络特征进行了阐述,提出雷击故障防治措施.针对海东电网35~330 kV线路的运行状况和实际条件,提出相应的雷害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13.
针对广西电网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故障频发的现状,基于雷电定位系统的监测数据,分析总结广西电网2013年1-8月110kV及以上输电线路雷害的原因及特点,并分析线路遭受雷击与雷电流幅值、杆塔所在位置的地形地貌、杆塔接地电阻值等的关联程度.结合广西电网的实际情况,提出应对线路雷害问题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4.
对10kV贯通(自闭)线路的雷害进行深入的分析,阐述了雷害影响线路跳闸的各种因素,并以减少线路故障跳闸为核心内容展开了讨论研究,找出了雷击造成线路跳闸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线路避雷综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雷电灾害已成为威胁高速铁路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建立科学、系统、规范的高铁牵引网雷电风险评估系统,合理有效地指导高铁牵引网的防雷设计、运行和改造,具有十分重要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为此基于风险管理的概念提出了高速铁路牵引网雷电风险评估方法,讨论了牵引网雷击损害风险源获取方法、牵引网雷击损害类型,提出了不同落点、不同雷电流雷击损害概率的计算方法和流程。提出采用雷击跳闸率作为表征雷害风险的指标,其数值等于风险源数量与雷击损害概率的乘积。通过设定风险评估等级划分标准,实现了雷害风险等级评估,并建立了全参数、全路段雷害风险量化评估流程。京沪高铁评估结果表明:2005—2013年沿线风险源特征具有明显差异性,各段地闪密度最大值约为最小值的6倍,从北往南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50%电流值从36.5 k A逐渐减小为22.1 k A;2005—2013年京沪高铁全线126网格段中A、B、C、D风险等级的网格段数量分别为24、38、45、19,20%网格段处在低雷害风险,15%网格段处在强雷害风险。所提出的方法可有效确定牵引网雷害风险水平和风险等级分布,发现雷害风险严重区段,为高速铁路牵引网防雷优化设计和运维检修管理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王泳 《大众用电》2006,(7):34-35
0 引言 众所周知,雷害天气给电力系统造成的危害巨大。雷击线路造成跳闸事故,影响供电可靠性,如果发电厂、变电所建在雷害发生频繁的地带,就很容易造成大面积停电,影响各行业的安全生产。现实中,由于雷击输电线路后,雷击故障点不易准确、快速定位,线路的防雷特性也无法定量评价,因此。给处理缺陷带来不便和麻烦。  相似文献   

17.
差异化防雷是较为合理有效的输电线路雷害治理措施,而如何找到具体输电线路易遭受雷击的范围和雷害的类型是做到差异化防雷的必要条件。针对这一问题,以一条具体线路为研究对象,通过雷电定位信息系统,收集该条线路走廊一定范围内的雷电参数信息,计算雷电地闪密度参数和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参数,根据概率统计中的乘法原理,把以上两参数相乘得到了输电线路雷害危险点的判别指标——危险电流密度。以此为依据,区分出不同类  相似文献   

18.
2011年迎峰度夏期间,湖北电网输变电设备总体运行情况良好,各单位采取了各种防雷击跳闸治理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变电类设备未发生雷害造成主设备损坏事件.6~8月线路雷击跳闸40次,与2010年同期相比减少7次,下降14.9%.文中主要对输变电设备雷害情况进行了详细统计分析,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风险,提出了应对...  相似文献   

19.
针对配电网的防雷现状,通过统计分析雷害引起的故障数据,结合雷害实例,探究雷击故障与线路架设方式、导线类型、地形地貌、环境特点等因素之间的联系,在差异化防雷策略指导下,提出了对淄博配电网防范雷击断线故障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0.
根据吉林省某市区架空输配电线路雷害的历史数据,雷害集中区域以及雷害损坏的主要设备所占事故比例统计,详细比较了目前采用的6种配电网防雷方案的优缺点,介绍了其中2种实用方案,通过安装新型防雷绝缘子前后的雷击数据比较,指出2种新型防雷绝缘子经过1年的运行,防雷效果比较明显,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