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应用化工》2022,(7):1595-1597
采用硬脂酸对纳米羟基磷灰石进行表面改性,通过溶液共混和熔融挤出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材料。研究发现,改性后纳米羟基磷灰石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效果明显改善,同时与未改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材料相比,改性后复合材料的一些力学性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
程利  王鑫  赵雄燕 《应用化工》2019,(7):1595-1597
采用硬脂酸对纳米羟基磷灰石进行表面改性,通过溶液共混和熔融挤出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材料。研究发现,改性后纳米羟基磷灰石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效果明显改善,同时与未改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材料相比,改性后复合材料的一些力学性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3.
生物医用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米羟基磷灰石既具有纳米材料的特性,又具有羟基磷灰石本身的特性,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详细介绍了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历史发展、制备方法、表面改性及其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王海  王友法 《山东陶瓷》2005,28(6):8-10
目的:探讨影响纳米羟基磷灰石溶胶分散性能的因素。方法:以水分散体系下,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的纳米HAP,研究了反应介质pH值、稳定剂或表面改性剂等因素对纳米粒子粒径及分散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调节介质的pH值,使颗粒间处于较高的静电效应,在此条件下加入表面活性剂,使颗粒间又具有空间位阻稳定效应,空间位阻稳定效应可阻止颗粒间的团聚。结论:通过优化实验条件可制得高度均匀分数状态纳米羟基磷灰石溶胶。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羟基磷灰石的应用和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制备方法。总结了不同制备方法的优缺点,指出了寻找新的表面活性剂可以合成出性能更好的纳米羟基磷灰石。  相似文献   

6.
表面活性剂因为其结构性质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制备。综述了表面活性剂在纳米羟基磷灰石常用的几种方法中的应用,对反应机理、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原理进行了阐述,介绍了表面活性剂类型、分子量、加入量等因素对产物尺寸、分散度、晶体形貌等的影响,为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制备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杨平  霍瑞亭 《硅酸盐学报》2013,41(3):409-415
为了提高纳米TiO2颗粒分散性和光催化活性,用醇解法在纳米TiO2颗粒表面接枝硅烷偶联剂和钛酸酯偶联剂。通过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表征样品表面的官能团,同时测定接枝改性样品表面的羟基数、亲油化度和在有机介质中的分散性能及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部分偶联剂分子以化学键的形式接枝在纳米TiO2颗粒表面。改性后的纳米TiO2颗粒呈亲油性,表面羟基数急剧减少,亲油化度显著提高。改性纳米TiO2颗粒在有机介质中团聚现象减小,分散稳定性提高,分散后的平均粒径最小可达50nm。改性纳米TiO2颗粒在有机介质中的光催化活性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模拟体液法制备纳米级羟基磷灰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制备羟基磷灰石粉体的其中一种反应体系为研究对象,用模拟体液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粉体。在此实验过程中,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浓度和反应时间对羟基磷灰石粉体合成的影响。结果发现,制备纳米级羟基磷灰石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60℃,浓度为15SBF,反应时间为10h。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羟基磷灰石粉体的微观形貌为球形颗粒,平均颗粒直径为30nm。  相似文献   

9.
纳米羟基磷灰石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羟基磷灰石是人体和动物骨骼的主要无机矿物成分,当羟基磷灰石的尺寸达到纳米级时将表现出一系列的独特性能。纳米羟基磷灰石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是较好的生物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骨组织的修复与替代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综述了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应用研究,指出了目前纳米羟基磷灰石材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一种新型的微乳液法制备了纳米羟基磷灰石,确定了稳定的CTAB/正丁醇/正己烷/水四元反相微乳液体系,研究了影响微乳液法制取纳米羟基磷灰石的最佳pH值和煅烧温度等工艺条件.x-射线衍射仪、TEM、SEM和IR对羟基磷灰石颗粒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颗粒分散均匀,呈球形,粒度为30m左右,此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和改变HAP的分散性和粒度大小.  相似文献   

11.
梁志辉  陈舰 《广东化工》2011,38(4):103-105
在探测纳米尺寸上、分子水平上的表面形貌,原子力显微镜是最先进的测试工具之一。文章主要是在室温大气条件下,用原子力显微镜分别对液相化学沉淀法制备的羟基磷灰石(HAP)粉体,压片后在马福炉中用不同的温度和时间烧结,得到不同烧结状态的样品表面进行扫描成像,并用原子力显微镜分析软件分析发现羟基磷灰石样品颗粒的平均尺寸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变化趋势。并用RISE-2008型激光粒度分析仪测样品颗粒粒度作对比测试印证原子力显微镜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纳米氧化镁粉体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颖  王国胜 《辽宁化工》2008,37(2):118-121,138
简述了纳米氧化镁表面改性的原因,并对纳米氧化镁的表面改性方法(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法):即表面包覆改性法、表面化学改性法、机械力化学改性法、沉淀反应改性法、外膜层改性(胶囊)法、和高能表面改性法进行了概述.着重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偶联剂在纳米氧化镁表面改性方面的应用,并对纳米氧化镁改性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纳米材料及其在聚合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介绍了纳米材料的结构、性能、表面处理方法以及纳米粒子改性聚合物的增韧机理,并简述了无机纳米粒子在聚合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沉淀法制备羟基磷灰石反应条件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门智新  何翔  孙奉娄 《陶瓷》2010,(7):21-24
为了方便快速地获得高纯度羟基磷灰石,本研究以(NH4)2HPO4和Ca(NO3)2·4H2O为原料,利用沉淀法制备纳米级羟基磷灰石粉末,并描述了制备过程。对温度、pH值、分散剂添加比例、钙磷比、烧结温度等反应控制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对钙磷比及烧结温度做了详细的讨论。结果表明,此法可以得到分散性、均匀性好,纯度高,颗粒小,晶形完整的纳米级羟基磷灰石。  相似文献   

15.
后处理方法对纳米TiO2晶型、粒度与表面结合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锐钛型纳米TiO2胶体,用水热处理和常压下直接烧结等不同后处理方法制备TiO2晶粒,并使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三种测试手段对纳米TiO2的晶型、粒度与表面结合态进行表征,研究了后处理方法对纳米TiO2物理特性的影响,指出不同的后处理方法将有不同结晶性和粒度的TiO2,且TiO2表面含有的羟基量也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16.
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AP)的制备工艺在有效控制晶形、尺寸、稳定性等方面尚不成熟,阻碍了它的应用发展。采用化学沉淀法,以Ca(NO3)2.4H2O和(NH4)2HPO4为主要原料合成nano-HAP,在一定工艺条件下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改善制备效果,用XRD、TEM、IR等检测手段表征产物,研究了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6000、聚乙烯醇和吐温-80等4种表面活性剂对产物的形貌、粒径、结晶度、分散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添加聚乙二醇-400的制备效果最佳,可得平均粒径约为20 nm、结晶度高、稳定性好的高纯nano-HAP针状晶体。  相似文献   

17.
为了方便快速地获得高纯度羟基磷灰石,本研究以(NH4)2HPO4和Ca(NO3)2.4H2O为原料,利用沉淀法制备纳米级羟基磷灰石粉末。描述了制备过程。对温度、PH值、分散剂添加比例、钙磷比、烧结温度等反应控制条件进行了研究,对钙磷比及烧结温度做了详细的讨论。结果表明:此法可以得到分散性、均匀性好,纯度高、颗粒小、晶形完整的纳米级羟基磷灰石。  相似文献   

18.
为了方便快速地获得高纯度羟基磷灰石,本研究以(NH4)2HPO4和Ca(NO3).24H2O为原料,利用沉淀法制备纳米级羟基磷灰石粉末。对温度、pH值、分散剂添加比例、钙磷比、烧结温度等反应控制条件进行了研究,对钙磷比及烧结温度做了详细的讨论。结果表明:此法可以得到分散性、均匀性好,纯度高、颗粒小、晶形完整的纳米级羟基磷灰石。  相似文献   

19.
A duplex process was proposed with which a titania containing calcium and phosphate on the surface of titanium alloy was formed by microarc oxidation in aqueous electrolytes, and finally converted to bioactive layer containing hydroxyapatite by subsequent hydrothermal synthesis. The layer is porous in micro scale and composed of crystals in nanometer size. There was no distinct interface between the hydroxyapatite layer and the substrate.  相似文献   

20.
多级喷雾碳化法制备纳米碳酸钙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多级喷雾碳化制备纳米碳酸钙的工艺,并详细讨论了雾化、碳化条件及添加剂量等对纳米碳酸钙粒径的影响,碳化后的沉淀物真空干燥,其原始粒径约为30nm。经表面改性处理,可得到粒径在30-40nm范围的活性纳米碳酸钙粉体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