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晕笼是研究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线路导线电晕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手段,被广泛应用于特高压导线电晕特性的研究中。本文采用紫外检测技术对起晕电压进行判断,电晕放电会产生紫外线,会被紫外仪检测到,不会受到太阳光中紫外线的干扰,因此可用于输电线路和变电站设备局部放电的检测。实验中使用以色列产的DayCorII型紫外成像仪。采用紫外光子数,作为电晕放电的强度表示,从光子数量的变化上,来判断导线的起晕电压,同时配以图象辅助判断。  相似文献   

2.
本文建立了特高压电晕笼内多分裂导线的平面及三维仿真模型,分别对两种模型下的多分裂导线表面电场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了特高压大电晕笼防护段尺寸对多分裂导线表面场强的影响,从而确定了大电晕笼防护段最佳尺寸,此外,根据电晕损耗经验公式估算了雨天线路的电晕损耗,估算结果与实测数据相比较表明,三维仿真模型比二维仿真模型更接近实际工况,估算结果误差小。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填充介质对电晕放电的影响,本文采用针-板放电装置,研究了不同条件下正、负直流电晕放电的起晕电压、平均电流等特性,获得了正、负直流电晕放电和正脉冲电晕放电的时间积分图像及正脉冲电晕放电的时间分辨图像。还分析了介质尺寸、形状、填充密度以及介电常数对正脉冲电晕放电特性的影响。所得结果表明,填充介质导致正、负直流电晕起晕电压升高。正电晕放电更易于激发填充介质的表面放电,且尺寸小的介质颗粒更容易形成环绕颗粒表面的放电。在正脉冲电晕放电中,填充介质密度、介电常数越高,起晕电压越低;球状介质比圆柱形介质更容易形成表面放电。  相似文献   

4.
特高压输电线路电气在实践中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与价值,对于整个特高压手电技术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对此在实践中要想提升其整体的稳定性,就要加强对特高压输电路电气的相关内容的重视,对此本文主要基于特高压分类导线表面的电场强度特性的角度对于特高压输电线路分裂导线的电晕特性进行了简单的探究与分析,通过对于在分裂导线表面中的电场强度实际体现、特高压分裂导线表面中的实际体现、特高压输电线路分裂导线的电晕特性概述以及天气因素对电晕性产生的相关影响等内容的探究对于相关内容进行了阐述,希望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表面电荷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微纳米尺度下聚合物绝缘材料表面电荷生成、发展规律和机理,利用电场力显微镜(electrostatic force microscope,EFM)研究了两种聚酰亚胺薄膜的表面电荷生成及其衰减特性.采用EFM的导电探针在聚酰亚胺薄膜表面注入电荷,并对产生的电荷进行原位表征,结果表明原始(100 HN)和耐电晕(100 CR)两种聚酰亚胺薄膜上电荷生成和衰减特性不同.耐电晕薄膜被注入的表面电荷数量少且注入后衰减较快,其衰减服从指数规律,衰减时间常数为19.9 min;原始薄膜被注入的电荷量较多,衰减时间常数为48.1 min.分析表明,耐电晕薄膜中由于掺杂了Al2O3成分,使得材料的介电常数提高、电阻率下降.介电常数提高使得金属-电介质界面势垒提高,增加了电荷注入难度,导致表面电荷数量少;电阻率下降使得电荷消散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6.
摘要:输电线路导线电晕放电产生离子风,在离子风作用下输电导线产生涡致振动。为了研究输电导线电晕振动特性,分析了导线电晕放电的场强和离子风的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并建立了输电导线电晕涡致振动方程。采用龙格-库塔法计算了220KV输电线路电晕振动的动力响应,分别研究了导线表面状态、空气湿度和密度、输电导线结构尺寸和张力等对振幅的影响及抑制措施。分析方法和结论,可为特高压输电线路设计、已有线路升级改造以及振动抑制提供必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陈华  刘壮 《包装工程》2016,37(15):174-177
目的确定SiO_x阻隔材料的电晕特性与印刷特性,研究其电晕处理规律以及印刷色彩再现的能力。方法采用磁控共溅射方法在PET表面制备不同含量SiO_x的复合阻隔材料,并采用电晕放电进行处理,利用接触角表征电晕放电后表面状态的变化;采用彩色喷墨打印方式,对处理后的复合薄膜表面进行印刷测试。结果 SiO_x质量分数较小时不具备抗电晕特性,当SiO_x质量分数达到50%左右时,即产生了抗电晕能力。结论印刷测试结果表明,经过电晕处理的复合薄膜色彩再现良好,可直接进行印刷。  相似文献   

8.
电晕放电等级的光学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紫外探测技术在电晕放电检测以及局部放电故障诊断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然而电晕放电过程中的电光特性,以及紫外辐射强度与电晕电流强度之间的量化关系仍然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在不同交流电压和湿度下,通过对电晕电流强度和紫外探测器响应的光脉冲数的测量,发现电晕电流强度和光脉冲教随极间电压的升高而显著升高,并且随着相对...  相似文献   

9.
直流电晕放电单环VOC降解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高压直流电晕分解O2 和H2 O簇射出强氧化性自由基 (O、OH°、HO2 等 )来降解单环的挥发性有机物。选取了甲苯和苯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 ,分别对电晕放电特性以及放电电压、反应物浓度、湿度和停留时间的变化对降解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最后对苯和甲苯的降解机理作了较为详尽的分析。研究发现 :电极通气中的氧气含湿量对放电的V I特性有影响 ,通过调节流量和湿度能够产生比较稳定的流光电晕。放电电压、反应物浓度、湿度和停留时间对甲苯和苯的降解都有重要影响。在一定的工况下 ,甲苯的降解率可以达到 80 % ,而苯的降解率也在 70 %以上。实验结果表明 ,用自由基簇射技术脱除VOC是可行的也是与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实验研究了带栅极的电晕放电极化系统的性能。比较了不同栅极偏压下的电晕放电特性。分析了极化电压、栅极偏压和极化电场分布等相关问题。实验结果显示,栅极偏置电晕放电极化系统的电光聚合物极化效果较无栅极时好得多。  相似文献   

11.
通过BOPA薄膜在下游客户的印刷效果来研究不同的开口剂对BOPA薄膜电晕处里面质量的影响,在保障产品质量达标的情况下,添加不同种类的开口剂以及添加比例会使BOPA薄膜光学性能、开口性能以及表面张力有较大的改变,更为关键的是,开口剂的团聚现象以及在薄膜表面分散的不好会其使印刷效果变差,对比了三种开口剂生产的BOPA薄膜的印刷效果以及性能差异,为BOPA薄膜生产过程中的开口剂选用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2.
采用脉冲电晕对非极性的食品包装薄膜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进行表面处理,研究了电晕处理时的4 种因素(即放电功率、电极与薄膜间的距离、走膜速率和导辊温度)对薄膜透气率的影响,探讨了电晕处理后薄膜的透气率和薄膜的表面张力值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电晕处理对薄膜透气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电晕处理对薄膜的表面张力和薄膜的透气率有明显的影响,为建立电晕处理与薄膜透气率之间的数学模型和气调包装设计提供了可靠的薄膜透气率数值计算。  相似文献   

13.
电晕放电处理对高密度聚乙烯表面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经电晕放电处理后表面形态及性能的变化,通过接触角测定、多重内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重量分析等手段,证实了多种气体均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HDPE的润湿性明显提高,含氧气体或非含氧气体都能对HDPE表面进行刻蚀,但它们有不同的刻蚀机理,含氧气体的放电处理可把含氧基团引入HDPE表面,且改变了HDPE表面的刻蚀过程。  相似文献   

14.
场致离子化微电晕器件基于一维纳米材料的电场增强效应,可产生大气压非平衡微等离子体,适用于气体检测以及生物医疗等领域,具有响应快、低功耗等特点。但微尺度下的电晕放电属于局部自持的低能放电,其场致发射的作用及影响机制尚不清晰。因此文章基于流体-化学混合模型框架,融合F-N发射模型,建立了常温常压N2-O2混合气体的二维微电晕放电模型。通过与无场致发射放电模型对比,探索不同间距下场致发射对放电动态过程的影响,发现针-板间距减至15μm时,两种模型放电过程差异很小,表明放电以二次电子发射机制为主导,当间距减至10μm时,两种模型的放电强度相差近1倍,场致发射的作用及影响不可忽略;通过进一步对电子密度分布、空间电场分布、电流密度等参量进行动态分析,发现场致发射、空间碰撞电离反应和离子轰击二次电子发射之间存在链锁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5.
电晕处理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表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表面进行了电晕处理,用XPS,FT-IR和SEM研究了处理前后纤维表面化学结构及物理结构的变化,通过单丝拔出试验和短梁剪切试验评价了UHMWPE纤维与树脂基体的微宏观界面粘接性能,结果表明:经电晕处理后,UHMWPE纤维表面含氧量增多,含氧基团数量与种类增加,表面浸润性得到改善,纤维与基体的界面粘结强度(Ts)提高幅度可达535%,短梁剪切强度TNOL提高了40%以上.  相似文献   

16.
对高性能PBO纤维表面进行了电晕处理,优化了其处理工艺。用XPS,FT-IR和SEM研究了处理前后纤维表面化学结构及物理结构的变化,通过单丝拔出试验和短梁剪切试验评价了PBO纤维与树脂基体的微宏观界面粘接性能。结果表明:经电晕处理后,PBO纤维表面含氧量增多,表面浸润性得到改善,单丝拔出的PBO-环氧界面剪切强度(IFSS)提高了25.6 %,但短梁剪切强度(ILSS)的提高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复合绝缘子在我国电网中已得到大规模应用,高湿度条件下运行中的绝缘子两端在强电场条件下极易发生电晕放电,使绝缘子外套硅橡胶材料劣化,严重时可导致绝缘子闪络,威胁电网的安全运行.以一种复合绝缘子外套用硅橡胶材料为试品,采用多针-板电极,在高湿度(RH>95%)环境中对其进行100 h的电晕老化试验,并采用静态接触角、 扫描...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薄膜经电晕处理后,薄膜表面张力是如何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究其根源进而为母料生产厂家和薄膜再加工的用户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传统聚烯烃棚膜在生产中电晕处理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电能,且表面极性功能持效期较短,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为解决以上问题,文中采用反应挤出技术路线,将2种不同的极性单体——马来酸二丁酯(DBM)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接枝于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mLLDPE)上,吹膜得到接枝改性聚乙烯膜,并通过电晕与涂覆纳米涂层进一步增强其表面极性,使其达到超亲水状态。通过不同的表征手段系统研究了电晕强度、单体种类及含量对接枝改性膜表面极性的影响,以及它们与纳米涂覆液之间的相互作用。由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得知,电晕后薄膜表面产生了C=O,C—O极性基团,并且发生了碳链断裂;通过接触角测试证实,相比于未改性聚烯烃膜,接枝后改性聚烯烃膜的表面极性显著提高,达到相同接触角所需的电晕能耗大大降低;通过扫描电镜对纳米涂液涂覆后的改性聚烯烃膜表面形貌研究发现,极性单体DBM的接枝能够增强膜表面与超亲水纳米涂覆液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大幅减少干燥过程中产生的涂层裂痕;最后,氙灯加速老化试验证实,接枝的DBM单体可以有效延缓涂覆膜的表面极性老化失效过程,延长改性涂覆膜的持效期。论文展示了接...  相似文献   

20.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由于电晕放电产生的可听噪声可能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因而需要对导线的电晕噪声特性进行研究。基于电晕笼内架设的真型分裂导线,本文对多分裂型线由于直流电晕产生的噪声进行测试和研究,得出多分裂型线的电晕噪声频谱特性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型线的电晕噪声为宽频带噪声,其频谱比较平坦,在高频段与各种环境噪声有明显的区别;根据电晕噪声的频谱趋势特性,基于频域测试数据提出电晕噪声的降噪方法。鉴于型线产生的电晕噪声A声级与其8 k Hz分量有相同的变化趋势规律,得出了A声级与8 k Hz的数量关系。本文的研究将会为我国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采用型线时的噪声预估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