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根据试验和理论分析,得出了棉流在FA系列开清棉流程加工中开松情况及各机除杂能力的演变规律曲线。提出采用开松效率η和除杂效率指数H来作为衡量各单机开松、除杂能力的重要参数。对各单机开松除杂能力进行了量化分析,用开松、除杂效能分布曲线,分析出FA系列开清棉流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国外开清棉流程的发展情况,提出了开清棉机械发展及开清棉流程合理组合的构想。  相似文献   

2.
根据试验和理论分析,得出了棉流在FA系列开清棉流程加工中开松情况及各机除杂能力的演变规律曲线。提出采用开松效率η和除杂效率指数H来作为衡量各单机开松、除杂能力的重要参数。对各单机开松除杂能力进行了量化分析。用开松、除杂效能分布曲线,分析出FA系列开清棉流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国外开清棉流程的发展情况,提出了开清棉机械发展及开清棉流程合理组合的构想。  相似文献   

3.
王继建 《棉纺织技术》1991,19(10):54-55
开松棉纱回丝属难度较高的硬废料开松,代表性的设备是法国拉罗奇的六级握持分梳机,国内的硬废料开松设备也大多与此相似。整台设备由六级相同工艺过程的分梳单元组成。通过分梳隔距由大到小,开松辊筒的梳针或锯齿由疏到密,完成对硬废料的开松。此类握持分梳工艺的开松、分梳作用主要在给料罗拉与开松辊筒之间进行。显然易见,这种分梳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 开松和预梳的目的是要将进机混料中的纤维块(束)初步分劈成小块(束),为进一步梳理打下基础,而开松和预梳处理的对象是块(束)状纤维,松散程度一般较差,因而在加工中就不可避免地会导致纤维长度的损伤,开松和预梳的工艺条件无疑是影响纤维损伤的主要因素,为了保护纤维长度、减少损伤必须合理选用工艺参数。 二、开松和预梳工艺对纤维长度损伤的影响 (一)几种型号梳毛机现行开松和预梳工艺比较 不同型号梳毛机的开松和预梳部分组成不同:国产BC272B型梳毛机的开松和预梳是由喂毛罗拉、开毛辊、胸锡林及其上的两对工作轴与剥毛轴组成,…  相似文献   

5.
为减少滤棒成型过程出现的飞花量,优化成型工艺,提高滤棒质量,对不同丝束水分、不同相对湿度环境下的醋纤丝束进行了飞花量测试,采用正交试验法分别对ZL26A成型机的三道气流开松压力和开松机螺纹辊压力的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不同开松比下的飞花量变化.结果表明:①丝束水分控制在5%~7.6%,生产环境相对湿度控制在50%~70%,可显著减少丝束飞花量;②开松机螺纹辊压力对开松飞花量有显著影响,调节预张力辊、喂料辊、开松辊压力分别为0.08,0.2,0.18 MPa,开松比在1.41~1.42,可使成型过程中的丝束飞花量得到有效改善,并确保滤棒质量符合标准要求;③气流开松压力不是影响丝束飞花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为了最大程度降低废旧羊毛织物的纤维在机械开松过程中受到损伤,对不同油剂占比、温度、回潮率等预处理条件下羊毛纱线的拉伸断裂性能进行测试,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预处理和未进行预处理开松的纤维形貌,以分析纤维在开松过程中表面受到的损伤程度。结果表明:最优的预处理条件为油剂占比15%~25%,环境温度0~20℃,纱线回潮率80%~90%下放置24 h。与未预处理羊毛织物开松得到的纤维相比,预处理羊毛织物后进行机械开松得到的羊毛纤维平均长度、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增加10.2%、3.0%、10.1%,纤维短毛率降低15.6%,羊毛纤维主体损伤降低。  相似文献   

7.
冯学本 《非织造布》2011,19(5):27-34
1开松设备的配置 讲来讲去,开清棉的目的就是把纤维“开松清楚”。所以,开清棉的关键点就是如何能将纤维开松好、损伤少、送风畅、混均匀、消静电。其配置也紧紧扣住以上五个环节,具体关键在打击点、打击方式、隔距、转速及系统风压几个方面。开清棉中无论哪道工序,设备基本上都是采用角钉、梳针、针布来对纤维进行开松的,对于不同的纤维,...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偏生精干麻软麻、开松、梳麻的技术关键作了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探讨清棉工序开松度的测试方法以及对成纱质量的影响.以纺R 19.7 tex为例,通过调整抓棉机工艺和提高打手刀片锐度,使清棉工序的开松度提高了51.3个百分点,条干CV降低了1.46个百分点,毛羽指数H降低了0.91,常发性纱疵大幅降低.分析指出:在清棉工序,开松度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测试指标,清棉成品开松度以达到95%左右为宜.认为提高清棉工序开松度可以改善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10.
清棉工序有关工艺点棉样梳理力的测试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成君 《棉纺织技术》1999,27(11):15-17
通过对清棉工序有关工艺点棉样在梳棉机上梳理力的测试,找出了各工艺点纤维梳理力的均值、CV%值等数项指标的变化规律。测试表明:在清棉工序,纤维梳理力的衰减速度在头三道单机上比在后几道单机上要快得多,这间接地说明了头几道单机对纤维的开松效率要远大于后几道单机,清棉工序对纤维的开松作用主要是在前几道单机上完成的。  相似文献   

11.
姜宏  王波  翟汉兵  田立新 《丝绸》2002,(5):32-33
使用脱脂助剂PT-1、TZ-2一次练滞头、黄斑茧等含油高的原料,代替过去长期使用的腐化练工艺,减少了丝纤维的受损程度,既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节省水、电、汽,又可提高练折、梳折和纤维长度,使丝纤维色泽更白净,提高滞头类绢纺原料的品位。  相似文献   

12.
许复乾  蒋红 《丝绸》1994,(12):16-20
把成熟的转杯纺纱引进绢纺行业,以高产优质的转杯纺生产技术替代和补充传统的Zhou丝生产技术。通过对转杯纺Zhou丝生产中的工艺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探索后,本文对转纺Zhou丝加工工艺路线的确定,工艺参数和元器件的优选,转杯Zhou丝和传统Zhou丝的质量对比,Zhou丝原料的可纺支数等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唐剑锋 《丝绸》1997,(11):29-32
通过分析现有梳绵机存在的缺点,提出对精梳制绵 梳绵机梳理点的布置,数量等进行改进措施,增强梳棉机对不同性质绢纺原料的适应性,提高生条的质量和精梳的制成率。  相似文献   

14.
盛家镛  赵卫民 《丝绸》1995,(4):17-20
定形丝棉采用非织造布工艺,以缫丝厂的下脚废丝为主要原料与三维卷曲纤维组成复事层结构。这种新型丝绵体积膨松、柔软,回弹性好,具有优良的保暖性,长期服用不会发生变形,可克服传统手工加工 丝绵经服用后板结的弊病。  相似文献   

15.
精干绵配方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绢纺生产的产品质量、消耗和经济效益。文中对应用目标规划方法优化精干绵配方的可行性和具体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可溶性丝素蛋白的功能性质。结果表明,丝素蛋白具有表面活性,能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经高速剪切作用后,丝素蛋白的表面疏水性显著增强;随着丝素蛋白质量浓度的增加,丝素蛋白溶液的乳化性、起泡性均增强,当丝素蛋白质量浓度大于5g/L时乳化能力增幅不明显,当丝素蛋白质量浓度为15g/L时,它的起泡能力最高,质量浓度继续增加至20g/L时其起泡能力下降,当丝素蛋白质量浓度高于15g/L时,泡沫稳定性的增幅变缓;丝素蛋白在pH3~10范围内具有较好的乳化性、起泡性,在pH4时最强。  相似文献   

17.
The degummed mulberry silk waste and eri silk waste were blended with degummed and bleached pineapple leaf fibers (PALF) at fiber stage in different proportions, and spun into yarn in a jute spinning system. The 90-tex blended yarn thus developed was analyzed for different physico-mechanical properties. Properties of fabric developed in a traditional handloom using 2/40-s cotton as warp and blended yarn as weft were also analyzed. The quality parameters, viz., tensile property, crease recovery, fabric cover, stiffness, drape, and thickness of the developed fabric, met essential apparel requirements. A comparative subj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fabric quality, viz., aesthetic appearance, luster, and texture, was made with the help of a group of people from different age, educational, and occupational background to examine its marketability; all respondents felt that appearance of PALF with silk waste was excellent. Texture and luster were found to be from medium to moderate. About 95% of respondents felt that fabric was crispy.  相似文献   

18.
用废弃柞蚕丝制备柞蚕丝肽,再用该丝肽对柞蚕丝绸进行抗皱整理.研究了丝肽、丝肽/柠檬酸、丝肽/乙二醛等对柞蚕丝绸的防皱整理效果,测试了不同整理条件下柞蚕丝绸的折皱回复角、撕破强力、白度等性能.结果表明:丝肽/柠檬酸体系整理柞蚕丝绸的综合性能最好,在优化整理条件下,柞蚕丝绸的折皱回复角可提高42.9%,撕破强力保留率和白度保留率分别为84.1%和90.2%,整理后柞蚕丝绸的柔软度及悬垂性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9.
蚕丝蛋白粘胶长丝及其特性(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紧紧围绕清洁生产、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这一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生产理念,以及舒适和功能化这一现代生活需求主题,利用蚕丝废丝、蚕丝下脚料以及从丝绸精练废液中回收的蚕丝蛋白,成功开发抗菌、高吸湿透气性的蚕丝蛋白粘胶长丝纺织新原料及环保安全的纺丝蛋白液制造技术,并实现连续式纺丝生产。已开发出多种规格的蚕丝蛋白粘胶长丝。  相似文献   

20.
贾艳梅  于学智 《纺织学报》2023,44(3):119-125
为有效利用废弃资源,制备生物基来源的功能性纺织品,采用柞树落叶为原料提取染料,探讨该染料对柞蚕丝的染色性能,测试了染色柞蚕丝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及染色牢度,研究了柞叶染料在柞蚕丝上的吸附动力学机制,对染色动力学曲线进行拟合并计算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柞叶染料在柞蚕丝上的提升性能良好,可以染得深浓色泽,且所测定各项色牢度均达到3级以上,最佳的染色条件为pH值3.0,在98℃下染色60 min;柞叶染料在柞蚕丝上的吸附动力学机制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随着染色温度升高,染料在纤维上的吸附速率常数及平衡吸附量均增大,半染时间缩短;染色织物具有抗紫外线性能,且其紫外线防护系数(UPF值)随着染料用量的增大而提高,当染料用量大于或等于7.5%(o.w.f)时,染色柞蚕丝织物的UPF值可达到4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