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挤牙膏,特效洗衣粉"等三次采油技术的应用,让大港油田采油一厂采收率提高11%。截止到9月,大港油田投入开发最早的区块之一——大港港东油田一区一断块经过一年的三次采油开发,已经形成62注91采的注聚井网,受益井日产油由注聚前的105吨升至现在的150吨,注聚年净增油8100吨。历经50年的开发建设,大港油田的大部分注水开发区块进入开发后期,主力  相似文献   

2.
聚合物驱后期边角井调整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孤岛油田中二南区馆陶组3~5单元经过两年多的聚合物驱矿场试验,已累计增油28.2×104t.现已进入注聚后期,但边角井较中心井注聚效果差.为提高边角井的开发效果、延长有效期,对边角井的周边注水进行了调整,取得了明显的降水增油效果.边角井综合含水下降了7.0%,日产油增加117t,累计增油2.2×104t.调整边角井的经验为提高该区整体注聚效果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对其它区块的降水增油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孤岛油田中二中馆3-4单元自1988年实施七点法注采井网,经过十余年的强注强求开发,剩余油高度分散,水驱效率高。注聚前采出程度高达41.2%,含水95.3%。为了探索七点法注采井网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在进行数值模拟优化的基础上,于1998年1月在该区两个井组开展了注聚矿场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试验区日产油水平由实施前的81t上升到目前的278t,含水由95.3%下降到83.7%,累积增油16×104t,吨聚增油48.6t/t,提高采收率7.07%,为下步中二中区块全部注聚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对类似井网聚合物驱有较大参考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何长  陈辉 《试采技术》1999,20(4):32-34
孤岛油田注聚区块油藏研究成果和矿场测井、取心资料表明,中二南Ng^3-4油层中存在高渗透带或大孔道。为了进一步增加聚合物驱的波及体积,提高注聚合物区块整体开发效果。在中二南Ng^3-4注聚区块的注聚初期,运用RE油藏工程决策系统对10口 实施调剖工艺,调剖后平均注入压力上升5.31MPa,和其它区块同期相比见聚井数下降20.6%,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下二门油田聚合物驱开发实践及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聚合物驱作为一种三次采油方法已进入矿场工业化应用阶段。下二门油田H2Ⅱ油组是河南油田第一个工业化推广应用区块,该区块经过3年多的注聚开发,已结束注聚转入后续水驱,取得了明显的降水增油效果。总结了该区块注聚合物过程中为提高聚驱效果采取的主要作法,分析了聚合物驱开发效果,对其它同类油田开展聚合物驱应用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庆油田采油四厂五矿针对聚驱区块部分注聚井存在的超配注的难题,积极探索,开出"三剂良药",破解了难题。这个矿是采油四厂原油生产主力矿,2012年原油生产任务为117万吨,聚驱的产量占到一半以上。该矿杏一~三区西部聚驱区块有8座注聚站使用了比例调节泵的工艺,辖注聚井406口,有23口出现超配注的问题。该泵最小调节量只有理论排量的38%,导致部分注入井调  相似文献   

7.
该项目通过借鉴大庆萨中开发区1996年注聚的北一二排西、北一区中块和断东中块三个工业区块聚驱全过程现场动静态资料,根据区块注入全过程动态变化反映划分了聚驱开发阶段,分析与对比了不同聚驱开发阶段动态指标变化,找出了在不同聚驱阶段各项动态指标变化特点,研究了影响区块聚驱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应用动态分析法研究了不同类型井对聚驱增油效果的影响,对注聚区块开发效果进行了评价,形成了一套较全面、完备的注聚区块开发效果评价方法。这些方法的建立与使用对其他工业区聚驱效果评价具有一定指导意义。该项目通过研究取得了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8.
1.基本概况 孤岛油田中二中单元于1972年5月投产,1975年8月采用四点法井网投入注水开发,1998年采用七点法注采井网。经过近30年的注水开发,特别是近十余年的强注强采,剩余油高度分散。为了提高该特高含水单元的最终采收率,经试验后采取注聚合物三采工艺,在中心区取得成功的基础上,2001年11月开始在中二中Ng3-5扩大区实施。目前该区块己经完成第一段塞的注入量,日液水平2962t,日油水平506t,综合含水95.6%,初步见到注聚效果。  相似文献   

9.
下二门油田H2Ⅱ油组是河南油田第一个工业化推广应用区块,该区块注聚开发取得了明显的降水增油效果,日产油由注聚前的105t增至187t,含水降低了16.1个百分点,目前已累积增油14.1×104t,提高采收率9.14个百分点。本文总结了该区块为提高聚合物驱效果采取的主要作法,分析了聚合物驱开发效果,对其它同类油田开展聚合物驱应用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避免矿场聚合物溶液低效、无效循环,合理优化油田化学剂用量,提高吨聚产油量、吨聚增油量等指标值,对大庆油区矿场注聚后期各井组间聚合物用量、综合含水率、采聚质量浓度、增油倍数等开采指标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考虑经济效益和地质条件的差异性,确定区块综合含水率为92%时应着手编制停注聚方案,单井综合含水率为94%是合理停注聚时机;对于综合含水率为92%~94%的生产井,可应用采收率提高值和聚合物用量导数曲线与经济界限曲线的交点判定停注聚时机;建立了停层不停井、停井不停站、停站不停区的停注聚实施方法,及时实施停注聚,提高聚合物利用率,改善聚合物驱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1.
孤岛油田中一区Ng4单元自1997年1月投入注聚开发后,注聚前期就有部分井见到了明显的效果,但仍有大部分井未见效,为了保证注聚效果,对不见效的井进行了培育,使注聚见效率达到了87.1%,提高了最终采收率。同时在工作中总结出一套培育注聚见效井的方法,力求给正在注聚的单元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渤海锦州9—3油田经过近两年的工业性聚合物驱矿场试验,目前已经初步见到降水增油的良好效果。借鉴陆地油田注聚区块经验,对聚合物驱试验以来油水井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建立了适合海上油田特点的注聚前期油井见效标准,并对见效井特征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注聚效果的优化配套措施,为建立海上油田优化注聚模式做出了有益摸索。  相似文献   

13.
渤海锦州9-3油田注聚动态分析及优化调整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海锦州9-3油田经过近两年的工业性聚合物驱矿场试验,目前已经初步见到降水增油的良好效果。借鉴陆地油田注聚区块经验,对聚合物驱试验以来油水井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建立了适合海上油田特点的注聚前期油井见效标准,并对见效井特征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注聚效果的优化配套措施,为建立海上油田优化注聚模式做出了有益摸索。  相似文献   

14.
聚合物驱油在孤东油田七区中见到明显效果,根据区块实际统计资料,分析了见效井动态特征及影响注聚效果的因素,为油田今后编制聚驱方案及动态调整,提高聚合物的利用率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课题包括根据区块历年各类开发数据,分析各类递减规律,并进行拟合,为确定次年的自然递减提供依据;对区块含水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确定次年含水变化的规律;根据不同注聚阶段递减模型,预测聚驱区块的次年每月产量;研究一套通用性较强的注聚井合理配置的定量优化系统;预测水驱区块次年未措施老井每月产量;考虑新井总井数、措施总井数、措施有效率、措施平均单井增油、增液量以及区块总产量、年终含水等指标,安排全年的产量、液量、含水运行。  相似文献   

16.
萨北油田北二区西块作为大庆油田第一个进行大面积聚驱三次采油工业化推广区块,自1995年开始注聚合物,到2003年转入空白水驱,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对提高采收率、弥补产量递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随着北二西聚驱的成功开发,形成了一系列适应大规模聚驱开发的成熟配套工艺,为后续其他区块的聚驱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胜利油田适合聚合物驱的一类注聚区块较少,目前已基本实施完毕。剩余部分大多为注聚条件较差的二类注聚区块,以含油面积大、地质储量较高的胜坨油田为典型区块。1998年开始在胜坨油田开展聚合物驱先导试验研究,目前已取得了较好的降水增油效果,为二类注聚区的聚合物 驱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8.
孤岛油田中二区块含油层系为Ng3- 6砂层组 ,面积1 8km2 ,有效厚度 31 2m ,地质储量 95 8× 10 4t。于 1972年 7月投产 ,1973年 4月采用四点法面积注采井网注水开发 ,1997年 12月开始聚合物驱开发 ,根据注聚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动态特点 ,做了一系列工作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 注聚情况根据聚合物驱油筛选标准 ,在中二南选取 2 8口井作为注聚井 ,矿场采用清水配制、母液污水稀释的两段塞注入方式。方案设计注入总量 5 5 0PV·ppm ,PV数 0 30 3,干粉10 82 8t。经过 3年多的注入 ,全部完成注入方案。2 注聚期间的主要做法2 1 强化注聚前准…  相似文献   

19.
针对港西二区在二次开发过程中,含水率上升速度快、油藏采收率较低的问题,对港西二区进行了整装区块的聚合物驱实验研究。通过对该区块进行适应性评价及数值模拟研究,确定了注聚井及注聚层位,制订了相应的注聚方案。经过注聚后的跟踪研究发现,聚合物驱改善了港西二区的开发效果,并根据开发效果,对注聚方案进行了重新优化,重新认识了黏度、段塞与驱油效率的关系,利用油藏数值模拟对聚合物驱开发效果进行了预测。港西二区注聚合物驱技术的成功实施为高含水油藏整装区块的聚合物驱开发提供了良好范例。  相似文献   

20.
结合孤岛油田中二南Ng3-5层系油藏开发实际,分析了聚合物驱油藏动态变化特点,分别从聚合物驱初期、中期、后期不同阶段就注采调整实施的重点和调整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注聚初期以注聚井调整为主,中期以油井、注聚井共同调整为主,后期以油井调整为主。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实现了当年注聚当年见效,见到了显著的降水增油效果,取得了最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