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
对顺铂(Cisplatin,CDDP)诱导的人肺腺癌多药耐药单克隆细胞株SPC—A-1/CDDP-4及其亲代SPC-A-1细胞体外的辐射敏感性进行研究。分别在有氧和乏氧条件下检测SPC-A-1,CDDP-4细胞和SPC-A-1细胞内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含量,对SPC-A-1/CDDP-4细胞和SPC-A-1细胞体外的辐射敏感性进行研究,观察GSH生物合成抑制剂丁胱亚磺酰亚胺(Buthionine sulfoximine,BSO)对SPC-A-1/CDDP-4细胞和SPC—A-1细胞的辐射增敏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单克隆细胞株SPC—A-1/CDDP-4不仅对化疗药:CDDP、阿霉索(Adriamycin,ADM)、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和长春新硷(Vincristine,VCR)具有多药耐药性,而且对^137Csγ射线也具有一定的交叉耐受性;这可能与SPC—A-1/CDDP-4细胞的GSH含量无论是在有氧或乏氧条件下,均高于亲代的SPC-A-1细胞有关;BSO在有氧和乏氧条件下对SPC-A—1/CDDP-4细胞和SPC-A-1细胞均有辐射增敏作用,但是乏氧条件下的辐射增敏作用大于有氧,对SPC-A-1/CDDP-4细胞的辐射增敏作用大于对SPC—A-1细胞的辐射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3.
摘要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对肺癌A549细胞的毒性;克隆形成实验测定白藜芦醇对A549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彗星实验)检测细胞DNA受损情况;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白藜芦醇与辐射联合作用对抑制凋亡蛋白Survivin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对肺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随着白藜芦醇浓度升高及时间延长而增加:白藜芦醇与辐射联合作用可以明显增加辐射所致A549细胞的DNA损伤(p〈0.05),并降低克隆形成率及抑制凋亡蛋白Survivin的表达。表明白藜芦醇对A549细胞具有放射增敏作用,且放射增敏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Survivin蛋白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评价1,4-二-[[2-(二甲氨基-N-氧化物)乙醇]氨基]5,8-双羟基氧化蒽-9,10-二酮((1,4-bis{[2-(dimethylamino-N-oxide)ethyl]amino}-5,8-dihydroxyanthracene-9,10dione),AQ4N)辐射增敏效果和乏氧选择性,分析一氧化氮合成酶(Inducible nitlogen monoxide synthase,iNOS)对AQ4N代谢活化的影响和作用特点。结果显示AQ4N是一种低毒性的化合物,仅在乏氧条件显示较弱的细胞毒性,可以引起肿瘤细胞凋亡。AQ4N对肿瘤细胞尤其是乏氧肿瘤细胞具有良好的辐射增敏作用。同亲本细胞相比,iNOS基因转染的细胞克隆,仅在乏氧条件下显示出对AQ4N化学敏感性的增强和细胞的G2/M期阻滞。提示iNOS仅在乏氧条件下参与AO4N的代谢活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观察LGK-974(CAS:1243244-14-5)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的辐射增敏作用,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LGK-974对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细胞克隆形成法确定1.0mmol/L LGK-974对HepG2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H2DCFH-DA探针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Nrf2及其下游NQO-1、HO-1基因的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LGK-974抑制HepG2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增殖,24、48、72 h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4.3、2.14、0.536mmol/L(p0.05);1.0mmol/L LGK-974对HepG2细胞的放射增敏比(SERD0)为1.37;LGK-974能增大辐射产生的ROS水平(p0.05);照射后Nrf2及其下游基因HO-1、NQO-1的转录水平和表达水平均增加;LGK-974能降低辐射对Nrf2、HO-1和NQO-1的转录和表达水平的增加作用(p0.05)。由此得出,LGK-974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具有明显的辐射增敏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抑制Nrf2信号通路,阻止细胞缓解辐射产生的氧化压力。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COX-2选择性抑制剂celecoxib对人脑胶质瘤细胞SHG44的辐射增敏作用,用MTT法检测celecoxib对细胞存活分数的影响,用克隆法、RT-PCR法检测celecoxib或联合60Coγ射线照射与细胞克隆存活率及COX-2 mRNA表达水平的关系,探讨celecoxib辐射增敏的可能作用机制,为临床有效治疗胶质瘤提供实验依据.结果表明celecoxib细胞毒性作用随浓度升高而升高;celecoxib能抑制细胞克隆形成,联合60Coγ射线照射显示出协同作用;与对照组、单独药物和照射组相比较,celecoxib联合照射后COX-2 mRNA的表达水平均有所降低.本实验研究认为COX-2选择性抑制剂celecoxib对人脑胶质瘤SHiG44细胞具有辐射增敏作用,其机制与COX-2 mRNA表达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泰索帝对Lewis肺癌放疗增敏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了泰索帝(docetaxel)对荷Lewis肺癌C57BL小鼠的放疗增敏作用。给荷Lewis肺癌C57BL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泰索帝12h或48h后进行10Gy局部照射,结果表明,经过泰索帝放疗增敏治疗后肿瘤生长相对速率明显减慢,4个放疗增敏组q值在1.21-1.38之间。研究还显示泰索帝的放疗增敏作用机制是通过将大量增殖期细胞阻滞的G2和M期以及诱导细胞凋亡。本实验提示秦索帝作为放疗增敏剂应用于肺癌的治疗,既发挥了化疗作用,又具有放疗增敏作用,是很有开发潜力的抗肿瘤药物。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马蔺子甲素(Q)及其衍生物(Q1-Q8)对荷S180肉瘤小鼠的辐射增敏作用。应用动脉夹阻断局部血流以造成肉瘤乏氧的方法来研究对小鼠S180肉瘤乏氧细胞的辐射增敏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照射前腹腔注射Qn后,肉瘤氧增比减小,肉瘤体积变小,增敏比及肉瘤抑瘤率增加,表现出Qn对肉瘤的抑制作用。有氧和乏氧条件相比,乏氧条件的辐射增敏作用更明显。体外乏氧细胞毒比率的结果也表明,此类药物对乏氧  相似文献   

9.
通过溴化和亲电两步反应得到线粒体靶向的抗肿瘤及辐射增敏药物6-(4-(二甲氨基)吡啶)甲基香豆素,探讨其对肺癌细胞系A549的抑制作用及辐射增敏作用。采用MTT法检测其对A549细胞的抑制率;克隆形成法检测辐射增敏作用(通过多靶单击方程拟合A549细胞的吸收剂量存活曲线,求出辐射增敏比,评价增敏效果);DCFH-DA法测定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结果表明:A549细胞抑制率与药物浓度基本呈正相关;和照射组相比,联合组(照射加给药)存活分数明显降低(p0.05),辐射增敏比RSE=1.585;各剂量下,联合组与照射组相比,ROS均有显著性提高(p0.05)。结果提示,6-(4-(二甲氨基)吡啶)甲基香豆素对A549细胞具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对A549细胞具有辐射增敏作用;可以显著提高A549细胞中的ROS含量。  相似文献   

10.
采用差示脉冲极谱法测定和比较了新型辐射增敏剂CM、MISO、灭滴灵的半波电位(E_(1/2));结果其E_(1/2)。值大小次序为MISO>CM>灭滴灵;进一步证明了它们的还原能力与其辐射增敏作用密切相关。虽然CM的亲电子能力及其离体辐射增敏作用居中,但其毒性小,有一定的亲肿瘤组织作用,治疗指数高,初步临床结果表明它是一个低毒有效的辐射增敏剂。  相似文献   

11.
孟庆勇  蔡露  金玉珂 《辐射防护》2002,22(4):212-218
采用低剂量X射线(剂量10和50mGy,剂量率50mGy/min)和低浓度丝裂霉素C(MitomycinC,MMC)、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环磷酰胺(Cyclophoshamide,CP)交叉作用,观察了它们诱导的离体人血淋巴细胞、整体小鼠骨髓细胞和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以探讨辐射与化学物质之间的交叉适应性反应。结果表明:(1)预先给予10mGy的X射线照射,3h后予以不同浓度的MMC(0.5、2.5、5.0mg/kg),可诱导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的交叉适应性反应;(2)预先给予50mGy的X射线照射,3h后邓以不同浓度的MMC、H2O2、CP,其中,辐射与MMC和H2O2之间可诱导小鼠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的交叉适应性反应,而辐射与CP之间未观察到交叉适应性反应,二者有协同作用;(3)预先给予MMC(终浓度为35ng/mL)处理,6h后给予1.5GyX射线照射,可诱导人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交叉适应性反应;(4)预先给予低浓度MMC、H2O2和CP处理,24h后给予1.5Gy射线照射,低浓度MMC和H2O2可以诱导抗X射线损伤的交叉适应性反应,而低浓度的CP不能诱导抗X射线损伤的交叉适应性反应,二者具有协同作用。提示X射线与MMC之间的交叉适应性反应不仅存在于整体的小鼠骨髓细胞中,而且在离体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也可以诱生;低剂量X射线与低浓度MMC和H2O2之间的交叉适应性反应在整体的小鼠生殖细胞中可以互相诱导,但是,低剂量X射线与低浓度CP在整体的小鼠生殖细胞中未诱导出交叉适应性反应,二者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NU7026对肝癌细胞放射增敏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研制新的抗癌和放射增敏药物提供理论依据,采用Westernblot检测DNA—PKcs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NU7026对DNA—PKcs活性的影响,以彗星实验表达检测细胞DNA受损的情况,微核实验观察染色体损伤,克隆形成实验观察对细胞株放射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DNA.PKcs在肝癌细胞中呈高表达,NU7026能抑制辐射所诱发的p-DNA—PKcs/S2056的活化,微核实验及彗星实验检测表明,NU7026能有效延长辐照后细胞的修复时间,并能明显降低放射后细胞的克隆形成率。提示NU7026对肝癌细胞有放射增敏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DNA-PKcs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甘氨双唑钠对离体V79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离体细胞克隆形法进一步研究了甘氨双唑钠对乏氧V79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结果表明:SGDD的毒性较低,且对乏氧细胞的毒性比有氧时强。它对有氧细胞无增敏作用,但在乏氧情况下,对V79细胞有明显的放射增敏效果,当SGDD在1.38mmol/L以下时,其SER值浓度的增加而增高,C1.6=0.48mmol/L,SEF最大值2.3时的浓度为1.38mmol/L,不到ID50的1/70。  相似文献   

14.
一种属于哌嗪二酮类衍生物的抗癌新药—丙双吗啉(AT_(2153),MST_(-02))是由任云峰等合成的,它对多种肿瘤有显著作用,对小鼠肉瘤S_(37)也有辐射增强作用。本工作利用细胞集落形成技术,研究丙双吗啉对乏氧条件下离体培养的人肺腺癌细胞系(SPC-A-1)的辐射增敏效应,在药物浓度为0.1mmol dm~(-3)时,增敏比(SER)为1.22,C_(1.6)值为0.29m mol·dm~(-3)。丙双吗啉是一种具有潜在能力的辐射增敏剂。  相似文献   

15.
乙双吗啉(AT_(1727))是我国自行合成的派嗪二酮类抗肿瘤药物,它的放射增敏性近年来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本文以人肺腺癌细胞系SPC—A—1为材料,用体外细胞集落形成法研究了乙双吗啉在乏氧条件下的辐射增敏性,结果表明当药物浓度为0.15m mol/L时,增敏比为1.33。对现有资料进行分析,提出乙双吗啉可能以某种方式作用于乏氧的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16.
以离体培养HeLa细胞存活曲线研究了S-8712对乏氧细胞放射增敏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浓度为2m mol/L时,以D_0和D_q分别计算所得增敏比(SER)为1.04和1.26。6m mol/L的SER则分别为1.35和1.25。该化合物对有氧细胞的亚致死损伤修复有抑制作用,但对有氧细胞放射敏感性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用马血清代替小牛血清改进和建立了能用于检测L_(7712)细胞存活率的ADC法。并用此法研究证明了我们合成的甲硝羟乙唑衍生物(CM)对离体乏氧L_(7712)细胞有明显的辐射增敏作用,其SER值为2左右,较原化合物灭滴灵的SER(1.2)约提高67%。CM对缺氧细胞存活率的抑制作用比有氧下强。与前文报道的CM对荷瘤小鼠S_(180)缺氧下照射有辐射增敏作用及对鼠乏氧S_(180)生长有抑制作用的结果一致。作者对台盼蓝染色法和ADC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采用4种不同肿瘤模型的荷瘤小鼠,观察了CMNa对受照小鼠肿瘤的作用。结果表明:与单纯照射组相比,CMNa能明显地减慢肿瘤的生长速度;增加肿瘤生长的延迟天数,4种肿瘤模型均得到相同的结果。绝大多数SER值在1.3以上。实验结果表明,CMNa对体内肿瘤亦有明显的放射增敏作用。然而在相似条件下,以CFU-GM为指标,在研究CMNa对受照正常小鼠对γ射线敏感的造血组织有否影响时,却未观察到CMNa对正常组织的放射增敏效应,与单纯照射组相比,CFU-GM无变化,SER=1,其治疗增益指数(TGF)均在1.3以上。提示:CMNa将有希望成为临床肿瘤治疗有效的新型放疗增敏药。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寻找更有效的放射增敏剂,设计并合成了4种新型化合物,用ESR在分子水平上研究新合成的化合物的增敏作用。ESR波谱研究表明,SMD在与胸腺嘧啶1:40摩尔比的二元体系中,具有明显的对胸腺嘧啶的增敏作用,增强比为5.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