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南藏族传统聚落景观是自然环境与当地居民活动相结合的产物,其生态完整,文化特色鲜明。作为文化和生存的载体最能反映出该区域的独特性。文章以景观基因图谱为视角,以甘南藏族传统聚落景观空间形态构成为研究对象,结合了分子生物学里面的“基因图谱”理论,对甘南藏族传统聚落景观空间形态构成进行分析,并将甘南藏族传统聚落景观空间形态进行基因提取,进而构建该区域的聚落景观“基因图谱”,为甘南藏族传统聚落景观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博峪村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木耳镇,属半农半牧型经济,于2019年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聚落背山面水、布局紧凑,受特殊的地理气候和文化环境影响,孕育出独树一帜的藏族聚落形态和苫子房民居建筑。文章结合文献与实地调研测绘,通过分析博峪村的聚落选址布局、街巷空间,以及苫子房民居建筑建造技术等方面的特色,进一步探讨甘南地区藏族聚落和民居对特殊地理环境的适应性特征和营建智慧,以期对其今后的保护更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柳婕  陈曦 《华中建筑》2024,(2):153-157
传统仪俗在长期发展中承载着人们的精神世界,是土家族人在顺应自然过程中形成的智慧结晶,它以一种无形的方式释放魅力,影响着传统聚落空间的发展。该文以鄂西土家族传统仪俗为分析对象,分别从其民俗化境、民俗灵境、民俗生境特点,了解到他们对神灵的尊重,对天象、地象的崇信;从风水观念、宗族礼制、顺应自然视角下阐述聚落空间形态,进一步了解到他们对自然、对神灵的崇敬。深入分析土家族聚落中仪俗表征与空间特性的关联,以期为保护传统聚落,传承创新民族文化遗产提供理论参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4.
泰宁县古城核心区的明清城镇型多姓氏混居聚落始建于明代遗存至今。其宗族组织对聚落空间的形成影响深远,反映在聚落空间中,且聚落空间见证了封建社会末期宗族关系、社会关系的变化。通过解析宗族组织影响下传统建筑形成的聚落空间,分析宗族组织对聚落空间的影响与作用,探索宗族组织与聚落空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在宗族组织视角下对泰宁古城传统聚落空间的解读,揭示了宗族组织影响范围缩小、对聚落空间影响力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陈福群 《重庆建筑》2021,20(11):14-18
湘南传统聚落在选址布局、景观层次处理、人与环境关系等方面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值得深入研究、学习与借鉴.该文基于C·亚历山大的模式语言理论体系,对比分析了湘南传统聚落空间的营造原则与方法,探讨了模式语言理论与传统聚落之间的关系,并总结出了湘南地区传统聚落空间模式语言的提取原则及方法.提取出用于描述湘南传统聚落、街巷、民居、院落及细部构造的相关模式语言,将这些模式语言进行现代转化,对现代乡村景观营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该文通过分析吐鲁番绿洲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形态特征与营造形式,从传统聚落的公共空间类型、空间元素、空间尺度、功能进行分析与总结,提出了绿洲村落公共空间可分为点状空间、线状空间、面状空间等,并得出绿洲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形成与演进规律。发掘公共空间对传统聚落整体空间营造的组成作用,进而为当前类似绿洲聚落的公共空间发展与更新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的是殖民地背景、流动性语境、空间视域下华侨聚落社群重构的空间内隐性及空间形态:第一部分在空间视阈下对英属海峡殖民地华侨聚落社群重构进行解读;第二部分通过对空间组织方式、形成原因及功能特点的解读来讨论华侨聚落社群重构的空间内隐性;第三部分梳理出华侨聚落社群重构的空间形态。本文在华人华侨史研究中加入了对聚落、社群重构、空间内隐性、空间形态的讨论,为理解殖民城市聚落的空间营造及其社会与文化系统组构与定型、聚落与建筑演进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8.
与城市社区相比,农村社区是一个多功能、复杂的空间系统,城市化社区在农村的简单复制破坏了其原有的多样性、自发性和创造性,使之趋于同质化,引起农村聚落空间结构性危机。基于此本文以西北地区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松山镇的传统聚落与规划聚落为例,运用多种指标对比考察了规划聚落与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庭院空间、公共空间,以及单体庭院分布秩序性等方面的异同,并进一步讨论了两类聚落的空间组织规律。最后,本文提出在乡村聚落规划建设时,可借鉴当地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组织形式和庭院组合形式,适当地在自上而下的规划过程与结果中引入自下而上的村民自建行为。本文完善和丰富了传统乡村与规划乡村的研究内容与范式,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引入凯文·林奇的意象理论与比尔·希列尔的句法理论等叙事空间研究方法,将聚落中人类认知、社会活动事件等与聚落空间形态有机结合,从"叙事空间"视角对桂北传统聚落进行系统分析与解译,提炼出其"叙事"空间结构与组织特征及其隐含的社会文化规范。基于"叙事空间"解构的传统聚落更能回归对聚落及其所内含社会人文的本质的探究,为传统聚落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与切入点。文中的探讨对于了解传统聚落空间构建机制及深层次的社会文化性,以及如何在城镇化语境下保护、传承与发展传统聚落具有较好的借鉴与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型城镇化对乡村复兴提出了新的要求,单一的物质转变之上乡村聚落需要的是多维度的空间提升。该文以台北市城郊农业观光聚落竹子湖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聚落空间在两次主要产业更迭中的空间重构。通过对不同时期产业、经济形态的分析,梳理其影响下产业、生活要素及其对应空间,并以空间重构模式的对比归纳,详解生活生产方式与聚落栖居空间的关系。通过对竹子湖聚落乡村转型发展经验与问题总结,对其聚落空间演进要素及规律进行剖析,试图以其空间重构中的特征与启示,为同类型的乡村聚落规划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