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SFE-MD技术分离提纯玫瑰精油及其成分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SFE)萃取平阴玫瑰浸膏,用分子蒸馏技术(MD)进行精制,所得玫瑰精油呈淡黄色,质量标准达到FCC(2004),得率由传统水蒸气蒸馏法的0.03%提高到0.1%。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 MPa,温度50℃,CO2流量25 kg/h,萃取时间2.5 h;分子蒸馏温度为80~120℃;所得精油GC-MS分析,检测出63种成分,主体呈香成分为酯类物质,质量分数超过50%,相对分子质量主要集中在200~250。  相似文献   

2.
超临界CO2技术分离提纯青蒿挥发油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银塔  庄桂东  王宝维  韩荣伟  张军  迟玉森 《精细化工》2007,24(10):979-983,1040
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SFE)制得青蒿油浸膏,然后用分子蒸馏技术(MD)进行精制。超临界CO2流体萃取青蒿精油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 MPa,温度50℃,CO2流量25 kg/h,萃取时间3 h;分子蒸馏温度为80~120℃,所得青蒿油呈淡黄色,得率由传统水蒸气蒸馏法的0.13%提高到0.47%;所得精油经GC-MS分析,检测出60种成分,主体呈香成分为柠檬烯、(1S)-α-蒎烯、β-蒎烯、β-金合欢烯、α-石竹烯、γ-榄香烯等烯类,精油质量标准达到FCC(2006)。  相似文献   

3.
以生姜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原料粒径、蒸馏温度和萃取剂对生姜油产率的影响;以生姜精油的产率作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最优工艺组合为:原料粒径60目,萃取时间为60min、蒸馏温度30℃、石油醚为萃取剂,此条件下生姜精油的产率为5.45%。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CO2萃取黑胡椒中有效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首先在低压、低温的条件下选择性萃取黑胡椒精油,进而在高温、高压及极性夹带剂的协同作用下,萃取富含胡椒碱的黑胡椒油树脂。另外,利用分子蒸馏技术纯化超临界CO2萃取的黑胡椒精油,得到适用于日化行业的无色、无辛辣感的挥发油,并通过GC-MS对比分析其香气成分。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黑胡椒精油的较优条件为:萃取压力10MPa、萃取温度35℃、萃取时间1.5h,在该条件下产物得率为3.01%;超临界CO2萃取黑胡椒油树脂的最佳条件为:m(原料)∶m(体积分数95%食用乙醇)=2∶1、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4h,在该条件下油树脂得率为7.88%,油树脂中胡椒碱质量分数为65.79%。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CO_2萃取烟草精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烟草为材料,以精油提取率、新植二烯提取率、精油品质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夹带剂乙醇的体积分数、夹带剂流量、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萃取时间等因素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优选萃取工艺条件为:94%乙醇为夹带剂、夹带剂流量0.04mL·min-1、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50℃、CO2流量2.0L·min-1、萃取时间3.0h,在此条件下萃取的精油金黄透亮,夹带剂残留少,精油提取率为37.58mg·g-1,新植二烯提取率为4.045mg·g-1。  相似文献   

6.
SFE-MD技术分离提纯金银花挥发油及其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金银花花蕾为原料,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SFE)制得金银花油浸膏,然后用分子蒸馏技术(MD)对浸膏进行精制。研究结果表明,SFE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0 MPa,温度45℃,CO2流量25 kg/h,萃取时间2.5 h;分子蒸馏温度为80~120℃,所得金银花油呈淡黄色,得率由传统水蒸气蒸馏法的0.16%提高到0.56%;所得精油经GC-MS分析,检测出36种成分,主体呈香成分芳樟醇、环氧芳樟醇、顺-3-己烯醇、α-萜品醇、香叶醇等醇类成分,以及戊二酸二丁酯等,质量分数超过40%,相对分子质量主要集中在100~200。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CO2萃取所得的玫瑰粗油含蜡质较高,影响品质,采用无毒、无害、高效的分子蒸馏技术对其进行脱蜡,避免了传统有机溶剂法对精油品质的破坏,精油得率可达20.6%.正交试验表明分子蒸馏法提纯玫瑰精油最佳工艺条件为: 蒸馏压力3.0 Pa、蒸馏温度110℃、物料流量2 mL/min、刮膜转速480 r/min.  相似文献   

8.
李跃金  刘凤菊  李丹 《陕西化工》2013,(11):1975-1977
以超临界CO2萃取肉桂精油,研究了压力、温度、颗粒度、夹带剂(乙醇)的浓度等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为10MPa,温度为50℃,颗粒度为60目,夹带剂(乙醇)的浓度为90%。在此条件下,肉桂精油的产率为17.48%。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CO2萃取所得的玫瑰粗油含蜡质较高,影响品质,采用无毒、无害、高效的分子蒸馏技术对其进行脱蜡,避免了传统有机溶剂法对精油品质的破坏,精油得率可达20.6%。正交实验表明分子蒸馏法提纯玫瑰精油最佳工艺条件为:蒸馏压力3.0Pa、蒸馏温度110℃、物料流量2mL/min、刮膜转速480r/min。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烟草中的茄尼醇,以茄尼醇的质量收率为考察指标,以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夹带剂浓度、夹带剂流量为考察因素进行正交实验,优选最佳的萃取工艺条件。最佳的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40℃,萃取压力35MPa,萃取时间2h,夹带剂无水乙醇,夹带剂流量0.3mL·min-1。在此实验条件下,茄尼醇的平均质量收率为0.8288%。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杭白菊流渗膏的制备、性质及应用。  相似文献   

12.
食用菊花蚜虫生防药剂的筛选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怡  张志春  沈迎春 《农药》2021,60(2):147-149,156
[目的]近年来菊花蚜虫危害越来越严重,传统的化学防治给食用菊花的安全性带来了风险,亟需开展食用菊花蚜虫防控的安全性研究。[方法]通过分子手段鉴定了食用菊花蚜虫的种类,测定了6种生防产品对食用菊花蚜虫室内和田间的活性。[结果]食用菊花蚜虫主要为棉蚜,烟碱、爪哇棒束孢和苦参碱室内和田间对食用菊花蚜虫均具有较高的活性,其中以烟碱效果最好,室内和田间药后7 d的校正防效均能达95%以上,爪哇棒束孢次之,田间药后7 d的校正防效达80%以上。[结论]生产上可以利用烟碱、爪哇棒束孢和苦参碱等生防药剂防治食用菊花蚜虫。  相似文献   

13.
柳滢春  谷雪贤 《广东化工》2012,39(9):91-91,76
以菊花为原料提取菊花黄色素,并对其理化性质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菊花黄色素色素可溶于水、甲醇、95%乙醇、正丁醇等极性较强的溶剂中,不溶于氯仿、石油醚等非极性溶剂中。最大吸收波长为445 nm。色素溶液在室温自然光环境中存放至36 h后无明显变化,在80℃以下色素的耐热性较好。对光、热较稳定,耐受一般的食品饮料加工条件。菊花黄色素可用于果汁饮料、调味品、及酒类等的加工中。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日光温室中风化煤用量对茼蒿养分吸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风化煤促进了茼蒿对N、P、K养分的吸收,产量提高6.28%~45.33%,植株维生素C含量显著增加(P0.05),总糖、糖酸比明显增加,有机酸含量明显下降,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健康品质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5.
黄山野菊花中绿原酸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产于皖南黄山山脉的黄山野菊花中的绿原酸含量进行了测定,本法准确、精密度高、重现性好,绿原酸浓度线性范围5~20 mg/L(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102.0%,RSD为0.83。该法可作为黄山野菊花及其制剂质量控制的—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可见光及紫外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菊花总黄酮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铭  吴志谊  吴川  马宝娟 《广东化工》2007,34(9):113-114,112
利用可见光及紫外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菊花总黄酮含量,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是以芦丁为参照品,硝酸铝作显色剂,在510 nm波长测定总黄酮含量。紫外光分光光度法是以芦丁为参照品,在359 nm波长测定总黄酮含量。经过比较,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较理想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7.
18.
野菊花主要成分有黄酮类、萜类、挥发油、野菊花内酯、胡萝卜甙、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多种物质,具有扩张冠状动脉、降血压、降血糖、预防高血脂、广谱抗菌、解热、保护心脏、抑制血小板凝集、增强免疫、抗炎、抗病毒、清除氧自由基、抗肿瘤、抗衰老、保护视力等多种活性。就野菊花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药理价值及主要成分的提取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章莺鸿 《化工时刊》2011,25(12):31-33
为了提高菊花脑的综合利用价值,测定了菊花脑花70%乙醇提取物的总酚含量,同时以总还原能力、清除DPPH.为指标,对其抗氧化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菊花脑花70%乙醇提取物中总酚含量为3.2%(以没食子酸计),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但其抗氧化能力比芦丁弱。在样品浓度0.02到0.2 g/L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升高,其总还原力、清除DPPH.能力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20.
《云南化工》2016,(4):12-16
为了解决传统溶剂萃取贡菊净油过程中溶剂残留和香味物质损失的问题,通过二甲醚亚临界萃取贡菊的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研究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及液固比对萃取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了二甲醚亚临界萃取提取贡菊净油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对贡菊净油提取率作用的大小依次为:萃取压力液固比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最佳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0.5MPa、萃取温度20℃、萃取时间3 h、液固比7∶1 m L/g,贡菊净油提取率平均值为4.19%。该净油可提升烟草香气丰富性,能赋予卷烟产品独特的风格特征,明显提升卷烟的抽吸品质。优化得到的工艺可提高贡菊净油的得率,工艺可行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