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城位于自治州府下关北面38公里外的滇藏公路旁,它背倚苍山云弄峰,面临洱海弓鱼洞,海拔21 90米,年平均气温15℃,气候可算宜人.周城是东南亚最大的一个白族自然村落,人口始终保持在8千至1万余人.周城村民几平都是白族,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压力不大,所以在饮食、居住、穿戴、祭祀、婚姻、宗族等方面保留着较有白族特色的习俗传统,“蝴蝶泉”的浪漫传说就诞生于该村.如今的它作为“白族第一村”、“白族民俗活化石”,成为大理市、州重点对外开放的民俗旅游村.  相似文献   

2.
周城村和巍山县这两个大理民族扎染主要的生产基地留给我们的印象不尽相同,如果单纯从产业化角度看,周城与巍山扎染企业分别代表了传统手工业向现代产业化过渡的两个阶段:前者是小作坊式,后者正发展为规模企业。周城的作坊只保留了1949年之前老作坊的家庭经营方式,不存在师徒  相似文献   

3.
周城村和巍山县这两个大理民族扎染主要的生产基地留给我们的印象不尽相同,如果单纯从产业化角度看,周城与巍山扎染企业分别代表了传统手工业向现代产业化过渡的两个阶段:前者是小作坊式,后者正发展为规模企业.周城的作坊只保留了1949年之前老作坊的家庭经营方式,不存在师徒契约关系,同时也不是技术力量最雄厚的社会单元.正因如此,周城村的扎染作坊远不如过去的集体扎染企业那样具有传承技艺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充满灵性的山水,古老厚重的城池,孕育了一个充满灵性的民族——白族。白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纪以前。据民族学家考证,白族与古代的羌人有着深厚的渊源。据文献记载,白族先民是洱海周边的土著昆明人、河蛮人、青藏高原南下的氐人、羌人,以及部分叟人、巂人、爨人、僰人、哀牢人、滇人、汉人等多种族群融合形成的古老民族。元朝之前,部分白族、彝族、傣族先民都曾被冠上"白蛮"、"乌蛮"、"上方夷"、"下方夷"、  相似文献   

5.
亦心 《中华建设》2006,(2):61-61
与游牧民族不同,白族自古以来从事以水稻为主的农业生产。定居是农耕民族最主要的特征,因此,注重居住条件就成了白族最传统的生活方式。在客籍和土著杂居的地方,过去曾有这样的俗语流行,说白族人是“大瓦房, 空腔腔”,客籍人则是“茅草房,油香香”,  相似文献   

6.
巍山是南诏国的发祥地,聚居着汉、回、彝等多民族。我和华教授冒雨驱车前往巍山县城,山路泥泞难行,与周城比明显交通不太便利。巍山县城民族织染厂厂区规模较大,有正规厂房,分原材料库房、染液泡制间、印染车间、成衣加工车间、样品间等。打开存放原料的仓库,里面堆放着一包包树皮、草根、草叶之类的东西,大约有六七种,十几吨。染液泡制车  相似文献   

7.
正关于社会转型中的金属工艺发展情况,笔者曾追随导师唐绪祥教授当年的考察足迹,前往目前传统金属工艺保留较为完好的苗族、白族、藏族、维吾尔族等地区,进行田野调研。在这一过程中,笔者发现云南鹤庆新华村白族金属工艺,在1979年至2018年40年间,随着时代和社会变迁,不断发展壮大。新华村金属工艺的规模,由最初工匠挑着担子走村串寨做"小炉匠",发展  相似文献   

8.
人文珠江     
<正>珠江流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河谷地带人口稠密,炊烟袅袅。从上游到下游,人口超过百万的民族超过了10个。其中,包括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和傣族。  相似文献   

9.
云南大理白族、丽江纳西族历史悠久,经济文化较发达,其木结构民居建筑中吸收了较多汉文化特点,并逐步形成自己浓厚的云南民族风格,是云南少数民族建筑技术的高峰,且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研究对象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一、小中甸水库基本情况小中甸水利枢纽位于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境内,距香格里拉市区32 km。香格里拉市是迪庆藏族自治州下辖市之一,市境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是滇、川及藏三省(自治区)交汇处,也是举世闻名的"三江并流"风景区腹地。市内居住着藏族、汉族、纳西族、彝族、白族等十几个民族,人口密度为10人/km~2,是云南省面积最大、  相似文献   

11.
洱海是大理白族人民的集中饮用水源地,受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加剧影响,近年来洱海水质呈现旱季较好、雨季超标问题突出、年际波动变化明显、水体富营养化程度逐步加重等变化特点.从水质演变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分析,农业面源是影响洱海水质雨季超标的关键环境因子,降雨径流是面源入湖的主要驱动力和载体,水情条件是驱动洱海水质年际变化的...  相似文献   

12.
洱海是大理白族人民的母亲湖,具有浅水湖泊的水流特点.受风生湖流形态、环流结构及其空间分布差异性影响,洱海入湖污染物呈现水力停留时间长、输移扩散缓慢、北部湖湾藻类易出现富集等特点,并在自北向南、自西向东输移扩散过程中不断向湖底累积并形成内源污染,同时洱海水质受雨季降雨径流携带大量点面源负荷入湖及湖泊拦蓄雨季雨污水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巍山是南诏国的发祥地,聚居着汉、回、彝等多民族.我和华教授冒雨驱车前往巍山县城,山路泥泞难行,与周城比明显交通不太便利.巍山县城民族织染厂厂区规模较大,有正规厂房,分原材料库房,染液泡制间、印染车间、成衣加工车间、样品间等.打开存放原料的仓库,里面堆放着一包包树皮、草根、草叶之类的东西,大约有六七种,十几吨.染液泡制车间放置着几个巨大的木桶,热水里正泡着各种植物药材,浓郁的中药材香气弥散在整个厂区.我们注意到个别桶里可能掺了化学原料,气味有些异样.印染车间里机器滚筒上正染着一大卷土黄色的棉布,热气蒸腾,草药香气沁人心脾,华教授和我站在滚筒前情不自禁地深呼吸.成衣加工车间里有上百台电动缝纫机,我们去时只有几台在工作,操作者都是女工.另有几位女工在车间的角落里忙着扎花.  相似文献   

14.
为了从水文化角度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系统梳理了水文化内涵和研究现状,从白族水文化观念入手,分析了融入水文化的洱海治理,结果表明,融入水文化的洱海治理成果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融入水文化的洱海保护和构建洱海健康新水系的做法,水文化宣传方式。期望有助于各地区建立并大力宣传水文化,做到从“生态修复”到“人心修复”要两手抓、两手硬。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水利》2009,(7):45-49
西南岩溶石漠化区指珠江上游和长江流域的乌江上游等岩溶区.涉及贵州、云南、广西、重庆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总面积55.3万km^2。西南岩溶地区是珠江的源头(云南曲靖市境内乌蒙山脉的马雄山),长江的重要补给区。区内属于长江流域的约18.36万km^2,属于珠江流域的3.45万km^2,属于国际河流的流域面积2.45万km^2。该地区是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主要有壮族、苗族、瑶族、布依、毛南、彝族、哈尼族、白族、仫佬族、水族、黎族、满族、回族、侗族等。  相似文献   

16.
剑川县位于云南省大理州北部,地处金沙江、澜沧江两江褶皱南缘的大断裂地带,总面积2250km2.境内山峦起伏,河川纵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年平均气温为12.4℃,年平均降雨量为724.4mm,是典型的高海拔、低纬度,冬干夏湿,冷凉季风气候型的高寒贫困县.全县共辖九个乡镇92个行政村391个自然村,总人口16.79万人,其中白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91.6%,汉族占人口的3.7%,还有彝、回、傈傈、纳西等13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6%,属多民族聚居的"老、少、边、穷"地区.  相似文献   

17.
《人民长江》2021,52(7)
洱海是大理白族人民的集中饮用水水源地,具有湖泊水质演变过程复杂、面源污染治理难度大、流域水资源短缺程度逐步加重、湖滨带水生植物自然恢复缓慢等环境问题。分析了近年来洱海水质演变情况。按照新时代治水思路的要求,研究提出了高效节水生态农业、生态调蓄带末端拦截、外流域补水、优化洱海4~7月水位调度等措施,以加快洱海水生态系统的修复与水质的持续性改善。为此,构建了洱海水环境数学模型用于开展相关水质改善措施效果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高效节水农业可从源头上削减负荷30%以上;(2)生态调蓄带汇流区旱季和降雨初期的雨污水可被全部拦截并回用农田;(3)外流域补水可补齐流域水资源短板,使洱海年度水质改善1.29%~5.15%,并为洱海水位优化调度与湖泊水生态修复提供良好的水资源条件支撑。  相似文献   

18.
洱海是大理白族人民的母亲湖和集中饮用水源地,受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双重驱动影响,近60 a来,洱海水生植被演替过程明显,植被资源呈现出显著的衰退特征。基于洱海历年水位、水质、水生植被种类与面积以及浮游植物数量等相关数据,系统地研究了洱海水位、水质变化过程及其与水生植被演替过程的关联性,探讨了洱海水生植被演替的驱动力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近60 a来洱海水生植被群落演替经历了扩张、鼎盛、衰退和稳定等过程,水生植被种群结构单一化、水深分布范围和面积大幅度萎缩,优势种群逐步由清水型转变为耐污型的苦草、金鱼藻和微齿眼子菜;(2)洱海水生植被演替受洱海水位变化驱动影响显著,年内5~8月份维持低水位及年内水位的大变幅波动,是驱动并维持洱海水生植被良好生长和最大面积分布的关键;(3)洱海的水质污染引起湖泊由草型转向藻型并导致水体透明度急剧下降,是1990年代至2003年期间洱海水生植被快速退化的关键环境驱动因子。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应有效控制并逐步减少流域入湖水体的氮磷等营养盐含量,科学制定并实施每年度5~8月份低水位运行、年内较大水位变幅的生态水位调度方案,以此来有效促进洱海水生植被的自然修复和湖泊水环境质量的可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19.
水利普查档案是指全国各级水利普查机构在水利普查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与载体的历史记录。水利普查档案属于水利科技档案范畴,是水利普查的重要成果,是国家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是综合性、全方位的普查,涉及范围广、参与部门多、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大,在水利发展史上是空前的,在统计调查史上也是少有的。  相似文献   

20.
蔡子龙 《河北水利》2013,(9):25-25,48
全国水利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国家资源环境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是综合性、全方位的普查,涉及面广、参与部门多、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大,在我国水利发展史上是空前的,在统计调查史上也是少有的。水利工程基本情况普查是水利普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次水利普查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