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使用米曲霉和黑曲霉混合制曲,并用于发酵草鱼下脚料制备鱼露。以种曲中蛋白酶活力值为指标,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制曲工艺,最佳制曲工艺为:米曲霉与黑曲霉质量比3︰2,接种量0.4%,制曲时间48 h,制曲温度32℃,得到的种曲蛋白酶活力值为1 396±5 U/mL。为分析该种曲对草鱼下脚料的发酵效果,以成品鱼露中氨基酸态氮含量为指标,结果表明食盐添加量10%,种曲添加量15%, 37℃下发酵10 d后制得成品鱼露,其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660±0.014 g/100 mL,符合国家二级酱油标准。总酸含量为0.136±0.004 g/100 mL,符合国标规定总酸含量要求。鱼露呈暗红色,无悬浮物和沉淀物,具有鱼露所固有香味,口感咸鲜,味道鲜美。表明该鱼酱油种曲能够实现发酵草鱼下脚料制备鱼露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以缩短鱼露的发酵周期及有效利用水产下脚料为目的,在30℃保温及露天日晒条件下制备水产下脚料粗酶提取液添加的蓝圆鲹发酵鱼露,并与复合蛋白酶添加的发酵鱼露作比较。在发酵过程中,测定鱼露的pH 值、总氮、氨基酸态氮、水分活度以及无盐可溶性固形物等理化指标。结果表明,露天日晒条件下水产下脚料添加的鱼露发酵最好,经过80d 发酵后其总氮和氨基酸态氮含量分别达到2.03g/100mL 和1.44g/100mL。游离氨基酸组分分析结果显示,快速发酵鱼露的氨基酸比例与市售鱼露间存在差别,但感官评价结果表明最终产品在气味、滋味等方面都具有较好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3.
罗非鱼加工下脚料速酿低盐优质鱼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传统鱼露含盐量高、发酵周期长这两个弊端进行了鱼露发酵工艺的优化.采用酶法及微生物发酵方法联用对罗非鱼加工下脚料进行低盐发酵,在实现低值废弃物高值化利用的同时大大缩短了鱼露发酵周期并改善了鱼露风味.首先对下脚料进行复合酶解,然后对米曲霉进行驯化后再对酶解液进行低盐发酵,以发酵液中氨基酸态氮,总酸含量等指标进行工艺的优化.最后通过响应面优化法确定了最佳发酵工艺为:在水解度为20%的基础上添加盐量10%,温度为32℃、种曲添加量为0.2%的条件下保温发酵9天.最后得到的发酵鱼露初品呈棕红色,澄清透明,风味良好;氨基酸态氮含量达到0.5462 g/dL,蛋白质利用率达到55.2%.  相似文献   

4.
响应面优化罗非鱼下脚料发酵制备蛋白肽的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罗非鱼下脚料蛋白质的水解度,向罗非鱼下脚料中接种枯草芽孢杆菌,采用响应面实验对罗非鱼下脚料发酵制备蛋白肽的工艺进行了优化。以爬坡实验(Plackett-Burman,PB)筛选出影响水解度的显著因素,通过最陡爬坡实验逼近最大水解度区域,并利用Box-Behnken实验进行响应面分析,最后运用高效体积排阻色谱法分析制备的罗非鱼蛋白肽的分子量分布情况。响应面实验结果表明,罗非鱼下脚料制备蛋白肽的最佳发酵工艺为:罗非鱼下脚料13.8%、发酵温度为34℃、装载量为48.6 mL/250 mL,优化后罗非鱼下脚料蛋白质的水解度高达33.12%。高效体积排阻色谱结果表明,制备的罗非鱼蛋白肽中低聚肽的含量高达74.058%。  相似文献   

5.
利用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natto)NT-6,以罗非鱼下脚料为主要基质,进行固态发酵生产抗菌营养复合型活性肽,以提高抗菌脂肽产量为目的,对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在对产生的脂肽组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定量检测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设计优化固态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利用罗非鱼下脚料为主要基质固态发酵生产的抗菌脂肽组分主要包括表面活性素(m/z分别为995.20、1 008.20、1 058.20)、伊枯草菌素(m/z分别为1 044.30、1 071.20)。优化后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罗非鱼下脚料与麸皮配比3.48∶1(m/m)、初始基质水分含量69.34%(质量分数)、发酵时间61.69 h、发酵温度28.97 ℃、甘蔗渣添加量6%(质量分数)、接种量5 mL/100 g,此条件下抗菌脂肽产量达7.32 g/kg,实际验证结果为7.29 g/kg,相对于优化前提升了7.5 倍,产生的脂肽含有多种脂肽组分。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影响鱼露抗氧化活性的关键成分,研究不同发酵时期鱼露的抗氧化活性与理化成分(可溶性肽、游离氨基酸和有机酸),进行相关性分析,构建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发酵6个月鱼露DPPH清除活性、还原力、总酚含量最高,分别为85.4%,0.499和38.4μg GAE/mL;发酵12个月鱼露理化物质最丰富,富含丰富的TCA可溶性肽(5.81 g/100 mL)、游离氨基酸、乳酸(9.87 mg/100 m L)、柠檬酸(0.56 mg/100 m L)、琥珀酸(9.20 mg/100 m L)。由PLSR模型可知,半胱氨酸、酪氨酸、脯氨酸、柠檬酸是影响鱼露抗氧化活性的关键成分,半胱氨酸、酪氨酸、脯氨酸对抗氧化活性有积极作用,而柠檬酸起到相反的作用。研究为数学模型在鱼露抗氧化活性分析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侯温甫  黄泽元  汪秀文  胡烨 《食品科学》2009,30(23):322-325
对利用淡水鱼加工下脚料制备低盐鱼露的速酿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盐淡水鱼露发酵最适条件为:加盐量8%、加酶量0.25%、温度45℃、固液比为1:0.75。制得的鱼露产品固形物含量19.43%,游离态含基酸氮含量0.73g/100ml。鱼露呈橙红色;透明,无悬浮物和沉淀物;具固有香味,无异臭味;口感咸鲜,入口滑爽。研究表明,在外加酶和保温的情况下实现了淡水鱼加工下脚料速酿低盐鱼露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控制带鱼加工下脚料低盐发酵鱼露中的生物胺含量。方法 以耐盐性高效生物胺降解乳酸菌Limosilactobacillus fermentum FSCBAD033为功能发酵剂控制带鱼加工下脚料发酵鱼露中的生物胺含量,并研究其对鱼露发酵过程中的pH值、NaCl含量、总可溶性氮(Total Soluble Nitrogen,TSN)含量、氨基酸态氮(Amino Acid Nitrogen,AAN)含量、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以及发酵结束时感官风味的影响。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接种L. fermentum FSCBAD033发酵剂对鱼露发酵过程中的NaCl含量影响不大(p>0.05),但可促进pH值下降以及TSN和AAN含量上升,并显著抑制TVB-N的产生(p<0.05);显著降低发酵结束时鱼露中52.38%尸胺、40.21%组胺、45.44%酪胺、23.74%腐胺、52.67%苯乙胺和43.26%总生物胺(p<0.05),对含量较低的色胺、精胺和亚精胺影响不大;此外,接种L. fermentum FSCBAD033发酵剂可增强发酵结束时鱼露的鲜味和肉味,减弱氨味、腥味和臭味,整体提升鱼露感官风味。结论 L. fermentum FSCBAD033可作为带鱼加工下脚料低盐发酵的功能发酵剂,用于生产低盐、营养丰富、感官风味好且生物胺含量低的高品质鱼露产品。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鱼粉加工压榨液的高值化利用,在酶解鱼粉加工压榨液的基础上,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制备鱼鲜汁的工艺条件,并通过理化检验及感官评定,对产品的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发酵制备鱼鲜汁的最佳条件是:发酵温度40℃,加曲量9 g/100 mL,加盐量18 g/100 mL,发酵周期18 d。所制备的鱼鲜汁具有浓郁的酱香和鲜香风味,无其它不良风味,形态色泽等与市售鱼露相近。其氨基酸态氮、总氮和氨基酸的含量虽不及市售鱼露,但含盐量、生物胺含量显著低于市售鱼露,且牛磺酸含量较高,具有较好的营养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利用鱼粉加工压榨液发酵制备的鱼鲜汁可作为海鲜调味品基料,为提升鱼粉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鱼露是一种含多种氨基酸的调味品。我国沿海各地及东南亚各国居民对鱼露有普遍的嗜好。鱼露味美、营养丰富,中外市场对鱼露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现行鱼露生产工艺是以低价值海产、鱼类和水产品加工的下脚料为原料,由盐渍、发酵、浸提、晒炼等工序组成的。盐渍鱼体的发酵是鱼露生产的关键工序。现行鱼体自酶发酵,其产物是很复  相似文献   

11.
低盐外加曲发酵潮汕鱼露的理化性质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鳀鱼(Engraulis japonicus)为原料,在不同盐质量分数(10%,15%,20%,30%)和不同曲质量分数(0%,5%)条件下发酵30d,然后再增加盐量至30%后继续发酵180d,对整个发酵过程中的总可溶性氮(TSN)、氨基酸态氮(AA-N)、挥发性盐基氮(TVB-N)、pH值、非酶褐变指数、游离氨基酸组成、感官及色差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盐发酵及低盐外加曲发酵可加速潮汕鱼露发酵;与低盐发酵鱼露相比,低盐加曲发酵鱼露中TSN、氨基酸态氮以及主要氨基酸(谷氨酸、丙氨酸、赖氨酸)质量浓度有较大提高,其中加盐15%加曲5%工艺风味较好。  相似文献   

12.
发酵鳀制鱼露的理化与感官性质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鳀鱼中添加30%的海盐(盐/鱼,w/w)后在(30±5)℃条件下自然发酵180d,再在50℃下保温7d。定期测定发酵液的pH值、总可溶性氮(TSN)、氨基酸态氮、TCA可溶性肽、总酸、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三甲胺氮(TMA-N)、氨基酸组成、红色指数以及非酶褐变指数,并进行感官分析(QDA-test)。结果表明,鳀鱼露发酵过程中,TSN含量、TCA可溶性肽含量、氨基酸态氮、游离氨基酸含量、红色指数以及非酶褐变指数均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而pH值则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而减少。TCA可溶性肽含量在保温发酵后有明显增长,TVB-N、TMA-N含量与发酵时间不呈明显的线形相关关系。谷氨酸、赖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和丙氨酸是鱼露中最主要的氨基酸。感官分析结果表明,鱼露发酵的后期阶段,在50℃短期保温可以起到加速风味成熟与降低不良风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温度对传统鱼露发酵后期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保温方法促进传统发酵后期鱼露的熟化,分析保温过程中的总可溶性氮(TSN)、氨基酸态氮(AA-N)、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pH值、细菌总数的变化情况,利用顶空进样法(HS)结合GC-MS法和感官分析法研究保温过程中鱼露风味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保温法可促进鱼露熟化,其TSN、AA-N含量随保温温度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TVB-N含量、pH值、细菌总数变化较小,描述性定量感官分析表明传统鱼露发酵后期保温能显著性改善鱼露风味,60℃保温后鱼露风味整体可接受性较好。顶空进样法结合GC-MS分析认为经60℃保温8d后鱼露中特征香味的挥发性酸、2-甲基丙醛、2-甲基丁醛、二甲基三硫等含量有显著性增加。2年鱼露60℃保温8d后风味物质的种类及含量达到3年鱼露水平。  相似文献   

14.
The production of ‘Yu-lu’, a Chinese traditional fermented fish sauce, was replicated in the laboratory with little adaption in order to study the chemical, microorganism and sensory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the process. Yu-lu was made by incubating mixtures of small anchovies and 30% salt (salt/fish, w/w) at 30 ± 5 °C for 180 days, then rising the incubation temperature to 50 °C for 7 days. Changes in total soluble nitrogen (TSN), TCA (trichloroacetic acid) soluble peptides, formaldehyde nitrogen, total acid, 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 (TVB-N), trimethylamine nitrogen (TMA-N), composition of amino acid, the non-enzymatic browning index and total plate counts of Yu-lu were observed. TSN, formaldehyde nitrogen, TCA soluble peptides, total titratable acid and non-enzymatic browning index increased throughout the fermentation period. Glutamic acid, lysine, leucine and valine were prominent in Yu-lu. The results from QDA test showed that incubation after 180 days for a week can accelerate the flavor formation of Yu-lu.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鱼露酿造的新工艺,以淡水鱼下脚料为原料,粉碎成鱼糜与80 g/L盐、沪酿3.042米曲霉制成的酱油曲混合后,在静磁场环境下培养发酵生产鱼露.在不同静磁场环境下40℃发酵30 d,通过测定鱼露发酵过程中氨基态氮、总氮、挥发性盐基氮、无盐固形物、总酸、pH值和非酶褐变的变化,分析静磁场环境对鱼露发酵工艺及其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将杂色蛤(Ruditapes philippinarum)进行超高压杀菌预处理、热杀菌预处理和无预处理后,用蛋白酶进行初步酶解,再用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us)于35℃快速发酵36 h,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杂色蛤发酵酱的总酸含量逐渐升高,pH值逐渐降低,氨基酸态氮含量逐渐增加,但热处理组氨...  相似文献   

17.
以草鱼鱼露和鳗鱼鱼露为研究对象,研究鱼露发酵过程中理化成分(TVB-N、AA-N、pH、NaCl、脂肪、总糖等)含量的变化。在发酵的过程中,pH呈现下降趋势,鳗鱼鱼露略高于草鱼鱼露;AA-N呈先上升后略微下降的趋势,鳗鱼鱼露的含量高于草鱼鱼露;TVB-N呈先增加后趋于平稳的趋势,鳗鱼鱼露的含量略高于草鱼鱼露;NaCl略微有所上升,草鱼鱼露和鳗鱼鱼露相差不大;脂肪含量呈现下降趋势,草鱼鱼露和鳗鱼鱼露相差不大;总糖的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草鱼鱼露的含量高于鳗鱼鱼露。  相似文献   

18.
研究蔗糖添加量对复合菌种发酵产品品质的影响.选取凡纳滨对虾虾头为原料,发酵前期加入不同浓度的蔗糖,追踪虾头酱发酵期间的理化及安全指标(pH、组胺、TVB-N和AA-N等),对成品酱营养成分测定分析,并进行感官评定.结果表明,蔗糖组发酵后期pH稳定在8.6左右,菌落总数减少.添加蔗糖后虾头酱粗脂肪、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9.
以毛酸浆为原料,同时接入酵母菌和乳酸菌,在25、30 ℃和37 ℃条件下对其进行发酵。以褐变度(browning degree,BD)为指标,检测其在发酵过程中引起非酶褐变的抗坏血酸(VC)、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 furfural,5-HMF)、多酚、还原糖、氨基酸态氮等化学组分的变化。采用通径系数分析方法,解析毛酸浆发酵过程中非酶褐变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在25、30 ℃和37 ℃等不同发酵条件下,毛酸浆发酵液中5-HMF含量、还原糖含量、氨基酸态氮含量等变化与褐变度的变化密切相关。在25 ℃发酵条件下,5-HMF含量对褐变度起到的直接作用最强,5-HMF含量和还原糖含量的交互作用是决定褐变度的首要因素;在30 ℃发酵条件下,氨基酸态氮含量对褐变度起到的直接作用最强,5-HMF含量和氨基酸态氮含量的交互作用是决定褐变度的首要因素;在37 ℃发酵条件下,5-HMF含量对褐变度起到的直接作用最强,同时,也是决定褐变度的首要因素。美拉德反应(Maillard reaction)是毛酸浆发酵过程中非酶褐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