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汽轮机高位布置可显著缩短四大管道长度,在超高参数的燃煤机组中将具有更好的技术经济性.为适应汽轮机高位布置技术方案的大量推广和满足实际运行需求,提出了汽轮机高位布置排汽及凝结水系统的设计方案.设计的高位排汽管道可节约管道材料93%,同时降低排汽阻力约144Pa.采用凝结水除氧水箱进行凝结水再除氧,可使凝结水含氧量极大地降...  相似文献   

2.
谭泓  金春南  宋志刚 《汽轮机技术》2007,49(3):214-216,219
分析了汽轮机组的真空系统严密性直接影响到凝汽器压力、凝结水过冷度、含氧量的机理,以及对汽轮机组安全运行和经济性的影响,指出了真空系统严密性的重要性。同时还介绍了当今国内广泛采用的凝汽器热力除氧—凝结水聚集器的鼓泡除氧装置的结构、原理和相关数据。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凝汽器真空热力除氧的关键环节。针对某电厂在凝汽器补水量达400t/h且热井鼓泡除氧装置不投运的工况下,凝结水含氧量即可达到预期水平的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同时对电厂后续切缸运行工况下,如何利用少量的汽轮机排汽来充分降低凝结水含氧量提出一种新的除氧理念。  相似文献   

4.
重点介绍用汽机排汽在回水管内加热空冷凝汽器凝结水的弊端。简要介绍为漳山发电公司二期工程600MW直接空冷机组专门设计的多功能排汽装置,并建议该工程重新考虑使用此排汽装置。  相似文献   

5.
为了适应660MW超临界直接空冷机组两缸两排汽一个排汽口的需要,排汽装置需采用单壳体、并带有两个排汽管道,同时具有内带除氧及加热功能的联合装置.排汽管道采用裤又管设计,并从除氧、强度、结构等方面介绍了设计过程,阐述了设计原理,使660MW超临界直接空冷汽轮机单壳体排汽装置性能优、强度佳的特点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6.
以山西右玉发电厂新建2×330 MW直接空冷机组给水泵汽轮机凝汽器疏水系统优化、实施为例,简要分析了直接空冷机组给水泵汽轮机凝汽器凝结水采用水封自流疏水至主机排汽装置热井内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对直接空冷机组排汽装置的发展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空冷机组容量的不断扩大,排汽装置已由单一型逐渐地向多功能型发展。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设置除氧功能排汽装置的必要性,阐述了除氧装置的几种布置结构,并对具有表面式换热器的排汽装置的应用特点进行了简要描述。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直接空冷机组运行经济性,以冷端系统的变工况模型为基础,通过计算空冷凝汽器风机送风量增大时空冷机组发电功率与对应风机耗功功率的增量,得到直接空冷机组凝汽器最佳真空的确定方法.根据相似定律确定迎面风速对风机耗功的影响,并通过冷端系统数学模型的分析和简化得到机组背压与发电功率的关系,最终导出了不同环境温度和排汽热负荷下迎面风速对应的最佳真空.根据模型对某330Mw机组在变工况下的最佳真空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排汽量的增加或环境温度的升高,最佳真空及对应的风量都增加;当环境温度高于20℃时,环境温度对最佳真空的影响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9.
大型直接空冷汽轮机排汽装置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为取代当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方变圆排汽接管,东方汽轮机厂研制的直接空冷汽轮机排汽装置,使之由单一功能变为多种功能,成为方变圆接管的换代产品。直接空冷汽轮机排汽装置通过采用新开发的新型支座、限位装置和凝结水在排汽装置内回热等创新技术,从而成为国内直接空冷汽轮机组的标准配置并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SIMPLE算法和κ-ε模型,对内王低压加热器的300MW直接空冷机组排汽装置的内部漉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得到了整个排汽装置内部流场的速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由于内王式低压加热器的影响和裤汽装置接颈部棱台的扩散作用使排汽装置接颈出口流场速度分布产生很大的不均匀性,从而导致蒸汽在排汽装置内流动的汽阻和压损增大,最终影响到机组运行的经济性.该数值模拟结果对直接空冷汽轮机择汽装置的完善化设计及改造,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韩中合  郑庆宇  王智 《汽轮机技术》2012,54(3):220-222,225
以1 000MW直接空冷机组为例,基于η-NTU法,建立了直接空冷机组变工况数学模型。在模型中考虑了排汽管道压降及机组对环境散热量等因素,编程计算做出了凝汽器排汽压力与环境温度、迎面风速、排汽流量间的特性曲线。得出迎面风速为2.2m/s左右时,排汽压力波动范围接近额定值,机组的运行良好。为同类1 000MW空冷机组在变工况下选择合适的运行值和提高经济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直接空冷机组具有明显的节水效果,但也存在诸如汽轮机的运行背压高且变幅大、直接空冷凝汽器的冷却性能受环境、风和砂尘的影响大、直接空冷凝汽器冬季运行时容易发生冻结、凝结水溶氧超标以及热污染等运行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现象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3.
直接空冷中喷雾冷却系统数值模拟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接空冷机组在夏季,由于气温高,机组的满发背压会很高甚至超标.在这种情况下,给机组的安全运行带来严重的隐患,同时也直接影响到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从改善空冷散热器换热条件出发,通过装设喷雾冷却系统,可降低机组背压,提高机组的出力.通过利用CFD软件对直接空冷系统中加装喷雾冷却装置进行了数值模拟,对喷雾冷却系统对空冷凝汽器的换热影响进行了数值研究和分析,表明加装喷雾冷却装置的确可以增强空冷凝汽器的换热,提高机组经济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排汽管道是空冷岛重要的系统和部件,其管线布置方式是否合理,管内压降及蒸汽流量分配均匀性是否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影响到空冷凝汽器的运行效率和冬季的防冻维护,是直接关系到发电机组经济运行和安全的大问题。应用ANSYS、FLUENT等计算流体力学软件(CFD)对某1000MW直接空冷机组排汽管道内的湿蒸汽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简要分析、研究。为直接空冷机组排汽管道的设计选型提供了参考依据,并对直接空冷机组排汽管道的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直接空冷机组喷淋冷却系统的数值模拟和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产某300 MW直接空冷机组为例,建立了空冷单元喷淋冷却系统的数值分析模型,设计了3种不同型式的喷淋冷却系统,并采用Fluent软件对喷淋冷却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空冷单元内部及出口的温度场.结果表明:喷淋后空冷单元的出口空气平均温度比喷淋前降低了2~5 K,其中加装喷淋系统C后的空冷单元出口空气平均温度降低了5 K,排汽压力降低了6.7 kPa;喷淋系统的喷雾越均匀,雾滴覆盖范围越大,喷淋冷却系统的性能越好,排汽压力的降幅越大,经济性越好;对于国产某300 MW机组,当除盐水量充足时,采用喷淋系统C是最佳方案,如除盐水量有限,则应选择喷淋系统B.  相似文献   

16.
直接空冷机组喷雾增湿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大型直接空冷机组在夏季出力受阻的问题,提出采用喷雾增湿系统,以有效降低空冷器入口空气温度,改善空冷器的换热效果,提高机组的运行真空,从而提高机组的出力.对喷雾增湿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数值模拟研究和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喷雾增湿系统可明显提高直接空冷机组夏季出力,有利于提高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对直接空冷机组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直接空冷早于1939年应用于欧洲,是指火电厂直接采用环境空气来冷凝汽轮机排汽的冷却系统,采用直接空冷的机组称为直接空冷机组.直接空冷系统因其无需依赖水源的特点,在干旱缺水地区新建火电机组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排汽管道作为直接空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薄壁大口径的特点,管道的最大直径可达DN8000,管道结构复杂.除管道外,还有膨胀节、导流片、支吊架等局部复杂结构.其承受的载荷也很复杂,受自重、负压、沉降差、温度、地震和风载等多种载荷共同作用.这些载荷复杂并且交互耦合作用,传统的根据标准的计算方法也有其局限性.随着计算机技术、计算数学、计算力学和计算工程科学的发展,有限元分析方法已经越来越完善,并已广泛的应用在工程结构分析、强度计算与结构设计中.本文应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某600MW空冷机组排汽管道进行结构强度分析,并基于分析结果对排汽管道系统进行优化减重.在保证管道系统安全的前提下使设计更加的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直接空冷机组排汽管道内水蒸汽的流动特性,采用CFD技术,对某台200MW直接空冷机组排汽管道内的水蒸汽流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根据数值计算结果,在直接空冷大直径排汽管道内的弯头和三通等处安装导流叶,不仅有利于减小工质在管道内的流动阻力和实现管道内工质的均匀分布,而且有利于提高直接空冷系统的整体热效率.  相似文献   

19.
600 MW直接空冷机组变工况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周兰欣  杨靖  杨祥良 《动力工程》2007,27(2):165-168,217
以600 MW直接空冷机组为例,考虑排汽管道的压损,排汽口和凝汽器入口间水蒸汽柱高度压差及排汽管对环境散热量,建立了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变工况数学模型,编程计算并作出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特性曲线,分析了空冷凝汽器压力及管道压损变化时的机组特性,对于空冷机组的经济运行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0.
《动力工程学报》2013,(6):443-447
通过对直接空冷凝汽器传热系数计算过程的分析,以直接空冷机组负荷、排汽压力、凝结水温度、排汽温度、空气入口温度、空气出口温度为输入参数,以直接空冷凝汽器的传热系数和迎面风速为输出参数,将理论模型与实际运行数据相结合,采用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一种新的直接空冷凝汽器换热性能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得到的参数精度较高,可用于直接空冷凝汽器换热性能的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