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建立了基于UG的采煤机截割部模型,分析了截割部传热关键件的热源,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的工况,对截割部稳态温度场进行了基于ANSYS的温度场仿真。搭建2 000 kW功率的采煤机摇臂试验台,进行模拟加载试验并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仿真方法可行,仿真误差<5%。  相似文献   

2.
王子明 《中州煤炭》2023,(10):241-246+252
以MG1000/2500-WD型采煤机为研究对象,根据采煤机截割部基本结构特征,构建采煤机截割部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从转速、加速度、啮合力、应力4个角度开展采煤机截割部仿真分析。根据仿真分析结果,获取采煤机截割部摇臂截割过程中应力云图以及关键点应力曲线,确认采煤机截割部摇臂的受力特点,再以此为基础实施摇臂优化设计,具体设计过程包括摇臂瞬态分析以及摇臂优化设计2部分。为验证所提出采煤机截割部摇臂优化设计的有效性,将优化设计应用于工程实践,最终确认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热载荷和力载荷对滚筒式采煤机截割部壳体应力和变形的影响,建立了MG300/700-WDK采煤机截割部壳体的热结构耦合模型,在壳体热稳态温度场分析的基础上对壳体进行了热结构耦合分析。热结构耦合分析结果表明:壳体温度最大值出现在高速级轴承座孔处,且壳体上下壁面温差为7℃;与截割部壳体静力学分析结果相比,考虑热效应的壳体最大应力增大30.3%,最大变形增大93.3%。在截割部加载试验台上进行加载试验,对壳体的温度和惰一轴孔位置处应力变化进行测量,试验结果表明数值分析与试验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ANSYS的采煤机摇臂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由于采煤机工作条件恶劣,所以要求采煤机截割部摇臂壳体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利用三维软件Pro/E建立了采煤机截割部摇臂壳体的实体模型,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后对其结构进行应力分析,获得了采煤机截割部摇臂的应力和变形状态,为采煤机截割部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采煤机截割煤岩过程中摇臂在重载、强冲击下容易损坏的问题,以MG500/1130-WD型采煤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应变模态的采煤机摇臂振动特性辨识方法。利用Block Lanczos方法对摇臂壳体进行模态分析,获得采煤机摇臂前10阶固有频率,分析摇臂壳体与传动系统的2阶模态共振特性。根据实际截割工况,通过EDEM模拟获得截割滚筒三向截割载荷及三向截割阻力矩,使用ADAMS、EDEM、ANSYS对摇臂进行刚柔耦合动力学联合仿真,得到摇臂2阶应变模态固有频率为63.98 Hz,搭建摇臂应变数据采集系统,面向摇臂关键截面的应变响应进行截割实验,并对采集数据进行时域与频域分析。研究表明:应变模态分析与联合仿真所得摇臂2阶固有频率误差为0.52%,摇臂前2阶固有频率的模态分析与实验误差小于5%。应变模态分析方法可有效识别采煤机摇臂低阶固有频率和低频激励,为采煤机摇臂的振动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胡明明  王义亮 《煤矿机械》2020,41(6):98-101
利用HyperMesh、ANSYS APDL、ADAMS之间的交互接口,建立了采煤机截割部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将LS-DYNA仿真得到的滚筒载荷作为系统负载进行动力学仿真,得到了采煤机截割部传动系统工作过程中的动力学响应以及柔性摇臂的应力规律,通过对比纯刚体动力学仿真与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结果,分析了柔性摇臂对采煤机截割部动力学响应的影响。对采煤机截割部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卜闯  高宏伟 《煤炭工程》2020,52(6):10-14
基于超大采高采煤机截割传动系统可靠性进行研究,借鉴大采高采煤机截割系统,研发适合超大采高高强度采煤机摇臂截割系统。对摇臂传动系统各级齿轮、轴承强度及寿命校核,通过优化参数,提升截割系统传动寿命|利用三维模拟建模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校核截割系统强度,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实现轻量化设计,降低截割系统自重,实现超大采高采煤机在8m以上煤层一次性采全高,采煤机摇臂安全、高效、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8.
卜闯  高宏伟 《煤炭工程》2009,52(6):10-14
基于超大采高采煤机截割传动系统可靠性进行研究,借鉴大采高采煤机截割系统,研发适合超大采高高强度采煤机摇臂截割系统。对摇臂传动系统各级齿轮、轴承强度及寿命校核,通过优化参数,提升截割系统传动寿命|利用三维模拟建模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校核截割系统强度,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实现轻量化设计,降低截割系统自重,实现超大采高采煤机在8m以上煤层一次性采全高,采煤机摇臂安全、高效、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9.
摇臂截割部是电牵引采煤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采煤机的关键部件和易损件,摇臂截割部的结构决定着采煤机的质量和使用效果。就其截割电机和摇臂壳体联接处螺栓经常折断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且对其强化设计,使该机的适应性、可靠性得到较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采煤机截割系统运动规律难掌控等问题,对采煤机截割煤层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构建了采煤机滚筒及截割部截割煤层力学仿真模型,然后以采煤机不同牵引速度为例对其进行仿真分析,研究摇臂上节点26767的x、y向位移及加速度以分析截割部在截割过程中的振动特性,这为全面掌控采煤机截割部的动力学特性奠定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1.
某试验区吹填软基处理工程监测数据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真空预压法处理大铲湾港区一期工程闸口吹填软土地基工程中的监测数据,通过理论分析对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基过程中地表沉降、真空度、孔隙水压力等的变化规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其结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根据渐开线齿轮的齿廓方程,建立孔穴齿轮结构应力计算的有限元数学模型。在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研究齿轮轮齿端面开孔对受载轮齿应力的影响。通过改变孔的大小、位置及数目来改变齿根应力的大小和分布状态,降低轮齿受拉侧齿根弯曲应力最大值,以延长齿轮的弯曲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13.
结合当前公路建设实际,就公路施工期间主要环境影响对环境的影响作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施工期间的环保对策,对公路建设与环保工作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ANSYS软件的边坡开挖模拟和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ANSYS程序与岩土工程计算相结合,详细探讨了ANSYS模拟边坡开挖的原理、方法和步骤,并将这一步骤运用到某边坡的稳定性分析中;分别计算出边坡在天然状态和开挖支护工况下的应力场和位移场,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边坡稳定性作出了定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以屯兰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为切入点,指出了我国现阶段煤矿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煤矿安全监管责任不到位,煤矿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煤矿技术管理和现场管理不到位。  相似文献   

16.
抱轨制动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场是影响制动效果的关键因素。基于传热学理论建立了抱轨制动系统的热-机耦合热传导数学模型,运用ANSYS软件建立了制动系统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对闸片尺寸、定制动力下不同摩擦因数和定摩擦因数下不同制动力对温度场大小和分布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出了不同工况下单轨吊制动系统的温度场大小和分布规律,并试验验证建立的理论模型和仿真分析结论是可靠的。研究结论为抱轨制动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参照。  相似文献   

17.
通过设计煤岩式样胀裂实验,监测到煤岩式样胀裂破坏过程中的微震信号。结合煤岩式样胀裂过程中裂纹发展规律,分析了煤岩胀裂破坏微震信号与裂纹生成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了煤岩胀裂过程中微震信号频谱特征。  相似文献   

18.
沉陷区地表与建筑物变形分析及兴建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简要分析开采沉陷地表移动、采动区地表与建筑物变形协同关系、地表兴建建筑物的评价因子和方法,指出矿区采煤沉陷稳定区域通过科学合理指标因子评价分析,可以在确定范围内进行适当规模的非特殊建筑物的兴建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为了能够准确并快速地判别煤矿突水水源位置,基于水化学特征的模糊聚类分析,对突水水源进行综合评判。首先利用突水点的水化学分析指标离子的检测值与以往收集的各个主要含水层的水化学指标离子本底值通过软件绘制出三角形水质图,对比分析可排除最不可能的充水含水层;在此基础上再利用模糊数学聚类分析方法,将剩下的不确定充水含水层建立评判集合进行聚类分析,计算隶属度,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最终判定突水水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这2种方法判别突水水源,方法简单易操作,节省时间,可以避免由于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模糊聚类分析的模糊性而造成的原因不唯一或结果失真,从而大幅提高判别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企业的实业投资具有投入资金多、回收慢,风险大的特点。为提高投资决策正确性,在进行决策分析时,不仅应按科学的投资进行决策,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确保投资所需的资源来源构成比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