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众所周知,金属板料折弯以后,板件截面杭弯惯性矩会大大增加,因此在金属薄板制品中经常采用折弯工艺。但是折弯件的截面形状与尺寸往往要受折弯机上、下楔形状与尺寸的限制。为了保证折弯时不发生工件与模具的干涉观象,设计折弯件时,必须首先确定其合理的断面形状及相应的尺寸。 相似文献
3.
本文把滚子的受力状态简化成承受载荷的圆环受力模型进行分析,使叉杆的断面形状和滚子环的弹性线保持一致,叉杆的中心与滚子原始位置的径向位移和三叉杆在径向方向上的修整量,从而确定了叉杆的最佳断面形状。 相似文献
4.
以球阀阀体设计过程为例,阐述了以Visual Studio 2010作为开发工具,选用C++作为开发语言,通过SolidWorks提供的SDK软件开发工具包进行二次开发的过程。采用SolidWorks系列零件表和自带的配置功能实现参数化设计,并实现了基于SolidWorks的阀体参数化设计,简化了三维设计过程,提高了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5.
断面畸变是型材绕弯曲的主要缺陷之一,文中主要研究了侧压力、张力、绕弯道次等工艺参数对帽形材绕弯件断面精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对生产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牟介刚施瀚昱郑水华甘建军林玲王硕范文粲 《水泵技术》2013,(3):7-10
本文对采用梯形断面、圆形断面、矩形断面的3种不同断面形状的单蜗壳泵和多蜗壳泵内部流场进行CFD数值模拟分析,研究其径向力的平衡。研究表明,断面形状对泵的径向力及扬程、效率有一定的影响。在小流量工况点时,单蜗壳泵采用圆形断面,多蜗壳泵采用矩形断面径向力较小;在设计流量工况点时,不同断面的多蜗壳泵径向力较单蜗壳泵大;在大流量工况点时,单蜗壳泵采用矩形断面,多蜗壳泵采用梯形断面径向力较好。研究结论对双蜗壳泵的设计和实际生产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承钢热带厂初轧二辊型钢轧机为四辊精轧机提供合格断面形状带坯的工艺设定方法和应用情况。应用表明,此设定方法可把带坯断面形状控制在标准要求范围内,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8.
9.
PEM电解槽作为一种制氢设备在高电流密度阶段电压损耗严重,主要原因是现有阳极侧流道易出现氧气堆积,反应介质传输能力不足,因此迫切需要对流道构型进行优化。以电解槽水气传输为切入点,在传统平行流道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楔形流道。建立电解槽水气传输模型,通过透明电池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利用模型分析了平行流场在高电密工况下的水气传输行为,发现氧气聚集是设备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楔形流道设计,氧气的质量流量对比平行流道上升11.9%。完成了两种流场电解槽的试制,通过极化曲线表征,得出楔形流道的传质特性优于平行流道。为电解槽流道设计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0.
以熔喷非织造布纺丝模头为研究对象,在比较T形流道、鱼尾形流道和衣架形流道3种设计方法基础上,得出了衣架形流道最符合宽幅熔喷非织造布生产工艺要求的结论,并且给出了几何尺寸的设计公式。利用ANSYS对聚合物熔体在流道的流动过程进行压力和流速分布模拟。仿真结果表明,衣架形模头流道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文中在离心泵叶轮传统设计原理的基础上,利用简单的数值计算方法,快速准确地绘制出了叶轮的轴面流道,从而很好地解决了泵CAD系统中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2.
针对六机架冷连轧机组超高强钢生产过程中因机架数多、控制工艺复杂、各机架控制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而导致成品平直度与断面形状超差的问题,充分结合六机架冷连轧机组的设备与工艺特点,基于超高强钢冷轧过程平直度与断面形状预报模型,分析了超高强钢冷连轧过程平直度与断面形状前馈控制策略,提出了基于来料的各机架出口目标平直度曲线设定方法,开发了适合于六机架冷连轧机组的超高强钢平直度与断面形状前馈控制技术。将该技术应用到某钢厂六机架冷连轧机组,各机架控制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成品平直度比该技术应用前提高了12.5%,且断面形状分布更加均匀,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结晶器是连铸机中一个非常关键的设备,结晶器的断面尺寸和锥度是结晶器设计中最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结晶器的结构尺寸、铸坯的形状和铸坯质量,甚至直接影响铸机能否顺利生产.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以某煤矿的4-4巷道断面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参数设计及工程的经验,完成了对4-4断面支护方案的最优化设计,并对设计结果进行了校核。为今后该煤矿巷道其他断面的最优支护方案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19.
结合流体机械的特点,以坐便器产品中的虹吸流道为例,综合使用逆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RE)、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等现代设计手段构建了适用于复杂虹吸流道的优化设计平台。结果表明:使用现代设计方法,能有效地对虹吸流道的形状进行优化设计;通过收缩口截面的压强下降速率分析和累积负压分析,得到了优化的仰角设计结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