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太钢集团能动总厂发电机组,研发了厂级监控信息系统,并可应用于多种发电方式机组,实现了多种方式发电机组之间的信息共享、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查询、数据统计及分析、性能指标比对、电负荷与热负荷的优化分配等功能,提高了生产效率及管理水平。通过对热、电负荷的优化分配可节省蒸汽量9t/h左右。通过对燃煤、燃气锅炉的负荷优化分配,在锅炉所需蒸发量大于520t/h时,节约燃煤量50~130kg/h;在锅炉所需蒸发量小于520t/h时节约低热值(2 958kJ/m3)煤气量7 709m3/h。  相似文献   

2.
负荷分配对链条炉排加煤粉复合燃烧锅炉热力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链条炉排加煤粉复合燃烧锅炉常用的煤、风系统。以由SHL20-2.5/400-AⅡ锅炉改造成的蒸发量为30t/h的复合燃烧锅炉为例,讨论了负荷分配对锅炉热力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经过对48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引风机出力试验和锅炉本体烟道、除尘器以及脱硫系统等阻力分析后,认为取消炉外湿法脱硫增压风机后引风机可以满足锅炉最大蒸发量工况时的负荷需要,并制定技术改造方案和运行措施后组织实施。根据2号炉外脱硫系统拆除增压风机后运行情况,表明锅炉在最大蒸发量工况运行时引风机仍留有裕量。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榆树川电厂装有五台汽轮发电机组,总容量为99MW。其中1、2号机容量为12MW,每台机各配置一台高压加热器(简称高加);3、4、5号机容量为25MW.每台机各配置两台高加。给水系统为集中母管制,各机组的高加并联运行,其给水系统如图1所示。1984年4月我们会同电厂对5号机进行热效率试验,该机组给水系统解列运行。负荷为25MW 时,锅炉给水流量为113.49t/h,汽机主蒸汽流量为109.26t/h,高加出口给水温度为166℃。而当该机组给水系统并列运行时,在同样负荷下,锅炉给水流量仅为  相似文献   

5.
<正>某热电厂3号炉是北京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有限公司设计制造的B&WB-75/5.3-M型次高压煤粉锅炉,固态排渣,四角切向燃烧。采用钢球磨煤机、热风送粉。过热蒸汽流量75 t/h;过热蒸汽温度450℃;过热蒸汽压力5.30 MPa。近年来,由于燃煤供应紧张,锅炉实际燃煤与设计煤种相差较大,灰分高、挥发分低,造成锅炉低负荷稳燃能力较差,仅为55 t/h左右,当供热系统负荷较小时,锅炉经常排汽运行,严重影响锅炉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6.
<正>1锅炉概况洛阳万基发电有限公司#5、#6锅炉均为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HG-1198/17.4-YM1型锅炉。该锅炉为单炉膛、亚临界、自然循环、一次中间再热、平衡通风、摆动式直流燃烧器、四角切圆燃烧、固态干式排渣、П型露天布置、全钢构架、燃煤汽包锅炉。锅炉B-MCR为1198 t/h;机组电负荷350 MW(即THA工况)时锅炉额定蒸发量为1163.6 t/h。锅炉燃用煤种主要成分与特性见下表。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电站锅炉负荷调整过程中的能量转换关系,提出一种基于动静能量分离策略的燃烧控制系统,并将其应用于220t/h母管制并列运行汽包锅炉上。应用效果证实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风帽技术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设备概述赛得利化纤有限公司自备热电厂配备2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由济南锅炉厂设计制造,锅炉型号为YG-75/3.82-M1,额定蒸发量为75t/h。该锅炉为单汽包、自然循环、集中下降管、Π型布置的燃煤循环流化床锅炉,全钢构架。该锅炉是一  相似文献   

9.
以某钢铁集团220t/h燃气锅炉为试验对象,对在不同富氧含量环境下富氧量对燃气锅炉燃烧特性、烟气成分和锅炉效率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燃气锅炉在不同富氧含量氛围中的燃烧特性不同,随着富氧量的增加,锅炉排烟温度升高,锅炉热效率及经济效益提高;当通入富氧量为4 000m3/h时,锅炉效率为91.87%,与常规燃烧方式相比效率提高了2.02%。  相似文献   

10.
华中电网网属火力发电厂有31座,燃煤锅炉148台,总蒸发量为31324t/h。燃用无烟煤、贫煤、劣质烟煤的电厂有22座,锅炉  相似文献   

11.
压缩空气和水蒸气是水煤浆锅炉气力式雾化的两种常用介质.对两者的技术及经济性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对炉内颗粒水分蒸发速率的Spalding模型和燃烧阶段的对比分析表明,电厂采用压缩空气做雾化介质更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性.对每单位容量(t/h)的水煤浆喷嘴,采用压缩空气代替水蒸气雾化,每小时可节约相当于8~10kg的标准煤.  相似文献   

12.
劣质烟煤锅炉掺烧褐煤制粉系统的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浑江发电公司1 025t/h劣质烟煤锅炉大比例掺烧褐煤产生的问题,在制粉系统增设了中温烟气惰化与干燥系统,在热风送粉系统增设调温风系统,在粉仓增设充氮气系统,将双通道煤粉燃烧器改为水平浓淡燃烧器。改造后掺烧50%褐煤锅炉运行安全稳定,每年可节约燃料费5 368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宋绍伟 《发电设备》2012,26(1):9-12
以山东某电厂2台1 025 t/h锅炉为例,分析了掺烧巨野型煤对锅炉效率、机组厂用电率、供电煤耗、燃料及发电成本的影响。分析表明:在当前型煤与原煤采购价格相差较大的情况下,燃用较低热值的型煤所节约的成本能够弥补煤耗升高所增加的成本,经济效益显著。同时,根据燃用型煤中的技术特点提出了合理的掺配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克服前苏制670t/h锅炉的双蜗壳旋流燃烧器在运行中存在的缺陷,黄岛电厂与一些高校共同研制开发了XWD型旋流浓淡燃烧器。这种新型燃烧器具有低负荷稳燃及煤质适应范围广的优点,且提高了锅炉效率。  相似文献   

15.
对2号锅炉改造后依然达不到额定出力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确定锅炉制粉系统的运行参数不能适应煤种水分增加是影响机组出力的主要原因。锅炉进行燃烧优化调整后,磨煤机出力由原20 t/h提高到30 t/h,机组出力从原295 t/h提高到410 t/h,锅炉效率达到92%,使锅炉出力不足的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相似文献   

16.
石门电厂1021T/H锅炉敷设卫燃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国 《电力设备》2003,4(5):43-45
石门电厂1021T/H锅炉炉膛原设计无卫燃带。根据实际燃煤和低负荷运行、调峰情况,在火嘴周围适当部位敷设块状拼集凹形卫燃带,改善了着火燃烧条件,使锅炉适应实际燃煤和调峰运行的需要。对当今电力市场探析类似情况的煤粉锅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CFB锅炉产汽压力对汽轮机及热力系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锅炉产汽压力降低后,产汽标煤耗降低了2.46 kg/t.若全年按运行280天、平均产汽量230 t/h计算,则全年节约标煤约为3802 t,换算成石油焦约为3327 t,石油焦按1000元/t计算,全年节约成本达333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负荷分配对流化床-煤粉复合燃烧锅炉热力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树皮流化床-煤粉复合燃烧锅炉的特点,提出了流化床按基本蒸汽负荷设计的思路。以75t/h树皮流化床-煤粉复合燃烧锅炉为例,预测了总蒸汽负荷一定条件下,燃树皮产汽负荷与燃煤产汽负荷变化时锅炉的热力特性。计算表明,随着燃树皮产汽负荷的增加,煤粉炉膛的绝热燃烧温度和流化床温度降低;而炉膛出口烟温、排烟温度、空气预热器出口风温和高温风风量、减温水量等热力参数升高,但变化幅度不大,证明了前述设计思路的可行性。在一定的基本蒸汽负荷下,燃树皮产汽负荷的上限值可根据流化床中树皮的稳定燃烧温度和减温系统的工作能力来确定。  相似文献   

19.
针对炼化企业自备热电厂以热定电的发电特点,建立了基于供热量平衡的负荷优化分配模型(模型1)和基于不同燃料价、电价的负荷优化分配模型(模型2),同时在全厂生产过程监控及优化系统基础上进行了在线实施。通过对优化前后现场运行数据分析,采用模型1运行时可节约煤耗至少4.5 g/(kW·h);采用模型2运行时可增加收益6 492.16元/h。提出的热电负荷优化分配模型可应用于其他电厂。  相似文献   

20.
徐大广  李沁瑶 《热力发电》2012,41(6):36-37,40
目前,国内很多火电厂燃用煤种与设计煤种偏差较大,由于煤的灰分增加,发热量降低等原因,导致锅炉运行中过热器和再热器管壁温度偏高,减温水量增大,排烟温度上升,锅炉热效率降低。分析了某台600MW机组锅炉的运行参数和燃用煤质等,找出了导致锅炉减温水量增大的原因。通过锅炉受热面改造,使锅炉热效率提高了1.52%,降低煤耗13.88g/(kW·h);再热器减温水量减少了64.65t/h,降低煤耗10.21g/(kW·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