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主要研究Ca(OH)2、NaOH和Na2CO3的联合软化方法对燃煤电厂脱硫废水中钙镁离子及其他污染物的去除,并通过试验确定运行边界条件和成本分析。试验结果表明,Ca(OH)2和Na2CO3联合使用、NaOH和Na2CO3联合使用对水质中Ca2+、Mg2+的去除均具有良好效果,同时对于废水中全硅、SO42-等的去除具有显著作用。为保证软化效果,经一级软化后的水样应取出上清液再进行二级软化。针对电厂实际脱硫废水水质确定工艺参数为石灰加药量3 g/L,NaOH加药量12 g/L,Na2CO3加药量为2.7 g/L,相应的药剂成本为每吨水39.15元。本研究可为脱硫废水的预处理成本控制和深度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火电厂脱硫废水的水质特点,提出“一体式软化澄清-超滤”预处理工艺并在山东某火力发电厂进行了中试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一体式软化澄清装置对Ca2+、Mg2+、浊度去除效果,超滤系统运行压力、产水流量、产水浊度及预处理工艺化学药剂费用等。结果表明:利用一体式软化澄清装置处理脱硫废水,出水Ca2+、Mg2+质量浓度可分别由400~660 mg/L和5 310~15 689 mg/L降至25 mg/L和10 mg/L,浊度小于或等于2.0 NTU;超滤系统运行稳定,产水浊度小于或等于0.1 NTU,SDI值小于3.0,可稳定达到后续反渗透系统进水水质要求。该一体式软化澄清-超滤预处理工艺中试研究成果可为火电厂废水零排放技术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
火电厂脱硫废水预处理工艺优化及管式微滤膜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脱硫废水的水质特点,在系统考察4种脱硫废水预处理工艺(CaSO4晶种法、FS-66药剂法、Ca(OH)2+Na2CO3联合工艺、NaOH+Na2CO3联合工艺)的基础上,探索了预处理后脱硫废水在管式膜错流微滤过程中悬浮物颗粒粒径的变化规律及其对产水水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aOH+Na2CO3联合工艺为最佳的脱硫废水预处理工艺,该工艺对脱硫废水中的Ca2+、Mg2+及全硅具有优异的去除效果;在所设计的试验条件下,悬浮物颗粒的平均粒径从14.5 μm降至5.1 μm,微滤产水通量及出水水质均较为稳定,微滤产水经进一步脱盐后可以回用。研究成果为电厂脱硫废水深度处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处于瘫痪状态的现状提出改造措施,改造技术路线采用电子絮凝工艺替代原有加药絮凝三联箱工艺,可使某电厂脱硫废水达到标准,显著减少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量。同时电子絮凝工艺可作为脱硫废水零排放改造的预处理阶段工艺,实现无缝连接,整套电子絮凝工艺设计处理量为15 m^3/h。满足机组满负荷运行时产生的脱硫废水最大量的处理要求,通过电子絮凝工艺的技术改造,为火力发电企业脱硫废水处理工艺技术路线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要在干除灰的燃煤电厂实现真正的废水零排放,需要通过蒸发结晶工艺对末端废水进行处理。脱硫废水由于成分复杂、水质极差,成为末端废水蒸发结晶处理的难点。根据脱硫废水水质特点和蒸发结晶工艺进水水质要求,设计了两级化学沉淀预处理工艺。试验表明,一级化学沉淀中投加Ca(OH)2控制合适的pH值范围,二级化学沉淀中投加Na2CO3,以及在两级化学沉淀中均投加FeCl3、聚丙烯酰胺,可以确保出水中Ca2+、Mg2+、SO42-、硅含量达到蒸发结晶工艺进水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电厂脱硫废水的水质特点,介绍蒸发结晶技术、正渗透MBC+结晶技术、雾化回喷技术、机械雾化蒸发技术用于此类废水处理的原理和工艺特点,分析存在的问题,展望将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脱硫废水引入渣溢水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脱硫废水引入渣溢水系统综合处理,对渣溢水系统处理后的水质指标及影响因素进行长期的跟踪分析,各项指标符合废水回用或排放标准,表明脱硫废水引入渣溢水系统处理是完全可行的.为取消脱硫废水处理设施、节约土地和投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公德华 《黑龙江电力》2006,28(6):476-477
阐述了炉渣的主要成分及利用流程,对炉渣在湿式出渣机中爆裂机理及中和作用进行了分析,认为炉渣对除尘脱硫废水具有过滤和吸附作用.实例证明,炉渣中的碱性物质能够中和废水中的酸性物质,炉渣能够过滤、吸附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有机物,净化除尘脱硫废水,最终实现废水循环使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沁北电厂脱硫废水系统技术改造实例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脱硫废水系统设计中存在的种种不合理之处,严重影响脱硫废水的正常投运,通过介绍沁北电厂脱硫废水系统技术改造工程实例介绍脱硫废水技术改造前后的运行效果对比.  相似文献   

10.
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脱硫废水在电除尘器前烟道中的蒸发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液滴粒径、烟气温度、烟气流速、废水量、喷射速度、喷射角度等参数对液滴停留时间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烟气温度越高,液滴粒径越小,喷射量越小,液滴的停留时间就越短;随着烟气流速、喷射速度、喷射角度增大,停留时间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可对工程选型、设计优化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过程化学原理的分析,探讨了运行因素对系统结垢影响的化学机理,并据此提出了防垢措施:(1)尽量使CaSO3/CaSO4结晶沉淀过程在循环浆液池中完成;(2)保持浆液均匀搅拌,延长浆液在浆液池中停留时间和提高浆液中结晶固体的含量;(3)提高石灰石的利用率;(4)在经济和设计允许的条件下,提高液气比;(5)在强制氧化的过程中适度提高石膏固体的浓度;(6)利用停运间隙及时采用人工清除CaSO3软垢,并在运行中短时降低pH值以溶解系统中已生成的CaSO3垢。  相似文献   

12.
湿法脱硫烟囱腐蚀现状及防腐方案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配置烟气换热器(GGH)的湿法脱硫装置后的烟囱简称湿烟囱。因排烟温度低、冷凝酸性水量大,许多湿烟囱投产不久就出现腐蚀问题。为此,分析湿烟囱出现腐蚀的原因,介绍湿烟囱采用的各类防腐工艺及其效果,总结出湿烟囱防腐方案选择原则。根据材料试验及实际运行结果,提出了可将GD-APC杂化聚合结构层防腐新工艺用于新建湿烟囱的防腐和旧烟囱防腐改造。  相似文献   

13.
对某600MW机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废水的形成以及各种污染物来源做了详细分析。介绍湿法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总结归纳了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采用高效废水旋流器,增设初沉池,提高中和池、沉降池、絮凝池搅拌器转速,增设废水调节曝气池机械搅拌器,改造澄清池结构,调整加药量,改善压滤机功能,增加在线检测仪器仪表等。优化改造后,脱硫废水处理系统目前已正常投入并能稳定运行,各项排放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朱学兵  韩东浩  徐忠明  王璟  芦玉珍 《热力发电》2008,37(1):104-105,108
介绍火电厂含煤废水特点及处理工艺.在温州电厂含煤废水系统中使用了高效澄清器.运行实践表明,高效澄清器对于处理含煤废水非常有效,各项出水水质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能满足火电厂对含煤废水回用及输煤系统冲洗水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初步介绍了烟气脱硫系统中所用的防腐材料,详细分析了连州电厂第1套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内的主要腐蚀环境和所采取的防腐措施,并对其国产化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FGD系统主要自动保护问题的分析与控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近几年来在各火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因增压风机入口导叶自动控制系统调整不当引起的机组引风机失速和机组负荷振荡,以及原烟气/净烟气挡板故障关闭时严重影响炉膛负压并冲击尾部烟道设备的问题。为此,对原烟气脱硫(FGD)控制系统进行了将增压风机入口烟气压力作为被调量,引风机挡板开度信号处理后作为前馈,通过比例积分调节器组成恒值复合控制系统调节增压风机入口烟气压力,以及净烟气挡板开信号消失3s触发FGD主保护动作的优化。优化后经在某电厂2×310MW机组应用,较好地解决了原FGD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北方某空冷机组电厂的废水零排放系统采用气浮除油→石灰软化→重力滤池→离子交换软化→反渗透工艺处理电厂废水。简要介绍其工艺流程,并对各主要处理设施进行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废水零排放系统出水的各项水质指标达到设计要求,但离子交换软化系统自用水率为7.03%,高于设计值限(5%)。此外,因反渗透膜的最佳运行pH范围为6~8,反渗透进水pH值偏低,致使化学清洗较为频繁。  相似文献   

18.
浅析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系统的工艺和设备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我国已投运的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装置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阶段的脱硫工艺技术和制造水平,对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系统的工艺和设备选择提出一些个人观点:(1)吸收塔类型;(2)锅炉与脱硫塔的组合方式;(3)烟气加热装置;(4)制浆系统;(5)防腐耐磨技术及材料;(6)关键设备。此外,还介绍了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装置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华能沁北电厂国产化首期600MW超临界机组系统设计、性能及辅机配置,较系统地阐述了该型机组起动调试的特点,并对调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处理过程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