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9 毫秒
1.
草甘膦在水-土壤系统中的环境行为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伟  王进军  高立明  吴春先  王广成  陈炳坤 《农药》2006,45(10):649-654
除草剂在水-土壤系统中的降解、吸附和迁移等环境行为是支配其在土壤环境中的生物有效性和持留性的重要因素。草甘膦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除草剂,其在水-土壤系统中的环境行为开始引起广泛的关注。概述了草甘膦在水-土壤系统中的降解、吸附、迁移等环境行为,探讨了水-土壤系统pH值、土壤有机质及粘粒矿物质对环境行为的影响以及草甘膦对地下水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2.
《应用化工》2022,(3):755-760
从植物修复后土壤-植物系统重金属含量、重金属形态变化、土壤理化特征变化、动植物生长状况、土壤微生物生态响应和修复后风险再评价等方面系统归纳了现有的关于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的效果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就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炔草酯的环境风险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室内模拟,对炔草酯土表光解、土壤厌氧降解、水-沉积物系统降解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光照不是炔草酯土壤表面降解的主要因素.炔草酯的土壤厌氧降解、水-沉积物系统降解均较快,半衰期分别为0.05~0.11、0.11~0.17 d.[结论]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炔草酯属在土壤表面难光解、易土壤厌氧降解、水-沉积物系统降解快的农药品种.  相似文献   

4.
从植物修复后土壤-植物系统重金属含量、重金属形态变化、土壤理化特征变化、动植物生长状况、土壤微生物生态响应和修复后风险再评价等方面系统归纳了现有的关于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的效果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就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生活污水土壤渗滤就地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生活污水就地土壤渗滤处理系统由化粪池和土壤渗滤系统耦合而成,其设备简单、投资少、操作管理方便、能耗低、净化效果好,特别适用于污水管网不完备的区域,处理分散排放的生活污水。本文阐述了生活污水就地土壤渗滤处理技术的新进展,提出了谊系统在运行中需要强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别墅区土壤源热泵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冷热热水三联共系统,又能满足实际舒适需求,又可解决我国华东地区土壤热疲劳现象,实现环境友好目的。介绍了埋管分区及规模的划分、埋管侧水系统的设计及空调末端系统的设计,并对土壤换热器热平衡进行了计算及实测分析。  相似文献   

7.
《化工装备技术》2017,(1):18-21
研制了一种异位土壤修复过程混合试验系统,可用于土壤修复中固液、固固等体系的混合试验研究及修复工艺优化。该试验系统不仅具有较大的弹性操作范围,可根据过程需要实现间歇操作与连续操作的切换,对消耗功率进行在线测试评估,而且也可为土壤修复混合过程的数据支持和工艺优化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撑,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绿色、节能、环保的土壤修复技术及装备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浙江省土壤镉污染现状、来源与分布,综述了近期国内外镉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对土壤镉污染的化学法、物理法、植物法和生物法等主要修复方法进行了总结,以期能为相关科研和管理人员系统深入地研究和实践镉污染土壤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于侬 《广东化工》2011,38(9):134-134,123
文章系统论述了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法(主要包括:植物修复法、微生物修复法、动物修复法)及未来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方向,以期提高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重视,为今后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土壤渗滤系统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存在抗冲击负荷能力差和出水氨氮含量高且不稳定的缺点,设计了1种新的土壤渗滤系统一增强自然复氧土壤渗滤系统.结果表明,该系统有效容积利用率达44.1%,通过增强自然复氧的途径使进水和系统内部DO的质量浓度分别维持在1.5和0.5 mg·L-1以上,出水氨氮含量稳定,质量浓度低于5mg· L-1,达到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1.
郭祖梁 《大氮肥》1997,20(2):111-113
九江石化总厂从意大利Snam公司引进的52万t/a尿素装置首次采用了辛比隆公司生产的中速离心式高压氨泵。在试用中暴露出机封泄漏,轴弯超差引起振动跳车,泵内壳易冲蚀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危及生产。九江石化总厂和外方专家一道在现场对氨泵进行了一系列改造,逐步走出了困境。本文将试用和改造的情况作了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采用一套吸收式热泵回收烧碱蒸发工段尾效排出的低压蒸汽所带出的热量,用来预热盐水,达到降低蒸汽消耗的目的;系统分析了吸收式热泵各个单元的热质传递机理,建立了过程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显示,该吸收式热泵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利用吸收式热泵回收氯碱蒸发工段废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氯碱生产中 ,蒸发工段尾效排放出大量的低压蒸汽 ,无法用常规方法回收再利用 ,只能用冷水吸收掉。本文的目的是设计一套吸收式热泵回收这部分热量 ,用来预热盐水 ,达到降低蒸汽消耗的目的。文中系统分析了吸收式热泵各个单元的热质传递机理 ,建立了过程模型 ,通过数值模拟显示该吸收式热泵不但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而且具有非常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软土地基处理是工程界公认的有较高风险的工程领域,传统软土固化中大量使用硅酸盐水泥,不仅消耗自然资源,还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使用环境友好型碱激发地质聚合物替代传统硅酸盐水泥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论文基于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从碱激发地质聚合物固化土发展历史、碱激发地质聚合物种类、碱激发地质聚合物反应机理、碱激发地质聚合物固化土力学特性和各类性能等方面进行研究进展的综述分析,重点谈论地质聚合物处理软土的力学特性,并对不同碱激发地质聚合物在软土地基加固中抗渗性能、抗冻融性能、抗腐蚀性能等进行分析,对碱激发地质聚合物在软土地基加固中的应用进行系统梳理和展望,以期引导和提升碱激发地质聚合物在软土地基加固中的应用,实现我国地基加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石油烃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潘云飞  唐正  彭欣怡  高品 《化工进展》2021,40(8):4562-4572
土壤石油烃污染已引起广泛关注,石油烃具有高毒性和持久性,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会产生严重危害。本文综述了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系统论述了微生物技术在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中的研究现状,重点探讨了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的过程机制和应用前景,包括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电动-微生物联合修复、表面活性剂强化微生物修复、化学氧化-微生物联合修复及动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等,并对未来石油烃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The site of a former silver factory that has been severely polluted with chlorinated solvents was treated by excavating the polluted soil and installing a pump and treat system. After an initial fall in contaminant concentrations, no further progress was observed over a number of years. The Province of Utrecht tried to solve the problem by requesting remediation contractors to propose a solution at a fixed price. The winning solution was electro-bioreclamation, a combination of in situ techniques: heating soil and groundwater in the source areas, combined with soil vapour extraction and low-yield groundwater pumping, and enhancing biodegradation in the groundwater plume area. Two years of heating and 2.5 years of biodegradation has been resulted in near-complete removal of the contaminants.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离心泵的数值模拟做系统的分析研究,提高模拟手段,为设计者和工程应用人员提供参考。系统地阐述了离心泵的结构、建模、网格划分和数值模拟方法,给出了离心泵在数值模拟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18.
李小玲  马贵阳  赵鹏 《当代化工》2011,40(11):1198-1201
针对地源热泵垂直U型埋地换热器的传热特性,建立了换热器及周围上壤温度场的数学物理模型,模拟计算分析了单钻孔垂直U型埋地换热器短期运行工况下系统运行时间和不同灌浆材料对埋管周围土壤温度场的影响.研究结论可为合理设计埋管换热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微注射成型与微分注射成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外微注射成型设备的发展历史,国内微注射成型设备的最新进展以及国内学者在微注射成型基础理论领域的研究进展,对现有微注射成型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比较;提出了一种微型制品成型的新技术--微分注射成型技术,阐述了基于熔体泵的微分注射成型的成型机理,提出了一种利用常规注塑机进行微制品高效注射成型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20.
C-SpargeTM, better known as ozone sparging (microbubble ozone), is used for treatment of the plume zone area with VOCs, mainly PCE, at a former dry cleaner site in Utrecht. The City of Utrecht has had good results with C-Sparge in combination with pump and treat. Prior to the application of C-Sparge, pump and treat was used for removal of mass in the plume until tailing of the groundwater concentrations occurred. Together the pilot test and full-scale system lowered PCE groundwater concentrations from ppm-level (max. 15 ppm) to low ppb-level (400 ppb) in about 125 days. Currently, the remediation is in the tail end, and the site remediation will be closed. Perozone® (peroxide-coated ozone) is used on a former dry cleaner site in Terneuzen. After demolition of the dry cleaner facility and excavation of the hot spot in soil, MIP-CPTs were done to investigate for possible DNAPL (Dense non-aqueous phase liquids) below the former dry cleaner facility. After installing 60 Laminar Spargepoints® over approximately 100,000 m3 soil volume, the system was started in October, 2005. The initial results indicate a quick removal of aqueous PCE concentrations. The experience indicates that treatment of the DNAPL with Perozone is possible. Mobilization effects were found in the source zone also. From extended monitoring appears a >99% reduction of this initial increased concentration. Currently, a total of about 85% mass has been removed within the 100,000 m3 of soil volume, and the remediation has reached the tail e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