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对“高浑浊水的动水浓缩规律和自然沉淀池的计算方法”一文(学报1964年1期),提出几点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2.
由于设计规范中对黄河高浊度水的沉淀池排泥管道阻力计算未作出规定,故有必要在分析黄河高浊度水沉淀池排泥浆体特点的基础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杜兰德公式不适用于沉淀池排泥浆体的计算,分别给出了未经预处理及经过预处理的黄河高浊度水沉淀浆体管道阻力计算公式,并计算出工程设计中常用钢管管径的管道阻力。  相似文献   

3.
沙峰型高浊度水的泥沙浓度具有变化的特点;将沙峰划分为许多小的时段,假定每一小的时段中水的泥沙浓度保持不变,应用逐时段积分的方法求解沉淀池中浑水层的体积,从而推导出沙峰型高浊度水在池中的动水沉淀浓缩规律的表达式,并用大尺寸的模型对理论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沙峰型高浊度水沉淀池的工艺计算方法,并举例说明计算的具体过程和步骤。  相似文献   

4.
平流沉淀池是净水工艺中常见的工艺单元,其排泥设施主要包括桁架式刮吸泥机和穿孔排泥管,因刮泥机和排泥管独立运行,常导致平流沉淀池排泥不彻底、积泥等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反射技术的平流沉淀池排泥系统改造方案,可实现桁架式刮吸泥机与排泥角阀联动控制,使刮泥和排泥过程精准关联,改善排泥效果。排泥系统经改造后,沉淀池出水水质提升,浊度降低53%~60%;排泥水量减少,自用水率降低约16%;排泥系统电耗大幅缩减,同比降低47%~53%。该改造方案投资仅2.8万元,在提升工艺出水水质的同时实现节能降耗,可为存在类似问题的水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王汝科 《供水技术》2012,6(3):20-24
建立了沉淀池多斗排泥管水力计算简易公式。经分析论证,该水力计算公式是成立的。同时,揭示了多斗排泥的某些规律和特性,在结构上延伸了水力计算公式的内涵,并提出了在排泥工况下排泥管内存在一个水力闭合环及流量逆形成两个观点,可为沉淀池多斗排泥水处理系统的设计及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大丰水厂斜管沉淀池排泥系统的几点改造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穿孔排泥管是斜管沉淀池常采用的一种排泥形式,以其构造简单,投资省,排出泥浆含水率低。特别是中小型水厂斜管沉淀池尺寸、构造不便采用其它形式排泥设备时,穿孔排泥管往往得以首选。但在运行中也发现存在以下不足:1.穿孔排泥管孔眼易堵塞,造成斜管沉淀池积泥严重,大量矾花从斜管内涌出;2.孔眼清疏困难,必须停产。且排空整池水时间长,浪费大量沉淀水,3.本厂采用的排泥阀为普通闸阀,排泥操作劳动强度大,给运行管理带来不便。针对上述问题,着重分析了斜管沉淀池排泥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7.
沉淀池扩张管嘴排泥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针对沉淀池排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的排泥装置-扩张管嘴排泥管。该装置利用水力学中扩张管嘴进口流量系数大、流速系数高、收缩断面处真空高度的原理,使其排泥效率显著提高。另外,该装置还具有运行可靠,造价低,操作方便等优点,可广泛用于沉淀池排泥系统的新建和改造。  相似文献   

8.
针对水平管絮凝沉淀池难以精准排泥的问题,研制了一种多参数精准排泥控制系统,以泥位检测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为系统核心,对沉淀工艺过程参数进行优化,形成闭环控制系统,实现沉淀池排泥的智能控制。该控制系统在某中水回用工程的水平管絮凝沉淀池进行了系统测试分析和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排泥效果,沉淀池出水浊度能长期稳定在2.0 NTU以下。与传统排泥方式相比,节省水耗47.4%;单个排泥阀月动作次数减少29次,避免了沉淀池积泥现象,具有提升沉淀出水水质、降低能耗、减轻人工操作强度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依据沉淀池和排水池的排泥规律确定了日排泥水总量,采用物料平衡法、排泥现场测定法、排泥水处理系统参数监测法及公式法确定日总干污泥量.结果表明:排泥水处理系统监测法操作容易、设备简单且数据可靠.通过污泥量的确定,可调节排泥规律和排泥水处理系统的流量及浓度,并可降低排泥水对系统的冲击负荷,使水厂在高温高藻期达到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0.
佛山高明水厂三期沉淀池采用单轨式水下刮泥机。实际运行效果表明,与虹吸排泥车相比,单轨式刮泥机的排泥水含固量提高了4~10倍,排泥水含量大大减小,且排泥过程中对沉淀池中水流扰动小,排泥彻底,无死角。针对单轨式刮泥机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其结构进行了改造,对其电气和控制系统进行了升级,改进后的单轨式刮泥机整体运行效果得到了提升,而且操作、维护和管理更方便。  相似文献   

11.
为了改善中心城水厂的反应、沉淀池穿孔排泥管的排泥效果,对原排泥管进行了复核计算,并重新布孔,改造后提高了排泥效率,减少了自用水量。  相似文献   

12.
结合实际工程应用项目,介绍了复合沉淀池的衍变及运行效果。复合沉淀池是平流沉淀池和斜管沉淀池的优化组合,首先在斜管沉淀池前增设一段12~25m长的平流沉淀池,不仅使大量矾花与泥渣在前端平流段沉淀,从而降低斜管沉淀池的泥量负荷,而且使位于复合沉淀池后部的斜管沉淀池前端不再积泥。其次,通过在池底配置刮泥小车、结合上向流排泥管沉淀池技术彻底解决了沉淀池排泥不畅的问题。复合沉淀池特别适用于冬季低温低浊、夏季高浊的水厂,具有结构简单、适用性强、降低运行成本、节省占地及投资等优势。  相似文献   

13.
张海涛 《供水技术》2011,5(5):35-36,43
针对斜管沉淀池排泥效果不佳、沉泥上浮等问题,对天津塘沽新河水厂斜管沉淀池排泥系统进行了改造,结合测试结果分析了改造后排泥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及排泥不畅的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解决方法,为同类改造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一、净水构筑物运行管理(一)沉淀池的运行管理要点1.及时掌握原水的水质和水量的变化情况,定时测定浊度、PH 值等,发现水质、水量变化,及时调整凝聚剂的用量或采取相应措施。2.注意观察絮凝效果和沉淀池内矾花的形状,遇到异常情况,应及时查出原因和采取措施。3.及时排泥。如沉淀池底积泥过多,将会缩小沉淀池过水断面,相应缩短沉淀时间,减少沉淀池容积;如排泥过于频繁又会增加耗水量。  相似文献   

15.
针对斜管沉淀池穿孔排泥管堵塞及其他问题,介绍了几种改造措施,如扩大穿孔排泥孔眼;将排泥槽边倾角由原来的46°改造成55°;增设压力喷嘴及排泥活门装置;将原有的普通低压闸阀改装成手动杠杆式快开排泥阀等。改造后的斜管沉淀池排泥顺畅,产水量提高,自耗水降低,证实了改造方案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6.
针对斜管沉淀池穿孔排泥管堵塞及其他问题,介绍了几种改造措施,如扩大穿孔排泥孔眼;将排泥槽边倾角由原来的46°改造成55°;增设压力喷嘴及排泥活门装置;将原有的普通低压闸阀改装为手动杠杆式快开排泥阀等.改造后的斜管沉淀池排泥顺畅,产水量提高,自耗水降低,证实了改造方案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7.
沉淀池扩张管嘴排泥装置的生产性试验表明,扩张管嘴排泥管与普通穿孔排泥管相比,排泥起动快,排泥含水率低,沉淀池中积泥少,排泥周期长,而且可节约水厂自用水量.  相似文献   

18.
当前国内部分自来水厂的平流沉淀池由于建设时间较久,工艺设备使用寿命达限,普遍存在产水量低、出水浊度高、排泥含水率高、投药量大的问题,以及排泥设备老化带来的运行安全、运行效能下降问题,亟需进行优化改造,以提高净水效能。佛山市沙口水厂在原有平流沉淀池的基础上,对虹吸式排泥车、配水花墙、集水槽、导流墙进行了相应的技术改造及优化,通过本次改造,使得4#沉淀池排泥含固率稳定在3.0%以上;与尚未改造的3#池相比,在相同出水浊度的条件下,单池出水量提高30%,投药量下降3 mg/L,极大地提高了处理效率,降低了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9.
高浊度水处理构筑物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排泥问题。通过对辐流工沉淀池处理黄河高浊度水排泥管道、输泥管道水头损失的研究,推导出阻力计算的基本公式,为给排水构筑物设计及运行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针对新疆冬季水源地低温高浊水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双层平流沉淀池,通过采用1∶50的室内模型试验,考察了不同进水方式对双层平流沉淀池沉淀性能的影响。试验确定了系统的最佳进水流量为25 L/h;上向流的最佳排泥时间为9~12 h、下向流的最佳排泥时间为7 h;上向流对SS和浊度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下向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