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代伦 《铝加工》2003,26(5):32-36
简要述说了国内高级特薄淬火板的研制、生产状况。详细介绍了西南铝业集团公司气垫炉生产线试制LYCZO特薄淬火板的生产过程,并着重阐述了高级特薄淬火板生产前和生产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
特厚板的生产与单向凝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海啸  薛志明 《炼钢》1998,14(1):52-55
在分析现代特厚板生产工艺的基础上注法着重研究了日本利用单赂凝固技术生产特板的工艺特点,并在现有的基础上开发了上注法的新工艺,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为特厚板的生产开辟了一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钨板加工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殷为宏  刘建章 《中国钨业》2004,19(5):44-47,68
介绍了钨板材加工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粉冶法已成为工业规模生产钨锭的主要方法;轧制开坯成为粉冶法钨锭的主要开坯工艺;深加工技术是把板材转变成元件、部件,甚至是设备的关键技术。发展净化技术,实施精品战略,高技术不断渗入钨板材加工技术已成为钨板加工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舞钢简介     
《河北冶金》2012,(11):2+89-95
河北钢铁集团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首家宽厚钢板生产科研基地。舞钢始建于1970年,由国务院决策建设,是以生产国防军工急需特厚合金钢板为主的国防军工项目。1978年9月,中国第一座4200mm宽厚板轧机在舞钢建成投产,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特宽特厚钢板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以纯度为99.95%的钨粉为原料,在200 MPa压力下冷等静压成形,2 300℃于H2气氛中进行烧结制得钨烧结坯。钨烧结坯在1 250~1 500℃于H2气氛中经过4道次轧制制得接近理论密度的钨板。通过金相、维氏硬度和高温拉伸强度分析了轧制过程和退火过程中钨板组织和性能的变化规律。通过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分析了退火过程中钨板织构的衍变。结果表明:轧制过程中钨板的密度、维氏硬度和高温抗拉强度随材料变形量的升高而增大,经过4道次轧制钨板的密度可接近理论密度,维氏硬度和高温抗拉强度分别为HV450和540 MPa;轧制态的钨板晶粒组织有明显沿RD方向拉长,1 350℃退火时,形变织构明显减弱,晶粒取向分布趋于随机。通过统计面积分数分析得到1 350℃钨板晶粒再结晶组织比例占65.8%。  相似文献   

6.
采用阿基米德排水法,测量了连续液相烧结钨基高比重合金板的密度,并对其在长度和宽度方向上的密度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连续液相烧结得到的钨基高比重合金板密度在烧结试样行进方向上产生梯度分布。定量金相分析表明,密度分布不均是由于钨相在烧结试样行进方向上分布不均所致。而钨的定向浓差扩散是导致钨相分布不均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7.
林振淳 《中国钨业》1998,(4):3-6,12
阐述了叨年代国内外钨市场的态势,分析了世界钨的生产供应、需求消费状况,发展趋势和影响世界钨市场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稳定、改善、开拓钨市场,提高钨出口经济效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简要叙述了目前国内钨、钼轧制设备的状况,着重介绍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片块钨、钼板全自动可逆轧机的结构特点及其控制系统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我国钨冶炼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综述了近年来我国钨冶炼在开发处理多种资源的工艺技术,钨钼分离技术,从低品位钨矿物原料和含钨废料中生产高纯APT,钨冶炼技术装备和自动化水平,膜分离技术在开发无污染钨冶炼工艺的应用,超细钨粉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和成果。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我国今后钨冶炼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用活性氧化钨制取中细W和WC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傅小明  吴晓东 《稀有金属》2003,27(6):680-683
利用活性氧化钨粉末细、表面能发达、活性高、相成分单一等特点,经过工艺试验和优化,生产出粒度分布较用蓝色氧化钨生产的中细钨、碳化钨粉末均匀,同时也减少了中细钨、碳化钨粉末中的粗大晶粒和聚集颗粒,从而提高了中细钨、碳化钨粉末的质量,并且利用此碳化钨粉末还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合金产品。  相似文献   

11.
低铁损无取向电工钢板的生产方法据特开平6-186826报道,住友金属工业公司的屋铺裕义等人发明了一种新的特高Mn含量的高级无取向电工钢板的生产方法,现简介如下。近年来,在电气设备的高效化趋势中,对无取向电工钢板的低铁损化的要求日益增强,如果只是按传统...  相似文献   

12.
以纯度(质量分数)为99.95%的钨粉为原料,经冷等静压成形,1 800~2 300℃高温烧结制得钨烧坯,钨烧坯在1 250~1 500℃经过4道次轧制制得接近理论密度的钨板。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分析退火过程中钨板织构的衍变过程,通过金相、维氏硬度和高温抗拉强度分析退火过程中钨板组织和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轧制态的钨板晶粒组织明显沿轧制方向拉长;1 150℃和1 250℃退火10 min后,织构类型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晶粒仍为拉长状态;1 350℃退火后,形变织构明显减弱,晶粒取向分布趋于随机。通过统计面积分数分析得到,1 350℃退火后钨板晶粒再结晶组织比例占65.8%。轧制钨板的显微硬度和高温抗拉强度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降低,1 150℃退火后的显微硬度和高温抗拉强度分别为430 HV和485 MPa,1 350℃退火后的显微硬度和高温抗拉强度分别为410 HV和356 MPa。  相似文献   

13.
结合本钢现有生产技术装备水平,阐述了EDDQ特深冲热镀锌板的生产工艺特点,分析了所采用的工艺制度对产品性能的影响,总结了本钢特深冲热镀锌板的开发研制过程.  相似文献   

14.
进行了钨合金空心弹体垂直侵彻钢靶板和混凝土靶板的实验。通过对回收空心弹体的分析,指出钨合金空心弹体破坏的典型宏观特征和主要微观机制分别为:空心弹体危险区域的塑性大变形及断裂和危险截面处材料的绝热剪切失效。通过自行设计的弹载存储测试系统,成功地获得钨合金空心弹体危险截面处应变的时间历程。应变历程曲线真实地反映出侵彻目标过程中应力波效应致使弹体受到动态压缩和动态拉伸载荷的反复作用,压应力远高于拉应力,而且应力水平与目标靶板的材料性能密切相关。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空心弹体侵彻模型的建立,而且为空心弹体的结构设计与选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国钨业     
本文回顾了中国钨工业的历史和现状,介绍了近年国内钨精矿、APT、W和WC的生产、出口及市场价格变化情况,并对钨市场不景气的原因作了一些分析。最后,论述了中国钨工业的发展前景,指出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国的钨工业将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6.
中国钨工业5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振淳 《中国钨业》1999,14(5):52-55
概述建国50年钨矿地质勘探、钨矿生产,钨冶炼,钨合金钢,硬质合金、钨材加工,钨出口产品结构变化发展的成就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专利文摘     
冶专 《中国钨业》2006,21(1):18-18,31
层条状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碳化钨铝硬质合金纳米粉末的制备方法,供制造掺杂钾的钨用硼添加剂,钨-铜复合粉,复合合金材料导卫板及其制作方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黄宗浩 《中国钨业》1999,14(5):250-252
初步分析了我国钨产品生产,经营和进出口等情况,提出了发展我国钨工业的看法与意见。  相似文献   

19.
我国钨业生产企业决定开展行业自律,共同努力严格控制钨矿开采、钨品生产和出口总量,稳定世界钨价,保护国家利益。据了解,去年全国钨精矿产量为5.21×104t,比前年增加0.66×104t。特别是由于钨走私的出现,严重干扰了钨业综合治理。去年下半年以来,占世界钨产量近80%的我国一些企业廉价抛售,更加剧了国际钨价下跌。中国钨业协会孔昭庆副会长号召各钨业企业,加紧研究制定行业自律机制,完善行规行约,调整和拟定钨品的行业平均成本价或最低限制价。据悉,今年我国钨金属的出口配额仍然维持在去年的1.7×104t…  相似文献   

20.
网上信息     
美国计划每年生产2亿枚钨制“绿色”子弹据悉,美国军方日前宣布,为避免铅制子弹对环境的污染,美国计划生产主要用钨制造的“绿色”子弹,这种子弹每枚需耗钨1盎司。所谓“绿色”子弹仅是指其对于环境的污染较少而言,其杀伤力与铅制子弹有过之无不及。虽然钨的价格较昂贵,但由于免去了生产过程中的除污处理,每年反而可以节省费用500~2000万美元。美国决定今年生产100万枚“绿色”子弹,明年增加到500~1000万枚,此后每年生产2亿枚。如果每年生产2亿枚,则每年需消耗钨5500多t,相当于现在世界钨年消费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