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基本吃素”一直被不少老年人奉为养生之道。可是,人们注意到,旧时以素食为主的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比经常吃大量荤食的北欧人(丹麦、挪威、瑞典)要低。分析一下中国人的膳食,其情况是:谷类食物吃得相当多,粮食被转化为热能而消耗掉,菜肴方面,除了大豆外,普遍缺乏优质蛋白质,钙、锌、铁等重要营养素严重不足。拿大豆来说,大豆虽含有优质蛋白质和多种矿物质,可是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大豆和豆制品有其短处。首先,大豆的消化率很低,即使加工成豆制品,其消化率也比不上乳品类、蛋类、鱼类;其次,豆制品所含的植物蛋白质,其生物价值也逊于蛋…  相似文献   

2.
吃素的尺度     
许多人认为"吃素"就是只吃植物性食物,其实这种认为并不完全正确。"吃素",在医学上称为"素食",主要分为三种:全素素食、奶素食和奶蛋素食。还有部分素食者不拒绝鱼类等白肉食物,但不吃红肉,被称为"半素主义者"。  相似文献   

3.
宁莉 《饮食科学》2012,(8):13-13
每次去电视台做健康类节目,在商讨选题时,对方总是对如何吃素食的题目感兴趣。这让我很是为难,素食题材可以谈,但如果没完没了地谈下去,是否会给观众一个错觉,以为我们在提倡吃素食。其实,真的没有必要刻意地吃素食。保障营养供应、维护身体健康的基本原则是"食物多样化",在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这两大类食物中,如果完全素食,那就放弃  相似文献   

4.
杨成 《美食》2008,(3):38-39
近年来,一股素食风兴起,一些患了糖尿病的人甚至拒绝一切肉类。每天只吃米饭和青菜。对此。营养科专家指出,一味素食并不能让身体更健康。反而还会因为营养素的缺失而引发其他疾病,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缺铁性贫血、骨质疏松、抑郁,甚至神经系统受损。“每天的膳食中要保证优质蛋白的摄入。实在不喜欢吃肉的话可以通过多吃豆制品补充蛋白质。”有关营养专家提醒说。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横断面调查,描述中国7城市学龄儿童蛋白质摄入情况。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和立意抽样结合的方法选取儿童618名,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其一般情况、通过24h膳食回顾调查获得其膳食情况。结果:调查对象整体的蛋白质摄入量为50.2±26.7g/d,不同年龄组间蛋白质摄入量存在差异(F=2.425,P0.05),11~12岁组最差、7~岁组最好。早餐、午餐和晚餐的蛋白质摄入量不同,早餐的蛋白质摄入量最少,中位数为12.5g/d;午餐和晚餐的蛋白质摄入量相近,中位数分别为23.2、22.4g/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394,P0.01)。蛋白质的食物来源中,动物性食物占总蛋白质摄入的比例为52.2%、植物性食物占47.8%。动物性食物中对蛋白质摄入贡献最多的前5类食物分别为猪肉、蛋类、家禽类、鱼/贝/虾类、牛肉;植物性食物中对蛋白质摄入贡献最多的前5类食物分别为大豆/豆腐/其它豆制品、大米、烙饼/煎饼/烧饼/油饼、面条、面包/饼干。结论:7城市学龄儿童蛋白质摄入不足的发生率较高,蛋白质在三餐中的分配不均,摄入优质蛋白质(动物性食物、豆类及豆制品)的比例较为理想,但膳食结构尚需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6.
杂食:杂食充分体现食物互补的原理,要获得全面营养素的保证。可先从每天吃两三种食物做起。慢食:一口饭嚼30次,一顿饭吃半个小时有多重效应:健脑、减肥、美容、防癌。素食:基本吃素,而不是一点荤也不吃。素食是防治文明病的核心措施。  相似文献   

7.
人类过分食用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动物性食物等将导致现代文明病的增多,依据人类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证明人类适应基本吃素,也就是说,人类的消化系统需要基本吃素,素食将成为保障人类健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 大豆食品是一种优质食品,它的蛋白质含量远高于谷物与动物性食品,又没有高蛋白质动物性食品所带来的弊端,它所含有的一些活性物质,如卵磷脂、异黄酮、皂甙等,是目前重点开发的天然保健食品。目前,美国把添加大豆蛋白的食品列为保健食品,西方许多发达国家掀起大豆消费热。我国从1996年开始,实施国家“大豆行动计划”,以大豆食品代替部份动物性食品,改善经济落后地区居民营养状况,提高蛋白质,特别是优质蛋白质摄入水平。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关于继续实施国家“大豆行动计划”,向广大消费者普及大豆食品营养知识,本刊从本期开始,与北京豆师傅食品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开辟“大豆营养与健康”专栏。从而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能认识豆制品的营养价值与保健功能,形成一种多吃豆制品、吃好豆制品的社会时尚,从根本L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同时,唤起更多的有识之士,关注 大豆产业、支持豆制品行业快速健康的发展。 北京豆师傅食品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以特许经营方式推广豆制品为主要业务的大型专业化公司。公司以振兴民族豆业、弘扬祖国豆腐义化为己任,以为国人提供优质大豆蛋白质食品、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为  相似文献   

9.
熊苗 《餐饮世界》2023,(3):42-43
<正>素食是指不包含畜、禽、鱼、虾等动物性食物的膳食模式。以谷物、杂豆、大豆及制品、蔬菜等为主,该类食物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植物化合物等,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根据不同的膳食组成,素食分为全素、蛋素、奶素、蛋奶素等。对于健康来说,很多人认为吃素比吃荤要好一点,但是具体好在哪里,又说不上来。有些人真正吃了一段素食之后,身体出现了些许变化,但在体检时的有些指标还是不合格。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10.
王兴国 《美食》2011,(6):40-40
多数人看来,大鱼大肉的营养非简单素食可比。但美国农业部、卫生与公众服务部近期推出的《2010美国居民膳食指南》(5年更新一次)却推荐饮食要以素食为主。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一般所说的"素食"是植物性食物,包括谷类、蔬菜、水果和豆类等;"肉食"则是指动物性食物,包括鱼肉蛋奶。我们从食物对健康的影响,分成8方面比较,来看看吃素为何比吃肉好。  相似文献   

11.
蛋白质的希腊语意思是“第一”、”最重要”,由此可知其在人体中的特殊地位。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形形色色,也有优劣之分,懂得如何吃,才能获得最好的保健效果。 1.首选优质蛋白质食物  相似文献   

12.
素食者可以通过多吃豆类制品,尤其是豆腐、豆浆等食物来补充蛋白质,提高素食的营养价值。豆制品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亚麻油酸及卵磷脂.而且不合胆固醇.并可抑制胆固醇的形成。无论口感、便捷性还是营养价值,用大豆蛋白替代红肉都是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时下,越来越多的人士,特别是一些中老年人和爱美的女性,开始步入素食者的行列。专家提醒,吃素食不一定健康,吃素要注意营养均衡,吃素如果不得法,会给身体带来不利影响。为了健康长寿,素食者要走出以下营养误区。  相似文献   

14.
正素食严格意义上指的是禁止食用动物性来源食品及添加了各种辛辣刺激调味品的食物。现在的素食基本上囊括了各种植物性食物或者植物性食物加工而成的食品。比如绿叶菜、新鲜水果、豆腐及其他豆制品等。在今年新出的膳食指南中首次关注素食,而且新增加了素食人群的膳食指南,不得不说这为素食者带来了福音。不管是因为宗教信仰、保护环境的原因还是出于健康考虑、迎合新食尚,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素食,而且年轻人的比例逐渐增  相似文献   

15.
春夏之季,吃些素食是个不错的主意。但“系食”也是相对的,因为单纯的植物性食物虽然也含有蛋白质,却是不完全蛋白,而且缺少脂肪等营养素,完全素食肯定会使身体的营养失衡。所以,最好的方法是,让素食相对清淡,既满足了“素”感,又增加了营养,可谓一举两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素食分严格素食和部分素食。部分素食可以进食一些动物性食物的制品,如牛奶、鸡蛋等。而严格的素食指素食者完全不吃动物性的食物及制品。对于青少年来说,除非处于特殊的疾病情况下,一般不主张素食。但在我国还是有一些青少年素食,虽然目前还没有完整的统计资料,但对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来说,素食,特别是完全素食,对健康会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日常饮食营养不宜长期吃素长期素食会造成饮食热量低,蛋白质与脂肪摄入严重不足,从而引起营养不良;还会引发维生素B12缺乏症,出现抑郁、记忆力下降、四肢震颤等神经系统损害,增加心血管病的患  相似文献   

18.
永恒 《烹调知识》2011,(9):76-76
杂食:杂食充分体现食物互补的原理,要获得全面营养素的保证。可先从每天吃两三种食物做起。慢食:“一口饭嚼30次,一顿饭吃半个小时”有多重效应:健脑、减肥、美容、防癌。素食:基本吃素,而不是一点荤也不吃。素食是防治文明病的核心措施。早食:即三餐皆需早。早餐早食是一天的“智力开关”;晚餐早食可预防十余种疾病。  相似文献   

19.
王佳  张巍耀 《烹调知识》2010,(11):70-73
日常饮食营养 不宜长期吃素 长期素食会造成饮食热量低,蛋白质与脂肪摄入严重不足,从而引起营养不良;还会引发维生素B12缺乏症,出现抑郁、记忆力下降、四肢震颤等神经系统损害,增加心血管病的患病几率,女性还会引发继发性闭经。  相似文献   

20.
王仲礼 《肉类研究》1998,12(4):45-46
肉类食品泛指畜肉、禽肉、水产品等动物性食物,主要包括猪、牛、羊、禽肉,鱼虾类、贝类以及禽蛋类食物。近年来,在部分国人的膳食中,肉类食物的比率越来越大。那么,中国人到底一天应该吃多少肉?肉类食物的蛋白质含量丰富,牛肉的蛋白质含量为181%,羊肉为19...?MoreBac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