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目前弹性分组环技术无法组建复杂多环网络,不能透明承载端到端跨环数据业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 (GMPLS)技术的跨环互连承载模型。该模型通过拓展GMPLS数据平面中的分组交换能力,可实现弹性分组环多环互连和跨环业务承载。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行、有效,能透明、可靠地传送跨环数据业务。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多环互连的弹性光突发交换环网的控制结构展开了研究探讨,针对目前RPR与OBS网络提出的信道分配与调度算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信道的利用率,但始终没有从全网角度考虑波长分配,环网结构中仍会引起较大的丢包。鉴于此我们在此从资源利用率,时延,成本方面提出一种更适合环网和网状网的混合目的信道优先算法(FDCP,Fixed Destination Channel Priority),并建模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3.
弹性分组环技术是一种面向城域网的技术。在分析了网络处理器的优点之后,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处理器的弹性分组环接入方案,利用IXP1200实现了以太网和弹性分组环的接口转换,并讨论了方案的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弹性分组环技术是一种面向城域网的技术。在分析了网络处理器的优点之后,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处理器的弹性分组环接入方案,利用IXP1200实现了以太网和弹性分组环的接口转换,并讨论了方案的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弹性分组环技术是一种融合了SDH和以太网技术优势的新型媒体访问控制(MAC层)技术。弹性分组环兼具以太网的经济性、易扩展性和SDH的快速保护倒换、传输可靠特性,同时拥有空间复用、带宽动态分配、支持业务分级、公平算法控制等特性,在城域网方面拥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介绍了弹性分组环技术的出现背景、基本技术原理和关键技术,针对城域网范围的工业控制网络,给出一种简单经济灵活的弹性分组环技术实现方案,并对一些关键模块的实现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6.
弹性分组环(ResilientPacketRing,RPR)是刚被IEEE802.17标准化,主要用于城域网的新型MAC层协议,也是宽带IP光城域网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RPR在结构上从属寄存器插入环,其缓存大小的设置对性能的影响很大。目前RPR缓存大小的设置主要借鉴Ethernet、ATM等其它网络的实际应用时经验或仿真结果,尚缺乏理论方面的研究。基于排队论,该文对RPR各缓存里业务的队长及其和吞吐量、节点数目的关系进行研究。所得结果和IEEE802.17所推荐的数值相近;同时还得到一个结论并值得关注:和目前RPR资料文献里的结论不同,理论推导结果表明,队长基本都不是随节点数目成线性关系的。  相似文献   

7.
弹性分组环(ResilientPacketRing,RPR)是刚被IEEE802.17标准化的主要用于宽带IP光城域网的新型技术,其带宽利用效率和传统环网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论文通过建立弹性分组环基本带宽模型并对其带宽利用率及带宽分配的公平策略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RPR带宽利用率在“环形”业务模式下最高,而在星型业务模式下和传统环网相比则无优势;在比较接近实际情况的“网状”业务模式下,基于节点公平的带宽利用率可以到达传统环网的2倍,而基于流的公平策略的带宽利用率可以到达基于节点公平的近2倍,更适合于具有空间重利用能力的RPR。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一个反馈控制模型用于分析弹性分组环中的公平控制问题,根据此模型推导公平速率变化表达式,并得出用拥塞域中拥塞流个数来调整爬坡系数时,收敛时间相比其它固定爬坡系数更短的结论。研究工作为弹性分组环公平算法爬坡系数的自适应选择方法设计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周晓波  曾烈光 《计算机工程》2006,32(3):37-39,90
公平性是弹性分组环(RPR)的关键技术之一。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反馈控制理论的RPR带宽公平分配算法(RCPD),以解决RPR中不公平算法造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确的网络战略沟通不同的世界 可能以太网的发明人Robert Metcalfe自己也没有预料到,以太网能够在30年多的时间里发展成为今天的样子,“以太网的发展可以用‘可怕’来形容,”Robert Metcalfe感叹道,“今天的以太网与30年前相比有了相当大的变化,它跑得更快,传得更远,也不像以前那样容易产生延迟。不过我更高兴的是,它仍然在延用我当时所起的名字一以太网。”  相似文献   

11.
仿真是通信网络技术研究中一种非常有效的分析手段,但对于光突发交换(OBS)这种新型的光交换技术,目前还缺乏一种通用的仿真模型.该文在总结现有光突发交换技术的基础上,以OPNET Modeler为工具建立了一种通用的OBS仿真模型.提出了一种在不损失精度的条件下对OBS网络体系结构进行简化设计的方案,并根据仿真需要对OBS关键设备边缘节点和核心节点的逻辑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同时为增加模型的灵活性,增设了数据源节点和初始化节点.目的是要建立一种灵活、易用、可扩展性强的通用OBS仿真模型.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数字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各类高速串行传输系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工程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首先对高速串行数据传输领域的相关技术做了概述,并调研了国内外相关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然后针对某工程需要设计了一套高速串行数据传输系统,在FPGA平台上,利用了PCI-Express,Fibre Channel,DDR缓存等诸多先进技术,达到了较高性能指标,取得了良好实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在Windows(98、NT、2000、XP)环境下,借助于WinDriver生成PCI设备驱动程序,利用DMA通道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利用个人计算机作为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平台,通过数据总线将采集的数据高速地传输到计算机的内存之中,该方法能够实现快速传输大量的带有突发性的数据,可广泛用于高速数据的采集和发送。  相似文献   

14.
光突发交换网络中路由的实现是网络生存性和健壮性的一个保证。文章提出了一种光突发交换网络路由技术的新方案,将免疫遗传算法这种仿生物体的智能算法,应用到光突发交换网络路由算法中,保证群体多样性,控制收敛方向。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降低OBS网络中的数据丢失率。  相似文献   

15.
光突发交换网络中路由的实现是网络生存性和健壮性的一个保证。文章提出了一种光突发交换网络路由技术的新方案,将免疫遗传算法这种仿生物体的智能算法,应用到光突发交换网络路由算法中,保证群体多样性,控制收敛方向。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降低OBS网络中的数据丢失率。  相似文献   

16.
首先分析了现有光纤综合业务传输平台中模拟电话和ISDN业务接入方式的不足,然后根据该网络的特点和需求,提出了在汇集网元中设置V5模块的解决方案,接着讨论了V5.2接口技术并详细介绍了一种实际设计方案,最后对该方案的可行性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7.
肖纯贤  郭映  戴居丰 《计算机工程》2006,32(21):25-27,37
通过对网络模拟仿真软件NS2的扩展,建立光突发交换仿真平台;并且利用该仿真平台对作者提出的一种新的调度算法的性能进行了验证,新算法综合考虑信道上空闲间隙的利用率以及资源预约后生成的前后间隙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的性能比传统算法LAUC-VF算法的性能更好,改善率最大可以达到11%。  相似文献   

18.
基于NS的光突发交换仿真平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奭  于挺进  张冰 《计算机仿真》2006,23(1):128-132
光突发交换(OBS)是一种可行的构建下一代光网络的交换技术,它可以在现有光交换技术基础上较好地支持网络中的突发性业务。由于业务的突发性强,所以路由和波长分配的设计是OBS网络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仿真是设计网络协议和验证算法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对于OBS,目前还缺乏一种通用仿真模型。该文在NS-2网络仿真软件的基础上,实现了一个光突发交换的仿真平台OBSns。仿真数据表明,OBSns得到的仿真结果和理论分析结果相符,可以用来设计并验证光突发交换网络中的波长和路由分配算法。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光突发交换中突发包竞争问题,针对光突发网络中现有的突发包分割机制,提出新的基于优先级分组复合封装策略,分析冲突长度相对值和偏射路由阈值概念,结合头部丢弃与偏射路由双重机制进行冲突解决。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有效地较低了网络的丢包率,保证了高优先级IP包的高效传输,较好地支持了网络的QoS。  相似文献   

20.
针对光突发交换多目标路由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免疫遗传算法的智能化的光突发交换路由方案。将智能算法与光突发交换路由相结合,改进了现有的光突发交换路由技术。通过在基本遗传算法中引入免疫算子,它由免疫选择和免疫抑制组成,并利用生物免疫机制中的抗原识别、抗体记忆来控制收敛方向,保证遗传算法尽快收敛到全局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与基本遗传算法相比,该算法克服了基本遗传算法的退化现象,且能平衡负载,较快收敛到最优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