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催化燃烧实现了贫燃料燃烧,扩大了传统燃烧的可燃界限,可达到近似100%的燃烧效率,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在催化燃烧炉Ⅱ型的基础上,在提高热效率的原则下,设计研制出了催化燃烧Ⅳ型炉.在催化燃烧Ⅳ型炉中,分别对气相燃烧和催化燃烧的燃烧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2种燃烧方式热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近的情况下催化燃烧比气相燃烧的过剩空气系数大时,其热效率还比气相燃烧热效率高.  相似文献   

2.
催化燃烧锅炉Ⅳ+型热效率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贫天然气/空气混合气在装有辐射换热器和冷凝换热器的催化燃烧锅炉Ⅳ 型进行催化燃烧的热效率以及冷凝换热器对烟气温度和热效率的影响.对于催化燃烧锅炉Ⅳ 型的热效率实验,得到热效率与水流量的变化关系,总结出催化燃烧锅炉的一些燃烧特性.结合资料探讨了催化荆的失活及其影响因素,介绍了催化剂从生产到回收的流程,并说明了催化剂的再生和重要组分的回收.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催化燃烧炉Ⅲ型上燃烧特性研究,对测得的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根据催化剂表面温度的研究,发现催化剂温度影响污染物排放.当催化剂表面温度在1 525 K左右,可达到近零污染排放.通过分析催化剂的寿命问题和催化燃烧炉的燃烧特性问题,得出了有实际参考价值的结论和规律,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催化燃烧炉的工业化步伐.  相似文献   

4.
主要研究贫天然气/空气混合气在装有辐射换热器和冷凝换热器的催化燃烧锅炉IV+型进行催化燃烧的热效率以及冷凝换热器对烟气温度和热效率的影响。对于催化燃烧锅炉IV+型的热效率实验,得到热效率与水流量的变化关系,总结出催化燃烧锅炉的一些燃烧特性。结合资料探讨了催化剂的失活及其影响因素,介绍了催化剂从生产到回收的流程,并说明了催化剂的再生和重要组分的回收。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文水县建材环保设备厂和有关科技院校,共同研制成功高效节能燃烧炉,并投入生产。 目前水泥行业大都采用层煤燃烧炉,燃烧不均匀、不充分,煤的浪费大,热损失严重,热效率低,严重制约了烘干机产量和质量的提高。该厂生产的动力燃烧炉以小于80目的煤粉为燃料,采用动力燃烧或过渡燃烧的方式,煤粉喷入炉膛后,迅速着火燃尽,燃烧效率极高。在较短  相似文献   

6.
自由燃烧下油池火灾的燃烧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93#汽油、0#柴油和95%的乙醇的自由燃烧试验,得出了3种燃料的燃烧特性,包括液层温度、质量损失速率、燃烧速度、密度、热释放速率、火焰温度等,并结合理论公式拟合热释放速率随油盘直径变化的曲线.质量损失速率与火焰高度汽油>柴油>乙醇;汽油、柴油、乙醇燃烧时的液面温度分别为125、310、80℃;3种燃料都在2 min以后达到稳定燃烧状态.  相似文献   

7.
实验研究小尺寸挤塑型聚苯乙烯(XPS)保温板水平燃烧特性,测得试样水平燃烧的表面温度、质量损失速率、热释放速率等燃烧特性参数,发现了水平燃烧特性参数与厚度的关系.分析发现:试样水平燃烧表面温度、火焰前锋蔓延速率受厚度影响很小;最大质量损失速率、辐射热值与材料的厚度成正相关关系;最大热释放速率与厚度呈对数关系.  相似文献   

8.
流淌火与油池火燃烧特性对比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流淌火燃烧特性实验研究平台,采用93#汽油进行油池火与流淌火的对比燃烧实验,研究在不同斜面角度条件下流淌火与油池火灾在质量损失速率、火焰温度、火焰热辐射等特性参数上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结果表明,流淌火的火焰高度较低而且非对称分布,火焰波动较大,质量损失速率较小,温度较低,热辐射值较小.可为建立与完善流淌火燃烧理论模型和热辐射危害模型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对大型油罐区消防安全设计及灭火救援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催化燃烧方法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催化燃烧方法概况范恩荣(绍兴市管道煤气公司,绍兴312000)1引言燃料的燃烧很早就被人类所掌握。但是传统的火焰燃烧存在一系列缺点,它往往达不到燃料完全燃烧的程度,从而导致在燃烧过程中,除碳氢化合物和碳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的放热反应外,还在高温下(超...  相似文献   

10.
采用最小自由能法理论研究可燃剂品种、含量以及可燃剂组合对气溶胶灭火剂燃烧温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可燃剂对气溶胶灭火剂的燃烧温度影响显著;增加可燃剂含量可降低气溶胶灭火剂的燃烧温度;采用尿素和自制调节剂LS组合作为灭火剂中的可燃剂,可得到较低的燃烧温度;气溶胶灭火剂的可燃剂为20%的尿素和10%的自制调节剂LS组合时,得到的理论燃烧温度最低,最低温度可达1 023.9K。实验观察到该配方燃烧时没有明显火焰出现,实际产生的燃烧温度较低,与理论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催化燃烧是一个异相氧化过程,它的优点在于燃烧的排放接近零污染,燃气与空气之间的比例关系对系统的辐射效率有相当大的影响。通常燃料选择天然气,本文对贫天然气/空气混合物在催化燃烧炉中Pt催化剂中毒特性和辐射效率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由于天然气中H2S的出现导致Pt催化剂的老化。  相似文献   

12.
设计实验装置,对尺寸1.80m×1.35m,厚0.30、0.44mm的棉布进行实验,测量燃烧火焰的温度分布、质量损失速率、火焰高度以及热解高度,研究竖直条件下可燃织物的燃烧特性,得出拟合曲线。燃烧30s后,可燃织物被撕成左右两块。实验结果表明:竖向可燃织物的燃烧可分为两个阶段。火焰前锋到达材料顶端前,火焰为二维蔓延,且竖向蔓延为变加速的加速运动,质量损失呈幂函数变化;火焰高度、热解高度与时间均呈幂函数关系,且两者符合函数H_f=αH~n_p的增长趋势,其中增长系数α均在1.84左右,幂数n接近于1,说明火焰高度和热解高度基本呈线性关系,且其变化趋势与材料厚度无关。燃尽前锋到达材料顶端后,火焰为一维蔓延,且质量损失呈线性递减,即质量损失速率为定值,说明火焰水平蔓延速率基本为定值。  相似文献   

13.
研究电解液的火灾危险性有助于定量评估电池的安全性.分析了环境压力、碳酸酯溶剂质量比(碳酸亚乙酯(EC)/碳酸丙烯酯(PC)/碳酸甲乙酯(EMC))等因素对电解液的火焰中心线温度、质量损失速率、热释放速率等燃烧特性相关参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液的稳定燃烧阶段占燃烧过程的主要部分;火焰中心线温度随着压力的降低而升高;增加P...  相似文献   

14.
坡度对柴油流淌火燃烧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行设计的流淌燃烧实验平台对柴油流淌火在不同坡度条件下的火焰高度、质量损失速率、火焰温度和热辐射等燃烧特性参数进行了研究,并就坡度对流淌火着火初期燃烧状态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坡度的增加,柴油流淌火的火焰高度、质量损失速率、火焰温度和火焰热辐射均小于同等规模的油池火,且在实验范围内,坡度越大,油品流速越大,火灾特性参数越小,着火初期着火段与泄漏口的距离越大。  相似文献   

15.
以某典型变压器油浸纸套管火灾事故为对象,利用FDS研究了燃料液面深度对套管油池火燃烧速率和火焰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燃料液面深度的增加,油池火的质量损失速率和热释放速率呈指数衰减,燃烧效率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规律,同时提出了耦合套管尺寸和燃料液面深度的无量纲火焰高度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能源日趋紧的情况下,节能降耗就显得尤为突出。在这种形势下,除了对玻璃窑炉进行全保温外,还应考虑到热煤气输送管道距离长、管道直径大、表面散热高等现实因素。本文通过对热煤气输送管道保温技术的初步探讨,提高了煤气进入窑内的温度、显热;进一步提高煤气的利用率,同时为提高煤气的质量和提高煤气燃烧传热效率提供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7.
纵观历年的灭火战例,不乏有这样的情况,消防队到达火场时,火势正处于初期阶段,火焰在可燃物体的一端(或是中间,或是某一个部位)燃烧,可是经过消防队的扑救,不仅没有达到最大限度减少火灾损失的目的,反而增大了可燃物体的过火面积,造成更大损失。这是灭火战斗上的失利。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火场指挥员部署兵力失当。到场后只看到局部火势猛烈燃烧的表面现象,却忽视了火势有可能因热的传递(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导致更大范围燃烧的可能性,指挥员只是把兵力集中部署在火势燃烧最猛烈的某个部位,没有形成堵截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9,(17)
综述了W型火焰锅炉应用较普遍的低氮燃烧技术,作为W型火焰锅炉低氮燃烧技术改造的基础理论方法。根据五家电厂不同型号的W型火焰炉低氮燃烧技术改造实例来介绍目前W型火焰炉低氮改造研究情况。利用空气分级燃烧技术和燃料分级燃烧技术相配合,为原有锅炉增设燃尽风供应系统,适度下倾二次风的喷射角度,改进燃烧器等方法均可降低W型火焰锅炉的氮氧化物生成量。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人们对事物客观规律的认识不断完善,对材料燃烧特性内涵的理解和定义也从仅指火焰蔓延、火焰传播扩展到燃烧过程的热释放速率、热释放量、烟浓度和燃烧生成物的毒性等。因此人们在线缆的阻燃技术开发研究中,除了考虑降低线缆的火焰传播速度外,还同时考虑如何降低燃烧中烟的浓度以及烟气产生的毒性。日前常见的阻燃线缆有普  相似文献   

20.
王雁蓉 《山西建筑》2011,37(12):132-133
通过对燃烧调节在锅炉运行中的经济性分析,提出了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应对措施,并作了系统分析,从而避免因燃烧不当造成的燃烧热损失,提高锅炉热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