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聚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IPN阻尼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预体与聚醚反应,合成了一系列高温固化的聚醚氨酯,用于与体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互穿聚合物网络化研究,并对所获得的IPN体系阻尼性能进行了测试。动态力学性能检测表明:聚氨酯软段中-OH与-NCO的比例、软硬的相对含量以及交联密度。甲基丙烯酸 相似文献
3.
用X射线小角散射法(SAXS)研究PTMG/MDI/BDO体系聚醚氨酯的相分离现象.通过相分离程度DPS、Porod非均匀长度LP、软硬段的平均尺寸Ls、LH、相关函数Y(r)长周期L等微区结构参数,表明体系随硬段重量含量的增加,DPS降低,LH增大,Ls减少;说明在生成更大的硬段区同时溶进了更多的软段. 相似文献
4.
用X射线小角散射沓研究PTMG/MDI/BDO体系聚醚氨酯的相分离现象。通过相分离程度DPS、Porod非均匀长度Lp、软硬段的平均尺寸Ls、LH相关函数γ(r)长周期L等等微区结构参数,表明体系随硬段重量含量的增加,DPS降低,LH增大,Ls减少。说明在生成更大的硬段区同时溶进了更多的软段。 相似文献
5.
聚醚胺/环氧树脂固化体系的动力学研究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醚胺类化合物作为环氧树脂的固化剂,得到的固化体系相对脂肪胺及简单二胺为固化剂的固化体系具有良好的弯曲强度和抗冲击性能。并采用DSC测试方法研究了环氧树脂与聚醚胺的固化进程动力学参数,由Kissinger方程得出固化反应的活化能E为51.91kJ/mol,频率因子A为3.214×106 s-1,由Crane方程得出固化反应级数n=0.887 9,并得到固化反应的动力学方程,-dα/dt=k(1-α)0.887 9,其中k=3.214×106exp(-6 243.7/T)。 相似文献
6.
对合成的聚醚氨酯和环氧丙烯酸酯树脂的不同组成同时互穿网络聚合物(Simultaneous Interpenetrating Networks,SINs)材料,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动态热力学分析等测试方法,研究了SINs材料的组分间分子混合和形态结构,结果表明,同时互穿聚合物网络间有着部分的可溶性,形成了部分的“网际交联”结构,这种材料的、合金化”结构是使材料获得兼具刚性和韧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通过改变聚醚氨酯和环氧丙烯酸酯树脂质量比,合成了不同组成的同时互穿网络聚合物(Simultaneous Interpenetrating Networks, SINs),探讨了材料的组份与力学及热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 互穿网络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均较纯组分材料有所提高,当材料中聚醚氨酯网络和环氧丙烯酸酯树脂网络质量比为30/70时,材料的综合力学和热学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8.
对合成的聚醚氨酯和环氧丙烯酸酯树脂的不同组成同时互穿网络聚合物(Simultaneous Interpenetrating Networks, SINs)材料,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动态热力学分析等测试方法,研究了SINs材料的组分间分子混合和形态结构.结果表明,同时互穿聚合物网络间有着部分的可溶性,形成了部分的"网际交联”结构,这种材料的"合金化”结构是使材料获得兼具刚性和韧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聚醚氨酯环氧树脂同时互穿网络的研究(I)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改变聚醚氨酯和内烯酸酯树脂质量比,合成了不同组成的同时互穿网络聚合物(SimultaneousInterpenetratingNetworks,SINs),探讨了材料的组份与力学热力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互穿网络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均较纯组分材料有所提高,当材料中聚醚氮酯网络玫环氧丙烯酸酯树脂网络质量比为30/70时,材料的综合力学和热学性能量好。 相似文献
10.
通过端二异氰酸酯聚醚预制物与齐聚醚砜二酚模型的氢转移加成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聚芳醚砜-聚醚氨酯嵌段共聚物。得到了聚合反应的适宜条件:二甲基酰胺作溶剂,甲苯作稀释剂,使反应物质量浓度为35%,以环三乙烯二胺作催化剂,反应温度100℃。 相似文献
11.
曲敏杰 《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1997,16(3):18-21
通过对杂环取代联苯聚醚酮砚流变特性的测试研究,在求出其表观流动活化能的同时,考察了非牛顿行为,加工性以及不同砜酮比对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HPES的流动活化能较大,加工性能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2.
新型中温固化环氧树脂胶粘剂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成吾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2002,21(2):104-106
介绍了一种可在-30℃-150℃条件下长期使用的中温固化型结构胶粘剂,用双氰胺作固化剂、橡胶为增韧剂与环氧树脂共混后组成单组份胶粘剂。 相似文献
13.
14.
采用XLY—2型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新型加工助剂WB16对顺丁橡胶(BR)和氯丁橡胶(CR)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WB16均能降低两种混炼胶的表观粘度,改善流动性,并可提高混炼胶的粘度对温度的敏感性,但WB16的加入,未能改变两种合成胶产生不稳定流动的临界剪切应力值。 相似文献
15.
为改善聚乙烯醇(PVA)的阻燃性,采用聚磷酸铵(APP)和层状双氢氧化物(LDH)作为阻燃剂和阻燃协剂制备了PVA/APP/LDH三元混杂体系。采用平行板流变仪研究了该阻燃PVA/APP/LDH混杂体系的流变行为。研究发现,混杂体系在所研究的频率范围内均表现为切力变稀行为。在PVA的浓度保持9wt%、PVA/APP/LDH体系中PVA占85wt%时,随着LDH含量由1wt%增加到3wt%,体系的复数粘度出现先增大后降低的现象。通过储能(G’)与损耗模量(G”)、动态力学损耗值(tan )、Cole-Cole图、松弛时间等参数的分析,发现该混杂体系在所研究的整个频率范围内始终表现出是以粘性为主的流变行为,即G”> G’和tan >1。PVA/APP/LDH混杂体系的流变行为比PVA、PVA/APP体系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SBS(styrene-butadiene-styrene)/HON(Honeywell TitanTM)复合改性沥青的流变性能,选取2种SBS和2种HON改性剂制备复合改性沥青,采用布氏旋转黏度计分析了复合改性沥青的黏温性能,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低温弯曲流变仪(BBR)分别评价复合改性沥青的高温及低温流变性能.结果表明:HON可有效改善沥青的黏温性能,降低施工温度,并可提高沥青的高温流变性能;SBS可明显改善沥青材料的高温流变性能,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沥青材料的低温流变性能. 相似文献
17.
将PA6与少量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共混纺丝制成共混纤维,期望利用TPEE良好的吸湿性能来改善共混纤维的吸湿性及抗静电性能.研究了共混纤维的力学性能、染色性能、抗静电性能及热性能,并用SEM、X-ray对纤维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PEE的加入改变了PA6的结晶性能,共混纤维的柔性、吸湿性、抗静电性能都有了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自交联型白乳胶的室温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由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引发醋酸乙烯酯在室温下聚合制备聚醋酸乙烯酯乳液(俗称白乳胶),并与传统的热引发体系进行了比较。考察了氧化还原剂及交联剂N羟甲基丙烯酰胺用量对聚合物乳液性能的影响,得到了耐水性、耐寒性等粘接性能和使用性能优异而生产成本低的白乳胶。 相似文献
19.
分别研究了皂/硫磺、硫磺/DCP/促进剂、3#硫化剂/硫磺/促进剂3种硫化体系用于硫化金属密封垫片的丁腈(NBR)与丙烯酸酯(ACM)并用胶时,硫化体系及硫化剂用量对涂层表观性能、力学性能、耐热老化性能、耐液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硫化剂/硫磺/促进剂硫化体系硫化的NBR/ACM并用胶的综合性能优于皂/硫磺和硫磺/DCP/促进剂硫化体系,当3#硫化剂用量为5 g时,NBR/ACM并用胶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耐热空气老化性能和耐液体性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