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析检察机关电子数据现场勘验取证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遍运用,电子商务、电子办公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电子技术在给人们生产和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成为一些传统犯罪和新型犯罪的工具和手段。电子数据作为一种新的证据类型,在日常案件中的应用比例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刑事犯罪、知识产权纠纷、网络赌博、电信和金融诈骗等方面已经成为一些案件的关键性证据。文章从电子数据与电子证据的关系入手,介绍了电子证据取证原则及流程,分析了电子取证在司法实务中面临的困境及进一步发展应用电子证据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在劳动争议案件处理中,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  相似文献   

3.
在涉及博客信息的案件中,博客信息是“电子数据”类证据之一.分析了博客信息证据的特点,提出了博客信息证据的收集、保全和审查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网络证据是指从不同网络终端获取的信息载体。它是电子证据中独特的存在类型。与其他形式的电子证据不同,网络证据可以通过不同地点、空间在网上获取。由于取证地点、信息获取和存储方式、查证手段等方面的特殊性,网络证据的收集、审查、认定等证据规则应当有所不同。研究网络证据,正确地理解和科学地运用网络证据,对于更好地开发证据调查、收集的新方法,在司法实践中更好地查明案件事实;对于修改和完善我国立法关于诉讼证据及其运用规则的规定;对于从新的角度去理解证据及其相关重大基础理论问题,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电子证据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是书证的一种表现形式,应将其作为一类独立的证据.应对目前立法的空白,司法实践中可将电子证据作为书证来看待,并作为直接证据采信。通过建立电子证据专家鉴定小组、电子证据数据中心以及专门的计算机取证公司可以解决电子证据在认定、收集等方面遇到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即时通信的应用越来越频繁和广泛,即时通信技术涉及的司法案件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案件证据出现在了即时通信过程中。新事物的出现和推广往往会受到既有制度的约束。一旦发生纠纷,即时通信记录能否作为呈堂供证,其证据效力如何等一系列问题就会摆在司法人员面前。由于即时通信记录具有其他种类的电子证据所不具备的特殊性,因此,有必要对它做单独、深入的研究。认为将即时通信信息作为证据运用到司法案件实践中,对于澄清案件事实有着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即时通信的应用越来越频繁和广泛,即时通信技术涉及的司法案件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案件证据出现在了即时通信过程中。新事物的出现和推广往往会受到既有制度的约束。一旦发生纠纷,即时通信记录能否作为呈堂供证,其证据效力如何等一系列问题就会摆在司法人员面前。由于即时通信记录具有其他种类的电子证据所不具备的特殊性,因此,有必要对它做单独、深入的研究。认为将即时通信信息作为证据运用到司法案件实践中,对于澄清案件事实有着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网络证据是指从不同网络终端获取的信息载体.它是电子证据中独特的存在类型.与其他形式的电子证据不同,网络证据可以通过不同地点、空间在网上获取.由于取证地点、信息获取和存储方式、查证手段等方面的特殊性,网络证据的收集、审查、认定等证据规则应当有所不同.研究网络证据,正确地理解和科学地运用网络证据,对于更好地开发证据调查、收集的新方法,在司法实践中更好地查明案件事实;对于修改和完善我国立法关于诉讼证据及其运用规则的规定;对于从新的角度去理解证据及其相关重大基础理论问题,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前,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以网络为平台的犯罪行为逐渐的增多。这些网络犯罪中,以网络赌博最为严重。网络赌博与传统的赌博不同,它的空间跨度比较大,同时犯罪的成本较低,再加上隐蔽性非常的强,这给公安机关破案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目前,电子取证技术发展很迅速,在打击网络犯罪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本文拟对电子证据取证技术在侦破网络赌博案件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期能够对我国公安机关侦破网络赌博案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证据制度是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证据是刑事诉讼的核心,整个刑事诉讼程序也是以证据的收集、审查、采纳、排除等问题展开的。刑事证据是否合法、客观、全面直接决定着对案件事实真相的认定。证据制度包括证人制度、证明责任、证明标准、非法证据排除等制度。因此,应认真学习和理解新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制度,要善于运用新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新技术、新措施、新程序来提升侦查、检察、审判工作能力,从而为实现司法公正提供了实体保障,对于更加有效地惩罚犯罪、更加有力地保障人权和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法院在自诉案件中的调查取证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谁主张、谁举证”原则,自诉人应承担提供证据的责任;无罪推定原则明确被告人不承担任何证明责任;从控审分离原则出发,人民法院不宜承担证明责任。但实践中自诉人无法承担全部证明责任,必须在法院支持下才能完成证明被告人犯罪的任务。作在分析自诉人举证困难的原因后,从诉讼模式及价值观的角度论证了法院在自诉案件中行使取证权的必要性,并建议对法院的取证权进行技术性改造。  相似文献   

12.
放火案件中相关的证据容易缺失和被破坏,证据不易提取。侦办此类案件要从犯罪的客观方面、主观方面等角度重点收集相关证据,构建完善的证据体系。分析了放火案件证据的主要特点和放火案件侦查取证的要点。  相似文献   

13.
测谎技术作为查明真相、揭发谎言的一项里程碑式发明,对案件事实的证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测谎技术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已大量使用,但现行法律却未对其法律属性加以规范。因此,从证据学视角阐述其证据价值和证据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移动通信服务种类的不断丰富,Android等手机设备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同时也逐渐成为一种新型高科技犯罪工具。为此,利用手机取证等技术甄别案件信息的方式已经被世界各国所接纳和推广。本文针对通讯电子证据的收集,从理论分析出发,附以仿真模拟实验,提出了做好手机取证及电子证据获取工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刑事证据规则问题,是当前刑事审判改革中的重要问题之一。证据是证明案件事实的依据,证据问题是诉讼的核心问题,证据规则就是如何搜集,核实,运用和判断证据的法律规则。为防止司法权的滥用,保证人权和公民的合法权益,有必要对证据制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证明标准是民事诉讼证据制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一定的证明标准,对法官认定案件事实具有重要的指导和约束作用.我国学者对证明标准的讨论已有多年,然而一直缺乏一种完全令人信服的观点.文章从纠纷解决的角度,结合民事诉讼的目的、减少不合理地适用证明责任判决等方面,就我国民事诉讼应采用优势证据标准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代社会计算机犯罪中电子证据的收集难度很大,且海量的电子证据之间的相关性不易分析的问题,对基于FP-Tree的最大频繁模式(FP-Max)挖掘算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根据FP-Max算法所存在的缺点并结合实际提出一种通过构建FP矩阵的FP-array的高性能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并将该算法用于典型的计算机犯罪电子证据的相关性数据挖掘中,可用于成功地挖掘比较常见的五类计算机犯罪数据,挖掘结果可为实际的破案过程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罪素、证据和鉴定,是侵犯软件著作权犯罪的三个重要特质。罪素是侵犯软件著作权犯罪构成的基本组成要素,它决定犯罪证据的特点,并对证据的鉴定提出了特殊要求。反之,研究侵犯软件著作权犯罪证据鉴定的特点,则有利于收集、认定、运用证据证明犯罪罪素,进而完成犯罪构成要件的证明。侵犯软件著作权犯罪的特质罪素主要包括计算机软件及其复制、发行;其证据具有四个特点:系统性、储存与传送的隐蔽性、技术依赖性、易于变造性。在证据鉴定等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鉴定范围的确定、对案件事实的咨询及对鉴定意见和咨询意见的认定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关于电子合同若干问题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合同法》中关于电子合同存在形式、电子签名、存在时间和地点、电子证据等法律效力的分析,阐明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立法和司法解释等途径以确立电子合同在未来贸易发展方式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据制度素来被理论界比作民事诉讼制度的脊梁,而证明责任又是证据制度的核心。我国的有关法律对证据制度的规定比较原则和笼统,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文章从证明责任与举证责任的区别,证明责任的分担及证明标准三个问题上,提出了对证明责任的一些看法和观点,以期对我国的证据法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