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玲  展安 《建筑与环境》2009,3(5):74-77
经济迅猛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环境污染加剧、城乡建设无序等一系列问题使区域发展开始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生态资源成为宝贵的稀缺性资源,人们对休闲游憩场地的需求急剧增大.生态保护的理念也随之转变,开始注重挖掘生态资源的多元化功能,提升生态资源的内在价值。珠江三角洲地区于2003年首先提出区域绿地概念,并在随后的区域规划中对珠三角区域绿地进行深入研究和初步划定,在进一步落实过程中,根据新时代的发展需要,结合国外“绿道”规划建设案例的经验与启示,丰富了传统区域绿地的内涵,调整了区域绿地划定的思路,最终构建由维育生态安全的禁建控制线和促进生活休闲的区域绿道组成的区域绿地系统,并重点提出区域绿道建设行动。本文对建设“区域绿道”的设想,以及区域绿地系统的构建对其它发达地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区域绿地规划是城市资源环境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区域绿地系统概念,区域绿地及其规划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通过探讨东莞市区域绿地规划实践.明确东莞市区域绿地规划与生态控制线规划的关系,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划定东莞市区域绿地的范围,并为区域绿地规划的实施制定有效的措施。文章抛砖引玉,希望对其他地区的区域绿地系统规划建设能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贞 《风景园林》2011,(1):72-77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区域绿地在域市化进程中的变化和环境承载力分析,针对本区域的绿地空间格局及其生态功能转型对区域(社区)生态健康的影响,提出农田一农村以及河流是未来生态城市和区域生态安全的战略点和景观纽带的低碳绿地发展思路.并认为对区域绿地的城市化建设应有一种制约机制,而提出低碳概念和建立定性或定量指标也是今后绿地建造的重...  相似文献   

4.
一、立项背景为解决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促进城乡区域可持续发展,珠三角曾先后探索了"生态敏感区"、"区域绿地"等生态资源保护方式,但这些孤立地进行保护的做法,难以改变生态系统被不断蚕食的局面。2009年编制的《珠三角城乡规划一体化规划》,在评估和反思《珠三角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实施效果时发现,单纯划定区域绿地并进行严格保护的做  相似文献   

5.
一、立项背景 为解决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促进城乡区域可持续发展,珠三角曾先后探索了"生态敏感区"、 "区域绿地"等生态资源保护方式,但这些孤立地进行保护的做法,难以改变生态系统被不断蚕食的局面.2009年编制的《珠三角城乡规划一体化规划》,在评估和反思《珠三角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实施效果时发现,单纯划定区域绿地并进行严格保护的做法过于被动和静态化,并未能完全遏制区域生态不断遭受非农建设侵蚀的状况,只有将生态资源的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把图面上的生态安全格局变成现实,从而首次提出了建设珠三角"区域绿道网"的构想,通过构建贯通城乡区域的连续性、网络状的绿色开敞空间系统,融生态廊道和慢行系统于一体,使"区域绿地"被动的生态保护功能与"区域绿道"主动的生活休闲功能合而为一,推动珠三角生态一体化、生活一体化乃至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6.
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理念的提出,不仅表明我国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也反映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体现出我国在建设城乡人居环境过程中的理念转变和对理想城市建构模式的探索。在此背景下建设公园城市,重点任务就是探讨在不改城市结构、不大搞公园工程的前提下,将现有绿地资源盘活并加以利用,以实现公园绿地空间的优质服务。因此,重视公园绿地发挥生态作用同时提供游憩空间,研究二者协调发展对城镇和人民有着深远意义。在各大城市纷纷建设公园城市的同时,小城镇作为联系城乡的重要区域,其未来发展同样重要。本文以公园城市理念为指导,从小城镇公园绿地本体入手,以浙江省长兴县为例进行优化研究。结合现状公园绿地分析游憩与生态供给情况,提出内部功能协调发展的可行性策略,实现公园绿地发挥生态作用与提供游憩功能并行,为小城镇建设成为公园城市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7.
吴榛  张凯云  王浩 《中国园林》2022,38(4):56-61
绿地生态网络对维护城市生态结构稳定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网络结构与城市发展、扩张及结构演化在时空层面有动态的耦合关系。现阶段绿地生态网络构建多处于一种静态的构建与优化思路中,忽视了城市化过程中自然与城市间的动态变化。从风景园林学视角出发,以南京市部分区域为例,通过多期遥感数据,基于CA-Markov模型模拟城市未来发展情景,并在过去、现在和未来各时期用地分类基础上,对城市动态扩张演变下的绿地空间与其所形成的生态网络进行研究,以期构建适用现在、面向未来的绿地生态网络,将丰富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研究新思路,并为中国风景园林建设和绿地系统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环城绿地建设有利于解决城市或城市群生态环境的恶化、空间结构的混乱、区域功能的退化等问题。以北京水乡和珠江三角洲河口为例,从区域生物多样性、景观异质性、区域生态恢复等3个角度探讨了区域性环城绿地生态规划的理念。  相似文献   

9.
王洁宁  张莎莎 《园林》2023,(10):67-74
生态正义是指导人类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公平分配绿地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价值观。以“城市绿地规划的生态正义观”为研究对象,选取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2012-2022年的相关文献作为数据源,利用知识图谱软件Cite Space梳理了西方城市绿地规划的生态正义观研究发展脉络、知识基础以及研究热点。研究结果发现,近10年国外相关研究的发展脉络清晰,主题视角多元且内容交叉广泛,知识基础明确;研究热点分为城市绿地分布的公平性与可达性评估、弱势群体的绿地享有评估、影响城市绿地规划公平的因素及策略、生态正义导向的绿地补偿以及生态正义对居民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5个方面。未来研究将在生态正义的价值体系、基于碳汇计量的绿地补偿、行业标准体系构建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0.
土地是人类生存之本,生态环境是人类健康和发展之源,人口膨胀、资源枯竭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渐突显,迫使人们进一步重视人类未来与持续发展问题,重视土地利用的节约集约性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为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实现城乡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深入剖析市域绿地概念内涵及特点,从分析当前市域绿地管控瓶颈入手,提出分类分级分单元的管控对策,即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的分类管控,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的分级管控和基于分工协调的分单元管控,并从注重"量"和提升"质"两方面确定管控内容,使生态保护及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具有切实的可操作性,为城乡统筹下的区域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实践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城市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城市园林绿地的生态效应以及当前我国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中存在的生态误区的基础上,提出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应结合区域的自然条件,保障绿地系统的生物多样化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绿地是城市的重要生态和景观节点,不仅能丰富城市的风貌,更能展现区域发展的品质。赋予绿地的复合功能为加快城市建设,增强城市抗击极端天气的能力;减少产城矛盾,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的有效手段,为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和建设美丽乡村工作树立典范。摒弃传统绿地的构建手法,以国家级浏阳经开区克里生态走廊为例,根据区域现有资源和需求特点,以低冲击影响为目标,以复合功能为核心,利用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要求,构建融调洪、观景、农耕体验于一体的复合功能绿地。  相似文献   

13.
借助RS、GIS空间分析等方法,以空间相关指数为量化指标,对南京主城区绿地与居住用地的空间演变关系进行分时段研究。结果表明:中心城区绿地、居住用地消长对比突出,但峰值时段不同步;中心城区绿地随着与城市中心距离的加大分布逐渐增多,居住用地分布则较为均衡,绿地的"漏斗状"分布格局与居住用地"平底锅状"格局矛盾突出;公园绿地、附属绿地受居住用地带动快速增加、填充,与居住空间关联程度愈发紧密;山体水系破碎化加剧,农田急剧消退,山水田园景观与居住空间日渐疏远。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以区域生态本底为着眼加强建设用地边界控制、以有机疏散为发展导向合理布置中心区域城市功能、以开放式街区为策略高效利用各类绿地资源的应对策略,以期为城市规划及绿地规划布局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山水城市建设与人居环境的改善提升。  相似文献   

14.
结合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尊重地域特色、注重资源节约、体现景观整体性等要求,对园林景观生态设计进行了研究,并从绿地分布与植物配置两方面阐述了景观生态设计的具体体现,有利于促进生态化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于涵  曹礼昆  吴岩 《中国园林》2012,28(2):46-48
水资源作为地球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资源,已经开始面临非常严重的危机,节水也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绿地在发挥其生态、美学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在消耗着水这一宝贵的资源.对于这种现状,急需通过研究建立起一套关于绿地节水的方法和策略,并对绿地规划设计中与节水相关的一些内容进行探讨,总结出一套绿地节水的规划设计体系.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陕西不同气候区37所城市典型中小学校园绿地功能分区、绿地形态、树种应用、配置方式等植物生态设计现状进行分析,归纳了生态设计存在的问题。结合陕西城市中小学校园实际和师生生活学习特点,通过对植物生态效能实验,提出了校园绿地生态设计基本原则、方法要点、功能区划分和最优面积比例、绿地形态及不同气候区校园绿地植物配置方式,得出了校园绿地植物生态设计模式。论文研究丰富了中小学校园绿地生态设计方法理论体系,建构了绿地生态设计模式,以期为校园绿地设计从业人员和建设管理者提供理论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17.
城市绿地系统研究正从城市园林绿地向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的生态绿地转型.应用城市绿地系统有机进化论,以上海市为例,从生态网络规划的角度,探讨对城市绿地系统进化具有决定意义的基础动力、公共政策、城乡关系、内部结构、资源利用方式等基因及其变异对城市绿地系统进化的影响.以期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有机进化论的理论体系,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8.
面对当前城市建设从增量发展转向存量规划,对城乡绿地生态空间的发展提出精确空间布局和效益提升的迫切要求,项目组组织开展城乡绿地生态空间优化预测及绩效评估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本研究集合多学科多类型技术手段,形成四大类城乡绿地生态空间优化预测技术、两类城乡绿地生态空间建设示范应用以及五大类城乡绿地生态空间景观绩效评估技术.研究以"规划、建设、评估流程一体化"的研究思路引入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关注生态过程,应对重大生态问题,协同社会经济因素,实现城乡绿地生态空间规划设计与建设过程的空间布局以及综合效益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和市政公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空间布局对于公园绿地绩效实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对提高城市生态格局和居民生活水平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依据《武汉市主要公园绿地资源目录》,结合2016年Google卫星遥感影像与实地调研,建设了武汉市主城区公园绿地现状数据库,同时使用GIS软件对其空间布局特征完成了可视化分析。通过对武汉市总体公园绿地布局特征、绿地面积占比和人均绿地面积的研究得出若干发现。  相似文献   

20.
对绿地资源及评价体系进行探讨,在阐述绿地资源定义的同时,对绿地资源的构成内容进行分类;解释了绿地资源评价体系研究的意义;分析了当前我国绿地评价体系有关研究并与现行的园林绿化评价标准进行比较,提出了绿地资源评价体系在使用主体、适用范围、标准内容、评价对象及空间格局等方面的特点,并构建了绿地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作为我国现行绿地评价标准的补充,为绿地系统规划工作建立统一、科学和有效的规范,为深入市域绿地研究、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的绿地系统研究与绿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