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填充柱超临界流体色谱制备性拆分香料3-甲基-γ-辛内酯4个光学立体异构体。3-甲基-γ-辛内酯(合成的)首先在硅胶柱上制备拆分得其cis-、trans-异构体。然后,在分析模式下,考察手性柱种类、改性剂种类、改性剂含量、柱温、柱压的影响,获得拆分cis-、trans-异构体的较佳超临界流体色谱条件,cis-异构体:手性柱Chiralpak AD-H,柱温30℃,柱压9 MPa,改性剂甲醇体积分数4.0%,流动相流速1.5 mL/min,分离度1.45;trans-异构体:手性柱Chiralpak AD-H,柱温30℃,柱压10 MPa,改性剂甲醇体积分数4.5%,分离度2.24。在较佳的条件下对cis-、trans-异构体进行制备规模手性拆分得mg级4个光学立体异构体产品,光学纯度(对映体过量e.e)均为100%。  相似文献   

2.
孙蕾 《精细化工》2013,30(9):1041-1045
研究了填充柱超临界CO2流体色谱手性拆分外消旋5-羟基-8-十一碳烯酸-δ-内酯(茉莉内酯)的方法。在筛选固定相种类及改性剂种类基础上,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较为系统地考察了柱温、柱压、改性剂含量、流速等因素的影响,优化出较佳的分析型拆分条件:固定相Chiralcel OD-H,柱温31℃,柱压12 MPa,改性剂为乙腈-甲醇(体积比7∶3),在流动相中体积分数2.0%,流动相流速1.0 mL/min,分离度2.00。利用较佳条件,在流速8mL/min下进行制备规模放大,320 min内进样10 mg得6.6 mg两对映体产品,回收率66%,光学纯度(e.e%)均为100%,表明超临界流体色谱分离效率高,可作为茉莉内酯mg级对映体纯品快速制备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一种简单、快捷的柱前手性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拆分D,L-高丝氨酸内酯盐酸盐的方法。以邻苯二甲醛(OPA)和N-乙酰基-L-半胱氨酸(NAC)为手性衍生化试剂,流动相为乙腈-醋酸铵水溶液(v∶v=10∶90),色谱柱为WondaSil C18色谱柱,流速0.8 mL·min~(-1),柱温25℃,在230 nm紫外检测波长下进行检测。L-高丝氨酸内酯盐酸盐与其光学异构体分离度大于3.5,该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2,相对标准偏差为0.064%,加标回收率为99.25%。  相似文献   

4.
比较了两种手性毛细管柱B-PM和B-TA对γ-内酯的拆分性能。采用AgilentGC 6890,氢火焰离子检测器。仪器操作条件为: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50℃,载气为氮气,恒流模式0.8 mL/min。分流比100∶1,柱温采用恒温。对沸点较低的γ-庚内酯、γ-辛内酯、γ-壬内酯和γ-癸内酯,柱温设置为130℃,对沸点较高的γ-十一内酯和γ-十二内酯,柱温设置为170℃。样品为质量分数约0.2%的乙醚溶液,进样量0.4μL左右。手性柱B-PM能对γ-庚内酯、γ-辛内酯和γ-壬内酯的对映体实现完全分离,分离度均大于1.5;对γ-癸内酯只能实现基本分离,分离度为1.18;而对γ-十一内酯和γ-十二内酯分离度均小于1,不能实现基本分离。在同样的操作条件下,手性柱B-TA能对上述6种γ-内酯类化合物的对映体实现完全分离,分离度都大于3。  相似文献   

5.
王鹏  江树人  刘晶  王敏  周志强 《农药》2004,43(1):34-35
制备了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手性固定相(CDMPC),以正己烷为流动相,添加异丙醇为改性剂,在高效液相色谱上实现了对烯唑醇光学异构体的直接拆分,探讨了改性剂的含量及色谱柱长对拆分效果的影响,从而优化了拆分条件。试验结果显示,流动相中异丙醇含量的减少有利于对映体的拆分,但保留增强;长色谱柱也有利于对映体的分离。使用两色谱柱串连,当流动相中正己烷与异丙醇的比例为95:5时可达到最佳分离效果,分离因子为1.17。  相似文献   

6.
在Chiralpak AD-H色谱手性柱上正相和反相两种条件下拆分了5种硒代缩水甘油醚手性化合物,分析了流动相的组成、溶质的结构对拆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重要医药中间体2-羟基-3-甲氧基-3,3-二苯基丙酸对映体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方法。采用手性色谱柱在正相条件下直接拆分2-羟基-3-甲氧基-3,3-二苯基丙酸对映体,考察了固定相种类、流动相中异丙醇比例、柱温、流速等对2-羟基-3-甲氧基-3,3-二苯基丙酸对映体分离的影响。最终确定其拆分条件为:色谱柱为Chiralpak ID(250 mm×4.6 mm,5.0μm),流动相为正己烷-异丙醇-三氟乙酸(97∶3∶0.1,v/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0 nm,柱温为25℃;在此条件下2-羟基-3-甲氧基-3,3-二苯基丙酸对映体的分离度为2.3。R构型的检测限、定量限分别为0.5μg/mL,1.0μg/mL,其在1~100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8.4%~104.5%,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5%。3批中间体样品中R构型杂质含量均在合格范围内。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简单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S)-2-羟基-3-甲氧基-3,3-二苯基丙酸的异构体检测。  相似文献   

8.
在chiralcel AD-H[直链淀粉-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手性固定相]手性柱上拆分了氟环唑外消旋体,考察了醇的结构和含量对氟环唑外消旋体手性拆分的影响.氟环唑外消旋体的最佳拆分条件为:V(正己烷):V(无水乙醇)=70:30.  相似文献   

9.
王晋阳  王波  卞晨阳 《现代农药》2014,(2):33-34,4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Chiralpak AD-H手性柱,对喹禾糠酯原药中4个手性异构体进行分离,并对其有效体(R,R)和(R,S)体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使喹禾糠酯中的4个手性异构体达到基线分离,分析方法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变异系数为0.14%,回收率在98.37%~101.79%之间。  相似文献   

10.
以烯丙基氯和庚醛为原料通过格氏反应制得1-癸烯-4-醇,产率86%;1-癸烯-4-醇用间氯过氧苯甲酸氧化,得到1,2-环氧-4-癸醇,产率89%;然后,在碳酸钾的作用下1,2-环氧-4-癸醇进行分子内的亲核取代反应,关环得到2-己基-4-羟基四氢呋喃顺反异构体的混合物,产率90%,trans-和cis-异构体比例为53∶47;2-己基-4-羟基四氢呋喃与对硝基苯甲酰氯反应,酯化产物通过柱层析分离,得到trans-和cis-2-己基-4-四氢呋喃对硝基苯甲酸酯,产率分别为52%和40%;分离后的酯化产物的顺反异构体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到trans-和cis-2-己基-4-羟基四氢呋喃,产率分别为85%和82%;trans-和cis-2-己基-4-羟基四氢呋喃与乙酸酐反应,得到trans-和cis-2-己基-4-乙酰氧基四氢呋喃,产率分别为83%和85%。trans-和cis-2-己基-4-乙酰氧基四氢呋喃经过GC-O进行了评香分析和稀释因子的测定,结果表明,两者具有不同的香气特征和香气强度。  相似文献   

11.
利用手性色谱柱SumichiralOA4400,及流动相正己烷:二氯乙烷:乙醇=87∶10∶3(v/v),在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4nm,柱温15℃的分析条件下,成功实现了对映体(氰基3苯氧基苄醇的手性分离和定量分析,(S)异构体和(R)异构体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1和0.9975,变异系数分别为0.63%和0.64%,回收率分别为98.7%~101.3%和99.1%~99.9%。  相似文献   

12.
在直链淀粉-三-(3,5-二甲基氨基甲酸酯)(Chiralpak AD-H)手性柱上对O,O-二甲基-1-(苯氧乙酰氧基)乙基膦酸酯和O,O-二甲基-1-(4-甲基苯氧乙酰氧基)乙基膦酸酯对映体的分离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了流动相极性改良剂的类型和比例以及温度对拆分效果的影响,并初步讨论了拆分的热力学机理。实验结果显示:流动相为正已烷-异丙醇(体积比90∶1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220nm,温度25℃,O,O-二甲基-1-(苯氧乙酰氧基)乙基膦酸酯和O,O-二甲基-1-(4-甲基苯氧乙酰氧基)乙基膦酸酯在Chiralpak AD-H柱上分离度Rs分别为2.63、1.56,对映体都可得到满意的基线分离。  相似文献   

13.
何永鹏  黄祖懿 《广东化工》2022,(19):243-245
建立了以多糖衍生物为手性固定相的高效液相色谱直接拆分右旋苯醚氰菊酯的方法。在正相液相色谱条件下,考察了流动相中醇类改性剂的种类和浓度、流速、柱温对右旋苯醚氰菊酯4个立体异构体分离效果的影响,同时利用热力学方法对右旋苯醚氰菊酯的立体异构体与固定相保留和分离的热力学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采用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手性色谱柱,在流动相为正己烷∶异丙醇∶二氯甲烷=98∶1∶1(V/V),流速1.0 mL/min,柱温25℃的条件下,可以实现右旋苯醚氰菊酯4个立体异构体的基线分离。  相似文献   

14.
高效液相色谱纤维素类手性固定相对外消旋稻丰散的拆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萍  周志强  叶贵标  王鹏  任红  王秋霞  江树人 《农药》2004,43(12):542-543,546
合成了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手性固定相,制备了手性色谱柱,以正己烷为流动相,添加异丙醇为改性剂,在高效液相色谱上实现了对手性农药稻丰散光学异构体的直接拆分;系统摸索了异丙醇含量、色潜柱长度、流速及温度对拆分效果的影响,优化了拆分条件。结果显示,色谱柱长度对该化合物的拆分影响较大;流动桕巾异丙醇含量的减少以及流速减慢均有利丁对映体的拆分,但也导致保留增强;在5℃.40℃范刚内,温度升高分离度减小。使用长色谱柱,选择适温20℃,调整流动相中正己烷与异丙醇的比例为99.5:0.5(v/v),流速为0.5ml/min时,可达到最佳分离效果,分离因子为1.38。  相似文献   

15.
以2,4-二硝基氟苯为衍生化试剂,建立柱前衍生化结合手性固定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拆分2-甲基哌嗪对映体的方法。采用Chiralpak IA(250 mm×4.6 mm,5μm)手性色谱柱,流动相为V(正己烷)∶V(无水乙醇)∶V(二乙胺)=50∶50∶0.1,检测波长261 nm,流速0.5 mL/min,柱温30℃。在此优化试验条件下,衍生后的对映体分离度达3以上,在0.15~1.5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连续重复进样6次,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15%以下。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2-甲基哌嗪异构体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高效液相色谱法拆分手性农药及其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以正已烷-异丙醇为流动相,在直链淀粉-三(3,5-二甲基氨基甲酸酯)(Chiralpak AD-H)手性柱中,对有机磷农药O,O-二甲基-1-(3-三氟甲基苯氧乙酰氧基)乙基膦酸酯外消旋体进行了拆分,考察了流动相组成、柱温等对O,O-二甲基-1-(3-三氟甲基苯氧乙酰氧基)乙基膦酸酯对映体的保留和分离的影响;对O,O-二甲基-1-(3-三氟甲基苯氧乙酰氧基)乙基膦酸酯R、S对映体与固定相之间的保留和分离的热力学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HPLC法对氟代巴拉苏酰胺进行手性分离,并研究其分离机理。通过考察2种不同的多糖手性固定相(CSP)(Chiralpak AD-H和Chiralcel OJ-H手性柱)、不同比例的流动相(正己烷和异丙醇),得到最佳手性分离条件,设置不同柱温得出相应的色谱参数,建立分子模型应用软件Autodock对氟代巴拉苏酰胺和手性固定相结构进行对接。结果表明,以V(正己烷)∶V(异丙醇(IPA))=70∶30为流动相,在手性柱Chiralpak AD-H上获得最佳分离,其选择因子α为1.54,分离度R_s为6.50,且方法学验证均在合理范围内。另外,通过热力学研究和分子模拟对分离机理进行简要探讨,得出氢键和π-π相互作用是氟代巴拉苏酰胺与多糖手性固定相手性识别的重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将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应用于当归挥发油中Z-藁本内酯的提纯。采用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9.4 mm I.D.,5μm),分别考察了改性剂、流速、压力、温度对色谱分离过程的影响,确定了较适宜的色谱提纯条件:CO2流速10 g·min-1,柱温313.15 K,柱压14 MPa;在此工艺条件下提纯制备Z-藁本内酯单体,得到的产品纯度为98.5%(wt)。研究了色谱过程的热力学规律,绘制色谱分离过程的van’t Hoff曲线,并由此得到了色谱相转移过程焓变为21.46kJ·mol-1,并比较了Z-藁本内酯与相邻组分从流动相到固定相分配过程中焓变和熵变的差值,在此条件下Z-藁本内酯色谱分离过程为焓控过程。  相似文献   

19.
杜曦  王钦  何晓 《化学试剂》2011,(7):652-654
以纤维素-三(3,5-二甲苯基氨基甲酸酯)为固定相,系统研究了标题化合物在HPLC系统中的拆分.分别考察了流动相组成、流动相流速、柱温等对拆分效果的影响,并考察了样品的稳定性.建立了以手性OD柱为固定相拆分标题化合物的方法.结果表明:用手性OD柱(25 cm×0.46cmi.d.),以V(正己烷):V(异丙醇)=90:...  相似文献   

20.
采用超临界CO_2流体色谱分离酚类同分异构体化合物:2,4-二叔丁基酚和2,6-二叔丁基酚。通过单因素法考察了色谱柱类型、改性剂种类、改性剂浓度、色谱柱温、背压对容量因子和分离度的影响,确定了较佳的分离条件:色谱柱Sepax SFC-Pyridine(250 mm×4.6 mm,I.D.5μm);流动相:V(CO_2):V(乙醇)=90:10;流速:3 m L/min;柱温:35℃;背压:100bar;紫外检测波长:270 nm;进样量:30μL浓度为1.0 mg/m L的2,4-二叔丁基酚和2,6-二叔丁基酚的甲醇溶液,此时,分离时间在5 min以内,分离度达到4.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