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大蒜浸提液对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清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大蒜浸提液对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采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大蒜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并研究了影响该清除率的因素.结果表明,80 ℃水浴10 min,物料比1∶2(m/m)的大蒜浸提液在pH为4.0的反应液中反应20 min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最大.将研究结果用于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研究生姜微波浸提液对亚硝酸盐的清除效果.采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对影响亚硝酸盐清除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微波功率460 W,微波作用时间90 s,生姜微波浸提液用量28 mL,反应时间为18 min时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最高,可达到30.14%.将研究结果应用于肉制品中,对亚硝酸盐的清除效果也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大蒜浸提液对咸鱼中亚硝酸盐清除作用的影响,根据亚硝酸盐含量与吸光度成正比的关系,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实验测定,并计算清除率。通过对大蒜浸提液浓度、大蒜浸提液浸提温度、大蒜浸提液用量和反应液pH 4个因素进行分析,同时选择最佳的浸提剂和咸鱼处理时间。结果表明,当大蒜浸提液浓度为3∶1、大蒜浸提液浸提温度为70℃、大蒜浸提液用量为6mL、反应液pH为3.5、以蒸馏水作为浸提剂并处理11d时清除率最高,达到68%。  相似文献   

4.
研究茶叶浸提液对降低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残留的作用,以提高肉制品食用安全性。根据茶叶浸提温度、浸提时间、茶叶浸提液用量和反应时间、反应液pH对降低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残留的效果,采用正交试验选择茶叶浸提液清除亚硝酸盐的最佳工艺条件。茶叶浸提液[物料比(g/mL)1∶10,90℃水浴浸提60 min]清除亚硝酸盐的最佳条件为12 mL提取液在pH 5.0的反应液中反应20 min,体外清除率最大为56.83%;对肉制品(20 g)中亚硝酸钠的清除效果达到44%以上。此研究为茶叶浸提液降低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残留应用于实际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蒜浸提液清除酱腌菜中亚硝酸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采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大蒜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研究了影响大蒜浸提液清除亚硝酸盐的因素。结果表明:物料比为1:2的大蒜漫提液在80℃水浴下处理10min,反应液pH为4.0,反应20min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最大。将研究结果用于酱腌菜中亚硝酸盐的清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猕猴桃汁浸提液对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清除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猕猴桃汁浸提液对降低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残留的作用,以提高肉制品食用安全。根据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浸提液用量和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降低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残留的效果,采用正交实验选择清除亚硝酸盐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猕猴桃汁浸提液(料水比为1∶3,55℃下浸提30min)清除亚硝酸盐的最佳条件为:9mL提取液在50℃下反应5min,体外清除率最大为96.18%;对肉制品(20g)中亚硝酸钠的清除效果达到81%以上。研究为猕猴桃汁浸提液降低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残留应用于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实验采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大蒜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并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对大蒜清除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即浸提温度、浸提液用量、反应液pH值、反应时间、浸提时间进行多项式回归模型建立和最优化.结果表明大蒜清除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78℃、浸提时间14 min、反应液pH值4.2;浸提液用量3.81 mL、反应时间21 min.将研究结果用于腌肉中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为拓宽黑麦深加工,也为研究谷物子实多酚物质对亚硝酸盐的清除效应,以黑麦为材料,采用分光光度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黑麦多酚乙醇提取液体外清除亚硝酸盐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黑麦多酚提取液对亚硝酸盐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2.11μg/m L的黑麦多酚提取液6 m L,在60℃、p H5.0的条件下,反应30 min,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最大,可达到89.35%。研究结果可为黑麦资源的加工利用提供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大蒜、大葱、洋葱三种蔬菜浸提液在同等条件下对酱菜中亚硝酸盐的清除率。实验结果表明:三种蔬菜浸提液均能有效地清除酱菜中的亚硝酸盐,清除率依次为大蒜(75.09%)>大葱(62.48%)>洋葱(56.41%)。与大葱、洋葱相比,大蒜对酱菜中亚硝酸盐的清除率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大葱与洋葱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10.
采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大蒜、大葱、洋葱三种蔬菜浸提液在同等条件下对酱菜中亚硝酸盐的清除率。实验结果表明:三种蔬菜浸提液均能有效地清除酱菜中的亚硝酸盐,清除率依次为大蒜(75.09%)>大葱(62.48%)>洋葱(56.41%)。与大葱、洋葱相比,大蒜对酱菜中亚硝酸盐的清除率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大葱与洋葱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11.
利用溶液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与其吸光度成正比的关系,采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芹菜、胡萝卜、油菜、西葫芦、西红柿、黄瓜六种蔬菜未加大蒜浸提液时以及添加后的亚硝酸盐含量,得出大蒜浸提液对六种蔬菜中所含的亚硝酸盐的清除率。研究了影响大蒜浸提液清除亚硝酸盐的几种因素:大蒜浸提液与亚硝酸盐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介质的pH值和反应时大蒜浸提液的用量。结果表明:物料比为1∶2的大蒜浸提液在80℃水浴下处理10min,反应液pH为4.0时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最大。将研究结果用于蔬菜中亚硝酸盐的清除,效果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2.
大蒜清除亚硝酸盐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飞云  徐颖  李启蒙 《食品科技》2008,33(2):182-184
对大蒜清除亚硝酸盐的作用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考察了反应时间、浸提温度、pH 值及提取液浓度等条件对清除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影响其清除亚硝酸盐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3.
以洋葱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设计法,研究了不同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溶剂用量对洋葱提取物清除亚硝酸盐的影响。结果表明: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乙醇浓度依次影响洋葱提取物的亚硝酸盐清除率,优化得到的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提取温度69.0℃,提取时间40.7 min,溶剂用量3.7 mL/g;在此条件下,洋葱提取物亚硝酸盐清除率为82.78%。  相似文献   

14.
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糖蒜的加工方法,研究表明,以1000g新鲜大蒜为基础,可口的糖蒜的最佳配方是白糖添加量300g,食盐添加量50g,水添加量950g,醋添加量900g。同时研究了此配方糖蒜的亚硝酸盐30d的变化规律以及与腌制时醋浓度的关系,为在糖蒜的合理储存、加工、食用时尽量减少亚硝酸盐对人体的危害提供了参考。结果表明:糖蒜亚硝酸盐含量随着腌制时间的增长在不断地递增,第20天时糖蒜的亚硝酸盐最大值为9.635mg/kg,随后亚硝酸盐含量逐渐降低且趋于稳定状态。糖蒜亚硝酸盐含量随着腌制糖蒜醋浓度的增大而降低,腌制时醋和糖的比例从1∶1升至1∶7时,糖蒜的亚硝酸盐含量从1.3332mg/kg降至0.081mg/kg。试验的加标回收率为93%,RSD为0.0208%,远小于2%,表明试验结果符合试验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要求。根据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对于蔬菜类食品规定亚硝酸盐含量不得超过20mg/kg[1],食用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5.
山楂清除亚硝酸盐及阻断亚硝胺合成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通过微波法提取山楂的活性成分,在模拟人体胃液条件下,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浓度的山楂提取液对亚硝酸钠的清除能力和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能力,并与Vc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山楂提取液对亚硝酸钠的清除率及其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率,与其浓度基本上呈正相关,对亚硝酸钠的清除率最大可达67.53%,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率最大可达95.97%;通过与Vc的对照、分析,得出山楂提取液具有较强的清除亚硝酸钠和阻断亚硝胺合成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肉制品中残留的亚硝酸盐有害于人体健康.本试验中将抗坏血酸、原花青素和蒜泥添加至香肠中,研究它们对亚硝酸钠残留量的影响.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香肠中亚硝酸钠的残留量,结合感观评定确定抗坏血酸、原花青素、蒜泥的最佳添加范围.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这3种物质混合的最佳混合比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功能成分添加量的增加,香肠中亚硝酸钠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