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建新  张志滨 《治淮》2014,(1):28-29
近年来,国家不断推进水管体制改革进程,邳州河道管理局作为水利部首批试点单位之一,平稳顺利地完成了水管体制改革,实现了水利工程的管养分离。这次改革改变了以往管理单位管养不分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是水管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该项工作完成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水管体制改革的成败。目前委托运行和维修养护的市场化已是大势所趋,根据杭州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管养分离"试点的现状分析和调研,结合杭州市实际,提出进一步推进市属水利工程"管养分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朱弘剑 《治淮》2009,(4):24-25
2002年,国务院出台了《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2005年水利部直属单位水管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启动,2006年水利部直属单位水管体制改革工作基本完成。通过改革,初步建立了以“管养分离”为核心的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了水管单位与维修养护单位人、财、物及责、权、利的分离,强化了水管单位的工程管理责任主体地位,畅通了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经费渠道,水利工程得到及时维修养护,防洪减灾效益得到充分发挥,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4.
2006年,水管体制改革全面实施,沂沭泗局打破了沿用多年的"专业队伍与群管队伍相结合"的工程管理模式,建立了以"管养分离"为核心的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本文对沂沭泗直管工程维修养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有关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水管体制改革后,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实行管养分离,通过近几年水库工程维修养护经费测算与实施管理实践,探讨水库工程维修养护经费测算程序流程及相关要求和注意事项,对水库维修养护测算及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应对措施,分析探索工程维修养护管理方法和管理方式,共同促进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水平提高,确保水库工程安全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6.
2006年,水管体制改革全面实施,海河下游管理局打破了沿用多年的"专业队伍与群管队伍相结合"的工程管理模式,建立了以"管养分离"为核心的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对海河下游管理局直属工程维修养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有关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防洪工程维修养护是水管单位管养分离体制改革后的一项新兴业务,而注重同时性、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连续性、可比性是搞好内业资料整编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当前工程维修养护资料整编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完善资料整编工作必须采取提高素质、健全制度、机制约束、责任追究等综合对策.  相似文献   

8.
2001年下半年,大兴农场水务局针对水管单位存在的机构臃肿、效率低下、工管水平不高等问题,在总局水管总站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与分局水务局一道,对管养任务较重的挠力河堤防与南北两大涝区排水站进行了管养分离改革试点。一年来的试点成果表明,实行水利工程管养分离,给水管单位注入了活力,使从前工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降低了管理费用,提高了工程养护的标准。一2001年以前,大兴农场水利工程管护工作由农场水管  相似文献   

9.
2006年水管体制改革后,黄河水管工程的维修养护工作发生重大变革,结合维修养护新标准和黄河实际,开展维修养护技能竞赛既必要又迫切.黄河工程维修养护技能竞赛活动包括明确竞赛组织、确定维修养护竞赛项目、制定项目评分标准和技术要求、确定参赛人员和评委、确定竞赛时间和地点以及参赛工具、确定奖励激励办法等.通过组织竞赛活动,可以达到全面练兵,实现维修养护职工适应水管体制改革后新形势要求,还可解决维修养护职工暴露出的思想和技能问题等.  相似文献   

10.
陆婷婷  黄桂新  高栋 《治淮》2014,(11):45-46
2002年9月,国务院出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2004年12月,水利部印发《水利部直属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方案》,以管养分离为核心的水管体制改革正式拉开了帷幕。2005年5月,沂沭泗水利管理局出台《沂沭泗局水管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试点)》,根据指导意见,维修养护企业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1.
随着水管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天津市引滦工程黎河管理处推行管养分离已经有3年时间,输水工程维修养护工作也在逐步向规范化、专业化、市场化迈进。结合黎河工程养护的实践,从思想认识、工作机制、方案编制、质量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对加强黎河工程养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王婧 《山西水利科技》2010,(1):71-72,75
灌区工程管理养护水平直接关系着灌区效益的发挥,文中对汾河灌区工程维修养护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当前水利工程管养体制改革,在汾河灌区工程维修养护实施策略、组织管理机制、工程造价和工情信息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姗 《山西水利》2012,(7):43-44
新时期水管体制改革背景下加强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阐述当前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进展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新时期专业维修养护队伍建设存在的运行困难、经费不足和质量控制手段落后等主要问题,提出了维修养护制度体系建设、落实专项经费和提高项目实施能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水管体制改革后,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参与各方的职责、水利维修养护项目实施管理、验收与结算程序等方面,对如何规范化地开展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规范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水管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行,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工作在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迈进。目前,随着农业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理念的普及,以及新的适应气候变化措施的应用,工程管理工作对维修养护工程档案资料的整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鉴于维修养护项目多、内容杂等因素,结合近年来整理档案资料的经验,将从六个方面简述如何规范、全面、快捷的整理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工程档案资料。  相似文献   

16.
闰雪艳 《陕西水利》2012,(4):184-185
通过对水管体制改革后渠道工程维修养护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对工程的管护措施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科学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以保证灌区施设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7.
随着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和提高维修养护项目技术资料的管理水平越来越显得重要.作者结合自身多年从事维修养护资料管理的实际,就加强维修养护项目内业资料管理应当采取的具体措施提出几点看法,以进一步促进维修养护工作健康发展,巩固水管体制改革成果.  相似文献   

18.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批转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水利部会同财政部历时两年,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组织经费测算,组织课题组专家攻关,并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制定了<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和<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目前已由水利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两定标准"是实施水管体制改革的重要基础性文件,使水管体制改革进入了可操作阶段.认真贯彻落实"两定标准",积极开展水管体制改革试点,总结经验,全面推进水管体制改革,是各级水利部门、各水管单位的重要工作.为此,本刊就贯彻落实<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以下简称<定额标准>)应注意的有关问题,专访了水利部财务经济司司长张红兵.  相似文献   

19.
黄伟涛  胡静 《陕西水利》2009,(6):28-28,12
2006年,渭河下游在改革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完成了水管体制改革,成立了维修养护公司,建立起了以"管养分离"为框架的工程管理体制,维修养护经费得到落实.在新体制运行过程中运行机制得到逐步完善,工程面貌和管理水平逐年不断的提升.尽管如此,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水管体制改革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供借鉴,按市场化运作模式开展工程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许多已知和未知的问题需要及时地解决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水管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全面开展以来,各级水管部门及有关水管单位积极推进和规范管养分离,有效提高了水利工程的运行和维修养护工作水平,水利工程管理面貌得到了显著改善,但是维修养护工作仍面临诸多现实问题。本文从管理结构不完善、管理人员专业技能不足、维修养护制度制定不规范、维修养护经费下达不及时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新时期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