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谷驿油田唐157井区油藏地质特征与储层特征研究表明井区长6油藏属于低渗透油藏,针对目前开发现状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已有井的动态资料研究单井产能、含水率变化及其油井产量的变化规律,对注采、井网系统、注水情况、水驱状况、动用状况及注水井的受效特征进行分析,综合评价了唐157井区的注水开发效果,为特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特低渗透薄互层油藏利用常规注水开发效果很差。如何合理动用该类油藏,目前在开发中是一大难题。以梁家楼油田梁112块为例,对特低渗透薄互层油藏弹性开发中的合理井网、井距、经济效益评价、技术保障等进行了研究。经过一年实施取得了好的效果。区块2004年2月投入开发,到2005年2月投产15口,开14口,初期日产油186.9t/d,平均单井日产油14.0t/d,累产油2.7651×104t。  相似文献   

3.
直井注水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相当成熟,但是,直井注水并不能满足所有油田的注水需求,尤其是在低渗油藏和储层较薄油藏的开发中,由于储层厚度薄,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导致直井开发低渗油藏和薄油藏的效果较差。因此,可以考虑使用水平井注水开发上述油藏。  相似文献   

4.
低渗透油藏具有孔隙喉道小、泥质含量高、渗透率低等特点。在注水过程中,注入水与储层里的粘土作用,造成渗流阻力大,注水压力上升。注水压力高导致低渗油藏长期欠注,油藏采出程度低,是低渗透油藏开发遇到的普遍难题。本文根据低渗油藏注水损害机理,筛选和研制了适合低渗透油藏的保护剂,该保护剂具有防膨、驱油、润湿反转效果,在莱113-1井应用效果明显,实现了低渗油藏降压增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低渗透油藏开发难度大、开发效果较差,需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注水调整方案。子长油田新寨河区块长2油藏通过开展地质再认识、完善注采井网,针对开发矛盾,采取“推、拉、压、引、调”五种流线优化治理思路,从而改善油藏注水开发效果,形成了一套低渗油藏注水开发技术,同时对低渗透油藏的注水高效开发提供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庙125X1断块NgⅡ3小层属于常规稀油油藏,主要以水平井开发为主,为补充地层能量、改变液流方向,2008年转入注水开发,在注水开发中进行剩余油挖潜,但油井表现出见效快、易水淹特征,通过周期注水、动态调控、调剖调驱等手段调控效果差、有效期短。针对这些问题,对生产井M125-P6井进行CO吞吐试验,获得成功,增油效果明显,同时为浅层稀油油藏水平井控水提供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庙125X1断块NgⅡ3小层属于常规稀油油藏,主要以水平井开发为主,为补充地层能量、改变液流方向,2008年转入注水开发,在注水开发中进行剩余油挖潜,但油井表现出见效快、易水淹特征,通过周期注水、动态调控、调剖调驱等手段调控效果差、有效期短。针对这些问题,对生产井M125-P6井进行CO2吞吐实验,获得成功,增油效果明显,同时为浅层稀油油藏水平井控水提供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桩西采油厂五号桩油田桩74区块油藏较深、温度较高,属于典型的高温特低渗油藏,工艺措施适应难度大。目前特低渗透油藏存在注水压力不断上升、注水困难,形成了“注不进、采不出”的被动局面,严重影响了低渗油藏开发效果。针对这一开发矛盾,研究并实施了压驱技术,通过“高压力、大排量”的注水方式,短期内快速有效的补充地层能量,提高生产压差及油井产能,进而提高低渗油藏最终采收率。矿场试验1个井组,注水排量1~1.5m3/min,最高注水压力45.9MPa,累计注水4.1×107 m3,对应油井井组累增油3645t。  相似文献   

9.
铁边城地区长4+5油藏属于典型的低渗透油藏,针对其低渗透油藏递减快、稳产难、采收率低的特点,进行了超前注水技术应用研究。在油藏研究基础上从水井注水时机、注水见效时间、注水压力、注水强度的确定4个方面对超前注水技术措施进行了阐述。该方法取得了明显效果,对铁边城地区低渗及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应用水平井开发油藏,可以增加单井控制储量和单井产能,但水平井注水开发仍然不同于常规井网开发,需要合适的注采井网,合理的注采参数以确保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1])。宁东26井区延安组延5油藏为低压低渗边水油藏,利用水平井通过合理的井网部署,注水后加强精细注采管理,对注水受效特征进行分析,明确主流线方向,以此为依据,理论联系实际,确定合理的注采比,采油速度,生产压差等参数。宁东26井区延5油藏通过水平井开发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预测最终采收率在30%,成为水平井开发取得较好开发效果的典型例子。  相似文献   

11.
B166井区为白豹油田主力开发区块之一,早期井区南部开展强注强采开发试验,导致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采油速度低、递减快。笔者总结南部开发试验经验,参阅大量注水开发技术文献,并借鉴国内外油田注水开发实例,在超低渗油藏已成熟的超前注水技术基础之上,创新性的提出了温和注水技术。北部试验井组采用超前温和注水开发技术,取得良好的开发效果,平均单井日产油为强注强采井2倍左右,表明了超前温和注水技术适用于B166井区注水开发,该技术在国内外同类型油藏注水开发实践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研究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对油田的开发具有实际指导作用。以静态的地质特征和动态的开发数据为基础,对桩74块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实施合理加密井网、早期精细注水、整体压裂改造、非常规水平井等技术,在桩74块开发试验中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对实现该类油藏的有效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于采用一套直井注采井网开发的碎屑岩油藏,受各小层间渗透率差异大影响,储层非均质性严重,注水井注水层段内各小层吸水不均,高渗层强吸水,对应同层位油井见效快,易水窜,低渗层吸水量小或不吸水,导致水驱控制储量动用程度差,影响油藏开发效果。通过对M油藏注水效果分析,结合吸水剖面、产液剖面、含油饱和度等动态监测资料,利用渗透率极差、非均质系数以及变异体系数值大小,提出了注水井段内各小层细分重组方法,指导现场注水井段优化调整20井次,新增水驱动用储量146万吨,阶段注水累增油2.5t,取得较好效果,可为其他油藏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4.
异常高压低渗油藏的注水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渗油藏在我国占有重要地位,而异常高压低渗油藏是一类特殊的低渗油藏,研究其注水开发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阐述该类油藏渗流与开发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低渗油藏的注水开发中的问题,并指出改善注水开发效果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5.
低渗透油藏历经二十多年的开发,受注采井距大、储层污染等因素制约,造成地层能量差,注采两难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油水井能力的发挥。尽管近年来,部分油井动液面仍持续下降,注水不见效,导致注水效果差,影响油藏开发水平。因此采油厂从大局出发,积极转变观念,以增强油田稳产基础为目标,以单元目标化管理为总抓手,地质、工艺配套联动,各项目组成员密切结合,以提高低渗油藏油水井能力为中心,强化油水井治理,努力提升低渗油藏开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濮城低渗油藏现存井网适应性和注采井距进行研究和调查,在低渗油藏应力压敏性及低渗储层裂缝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低渗透储层特征,确定合理注采井距;利用油藏精细描述及相控剩余油研究对潜力进行再认识。并针对油藏注采井距大油井见效不明显的问题,立足于现有水井“实施逐层段前期培养注水”,经行加密调整及对油井实施压裂改造,有效动用潜力层,改善低渗多油层非均质油藏开发效果,加强工艺配套集成应用,实现油藏的稳产和上产。  相似文献   

17.
江苏油田复杂小断块油藏经过长期的注水开发后,目前处于中高含水开发期。现阶段储层非均质性对注采井网的影响更加突出,局部存在低效无效注水循环问题,亟需优化调整注采井网。根据非均质油藏剩余油富集类型和影响因素,在原井网基础上,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开展相控条件下的注采井网优化技术政策研究。根据模拟结果,确立了抽稀井网和转注高含水油井两种注采井网优化技术的政策界限,指导陈2断块、韦2断块注采井网优化调整,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为改善高含水油藏水驱开发效果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孤岛油田孤北35井区低渗油藏开发技术政策界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 ,针对孤岛油田孤北 35井区低渗油藏特征 ,充分利用油藏工程方法和油藏数值模拟技术 ,对不同注水方式及不同采油速度下的开采效果、合理井网 ,不同开采方式下的采收率等方面展开讨论 ,研究了油藏注水开发的可行性、注水方式及不同采油速度对开发指标的影响 ,为油藏的合理开发提供了较为充实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低渗砂岩油藏具有结构复杂、流体物性分布不均等特点,注水开发成效低,难以实现稳产。本文结合实例,对低渗砂岩油藏控水稳油技术应用以及效果进行具体分析,为同类油藏采用该技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李家岔长6油藏属于超低渗透油藏,前期自然能量开发产量递减大、采收率低,无法满足工业开采的要求。为了提高油藏的单井产量和采出程度,本次研究从油藏注水补充能量的必要性出发,利用目前成熟的油藏工程方法,对8611井区长6油藏储集层流体渗流特征、注水适应性以及注水提高采收率效果进行分析。同时针对李家岔长6油藏自然能量转为注水开发的必要性开展研究,提出合理的注水开发方案,为油田稳产方案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