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加氢反应器产品制造采用2.25Cr-1Mo-0.25V等高强度合金钢材料,高强钢碳当量过高易产生焊接冷裂纹,且Cr、Mo、V等强碳化物元素加大了产生再热裂纹的倾向.为避免产品制造过程中产生焊接缺陷,通过对母材及焊材化学成分的匹配、焊接工艺参数的控制,采取合理的焊后热处理工艺等措施,达到了控制加氢反应器焊接质量目的.经焊...  相似文献   

4.
采用并流共沉淀法,分别以Na2CO3、CO(NH2)2、Na HCO3、C2H7NO和Na OH为沉淀剂,制备了5种Cu O/Zn O/Al2O3浆态床合成甲醇催化剂,考察沉淀剂对催化剂前驱体物相组成及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含CO32-沉淀剂所制备的催化剂前驱体中的(Cu,Zn)2CO3(OH)2和(Cu,Zn)5(CO3)2(OH)6为活性组分,且前者较易形成,两者焙烧后形成Cu O-Zn O固溶体,铜锌间协同作用强,催化剂活性高。而含OH-沉淀剂制备的催化剂Cu O和Zn O间分散性差,催化剂活性差。催化剂性能评价结果表明,以Na2CO3为沉淀剂制备催化剂前驱体中(Cu,Zn)2CO3(OH)2和(Cu,Zn)5(CO3)2(OH)6物相含量最高,其催化性能最好:CO转化率和甲醇时空收率分别为40.45%和256.8g·kg-1·h-1,失活率为0.77%/d。  相似文献   

5.
6.
7.
8.
熊玉平  张国静 《炼油与化工》2012,(2):13-16,57,58
俄罗斯原油属于高硫中间基原油,掺炼俄罗斯原油可以打破国内炼油厂加工原油的单一格局。文中从掺炼俄罗斯原油对催化裂化装置的产品分布、产品性质、对含硫污水、汽油烯烃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了掺炼俄罗斯原油后应增加催化剂、防腐剂的注入量等对策。  相似文献   

9.
将自制的铜铬催化剂用于合成气制甲醇和甲酸甲酯的反应。采用搅拌釜式反应器在液相中进行。在低温低压条件下(383K,4.0MPa),平均反应速率达到58.2g/(L·h),甲醇和甲酸甲酯的总选择性接近100%。  相似文献   

10.
11.
催化裂化油浆沉降剂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加入沉降剂的方法可以对催化裂化油浆进行改质,使产物灰分达到一定要求后,作为生产炭黑油、针状焦及橡胶填充油的原料。国外有正离子型、负离子型和非离子型沉降剂,所对应的化合物依次为:脂肪族季铵盐、水溶性聚胺;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磺化聚苯乙烯、部分氢化的聚丙烯酰胺等;烷基酚醛树脂。国内以中国石化洛阳石化炼油厂FCC油浆为原料,采用胺型沉降剂,可使上层90%的FFC油浆平均灰分由4 560μg/g降至743μg/g,灰分脱除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催化裂化油浆的性质和组成特点,介绍了油浆液-固分离的自然沉降法、离心分离法、过滤分离法、沉降助剂法和静电分离法等技术,总结了近年来催化裂化油浆的5种主要组合加工工艺及其发展应用情况。研究发现,FCC-渣油加氢组合工艺将在未来发挥重要的作用。还对催化裂化油浆生产的改性沥青、针状焦、橡胶软化剂、碳素纤维材料、导热油等高附加值化工产品的应用进行了阐述。为炼油厂根据自身发展状况选择适合本厂的加工工艺,实现催化裂化油浆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确定延迟焦化工业装置原料掺炼FCC油浆的上限值并解决炉管结焦问题,利用特制重质油热反应评价装置,对FCC油浆切割的窄馏分进行单独热裂解实验,考察FCC油浆窄馏分热加工行为;对FCC油浆与焦化原料进行不同掺炼比实验,考察其结焦倾向及产品分布。结果表明:导致加热炉炉管结焦的主要反应物为FCC油浆360~420℃窄馏分;460~500℃馏程范围的FCC油浆主要发生缩合反应,是增加焦炭产率的主要贡献物;对提供的典型油样,当油浆掺炼比在9%以下时,不会导致炉管大规模结焦。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主要运行参数及油浆结焦原因,采用多种优化运行措施,控制催化分馏塔底温度在335℃左右、液位在35%左右,提高油浆循环量,保证油浆外甩量,油浆系统线速增大到1.0 m/s以上,分馏塔底停留时间不大于7.00 min,适当注入阻垢剂,投用油浆过滤器等,解决了装置油浆系统结焦问题。  相似文献   

15.
16.
催化裂化装置油浆外甩的温位高、流量小、回收困难,是装置节能降耗的难点.传统水箱式冷却器有较多弊端,只能满足油浆外甩温度的控制.根据某石化分公司140×104 t/a催化裂化装置油浆系统流程特点,兼顾长周期运行要求,经过攻关试验,应用U型管釜式蒸汽发生器取出油浆外甩余热,可发生0.4 MPa饱和蒸汽0.6 t/h,取代传统水箱式冷却器,生产操作平稳,控制手段更为灵活,尤其是增加了应急状态下的操作弹性,消除了现场"冒白汽"现象.  相似文献   

17.
根据催化裂化反应机理和多产异构烷烃的重油催化裂化(MIP)工艺的特点,结合大量的工业数据,开展了MIP工艺过程集总动力学模型与BP神经网络模型相结合提高目标产物预测精度的研究,建立了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柴油、汽油、液化气、干气和焦炭8个集总反应网络,结合龙格库塔法与遗传算法求得该集总模型的47个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所求得的动力学参数能较好地体现催化裂化反应规律;模型对产物分布的模拟计算相对偏差均小于5%,采用14-7-5结构的BP神经网络与集总模型相结合,可进一步提高模型对产物分布的预测精度,为重油催化裂化的模拟优化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天然气化工》2016,(3):52-57
采用分步沉淀法,分别以TEOS(正硅酸乙酯)和硅溶胶为硅源制备了Cu-Zn-Si-Al双功能浆状催化剂。用XRD、H_2-TPR、XPS、NH_3-TPD-MS、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不同硅源对于催化剂性能有较大影响。以TEOS为原料制备的催化剂具有相对较高的催化活性,但稳定性较差。以硅溶胶为原料制备的催化剂活性稍差,但稳定性较好。分析认为催化剂活性组分的分散性及其中弱酸量的多少是影响其活性的主要因素,而活性组分中Cu~0/Cu~+比对于催化剂的稳定性起主要影响。另外,此催化剂并未出现文献中报道的明显的Cu流失现象。  相似文献   

19.
20.
延迟焦化装置掺炼重油催化裂化油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1.2Mt/a延迟焦化装置中,以常减压渣油为原料,同时掺炼经脱除固体催化剂粉尘(以下简称脱固)工艺处理的重油催化裂化油浆,考察了脱固后油浆对产品分布及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浆经脱固工艺处理后,平均总固体物质量浓度由6.5 g/L降至0.8 g/L,平均灰分质量分数由3 010×10-6降至210×10-6,二者脱除率分别为87.69%,93.02%。当脱固后重油催化裂化油浆掺炼量(质量分数)为5%时,在总加工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与掺炼前相比,掺炼后干气收率提高,总液体收率下降,石油焦收率相当;掺炼前后汽油、柴油和蜡油馏程分布接近,石油焦中挥发分、灰分和含硫质量分数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