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遥感技术与应用》2018,(6)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简称水工环地质)信息对经济建设、地质灾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地质环境信息服务方式受数据格式、权限、观念等制约,难以满足政府、专业人员与社会公众对水工环地质信息的需求。因此,如何整合多源异构数据实现水工环地质信息的社会化共享已成为水工环地质领域内的难题。首先分析了水工环地质信息的特征,并构建水工环地质信息服务模型,然后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理念,结合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全国水工环数据中心,全国地质环境信息管理及服务平台的总体设计与应用模式。最后系统论述了建设水工环地质信息服务平台的总体架构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3.
针对现有云计算服务框架不适用于GIS复杂空间计算分析的问题,将分布式系统基础架构Hadoop与GIS相结合,实现了GIS地图数据的云储存及分布式并行空间分析计算,提高了用户页面地图漫游体验及地图、属性的复杂组合查询效率。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基于云存储模型的农业虚拟服务平台架构,用于整合各种农业信息资源,提供统一的海量农业信息存储、高性能计算、软件和数据共享服务。分析、设计了资源申请解析和虚拟资源预留分配两个核心模块,提出了一种树型虚拟资源分配策略算法。给出了原型系统的部署方案。通过实验证明了该体系架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6.
7.
本文基于混合云,探索企业信息平台的架构问题。由于私有云的处理能力有限,在遇到季节性的峰值需求时难以应对;此时,公有云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其处理能力远远超出私有云,由于其规模效应,短期而言,成本也低于私有云。然而,将敏感的数据存放到公有云上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将应用系统部署到公有云上,跨云的负载均衡也存在一定的技术复杂度。本文结合私有云与公有云的优势,给出一种企业信息平台的参考架构,并进行应用系统的负载均衡、数据的安全和混合云互操作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云服务计算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一种IT服务模型.它不仅可以实现视频资源的完全虚拟化并简化和加速访问过程,大大节省客户建设成本,同时提供更强的计算和共享功能。主要介绍用于城市社会治安和城市管理职能的视频监控系统的云服务模型及架构。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校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很多高校在软硬件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各自为政、重复建设、设备利用率低、资源共享性差等问题,造成资源严重浪费。通过运用VMware公司的VMware vCloud和vSphere云基础架构平台,部署VMware View云桌面,实现服务器资源整合、动态分配及负载均衡,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为高校提供企业级的IT管理,实现集中、自动化的桌面管理,通过一台终端设备即可实现对若干虚拟桌面的可扩展管理。 相似文献
10.
为了能使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充分享受云制造的益处, 分析了公共制造云的运行原理, 搭建了一个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制造云服务平台架构, 并给出了其形式化描述。对平台所涉及的关键支撑技术如云制造资源管理、协同设计及QoS管理进行分析, 提出了基于多级递阶控制结构的云制造资源管理与监控模型, 以及在云制造基础设施之上构建了支持复杂产品设计、面向服务的虚拟协同设计环境。最后通过公共制造云服务平台运作模型说明了平台的应用性和示范性。 相似文献
11.
主要从高校信息云服务模式来探究把信息化工作放到学校内涵发展的全局工作中来把握和推进,让信息化更好地成为支撑、保障和促进学校发展的有力因素。 相似文献
12.
开放式教育借助于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实施同步或异步教学的异地教育网络。采用云计算技术构建开放式教育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已有的教学资源,解决原来由于技术限制无法开展的模拟化教育难题,极大提升开放式教育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阐述中国电信横向业务网络目标构架演进,进一步实现管理集中、统一开放、资源共享,持续打造聚合、高效、开放的横向业务网络目标架构。通过云计算资源规模部署,提升业务平台集约部署的能力,也提高了业务部署的效率,可以满足移动互联网、行业应用等各类应用的快速部署需求,实现对用户市场需求的快速支撑。 相似文献
14.
15.
对当前应用系统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崭新的解决思路——基于信息平台的开发模式,并对这种开发模式进行了详细的理论探讨。信息平台是新近出现的一种中间件技术,其主旨是为应用提供更强大的支持(如提高质量、增加复用、提高生产率、降低维护),从而使得应用的开发和维护从根本上得到简化。不仅提出了信息平台理论,还给出了基于信息平台技术的软件开发模型,具有相当高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6.
实现高可用性是OpenStack云计算管理平台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针对OpenStack云计算管理平台的相关服务组件运行在单节点上易导致单点故障(SPoF)的问题,结合现有多种系统高可用性解决方案,提出一种基于Pacemaker+Corosync+HAProxy+Ceph的解决方案以实现OpenStack云计算管理平台的高可用。该方案将Active-Active的双活模式、Active-Passive的主备模式及集群技术3种高可用设计模式融合在一起,通过软硬件冗余和服务实例故障转移等方式实现OpenStack云计算管理平台的高可用性。实验证明,在少量节点或链路中断的情况下OpenStack云计算管理平台仍然能够稳定运行,该高可用性方案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18.
根据智能云测试系统的特点,并结合实际中通用测试平台的通信机制。为实现快速有效的驱动执行机,在selenium框架基础上,引入了智能云测试系统通信模块的设计与实现。该智能云测试系统的通信机制,采用Carbon-Server作为框架,进行了智能云测试服务提供方、服务调用方通信细节的研究,采用其通信机制对大量单机版测试工具进行整合,形成了一个比较便捷的分布式开发架构,可以较好的模拟大规模组网。结果表明,与通用测试平台的通信机制相比,智能云测试通信系统在实际工程中能够更有效的提高通信效率。 相似文献
19.
论文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企业多层云计算平台的研究,首先介绍了当前的四种云计算模式,其次提出企业多层云计算平台的架构,第三部分对当前常用企业云计算平台和多层云计算平台运算速度进行了比较,最后分析了多层云计算平台的优点和问题。 相似文献
20.
针对云服务组合的QoS量化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基于组合云服务环境中虚拟动态性和服务随机性的特点,提出了基于BPEL流程的云服务组合实现框架;在随机Petri网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组合云服务流程网模型(CCSPNet),进而应用马尔可夫过程对其进行性能评估,提出了云服务组合的六维QoS评价体系,并结合CCSPNet模型提出了云服务组合的QoS定量评估方法。通过应用实例分析表明,提出的方法具有较好的动态适应性和灵活性,能有效满足云服务应用环境的QoS评估需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