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发了一种W/O/W型活化稠油堵剂,有效改善了堵剂的亲水性能,大幅度降低了堵剂体系注入粘度,可优先进入高含水层,在地层条件下自动破乳并释放出高粘W/O型乳化液堵剂,从而实现对高含水水流通道的封堵,室内实验水相封堵率大于97%。该堵剂体系在渤海南堡35-2油田A18井进行了现场应用,累计降水46 000 m3,累计增油1 300 m3,累计增气8 700 m3。与传统的活化稠油堵水技术相比,该堵剂体系粘度低、选择性好、封堵可靠,可满足无须加热、低压力注入工艺要求,更适合海上平台施工作业。  相似文献   

2.
文留油田低渗透砂岩储层重复酸化用酸液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中原文留油田文 16断块储层渗透率低 (2× 10 -3 ~ 6 0× 10 -3 μm2 ) ,温度高 (12 3~ 130℃ ) ,长石含量高 ,油井重复酸化效果差、有效期短。分析了用土酸或含 (潜在 )氢氟酸的酸液处理砂岩储层造成的各种伤害 ,提出了对重复酸化用酸液的要求 ,包括氢氟酸含量适当 ,减少二次伤害等。根据这些要求研制了适合中原油田砂岩油藏重复酸化用的由膦酸、脂肪酸酯和含氟盐组成的有机缓速酸 ,提出了前置酸 (10 %~ 15 %盐酸或盐酸 /醋酸 添加剂 )—主体酸 (有机缓速酸 )—后置酸 (10 %~ 15 %盐酸 添加剂 )—顶替液酸液体系。在短岩心模拟实验中 ,有机缓速酸提高岩心渗透率的幅度高于低伤害酸 (磷酸 /氢氟酸 /盐酸胶束酸 ) ,低伤害酸又高于常规土酸。在长岩心模拟实验中 ,有机缓速酸提高串连 3段岩心渗透率的幅度均远高于低伤害酸。在现场试验中将有机缓速酸体系用于 4口井的再次酸化 ,均获得了良好的增油效果 ,详细介绍了两口经过土酸类酸液处理但效果不佳的油井再次酸化的情况和效果。图 2表 4参 4。  相似文献   

3.
粘弹性表面活性剂胶束酸在砂岩储层分流酸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粘弹性表面活性剂(VES)技术已在碳酸盐岩油气藏压裂、酸化中得到成功的应用,同样VES技术可应用于砂岩酸化。实验合成出新型粘弹性表面活性剂-芥子酰胺丙基甜菜碱(SAP-BET),由于SAP-BET为具有很长疏水碳链的两性粘弹性表面活性剂,所以用其配制的胶束流体具有良好的粘弹性行为,可用其配制具有自主分流、控滤失等特性的酸液或清洁压裂液。根据粘性表皮系数,建立了砂岩VES胶束流体分流酸化技术。该酸化工艺适合高温非均质多层砂岩油藏分流酸化。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东河油田砂岩水平井埋藏深度大(平均达5800 m),温度高(达140℃),水平井段长,以筛管完井为主,这些特征制约了多种改造工艺的应用,只能进行笼统酸化。结合目前分流转向酸化工艺技术的发展方向,创新研制了DCF温度降解型颗粒转向剂和用于高温砂岩储层的清洁转向酸体系。DCF颗粒转向剂随主体酸持续或间断注入实现分流转向,达到均匀布酸的效果;砂岩清洁转向酸不含聚合物,其与碳酸盐反应增粘实现长水平井段的高效布酸,并消耗近井碳酸盐成分,更加利于清洁改造。新型分流转向酸化工艺在DH1-H2井的探索性应用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5.
闭合酸化工艺在高钙储层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庆长垣西部齐家南探区高台子油层由于含钙、含泥量高导致储层孔渗条件变差,常规的压裂和酸化改造工艺易引起地层中粘土矿物的膨胀和颗粒运移,使流动孔隙减小,形成桥堵,造成储层伤害。在对储层物性、酸压工艺、酸液、压裂液等进行实验分析基础上,针对西部高泥高钙储层,开发了相应的酸液、压裂液体系和配套添加剂,提出了适合该区措施改造的新工艺。通过3口井11层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闭合酸化后增液显著,储层物性明显改善。试井解释结果表明,储层综合有效渗透率提高3.30~4.84倍,与常规压裂相比,表皮系数由-1.65下降到-3.99。通过现场试验证明闭合酸化工艺作为大庆油田长垣西部高含泥高含钙储层主要改造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基于自行设计的立式环形流道连续流动静电聚结试验装置和高压/高频交流电源,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电压、频率、脉宽比、电场停留时间等参数对W/O型乳化液中分散相水颗粒静电聚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场停留时间和电压是影响水颗粒聚结效果的主要因素;频率、脉宽比对水颗粒聚结效果影响较小,但对电能消耗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必须结合特定的乳化液,综合考虑聚结效果、处理效率和能量消耗,选择合理的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7.
为避免触发酸化储层改造中使用强溶蚀酸液体系造成的二次伤害和储层出砂,通过酸-岩溶蚀能力、抑制二次沉淀、天然岩心酸化模拟和单轴抗压分析研究了一种弱溶蚀酸液体系.该酸液体系溶蚀能力只有常规土酸酸液溶蚀能力的30% 左右,对各种二次沉淀物质抑制能力均强于标准土酸.弱溶蚀酸液处理后岩心抗压强度下降率为土酸处理后的35.4%,综...  相似文献   

8.
针对常规酸液体系酸岩反应速度快,有效作用距离短,基质改造效果差的缺点,研制的一种新的基质酸化酸液体系,同时配套了相应的施工工艺。经现场15井次试验表明,累计增注188048m3,措施注水井对应油井累计增油10345t,平均有效期282d,该体系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酸化是特低渗透砂岩油藏的重要增产措施,若酸液体系使用不当,会对储层造成敏感性伤害。为此,以吐哈盆地鄯善油田三间房组砂岩储层为例,通过XRD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储层敏感性评价实验及现场资料整理等方法,研究储层敏感性特征及损害机理,并研发一种酸化增产液,该酸化增产液可与土酸组合使用,提高酸化效果。研究表明:三间房组储层岩石类型以长石岩屑砂岩为主,黏土矿物以高岭石和蒙脱石为主,属于高黏土矿物储层;储层物性整体表现为低孔特低渗特征,原油为轻质原油,油藏为正常地层压力的未饱和油藏;储层具有中等偏弱速敏、碱敏、水敏、盐敏以及弱酸敏特性;增产液与土酸组合酸液体系可溶蚀大孔隙、微孔隙等多种尺度孔隙后形成孔隙网络系统,可使目标储层岩心渗透率最大提高至原有渗透率的2.68倍。现场应用效果显著,与酸化前相比,平均单井日产油量增加1.29 t/d。研究成果可为特低渗砂岩油藏酸化增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采用COMSOL MultipysicsTM软件,对W/O乳化液中分散相水颗粒在电场作用下的变形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并结合已开展的室内实验,讨论电场强度(E)、电压波形、电场频率(f)、水颗粒半径(r)和连续相黏度(μc)对单个水颗粒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电场强度、增大水颗粒半径、降低连续相黏度会加剧水颗粒变形,电场强度存在上临界值;当电场频率较低时其值变化对水颗粒变形影响不明显,频率较高时则影响显著,但总体来看存在一个最优电场频率(2000 Hz);交流矩形波对水颗粒变形的影响强于交流锯齿波、直流脉冲波、交流三角波、交流正弦波等波形。当E为3~4 kV/cm、r为0.25~0.5 mm、使用交流矩形波时,水颗粒的拉伸发生增速变形,从而缩短水滴间的碰撞时间和W/O乳化液的电场破乳时间。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非均质油藏先堵-后酸综合增产工艺技术啄理、特点、高强度堵剂及酸液的性能评价及现场应用效果。从原理及技术特点上说明了该工艺的可靠性.现场试验效果证明了该工艺的有效性。把堵水和酸化这两种不同的配方和改造工艺有机地结合起来.对进入高含水期的非均质油藏的挖潜增效、降低成本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该工艺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砂岩储层酸压改造技术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柯克亚凝析气藏及塔中志留系储层的储层特征,及针对该类储层进行的酸液配方研究,酸压工艺的选择及现场实施。砂岩酸压技术在现场应用两井次,施工后效果显著。实例应用表明,在低渗砂岩储层进行酸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对于低渗透砂岩储层加砂压裂是改造的主体技术,但这种方式是否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改造效果,是否有进一步完善的技术来提高压后产量?针对上述疑问,改变以往的储层改造思路,对砂岩储层中钙质和硅质胶结的储层,进行储层酸压与加砂压裂复合改造的适应性研究,进行新型液体和酸岩反应试验及岩石力学试验分析,提出一种新型提高措施效果的酸压与加砂压裂复合改造技术,5井次现场试验表明,在单井用液量减少20%、加砂量降低10%的情况下,产量反而增加了10倍,表明该工艺对于提高改造效果、降低成本具有重要作用,展示出良好应用前景。为低渗透碎屑岩储层措施改造提供新的可用改造手段。  相似文献   

14.
针对宝浪油田低孔低渗油藏油层温度高、酸敏矿物含量高、注水压力高 ( 2 5MPa以上 )等问题 ,通过室内试验 ,研究出一种具有缓速、防止速敏、耐温高、低损害的复合酸体系 ,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酸化施工工艺。已在 1 1口油井、 1 7口水井上进行了现场试验 ,结果表明 ,单井注水量由 2 2 .7m3/d上升到 81 .1m3/d,累计增注 2 3 .5× 1 0 4m3,平均有效期 3 56d。  相似文献   

15.
针对新疆塔东地区深井高温下导致钻井液流变性变差等问题,采用氧化还原体系,利用反相乳液聚合法,以白油为油相,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M)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为原料,合成了抗高温钻井液用增黏剂DVZ-1。研究了单体配比、引发剂和反应温度等条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并借助于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及凝胶色谱仪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评价了该产品在钻井液中的增黏性、高温稳定性和降滤失性,并分析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DVZ-1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单体质量分数为50%(相对于水相),引发剂用量为0.2%,油水比为1:1,复合乳化剂质量分数为7%(相对于油相),单体物质的量比为AMPS:DMAM:NVP=1:4:0.5,pH值为8,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6 h,合成的DVZ-1热稳定性好,抗温达220℃,在淡水、盐水和饱和盐水基浆中均有较好的增黏和降滤失作用,在塔东GC14井和大庆XS7-H1井等6口井的现场应用过程中,解决了钻井液高温减稠、窄环空间隙条件下携岩等问题,保障了钻井作业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6.
砂岩酸化技术在晋45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砂岩基质酸化技术是油水井增产、增注的传统技术。在晋45砂岩油田开发过程中,结合储层特点和油水井表皮堵塞特点,发展和优选了酸化工艺技术,即开发前期应用普通土酸酸化进行表皮解堵;中期应用自生土酸进行重复深度酸化;后期进行暂堵酸化。该技术已在晋45砂岩油田经过多井次现场应用,增产、增注效果明显。酸液配制方便,现场施工简单。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套适合渤海油田海上作业的花岗岩酸化工艺,并对曹妃甸1-6-1井和渤中27-4-2井的施工工艺、酸化原理、酸液配制等进行了详细说明。通过两口井酸化前后原油产能对比分析,证明花岗岩酸化工艺是提高产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河南油田砂砾岩厚油层特高含水期开发特点及常规酸化处理半径小、重复酸化效果较差的情况,研制出了以有机酸和含氟盐为主要成分的 HS— 12缓速酸酸液体系,并配套了机械细分酸化工艺及暂堵酸化工艺。室内试验结果表明,该酸液体系对河南油田油层岩屑溶蚀率高,缓速性能好,有效作用时间长,可进行地层深部酸化,残酸不会造成二次沉淀伤害,岩心渗透率可提高2倍以上。近三来在河南油田现场应用 34口井,有效成功率达 90%以上。增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多次冲压酸化工艺技术是一种典型的物理法与化学法相结合处理地层的方法。宝浪油田属低孔低渗和低孔特低渗油田,在钻井、完井、作业过程中污染严重。通过多次冲压酸化工艺技术的引进、改进及应用,到1998年7月底,现场试验8口井,工艺成功率100%。介绍了该技术的工艺组成、工艺原理、作用机理、工艺特点、技术规范、选井条件和现场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