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受低油价的影响并得益于国家强力推进"煤改气"工程,综合经济性明显的LNG点供项目逐渐成为投资、建设的热点。但由于目前LNG点供项目存在着设计规范和行业标准缺失、违规建设及手续不全等诸多问题,特别是对城市燃气企业特许经营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致使地方政府和管道燃气企业对其抱有抵触心态。为此,通过多方走访调研,总结了LNG点供项目商务模式、建设模式、运营模式、投资模式、合同模式、计量模式等方面较为成功的经验,分析了LNG点供项目发展的政策环境,梳理了其发展的制约因素。最后,结合我国油气改革的形势,展望了LNG点供行业的发展前景:(1)LNG气化站设计、建设方面规范缺失的局面有望在近期内得到极大的改善;(2)在目前低油价水平下,LNG点供项目很可能会在更大的范围内普及;(3)从长远来看,管道气仍应是主要的供气方式,LNG点供可作为前者的补充,将目标市场锁定在管道不发达的城镇、农村,以气化居民、工商业用户为主。  相似文献   

2.
过去20年,美国天然气汽车发展缓慢,成本为主要制约因素。2008年以后,美国天然气价格持续下降,天然气汽车的经济优势日益凸显,其发展前景发生改变。相对于轻型天然气汽车,重型天然气汽车尤其是LNG汽车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成为近几年天然气汽车的主要增长点,并有望实现快速发展。随着天然气长途运输车和重型卡车的增长,美国加气站布局正在由中心辐射分布转变为沿运输干道分布;多家公司已经开始运输干道沿线的LNG加气站建设。天然气汽车经济性取决于油气价差,未来可能的气价上升和油价下跌是影响美国天然气汽车发展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3.
中国天然气发展态势及战略预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美非常规天然气产量的增长改变了全球供给格局,使天然气供应总体宽松,贸易中心东移。在分析国内外能源发展态势的基础上,结合世界天然气大市场发展态势分析了中国天然气发展的大形势,多方位、多角度研判了中国天然气的发展状况:(1)天然气需求增长强劲,2050年需求量将达到6 500×10~8~7 000×10~8 m~3;(2)2030年天然气产量可能的高、中、低3种峰值情景分别为1 800×10~8 m~3、2 000×10~8 m~3、2 200×10~8 m~3;(3)陆上管道气极限供给能力在1 600×10~8 m~3左右;(4)LNG将成为填补天然气需求量缺口的主要途径;(5)在国产气、管道气峰值基本明确的前提下,未来LNG、储气库气将在我国整个天然气工业产业链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进而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提出了对未来天然气发展战略的初步思考:(1)提速国内油气生产能力、管道输送能力、LNG与储油气库能力等"三个能力"建设;(2)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基础上分析油气供给和消费特征,建立中国油气"安全消费峰值"预警体系;(3)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国情出发,急速推进煤炭清洁化工业技术和新能源主体工业技术的提前突破;(4)把握国内外能源发展形势,全方位战略布局国家能源安全格局,加快煤炭、油气和新能源"三足鼎立"新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非常规天然气已成为我国天然气供应的重要构成之一,在低油价的新常态下,中国油气行业面临究竟是继续低效益开发国内非常规气,还是加大进口海外天然气的现实抉择。为此,基于国内典型非常规气田的开发成本现状,采用净现金流量法,开展了典型非常规气田单井经济效益评价,构建了反映单井投资、累计产量、内部收益率3大关键指标的技术经济界限图版并与进口气价格进行对比,得出不同油价下我国非常规气效益开发的最优序列。研究结果表明:(1)在当前气价、投资、产量水平下,只有致密气藏"甜点区"可实现效益开发,煤层气藏、页岩气藏的内部收益率均低于基准收益率,有待于进一步降本增效;(2)当原油价格发生变化时,若油价为40美元/桶(1桶=0.159 m~3),国产致密气相比进口LNG效益更优,可优先开发,并加大LNG进口比例;(3)若油价为50美元/桶及以上时,国产非常规气相比进口LNG效益更优,应加大开发力度,平衡好国产气与进口气的供应比例关系,以实现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天然气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实现2060年"碳中和"意义重大,但是进口LNG定价话语权缺失和高资源成本却给我国天然气稳定供应带来了挑战。为了降低我国进口LNG定价和资源采购成本,在分析全球LNG贸易定价历史演变规律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2020年新签LNG合约的定价趋势,对比了我国LNG进口长协定价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全球LNG贸易定价机制已向多元化转变,区域特点和"亚洲溢价"问题明显,不同定价机制互为补充;(2)新签LNG长协与油价挂钩回归主导地位,挂钩斜率继续下降,出现动态混合S曲线;(3)我国LNG长协与油价挂钩占比高,尚不具备气—气竞争的市场条件且价格复议周期长。进而对我国LNG进口定价提出以下建议:(1)坚持"短期灵活"和"长期稳定"原则,综合运用气—气竞争、与Brent价格挂钩等多种方式,不能完全与油价脱钩;(2)参照全球新签合约及亚洲已复议合约,坚持市场平价原则,完善价格复议条款,缩短复议期;(3)国家要支持建设天然气交易中心和期货市场,尽快形成国际认可的区域基准价格;(4)提前做好预案,建立风险对冲机制,控制LNG进口资源总体成本。  相似文献   

6.
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有建成、在建LNG加工厂160座,但全年平均开工率仅为37%。川渝地区是全国天然气市场最为成熟的区域,其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具有代表性。近年来,该区域投资兴建了多座LNG加工厂,但开工率不足30%,严重偏低,区域内的LNG产业链发展较为迟缓。为此,首先剖析了该区LNG加工厂开工率不足的原因:(1)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政策引导;(2)LNG下游市场规模有限,导致LNG市场需求量严重不足。然后分析了激活区域内LNG产业链对地方GPD、税收、就业岗位和环境效益的贡献,测算结果表明:若川渝地区LNG日需求量达1 500×10~4 m~3,则每年可贡献GDP 512.03亿元、就业岗位15 795个、税收41.17亿元、减排各类污染物369.9×10~4 t。进而提出了激活区域LNG产业链的建议:(1)移植新能源汽车优惠政策,全面扶持LNG汽车发展;(2)相关部门出台专项政策支持LNG加注站建设,促进LNG终端网络形成;(3)利用LNG作为城市燃气调峰和应急储备;(4)建立合理的LNG终端零售价格机制。  相似文献   

7.
中国天然气市场可持续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建红 《天然气工业》2018,38(4):145-152
承接2016年回暖之势,2017年中国天然气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全年天然气消费量达2 335×10~8 m~3、年消费增量达353×10~8 m~3。为此,有必要剖析推动中国天然气市场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因素并预测其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研究结果表明:(1)2017年爆发式增长主要受益于宏观经济形势好转、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深入实施、化工等大宗产品价格回升、华东地区天然气发电负荷增加、管道天然气供应价格相对较低、LNG汽车市场整体呈现回暖态势等因素;(2)经济发展形势、"煤改气"的推进、政策实施方向、油气价格趋势等外部因素将能继续支持天然气市场的快速增长;(3)但天然气产业的自身条件、资源和基础设施条件将对市场发展造成制约。结论认为:(1)2020年之前我国天然气市场需求量仍会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但难以维持每年300×10~8 m~3的增长规模;(2)工业燃料和发电是天然气市场发展的主要方向;(3)环渤海等地区是未来天然气需求量增长的主要区域。为了保持我国天然气市场的发展态势,提出如下建议:(1)千方百计扩大天然气供应规模,在认真做好国产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开发的同时,积极落实进口天然气资源;(2)毫不松懈地建设基础设施,管道要超前建设,LNG接收站要加大力度建设,地下储气库等调峰设施要鼓励建设;(3)科学合理地理顺天然气价格,居民价格与非居民价格并轨首当其冲,确立价格是平衡供需关系的杠杆作用,减少行政干涉。  相似文献   

8.
燃料价格是影响清洁燃料汽车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正确认识液化天然气汽车市场需求与燃料价格之间的关系,对于各地区制定LNG汽车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利用弹性理论中的需求价格弹性模型,以CNG的实际数据为参考,分别通过静态对数线性需求模型和动态对数线性需求模型分析了四川省2005-2013年的车用天然气价格与天然气汽车需求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在政府价格规制的情况下,天然气汽车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017 2,表现为缺乏弹性;②在无价格规制且考虑用户价格变动响应滞后的情况下,天然气汽车的短期需求价格弹性和长期需求价格弹性分别为0.119和0.134,表现为缺乏弹性,这与被广泛认可的天然气市场具有缺乏短期价格弹性而富有长期价格弹性的特点有所不同;③价格规制抑制了四川省天然气汽车市场的发展;④柴油车用户的LNG价格承受能力即将达到上限。最后提出建议:进一步深化天然气价格改革,建立并切实实施科学合理的天然气价格与替代能源价格联动机制,借鉴CNG汽车发展经验,加强产业引导,加大扶持力度和宣传力度,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完善管理和运行机制,以促进LNG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前,国际油气市场已经进入新一轮的低油价周期,方兴未艾的中国天然气市场也未能独善其身,及时研究市场发展态势、积极寻求应对策略便成为当务之急。为此,以在我国天然气市场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和具有代表性的川渝气区为研究对象,从天然气产业链市场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分析了新常态和低油价条件下中国天然气市场的发展态势,具体表现为:(1)天然气市场改革不断深化;(2)市场主体竞争加剧;(3)供大于求;(4)外销任务艰巨;(5)地方政府对供气企业"三留"(留GDP、留税、留利)诉求凸显;(6)低成本战略成为油气企业的必选项。进而提出了"十三五"期间的应对策略:(1)健全和完善天然气产业市场体系,加强供给侧改革,创新市场开发模式,推进政府相关产业政策的出台;(2)在国家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治理雾霾背景下,通过与地方政府和竞争性企业建立天然气终端市场战略联盟,发展工业园区、LNG车船燃料、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等高效的利用产业集群,创新营销策略体系,强化资源消费本地化;(3)健全和完善蛛网式管网系统,建立市场战略储备体系;(4)越是在低油价背景下,越要深化内部改革,越要依靠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可持续地降低成本,以此应对天然气市场变革。  相似文献   

10.
页岩气体积压裂滑溜水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LNG汽车具有安全、经济、高效等优点,在替代燃油汽车方面大有可为,大力发展并推广LNG汽车在我国的应用,是改善能源结构、解决能源危机和降低汽车排放污染的最佳途径。综述了国内外LNG汽车产业的技术发展现状,对LNG汽车在我国的发展和推广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推广和应用LNG汽车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国际 LNG 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贲  罗家喜 《天然气工业》2007,27(1):140-144
为弥补日益增加的天然气供需差额,我国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已建、在建和已规划了数个LNG接收站,用于引进国外天然气资源,但是能否最终实现有保障的稳定供应,其最关键的因素还是LNG的市场价格问题。为此,简介了国际LNG定价机制的演变,分析了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国际LNG价格的影响,以及影响国际LNG价格变动新因素,如油气进口国的协调、LNG现货和期货贸易、管道天然气贸易的影响等。最后,从长、短期供、需关系的角度,分析了国际LNG市场价格走势。  相似文献   

12.
肖建忠  王璇 《天然气工业》2019,39(11):117-125
近年来,我国LNG现货进口量呈现明显增长的势头,LNG现货市场成为我国补充气源的重要渠道和天然气供应安全保障的重要支撑;研究我国LNG现货价格的传导机制,进而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定价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为此,基于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的LNG现货交易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中国LNG现货价格与国际天然气价格、中国原油现货价格、中国宏观经济之间的传导关系及动态响应规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国际天然气价格指数波动对我国LNG现货价格具有直接和间接的传导关系,该价格指数对我国LNG现货价格的影响可达40%;②我国LNG现货价格不能直接对国际天然气价格造成影响,也不能通过宏观经济运行间接传导作用于国际天然气价格;③我国LNG现货价格与原油现货价格之间不存在价格传导关系,国内LNG现货市场与原油现货市场形成分割局面。进而提出建议:①短期合同应当基于LNG现货价格建立定价机制;②利用交易中心平台产生的现货交易价格编制和发布中国的天然气价格指数、LNG价格指数、LNG运输价格指数等一系列指数产品,争取亚太地区LNG定价权,提升在国际天然气贸易中的话语权;③推动LNG接收站公平有序开放,提高LNG接收站产能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美国出口LNG及对世界LNG市场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9月以来,美国一批拟建LNG出口项目的出现改变了世界长期LNG供应预期。目前美国已批准及规划的LNG出口项目总规模约每年1×108 t,相当于2011年全球LNG贸易总量的40%,成为未来世界重要的LNG潜在资源,受到主要LNG进口国(包括中国)的广泛关注。为此,通过对美国天然气储量和供需的分析,认为美国具备规模出口LNG的基本条件,并且与澳大利亚出口LNG项目相比,美国出口LNG至东北亚地区具有综合成本优势。此外以德勤咨询公司和英国天然气集团提供的美国天然气供应曲线为基础,分析了不出口LNG和出口LNG 两种情景下,美国长期天然气需求量变化对美国天然气价格的影响,指出美国出口LNG导致其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而对LNG进口国而言,美国出口LNG将增加世界LNG供应量,使世界各地LNG和天然气市场相互影响进一步加深,有助于缩小世界各区域天然气价格差距,但同时需要认真研究应对美国天然气出口政策变动和天然气价格波动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4.
刘毅军  马莉 《天然气工业》2016,36(6):98-109
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迅速下跌,给全球天然气产业链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如何应对低油价,是所有油气从业者都不能回避的问题。为此,梳理了近年来全球天然气产业链从高油价时期步入低油价时期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低油价对全球天然气生产格局、价格,以及发展前景的影响;并着重探讨了持续的低油价为中国的天然气产业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结论认为:1油价下跌使油气公司经营业绩下滑,为度过当前困境,油气公司都采取了削减资本支出等措施,对未来油气产量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2低油价使世界天然气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相对原油价格,天然气经济性下降明显;3非常规天然气因其高成本遭受低油价冲击大,国外非常规油气公司破产现象加剧,国内油气企业对待非常规资产的态度差异大,以中石油、中石化为代表的部分企业继续加紧推进其他企业慎重对待;4油气资产并购市场因多个因素影响,市场表现较为"冷静";5中国天然气产业链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本轮油价下跌对天然气产业链结构改革而言则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相似文献   

15.
国外近期天然气经济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天然气资源及其供应潜力、市场需求预测与展望、天然气工业数据统计与分析、天然气价格分析与预测、LNG的经济问题、市场改革与重组、天然气供应安全等方面。我国天然气经济研究除了继续关注国内天然气工业动态,研究天然气工业和天然气市场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外,还应加强国内外天然气资源潜力和供需远景、市场管制和运行机制改革、进口天然气资源(包括LNG)的经济问题、天然气供应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国外天然气价格变化与形成机制对我国天然气价格和市场需求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王海涛  白桦 《天然气工业》2014,34(7):123-127
2013年,世界天然气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产量和消费量均稳定增长,供需基本平衡。定量、定性分析北美、欧洲、亚太地区三大天然气市场的供需形势和价格趋势后认为:①供需方面,北美天然气消费量小幅增长,供应相对宽松;欧洲天然气消费在2010年之后首次企稳,供需基本平衡;亚太地区天然气消费量增速减缓,新兴经济体仍是主要增长动力;全球LNG液化能力和接收能力同时增加,贸易量小幅反弹。②价格方面,北美和欧洲的天然气2013年平均价格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亚洲地区年均价格小幅下降,三地市场价格差异明显缩小;但亚洲LNG进口价格却长期高于其他地区,承担着不合理的亚洲“溢价”。据此做出展望:预计2014年世界天然气供需将保持平稳增长,但地区市场差异仍将存在;预计北美天然气消费量将与2013年持平,供应由宽松趋于平衡,价格大幅上涨;受经济疲软、气温平稳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欧洲气价将同比下降;在国际油价与2013年水平基本持平或略有下降的情况下,预计2014年亚洲LNG进口价格将稳中有降;上述三大天然气市场价格差异有望进一步缩小。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建LNG接收站的经营困境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广忠 《天然气工业》2014,34(5):168-173
由于中国自产气和管道进口气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天然气消费需求,2015年缺口量将达540×108 m3,因此需要通过建设新的LNG接收站设施、大力增加LNG进口量来弥补。但近年来,我国几个新建的进口LNG接收站都遇到了购销价格严重倒挂的经营困境,即如果按照现行的管道气门站价格销售LNG,每卖1m3天然气将会出现2~3元的亏损。采用比较法和内外因分析法研究了这一现状,结果认为,进口LNG价格倒挂问题的根源主要表现在:①亚太市场与油价挂钩的LNG采购定价机制不合理;②国内销售定价方式不科学,忽视了热值和环保因素;③LNG蕴含冷能高达830~860MJ/t,但国内对LNG冷能利用开发力度不够;④液态LNG直销市场价格承受力强,但国内目前开发效果不理想。针对形成上述困境的有关根源,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今后要在建立LNG期货交易中心、多采购HH(美国Henry Hub期货交易中心)价格气源、打造海外LNG生产基地、改变国内定价方式、出台环保补贴政策、发展冷能利用和液态直销产业等方面多做工作,争取尽快破解我国新建LNG接收站的经营难题。  相似文献   

18.
LNG市场的“亚洲溢价”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亚太地区的LNG进口价格相对于北美和欧洲地区存在着较高的溢价。为此,剖析了世界LNG市场“亚洲溢价”问题产生的原因:①与油价挂钩的LNG定价方式为原油的“亚洲溢价”向LNG转移提供了便利;②亚太地区LNG市场存在买方需求价格弹性较弱和市场有效分割的情况,出口国针对亚太地区采取了价格歧视。进一步综合分析的结果表明,受贸易限制以及液化及运输成本和地区供需差异等因素影响,LNG的“亚洲溢价”短期内难以消除,但未来新增的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莫桑比克等LNG供应将有助于缩小世界LNG市场的地区价差。针对LNG的“亚洲溢价”现象,中国可以采取的对策如下:①加强国内外资源开发利用,增强资源保障能力;②构建多元化的进口格局,保障能源供应安全;③完善天然气储备体系,提高风险防御能力;④建立天然气交易中心,提高谈判议价能力;⑤综合原油的“亚洲溢价”问题,建立中国、日本、韩国联合议价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