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所致医源性支气管动脉夹层形成原因及防治对策。 方法 连续收集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2009年2月至2014年6月因大咯血入院患者328例(年龄31~78岁);纳入标准:日咯血量≥200 ml。所有患者均成功接受超选择性插管BAE术,其中7例因术中损伤支气管动脉并发医源性支气管动脉夹层,均感一过性胸痛。结果 7例患者中DSA造影发现8支支气管动脉损伤所致动脉夹层,其中右侧支气管动脉5支,左侧支气管动脉3支;位于支气管动脉开口部(<1 cm)7支,远端1支。动脉夹层大小为1.8 mm×1.9 mm~3.4 mm×3.9 mm。通过BAE术中停止操作、降压等对症治疗,病情没有进一步发展。结论 医源性支气管动脉夹层多因BAE术中导丝导管暴力操作或高压力造影所致,停止不良操作、严密观察患者胸痛症状、降压治疗等对症处理措施可有效防止动脉夹层发生及其进展或破裂。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老年肺结核并发肺曲霉病大咯血患者的效果。方法 对15例确诊的老年肺结核并发肺曲霉病大咯血患者作支气管动脉及相关动脉造影,了解参与病变动脉类型和支数,并对责任动脉进行栓塞治疗。结果 15例患者中找到出血动脉39支,其中支气管动脉21支(53.85%),肋间动脉10支(25.64%),胸廓内动脉6支(15.38%),膈下动脉2支(5.13%),全部予以栓塞。13例(86.67%)患者即刻栓塞成功止血,1例术后24 h内再次大咯血经二次栓塞后止血,1例术后间歇少量咯血经内科对症处理后咯血停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内科治疗无效又无外科手术条件的肺结核并发肺曲霉病大咯血患者,BAE术是一种有效的抢救性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三明治”式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0年3月—2012年3月进行BAE治疗的30例不同程度的咯血患者,术后对所有病例进行为期1 ~ 3年的追踪随访。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咯血复发率、远期控制率进行估算,并分析BAE治疗方法、咳血复发原因及治疗措施等。结果 “三明治”式BAE后止血的即刻有效率100%(30/30),有效率30.0%(9/30),治愈率63.3%(19/30),复发率为6.7%(2/30),对咯血的1年控制率和估计2年控制率均为76%和68%,本组病例中2例需要再次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造影显示1例为漏栓责任血管(时间距上次手术时间为8 d),另1例为原左侧已栓塞支气管动脉再次开放,血管增粗、扭曲(距上次栓塞时间为7个月),2次栓塞后病变血管均未再显影,患者停止咯血且未复发。结论 “三明治”式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安全、有效,咯血复发的主要原因为漏栓及侧支循环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分析匿源性咯血患者支气管动脉造影的影像学表现,评估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匿源性咯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4年6月至2011年3月对11例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匿源性咯血患者行选择性BAE。术中行系统的主动脉造影及锁骨下动脉造影,观察责任血管的影像学表现及来源,并对双侧支气管动脉(BA)及非支气管性体动脉(NBSA)责任血管行选择性栓塞术。术后随访6个月 ~ 5年。结果 11例患者中10例为吸烟者(或有吸烟史)。所有患者术前CT增强检查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均未发现肺实质内与咯血有关的实质性病变。11例患者中,10例术中动脉造影存在血管异常表现,总共24支责任血管,其中右侧支气管动脉11支,左侧支气管动脉8支,胸廓内动脉2支,肋间动脉3支。术后8例咯血立即停止,2例仍有少量咯血经保守治疗后好转,1例术后仍有咯血,行肺叶切除术后好转。术后2例出现不同程度胸痛,1例出现发热,1例出现轻度肾功能不全,均经处理后缓解,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其他严重的栓塞后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内无再次咯血,1例术后5个月咯血复发,经保守治疗后好转。结论 吸烟是匿源性咯血的一大危险因素, BA是匿源性大咯血的主要责任血管;选择性BAE治疗匿源性大咯血安全、有效,是首选的一线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下载PDF阅读器目的 观察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的血管造影表现,评价介入治疗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致咯血的重要性、安全性以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2008年1月我院共收治大咯血患者39例,其中12例存在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均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分析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致咯血的表现、病理解剖学特点,评价BAE治疗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的安全性和疗效.结果 本组12例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致咯血患者,均用明胶海绵颗粒行BAE治疗,术后止血率为100%,无明显并发症出现,平均随访13.5个月(6~18个月),患者均未发生再次咯血.结论 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是咯血的病理解剖结构,BAE是治疗和预防此类咯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膈下动脉(IPA)参与支气管扩张所致咯血供血的表现,评价经导管栓塞IPA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5年期间用经导管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支气管扩张所致大咯血62例,10例经选择性血管造影证实有IPA参与病变供血。对参与肺部病变供血的IPA进行选择性栓塞术,栓塞剂用明胶海绵颗粒8例、明胶海绵颗粒+微型钢丝圈2例。分析观察IPA参与肺部供血的表现、影响因素,评价栓塞IPA的安全性和临床意义。结果选择性IPA造影均显示IPA管径增粗、分支增多、紊乱和不同程度的新生血管,IPA供血区对比剂外溢4例、非特异性片状对比剂染色6例,IPA与肺动脉异常交通或分流者8例。10例患者病灶与胸膜关系密切:病变贴近膈胸膜和纵隔胸膜者6例、纵隔胸膜为主者4例。对10例患者均行供血IPA栓塞术,同时栓塞胸廓内动脉4例、肋间动脉2例,术后咯血停止。随访8个月~3年,2例分别于术后2、3个月复发少量咯血,经保守治疗后停止。8例未再咯血。结论IPA可参与支气管扩张症所致大咯血的供血,是造成BAE治疗咯血失败的原因之一。如发现IPA参与肺部病变供血,补充IPA栓塞术是安全和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结核和支气管扩张症咯血的支气管动脉差异与栓塞方法.方法临床治疗肺结核咯血25例,支气管扩张症咯血15例,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并对病变血管用明胶海绵行栓塞术,32例加用弹簧圈.结果40例咯血,共对63支有出血征象的动脉行BAE,即时止血率92.5%(37/40).肺结核咯血以体-肺血管分流多见,支气管扩张症以血管增粗、扭曲多见.结论肺结核咯血BAE宜注重小血管栓塞,支气管扩张症咯血BAE宜以主干栓塞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前胸部CT血管造影对经支气管动脉治疗肺癌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原发性肺癌患者,术前均行胸部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轴位图(Ax)基础上行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供应肺癌的支气管动脉及其他体循环动脉,并以此为参照,在DSA下对患者行支气管动脉化疗灌注栓塞,术中记录寻找到的支气管动脉及非支气管动脉体循环动脉数目。结果胸部CTA共发现34支动脉参与肺癌供血,包括支气管动脉27支(其中异位于右锁骨下动脉的支气管动脉1支)、肋间动脉3支、内乳动脉和膈下动脉各2支。34支动脉均在介入治疗中顺利插管并证实为肺癌供血动脉,DSA造影还发现在CTA上未发现的患侧3支支气管动脉不参与肿瘤供血。结论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可显示肺癌的供养血管(包括支气管动脉和非支气管体循环供血动脉)及其走行情况,有助于经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9.
吴雄  葛荣 《工业加热》1994,(3):141-142
35例经内科治疗无效的非肿瘤性反复咯血或急诊大咯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后,有7例于术后1.5~19个月又复发咯血,再次行 BAE 治疗后观察7~34个月后无复发。作者认为重复 BAE 治疗咯血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大咯血介入治疗后复发出血的原因,为改进大咯血介入治疗技术提供参考。方法2000年10月-2008年10月期间对22例大咯血介入治疗后复发出血患者行第2次介入治疗,术中行支气管动脉、病变侧支血管(胸廓内动脉、胸廓外动脉、甲状颈干、膈下动脉、肋间动脉等)造影,酌情选择栓塞剂(明胶海绵、PV颗粒、钢丝圈等)栓塞病变血管。结果22例患者中,4例因栓塞支气管动脉再通参与病变供血,3例除栓塞支气管动脉外第2、3支支气管动脉参与病灶供血,其余15例均找到其他侧支参与病灶供血。第2次介入治疗后(随访3个月~4年),22例患者均未再发生出血。结论完全彻底的栓塞所有参与病灶供血的血管,积极处理原发疾病,可以有效地提高介入治疗大咯血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规格的金属内支架治疗严重气管狭窄和胸腔胃-气道瘘及肺叶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瘘的疗效。方法根据影像资料显示气管、支气管狭窄段位置、长度,瘘口位置、大小、范围及程度,设计镍钛记忆合金丝编织型管状裸支架或覆膜支架,治疗气管狭窄26例;气管-支气管分叉状裸支架治疗气管-支气管复合狭窄8例;气管-支气管分叉状覆膜支架治疗胸腔胃-右支气管瘘5例,支气管残端瘘4例。支架均在DSA监视下经口腔置入病变部位。结果43例共用镍钛记忆合金网状管状裸支架24枚,覆膜支架7枚(5例支架置入后再狭窄,重新置入覆膜支架)。17枚气管-支气管分叉型支架,其中9枚覆膜。支架置入后呼吸困难、憋喘及呛咳等症状即刻缓解,碘水造影显示瘘口完全封堵,无对比剂溢出。症状改善率为100%。结论依据影像资料选择记忆合金网状内支架治疗严重气管狭窄、胸腔胃-气道瘘、支气管残端瘘,能迅即解除呼吸困难和封堵瘘口,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咯血患者用明胶海绵颗粒、聚乙烯醇(PVA)微球栓塞剂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结果45例患者均成功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41例咯血完全控制,4例复发,复发率8.9%,5例患者术后出现胸痛和低热不适,无需特别处理,可自行缓解,未出现穿刺部位血肿和截瘫等并发症。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治疗咯血的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大咯血患者的支气管动脉造影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进行回顾性总结评价。结果42例患者中介入栓塞治疗后显效35例(83.3%),有效7例(16.7%)。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是治疗急性大咯血的有效方法,而超选择性插管栓塞治疗更安全有效,可作为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支扩)大咯血病变动脉DSA表现特点及栓塞治疗疗效。方法35例支扩大咯血患者,参考胸片、CT等影像资料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及其他目标血管DSA检查,根据造影表现行病变动脉栓塞治疗,栓塞材料为PVA和(或)明胶海绵颗粒(条),术后随访疗效。结果①DSA表现:病变血管单独为支气管动脉占74.3%,合并非支气管体循环动脉22.9%,单独为非支气管动脉2.9%,异常动脉数量为1~5(平均1.8)支/例。显示出血直接征象25.7%,间接征象100%。②栓塞情况及疗效:栓塞34例共61支病变血管;应用微导管16例。1例3d内栓塞2次无效,3个月内复发4例,3个月后复发2例,栓塞治疗总有效率为85.3%,复发率为20.6%,无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支扩大咯血DSA检查阳性率高,参考造影特点行选择性病变动脉栓塞治疗安全性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17.
支气管动脉解剖变异较大,常见的有左右支气管动脉共干,支气管动脉与肋间动脉、纵隔动脉,甚至食管动脉共干,加上肿瘤或结核等病变侵蚀、破坏,使得体循环与肺循环血管之间形成瘘.因而支气管动脉栓塞(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BAE)可引起食管气管瘘,异位栓塞,甚至永久性截瘫等严重并发症.本研究着重分析根据插管水平、DSA表现及疾病性质等综合因素,灵活选用不同栓塞材料,目的是增加BAE安全性.我科自1999年6月-2006年3月,共行BAE治疗56例患者,均未出现截瘫等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肺转移瘤的支气管动脉穴BA雪供血情况。方法35例肺转移瘤,其中转移自原发性肝癌15例,胃癌7例,肠癌6例,子宫附件癌3例,胰腺癌3例、黑色素瘤1例;其中25例有手术史。35例患者共97枚转移瘤,病灶平均直径为(3.2±1.2)cm,单枚肿瘤直径最大者7cm,1例患者肺转移瘤最多6枚。对35例肺转移瘤患者行支气管动脉造影,5例同时作肺动脉造影,根据转移瘤的分布部位、肿瘤类型、肿瘤直径,评价肺转移瘤的支气管动脉供血情况。结果35例97枚转移结节在肺内分布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7枚中70枚(72%)为富血供+中等血供,肿瘤越靠近内、中带,支气管动脉供血越丰富;肺动脉造影见肿瘤仅周边浅染色或无染色;肺转移瘤支气管动脉供血与肿瘤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肿瘤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动脉是肺转移瘤的主要供血动脉,肺动脉不参与或仅参与周边供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癌支气管动脉CTA成像及其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5例经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前的肺癌病例,其中中央型13例,周围型2例。15例均行螺旋CT增强扫描,薄建后传至工作站利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等后处理技术观察支气管动脉。结果13例中央型肺癌均由肿瘤性支气管动脉供血,图像清晰显示肿瘤性支气管动脉的起点、分支及走行;2例周围型肺癌中有1例由肿瘤性支气管动脉供血,1例找不到明确发自支气管动脉的供血血管。结论肺癌支气管动脉CTA成像能够显示肺癌特别是中央型肺癌的肿瘤性支气管动脉,并能为介入治疗提供准确定位和其他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