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 观察新型可降解镁合金支架——MPM植入兔腹主动脉后的降解时间,评估其对血管壁作用特性。方法 取新西兰大白兔12只,分为4组,每组3只。每只实验兔腹主动脉距肾动脉水平下1 cm处植入MPM支架1枚,术后30、60、90、180 d分别对一组实验兔行腹主动脉DSA检查,评估血管情况并分离支架段血管作病理学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期间,12只实验兔均存活良好。病理检查显示30 d时支架形态完整,扩张完全;60 d时少部分支架支杆降解断裂,支撑力较前减弱;90 d时部分支架支杆断裂;180 d时支架几乎完全被吸收,血管内膜稍有增生。取标本肉眼观察,180 d时仅见少量残留支架。根据直线回归分析,计算出支架完全降解天数为182 d。结论 可降解镁合金支架MPM在兔主动脉中失去支撑作用的时间为182 d,可防止晚期血管再狭窄。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观察新型可降解镁合金支架——MPM植入兔腹主动脉后降解时间及血管内膜增生。方法 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于距左肾动脉水平下1 cm腹主动脉处植入MPM支架各1枚。术后30、60、90、180 d分别复查腹主动脉造影,分离支架段血管进行观察。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4只实验兔在随访期间存活良好。植入支架逐渐降解,180 d时基本降解;血管内膜增生,90 d时达峰值,整个降解过程血管通畅。结论 可降解镁合金支架MPM完全降解时间为182 d,可满足血管正性重塑。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评价可降解AZ31镁合金支架在兔主动脉的降解性能。方法将12枚可降解AZ31镁合金支架置入12只新西兰大白兔腹主动脉中。分别于术后1个月(n=3)、2个月(n=3)、3个月(n=3)及4个月(n=3)处死动物。对支架段血管进行X线照相及病理检查。结果12只实验兔在随访期存活良好。X线照相及病理显示1个月时支架形态完整,扩张完全;2个月时支架部分支杆降解断裂,失去支撑作用;3个月时大部分支架支杆降解,4个月时所有支架完全降解。支架在兔主动脉中完全降解所需时间为104.5d。结论可降解AZ31镁合金支架在兔主动脉中2个月内失去支撑作用,延长支撑时间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观察和评价AZ31镁合金血管支架置入后的内膜增生情况。方法 将24枚采用激光雕刻制成的AZ31镁合金支架置入12只Beagle犬的双侧髂外动脉内,按支架置入术后时间将动物分为1、3、6个月三组,每组4只。在相应时间点取支架段血管进行HE染色,观察镁合金支架置入后内膜增厚程度、新生内膜成分及形态特点。结果 AZ31镁合金支架置入术后1、3、6个月均产生了较明显的内膜增生,内膜-中膜比值分别为1.17 ± 0.06、1.64 ± 0.09、0.91 ± 0.05,相比1个月和6个月,术后3个月时内膜增生最为明显(P < 0.05),且内膜增厚以支架支撑杆周围为著,新生内膜主要成分为排列紊乱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及细胞外基质,在置入术后早期可见少量的炎性细胞。结论 虽然AZ31镁合金血管支架具有可降解性,但其置入后仍出现不同程度内膜增生,且以3个月时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摘要】 在近半个世纪发展过程中,血管内永久植入金属支架造成的慢性炎性反应、支架内再狭窄及血栓形成等不足日益显现。支架的生物可降解特性理论上解决了永久性裸金属支架植入后相关并发症,生物可吸收支架(BRS)成为近年研究热点。依据BRS主要成分,可分为生物可吸收聚合物血管支架(BPVS)和可生物降解金属合金支架(BMAS)。镁基BMAS(Mg- BMAS)具有良好的力学结构特性和生物相容性,广泛应用于人体血管。该文就Mg- BMAS在脑血管、周围血管、循环大动脉和冠状动脉的临床前研究和临床应用作一综述,进一步探讨其优缺点、相应优化措施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摘要】 支架在食管良性狭窄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临床应用的支架主要为金属支架,可分为永久性支架和暂时性可回收支架。永久性金属支架长期植入易引起炎性增生、支架内再狭窄、穿孔、出血等并发症,暂时性可回收金属支架植入后1周内需取出,以避免食管瘢痕修复及支架内组织增生导致其取出困难、远期食管再狭窄复发率高。药物洗脱支架在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已处于临床使用阶段,消化道药物洗脱支架目前处于研制及动物实验阶段;镁合金可降解支架已经在心血管系统广泛应用。随着生物工程材料的发展,药物镁合金可降解支架已成为食管支架研究的热点和前沿。本文对药物镁合金可降解支架研发的现状和展望进行全面详细阐述,重点介绍支架工艺:支架成型,覆膜改性,载药处理。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可降解镁合金气管支架制备及其在气管狭窄动物模型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采用气管软骨环间横行切开气管,并用毛刷环形破坏气管黏膜方法制备兔气管狭窄模型30例。镁锌钇钕(Mg- Zn- Y- Nd)合金经热挤压和冷拉拔工艺制备出直径0.24 mm和0.28 mm两种丝材,通过单根丝一体化整体编织技术将两种合金丝编织成8 mm×20 mm气管裸支架各15枚,并检测其物理性能。透视下将两种支架分别植入气管狭窄模型兔气管内,并于术后3、7、15、30、60 d各处死两种支架3只兔,评价支架金属丝断裂、支架压缩、支架降解及气管黏膜肉芽组织增生情况。结果 两种镁合金支架支撑力均略大于镍钛(Ni- Ti)合金支架,丝材直径0.28 mm支架支撑力大于直径0.24 mm支架;丝材直径0.24 mm、0.28 mm支架平均扩张率分别为76.46%、84.66%;镁合金支架完全自膨性能略低于Ni- Ti合金支架。术后3 d支架结构完整,无坍塌;术后7 d支架结构基本完整,有部分丝材断裂,未见组织增生;术后15 d支架基本坍塌,大部分丝材断裂,未见组织增生;术后30 d支架完全降解,气管内壁光滑,未见组织增生;术后60 d气管内壁光滑,未见组织增生。结论 镁合金支架径向支撑力稍强于Ni- Ti合金支架,金属丝易断裂,但生物相容性良好,可降低肉芽组织增生。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评价可降解镁合金覆膜支架治疗兔颈总动脉侧壁型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 20只新西兰大白兔饲养1周后采用间断式外翻缝合法将右侧颈总动脉与静脉囊吻合,构建20枚颈总动脉侧壁型动脉瘤。72 h内分别实施可降解镁合金覆膜支架植入术和Willis覆膜支架植入术。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6、12个月作DSA造影检查,对比动脉瘤闭塞、内漏、血管痉挛、血管损伤、血栓事件、血管闭塞和狭窄等情况。结果 可降解镁合金覆膜支架和Willis覆膜支架各植入10枚,技术成功率为100%。支架植入术后即刻造影显示所有动脉瘤腔完全闭塞,载瘤动脉通畅,可降解镁合金覆膜支架组血管痉挛3例,Willis覆膜支架组血管痉挛1例;术后3、6、12个月复查造影显示动脉瘤完全消失,载瘤动脉通畅。 结论 可降解镁合金覆膜支架治疗兔颈总动脉侧壁型动脉瘤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体外研究硅膜-镁合金可降解支架的机械特性和降解行为,体内研究其置入兔食管的可行性及组织反应。方法 体外测试硅膜-镁合金可降解支架的机械压缩恢复性能和降解行为。30只健康荷兰兔随机分为硅膜-镁合金支架组(n=15,透视导引下将支架置入兔食管下1/3段)和对照组(n=15,未作任何干预),支架置入后1、2、4周两组兔分别接受食管造影,同时于各时间点分别处死5只兔,取材作组织学检查。结果 体外测试显示硅膜-镁合金可降解支架表现出良好的柔韧性和弹性,在pH4.0、pH7.4磷酸缓冲液中降解均慢于镁合金裸支架;体内测试显示支架置入后所有实验兔耐受性良好,食管直径在置入前为(9.2±0.8) mm,置入后1、2、4周分别为(9.7±0.7) mm、(9.6±0.8) mm、(9.6±0.5) mm(P>0.05)。支架组6只兔发生支架移位(1周时1只,2周时1只,4周时4只)。支架组食管上皮、平滑肌层变薄等食管壁重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置入后食管壁损伤及胶原沉积等组织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硅膜-镁合金可降解支架置入兔食管技术上可行,可提供至少2周支撑力,支架移位率可接受,未发生严重食管壁损伤及胶原沉积。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腔内修复腹主动脉病变的安全性、有效性及适合人群。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采用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行腔内修复术治疗的11例腹主动脉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腹主动脉夹层伴髂总动脉夹层4例(36.4%),腹主动脉瘤2例(18.2%),腹主动脉壁内血肿伴髂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溃疡伴髂总动脉闭塞、髂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伴髂总动脉瘤、髂总动脉瘤各1例。评估手术治疗效果,术后支架变形、移位及内漏,支架内血流通畅情况,观察术后并发症。 结果 11例患者腔内修复术均获成功,围手术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3、6个月无支架变形或移位发生,支架内血流通畅率均为100%,无一例死亡。术后3个月发现Ⅰ型内漏1例,术后6个月复查时消失。术后1个月1例出现心力衰竭,入院治疗后好转。 结论 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治疗腹主动脉病变安全有效,对入路血管损伤小、支架无移位,适合于治疗局限性腹主动脉夹层、主髂分叉处直径较小的腹主动脉瘤等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