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水力喷射泵在油气田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其秀 《钻采工艺》1991,14(3):22-30
水力喷射泵又叫射流泵,六十年代用于采油。文章分析了美国、苏联、加拿大和我国的喷射泵发展情况,对喷射泵的优缺点及其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介绍,提出了为加快喷射泵工艺在四川有水气油的攻关应用的建议。文中对喷射泵的类型、结构和原理也作了一定介绍。  相似文献   

2.
新兴的非金属材料在油气田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金属材料正在陆上和海上油气田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非金属材料可降低成本 4 5% ,且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这将是管道、格栅板、大罐和容器等广泛应用非金属材料的真正推动力。特别是纤维强化塑材和聚合物基高级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具有单位强度和硬度大、重量特别轻、特别耐腐蚀和疲劳、可用户定制、设计灵活、抗振性强和能量吸收等特点。此外 ,导电聚合物在油气田还具有不寻常的用途。导电聚合物阳极可以为涂层老化的碳钢管道提供阴极保护。本身所固有的导电聚合物正在作为新兴的保护涂层 ,为新建碳钢管道提供长期的防腐保护  相似文献   

3.
聚合物微凝胶是一种聚合物交联网络颗粒,又称聚合物微球。聚合物微球凭借自身优良的耐温、耐盐性和特殊的构型,在油气田开发中应用。随油藏环境越来越恶劣,对聚合物微球的性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高性能且稳定的功能型聚合物微球变得愈发重要。笔者综述了聚合物微球的主要制备方法,包括反相乳液聚合法、反相微乳液聚合法、反相悬浮聚合法和分散聚合法,对比了不同制备方法的优缺点。综述了聚合物微球在深部调驱、油田荧光示踪剂和钻井液降滤失方面的应用,介绍了不同微球的功能机理,比较了不同类型调驱用聚合物微球的性能特点,对比了不同荧光聚合物微球的荧光特性。目前针对功能型微球的研究较少,应从构型考虑微球的制备,研发具有特殊功能的微球。为后续功能型聚合物制备和油气田开发应用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介绍了套管定压放气阀的工作原理、材质和执行标准,重点分析了套管定压放气阀的分类、特点及其在油气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刘杰 《钻采工艺》1993,16(1):47-51
绳索作业工艺技术是油气开发工艺中的一门新型技术。它由地面设备、工具串及辅助工具、井下设备三大类组成。该技术不需起下油管柱和压井就能实现井下装置或工具的投、捞、放功能。文中介绍了四川石油局钻采工艺研究所在借鉴国外技术结合四川地区油气井特征研制出的绳索式震击器和震击释放起下工具作业技术系统.在四川、胜利、新疆吐哈等油田近40口井应用获得成功,并对其工具串的组成、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等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针对油气井修井作业时,Y型接头生产堵塞器无法打捞或者循环滑套无法打开,导致起测试管柱前无法进行循环洗井、压井,或者生产滑套无法打开而又需要该层产出时,采用钢丝作业下入油管打孔器,在特定深度在油管进行打孔,以便油套连通,建立循环、流通通道。该油管打孔器已经广泛运用于海上采油平台的油气井中,快捷高效的解决问题,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8.
侯雨庭  石玉江  郭清娅 《测井技术》2003,27(5):416-419,440
RORW/ARD测井解释平台为用户提供了较全面的常规测井资料解释方法和特殊项目处理模块。利用该平台不仅可以实现测井现场快速直观解释,同时可以进行区块的精细研究。目前FORW/ARD解释软件在长庆油田承担了部分开发井的测井解释和所有探井的精细解释工作,并在项目研究中广泛应用,大大丰富了长庆油田研究院的测井处理手段和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9.
针对南海油气田存在的邻井干扰试井问题、多相流试井问题及非均质油气藏试井问题,开发了新型的数值试井技术--Voronoi数值试井技术。首先以渗流力学理论和物质平衡理论为基础,建立油气水三相渗流数学模型;然后利用Voronoi网格技术将数学模型进行空间及时间离散化,将油气藏离散为多个网格单元;最后采用迭代求解,得到各网格单元压力分布及各种物性参数。该技术以精细的Voronoi网格刻画了油气藏的实际地质情况,实现了精细的试井解释;与常规技术相比较,能将局部精细网格和基本粗化网格结合在一起,做到井筒、断层等附近采用精细网格,而离井较远的地方采用稀疏的基本网格,这样既能真实刻画油气藏地质特征,又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网格数据,提高了试井运算速度和精度。在南海油气田的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技术能很好地解决多相流等疑难试井问题,为南海复杂油气田的试井分析提供了依据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如何应用量化风险分析法对轻型平台的风险进行更为确切、客观和全面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列举了一些轻型平台在国外的成功应用并举例介绍了在设计和应用费用效益分析方法时的一些作法,最后作者指出了开发和应用轻型平台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谢军 《天然气工业》2016,36(1):137-145
"互联网+"正在持续地影响着整个经济社会并促使其不断发生深刻的变革,它已经成功地改造了传媒、金融、零售及服务等多个行业和领域,也给目前仍处于传统方式下的油气开采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机遇。为此,总结了"互联网+"的内涵特征,分析了传统油气开采方式当下发展的现实困境,展望了"互联网+油气开采"形成的新的核心竞争力,全景再现了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是如何应用"互联网+"的新思维来建设具有"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功能的智慧油气田的探索实践之路,用具体实例展示了智慧油气田在转变生产组织方式、提升决策管理效率、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降低生产经营成本等方面的显著作用,为大变革时代油气开采实现更好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从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开发建设用地特点入手,分析了西南油气田用地现状和新形势下油气勘探开发建设用地在保证工期、控制成本、提高效率、政策支持、关系协调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下一步为保证生产建设用地按时、有效、科学、合理、合法的取得而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应用广义伽马旋回模型预测油气田产量与可采储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概率统计中的广义伽马分布密度函数,建立了一种预测油气田产量、可采储量、最大年产量及其发生时间的新模型,并给出了求解该模型的线性试差法,最后通过两个油田的实际应用,表明该预测模型是实用有效的。图1表2参4(陈志宏摘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能源产业的绿色发展。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下,选择绿色发展路径是天然气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总结了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绿色发展路径的内涵,即在天然气科技创新全过程中实行绿色化、生态化管理,在"战略计划—战略实施—战略评估"的闭环管理过程中充分体现绿色发展思想。进而梳理了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绿色发展路径的实现过程:(1)实行绿色发展目标管理;(2)建立绿色技术发展体系;(3)推行绿色组织运行方式;(4)塑造绿色文化环境;(5)进行绿色绩效评估。最后,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为例,验证了绿色发展路径的实践效果:(1)有效带动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2)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3)获得良好的社会生态效益;(4)形成生态文明建设支持技术与管理的模式及系列。  相似文献   

15.
加快天然气产业发展,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是我国加快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的油气企业在迎来天然气产业大发展历史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挑战,探索高效的生产组织运行方式已迫在眉睫。为此,以具有天然气上中下游完整产业链的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为例,总结了天然气生产组织运行方式的经验:(1)持续做好资源配置管理;(2)积极拓展天然气利用新空间;(3)推行产运储销一体化运行模式;(4)做到生产组织与经营效益紧密结合。进而结合川渝气区天然气市场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做好天然气生产组织运行的建议:(1)资源准备充足、管网布局先行是生产组织运行的基础条件;(2)产运储销一体化管理是生产组织运行的突出优势;(3)争取政府的产业支持政策是生产组织运行的有效保障;(4)合作共赢的理念是市场化环境下生产组织运行所应遵循的基本法则。  相似文献   

16.
四川盆地已探明高含硫天然气储量超过9 000×108m3,占全国同类天然气储量的比例超过90%。作为中国高含硫天然气开发的主战场,四川盆地已有近47年的高含硫气藏开发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开发成果和技术经验,同时“走出去”支持海外天然气合作开发,代表了中国高含硫气藏开发的最高水平,并引领我国高含硫气藏开发的技术发展方向。分析了高含硫气藏开发的特点与难点,总结了高含硫气藏开发方面形成的28项开发特色技术,指出了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十二五"以来,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面对日益复杂的勘探开发对象和扭亏创效的巨大挑战,坚持科技创新,发展完善了陆相碎屑岩和海相碳酸盐岩两项勘探理论,形成了生物礁、河道砂岩和致密砂岩等三类气藏开发配套技术,创新发展了智能滑套分段改造工艺、喷封压一体化储层改造工艺、脉冲压裂技术、超深高含硫水平井钻完井及投产关键技术等工程技术。上述理论创新和技术进步有力支撑了四川盆地川西陆相碎屑岩、川西海相碳酸盐岩、川南海相页岩气、川东北元坝海相碳酸盐岩等领域的重大突破,发现了3个千亿立方米级规模天然气商业储量区,探明了2个、建成了3个大中型气田,天然气储产量创历史新高。"十三五"期间,将重点攻关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气藏勘探开发、深层页岩气商业开发、高含硫气田安全开发和开发老区气藏提高采收率技术,到"十三五"末天然气年产量力争达到(100~120)×10~8 m~3。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天然气开发生产实时数据的利用率,在提升数据质量的同时也能够为基层员工减负,中国石油西南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基于“源头采集、智能核准、全面共享”的原则,自主创新开发了生产数据集成整合与智能分析系统;通过该系统实现了对生产数据的整合集成、实时数据派生功能优化、数据自动核准、共享服务等生产数据治理,以及实时趋势多维分析、管输效率分析、清管周期预测等数据深化应用,并在该公司重庆气矿垫江运销部进行了试运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油气生产物联网数据、手工录入数据的集成整合模型,进行生产数据变化趋势分析、报表数据自动生成及核准,实现了生产实时数据的集成整合、自动核准、共享服务、多维展示与预警分析,极大地提升了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全面支撑上层平台及报表系统的应用;②通过对油气生产数据的全面治理,规范了数据来源、提升了数据质量、减少了基层员工多头录入,为该气矿业务数据化、数据业务化以及大数据智能分析应用提供了准确、唯一的数据源,也助推了其上级公司数字化转型与提质增效;③采用趋势告警、大数据智能算法、实时数据库分析函数计算等技术,可以对气井生产、管道运行进行准确、可靠的数据分析与预测,进而为生产制度优化、精细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撑。结论认为:①高质量的数据对任何企业都是战略性的资产,更是推进油气田数字化转型进程的基础;②井站作为数据采集源头,井站员工处于数据质量管控的第一线,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实现数据完整采集与汇集、数据质量的有效管控、数据的多维分析与预警,有助于为下一步大数据应用、智能分析提供完整、准确的“数据资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预测油气田产量和可采储量的F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预测产量和可采储量是油气田编制开发规划、设计调整方案以及分析开发动态等研究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用数学模型或增长曲线方法可以对油气田产量变化的全过程进行描述。根据数理统计学中的F分布,在完成模型转化的推导中首次引入时间转化常数,建立了预测油气田产量和可采储量的新数学模型———F模型。推导了F模型产量、累积产量、最高产量及其发生时间的计算公式,其中的产量和累积产量公式分别用贝塔函数和不完全贝塔函数表达。由于F模型中包含4个常数,模型曲线调节余地较大,因此既适用于油气田产量呈单峰的情形,也适用于产量为纯递减的情形;4个模型常数采用重复线性回归方法求解,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应用F模型描述冀中坳陷的任丘雾迷山组碳酸盐岩油田和岔河集下第三系砂岩油田的产量变化,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范围广,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图3参6(朱亚东摘)  相似文献   

20.
以我国海上某油气田群开发项目为例,分析了伴生气回收、余热回收、高温油管换热、电潜泵"一对一"变频控制、油管尺寸优选、终端减排等节能措施在该油气田群开发项目的应用情况,并对其产生的节能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上述节能措施在该油气田群开发项目产生的年节约能量达2.15×1015J,折合标煤(当量值)71 231 tce,占项目总能耗的65.1%;并且可使该项目海上工程的能量利用率从20.1%提高到44.1%,达到海上油气开发项目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