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源于His束旁房性心动过速(AT)的电生理特征,分析经右侧His束旁与左侧主动脉无冠状窦途径行导管射频消融(RFA)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普通电生理检查及激动标测明确为源于His束旁局灶性AT患者12例,年龄12~64(47.4±14.6)岁。于右侧His束旁标测并行RFA,若消融失败或出现交界区心律、房室传导阻滞,则改为经主动脉无冠状窦途径RFA。结果 心房刺激能反复诱发和终止12例患者AT,AT平均周长(327±76) ms。10例患者均于AT发作时消融10 s内AT终止,2例患者消融不成功。经右侧His束旁成功消融2例,经主动脉无冠状窦途径成功消融8例。术后平均随访1~6年,无AT复发。结论 源于His束旁AT具特征性,导管RFA治疗安全有效,经主动脉无冠状窦途径RFA可作为优先考虑策略。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高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30例患者采用高黏度骨水泥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通过术前常规护理及心理、饮食干预,术后指导四肢康复锻炼和严密观察骨水泥渗漏,及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30例患者在护理干预下积极配合PVP治疗,术后疼痛明显减轻。结论 术前充分地准备,术后正确的指导和精心的观察、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尽快地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恶性气道狭窄患者支架再置入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7例气道再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支架再置入治疗的护理干预进行分析。结果 7例患者呼吸困难均在支架置入术后即刻缓解,未发生大出血、呼吸衰竭与窒息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医护一体化的合作模式,术前个性化心理干预,指导患者练习配合技巧,术中随时准备应急抢救,快速有效配合支架置入,术后密切监护呼吸道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是支架再次置入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总结97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支架植入术的围术期护理工作特点。方法 制定专科性规范的护理流程和详细实用的护理工作内容,术前心理指导抓住焦点、给予全面的病情评估,术中配合具有针对性、在颈动脉窦反应时提供充分的处理措施,术后观察重点突出。结果 9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支架植入,其中术前焦虑、恐惧者28例,术中低血压、颈动脉窦反应敏感者49例,多支血管病变,同时处理者12例,术后穿刺点渗血者22例,血肿形成者8例,经过加压按压及对症处理,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保证手术的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患者能够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6.
张婷  李燕  周静  年桂红 《工业加热》2015,(12):1110-1112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胆管冷却保护技术行微波消融治疗位于中央胆管旁肝癌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21例中央胆管旁肝癌患者接受了胆管冷却保护技术经皮肝穿刺肝肿瘤微波消融术(MWA),通过术前常规护理及心理护理,术中密切配合,术后严密观察,及时给予相应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21例患者顺利彻底的MWA,未出现胆道并发症,21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无住院死亡。结论 胆管冷却保护技术治疗中央胆管旁肝癌是一项新的治疗技术,通过围手术期护理,提高术后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通过TACE术中应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双期扫描与常规DSA、多层螺旋CT(MSCT)扫描的比较,探讨CBCT双期扫描在肝恶性肿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80例肝脏肿瘤患者,术前行MSCT,术中行常规DSA造影、CBCT双期扫描和栓塞后单期扫描,并应用DSA的计算机重建软件进行CBCT扫描后的重建,然后分析患者发现肿瘤个数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80例患者中MSCT共发现肿瘤122个,常规DSA影像共发现肿瘤113个,CBCT双期扫描动脉期发现肿瘤121个,静脉期发现肿瘤123个,栓塞后单期扫描(碘化油CT)可以分辨的肿瘤126个。CBCT双期扫描中动脉期和静脉期与MSCT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SCT发现小病灶相对较少,而动脉期的3D血管重建,可了解更多的肿瘤供血动脉的走行。结论 CBCT双期扫描与MSCT、常规DSA造影相比虽有其局限性,但作为TACE手术术中补充检查,对手术中发现小病灶、超选肿瘤供血血管和评价栓塞程度上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疗效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探讨裸支架载瘤动脉血管腔内重建术治疗内脏动脉夹层(VAD)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2010年3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26例VAD 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方法,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26例VAD患者经过护理后,腹痛、腰痛症状缓解。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7.8个月,全部患者能够掌握正确的术后观察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腹部或腰部疼痛及血便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无腹痛复发;DSA或CTA 显示支架内血流通畅,位置良好,无管腔狭窄及血栓形成。结论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降低VAD 患者病死率的关键,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术后随访管理对于患者的顺利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总结MR引导下肺结节患者微波消融的围术期手术护理期要点。方法 采用围手术期MR介入手术室内环境管理,图像质量管理、术后并发症监测,医护技一体化临床护理模式,降低手术并发症。结果 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MR引导下MWA治疗,术后MR评价病灶完全消融,气胸5例,针道渗血6例,发热4例,疼痛3例,咯血2例。经对症处理后均得到缓解,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围手术期MR介入手术医护技一体化临床护理模式有助于确保该手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糖尿病足介入治疗的患者存在年龄大、合并症多并有对比剂的应用等情况,故围手术期有其复杂性;本文查阅了近年来国内外文献,进行整理、分类、比较、分析,对于糖尿病足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处理总结如下:① 血糖控制目标及措施;② 预防和治疗对比剂肾病(CIN);③ 积极控制糖尿病足感染;④ 仔细评估心脏风险,应用?茁受体阻滞剂、血压控制、血脂控制和阿司匹林等措施保护心脏;⑤ 注意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抗凝、降纤等治疗。除以上所述外,糖尿病足患者一般合并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2项以上,全身各脏器储备功能差,需全身各脏器及营养状况评价;围术期还可能出现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所以,糖尿病足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处理需全面、细致、深入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破裂性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策略及措施。方法回顾我科自1997年7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34例破裂性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破裂性腹主动脉瘤病程特点,总结围手术期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平均住院日(14±5)d,30d病死率23.5%(8/34),无护理相关并发症。结论护理人员只有全面了解破裂性腹主动脉瘤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的临床表现,掌握相关护理技术,才能防止工作中出现疏漏,最大限度地为患者减少痛苦,挽救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12.
杨扬  王峰  李克 《工业加热》2010,(10):826-828
目的 观察围手术期护理对接受介入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43例接受血管内球囊成形和支架植入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其临床预后。结果 围手术期护理有效促进肢体血供改善及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降低糖尿病足患者的截肢率。结论 介入治疗结合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使越来越多的糖尿病足获益。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中心静脉闭塞综合征的围手术期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40例采用介入腔内治疗的中心静脉闭塞综合征的血液透析患者通过评估-干预-效果评价的护理程序思维实施整体护理。其中包括: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护理访视,术中做好护理配合和并发症观察和预防,术后做好患肢护理、病情观察、抗凝治疗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 术前患者情绪稳定,患者及家属接受及配合手术诊断治疗,通过术中、术后护理,急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危象、心包积液等危重并发症得到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半年随访率为100%,症状复发患者得到及时发现和干预,保证了治疗整体疗效的提高。结论 规范、全面、系统的整体护理是保证中心静脉闭塞综合征介入治疗的重要组成要素。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探讨机械血栓清除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在血管外科行机械血栓清除术的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护理方法,探讨护理要点。结果 患者均成功完成机械血栓清除治疗,9例患者术后均恢复静脉血流。经过术后严密的治疗护理,患者下肢肿胀症状均明显改善(P<0.05),无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结论 机械血栓清除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围术期护理尤为重要,掌握护理重点,做好相应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针对伴有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比较在心室不同部位起搏,观察最佳起搏部位的疗效.方法 8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或(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患者,伴有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心功能未见异常或心功能Ⅰ级,均安置DDD型双腔永久起搏器.每例患者都分别在右室4个部位起搏,观察起搏QRS时限,以起搏时限最小部位作为永久心室起搏部位,并随访观察心功能、胸部X线片、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8例患者均以右室近后间隔作为永久心室起搏部位,此部位的起搏QRS时限均小于术前自  相似文献   

16.
廖新彬  李明菊 《工业加热》2012,(10):873-875
【摘要】 目的 总结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和经皮乙酸消融(PAI)双介入治疗巨块型肝癌56例的护理经验。方法 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支持,介绍双介入治疗的重要性、安全性和优越性,缓解患者焦虑、恐惧情绪;术前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以更好地配合手术;术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过敏反应发生情况;术后严密观察肝肾功能及腹部疼痛等症状。结果 本组患者治疗后,肿块全部缩小。其中54例缩小1/3,3例缩小1/4,未发生化学性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患者进行系统有效的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有效地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