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金属支架引流治疗不可切除胰腺癌合并梗阻性黄疸患者与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9月接受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的胰腺癌合并胆道梗阻患者42例,选择性别、年龄、肿瘤直径、TNM分期、血清CA19- 9、总胆红素、胆管狭窄长度及术后是否化疗作为研究参数,评估影响该类患者生存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TNM分期、CA19- 9及胆管狭窄长度4个因素是影响该类患者生存期的相关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和CA19- 9是影响该类患者生存期的重要因素。结论 在对金属支架植入术治疗胰腺癌合并梗阻性黄疸时,TNM分期和CA19- 9可能是影响患者生存期的相关因素,对评估该类患者预后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评价经皮胆道支架植入联合十二指肠支架置入处理胆道及胃流出道恶性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恶性胆道梗阻合并胃十二指肠梗阻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行经皮胆道支架植入及经口十二指肠支架置入。观察手术成功率、胆道梗阻及胃十二指肠梗阻症状缓解情况、手术并发症、支架通畅时间及患者生存时间。结果 28例患者均成功实施经皮胆管支架植入和经口十二指肠支架置入术,手术成功率100%。术后30 d患者血清总胆红素由(219.9±102.6) μmol/L降至(46.2±21.4) μmol/L,直接胆红素由(181.4±21.4) μmol/L降至(36.8±18.6) μmol/L,谷胺酰转肽酶(585.8±533.2) U/L降至(298.9±223.4) U/L,碱性磷酸酶(682.3±394.6) U/L 降至(341.9±239.6) U/L,天冬氨酸转氨酶(225.8±141.3) U/L降至(48.5±25.6) U/L,丙氨酸转氨酶(198.6±120.8) U/L降至(53.9±29.2) U/L,均明显下降(P<0.01)。胃出口梗阻评分由术前(0.6±0.5)分升至术后(1.4±0.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30 d内死亡病例。胆道支架中位通畅时间109.5 d(31~187 d)及十二指肠支架中位通畅时间95.0 d(13~169 d),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34 d(45~245 d)。结论 经皮胆道支架植入术联合十二指肠支架置入术处理恶性胆管梗阻合并胃流出道梗阻,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安全有效的晚期肿瘤姑息性治疗方法,可以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陈柱  徐克  肖恩华 《工业加热》2015,(12):1119-1122
【摘要】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drainage,PTCD)和自膨式金属支架植入术是目前公认的治疗无法手术切除的恶性胆道梗阻的有效方式,但胆道支架再狭窄明显影响疗效及预后。经皮肝穿刺胆道腔内RFA(percutaneous intraductal radiofrequency ablation)能够与胆道支架联合应用,延长胆道支架通畅时间,同时对狭窄段的局部肿瘤进行控制,提高恶性胆道梗阻的治疗效果。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安全性尤其重要,本文就经皮肝穿刺胆道腔内RFA联合胆道支架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安全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支架置入后再梗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发生胆道内支架再梗阻资料完整的5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分析影响胆道支架再梗阻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原发肿瘤类型、肿瘤临床分期、梗阻部位、是否合并感染、支架治疗后是否应用抗肿瘤治疗是影响胆道支架再梗阻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临床分期、梗阻部位、是否合并感染是影响胆道支架再梗阻发生的重要因素。结论肿瘤临床分期、梗阻部位、是否合并感染是评价恶性梗阻性黄疸胆道支架再梗阻的重要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5.
夏宁  贡桔  王忠敏 《工业加热》2015,(10):877-880
【摘要】 目的 采用经皮胆道射频消融(RFA)方法,治疗胆道支架狭窄,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43例因胆道支架狭窄引起胆道梗阻患者,用经皮肝穿刺胆道的方法,将EndoHPB导管放置于胆道支架狭窄处行RFA治疗,术后留置胆道引流管,经造影确认支架通畅后拔除引流管。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经胆道造影证实胆道支架通畅,无相关并发症发生,存活患者狭窄支架的再通畅时间中位数为107 d(12~180 d)。结论 经初步临床应用表明经皮胆道内RFA对胆道支架狭窄的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但仍需有效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BD)及胆管内支架植入术(PTIBS)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对56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取PTBD或PTIBS,所有患者均经B超、CT或MRI 明确诊断,并确定梗阻部位,其中高位梗阻19例,低位梗阻37例。梗阻原因包括肝癌14例,胆管癌11例,胆囊癌5例,胃癌伴淋巴结转移14例,壶腹部占位1例,胰头癌11例。术中根据造影结果选择合适方案。结果所有56例均成功完成手术。其中行PTBD11例,PTIBS40例,PTBD并PTIBS5例。TBIL由术前(295.65±152.86)μmol/L降至术后(151.05±107.36)μmol/L(P<0.01)。术后感染对黄疸消退有影响(P<0.01)。梗阻部位与黄疸消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3)。结论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及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安全有效,可明显减轻黄疸,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评估两类常用金属支架治疗不同位置的恶性胆道梗阻支架通畅率及患者生存率。方法 对126例因恶性胆道梗阻接受经皮经胆道金属支架植入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植入金属胆道支架167枚,其中70例患者植入网状编织型支架92枚,56例患者植入激光雕刻型支架75枚。术后随访并比较患者支架通畅时间及生存时间。结果 支架植入成功率为100%(126/126),网状型与激光型中位通畅时间分别为182 d、196 d,术后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79 d、186 d。两组患者术后通畅率及生存率进行对比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网状型与激光型支架在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效果上基本等效。在一定程度上前者可起到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设计新型一体化可携带125I粒子的胆道内外引流管,用于治疗胆管恶性梗阻病变,以达到胆汁引流和腔道内近距离放疗的双重效果。方法 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5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胆管支架植入术,后引入新型一体化可携带125I粒子的胆道内外引流管。评价技术成功率,临床有效率,并发症,支架通畅时间和患者生存期。结果 引流管置入简单顺利,技术均获成功。术后1个月胆红素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血象和免疫指标较前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2例(13.3%)患者发生胆管炎,2例(13.3%)胆道少量出血,对症治疗后恢复正常。未出现胆管穿孔、严重出血、放射性肠炎和放射源泄漏等严重并发症。随访55~402 d,6例(40.0%)发生胆管再梗阻,支架中位通畅时间255 d,6个月通畅率64.5%。5例死亡,10例存活,9个月存活率64.3%,中位生存时间368 d。结论 新型一体化可携带125I粒子的胆道内外引流管可同期实现胆汁引流和近距离放疗,初步临床使用可行、安全、有效,长期疗效需进一步随访观察和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肝脏肿瘤引起的下腔静脉梗阻内支架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对156例下腔静脉梗阻患者采用Z形自膨式金属内支架治疗。放置支架前后分别行下腔静脉造影,对下腔静脉狭窄或梗阻段长度、直径、压差进行分析。结果156例患者置入179枚支架。下腔静脉狭窄或闭塞长度为(6.1±2.2)cm,狭窄段压力差由(2.1±0.5)kPa降为(0.5±0.11)kPa。狭窄段直径由(0.33±0.11)cm扩张至(1.6±0.4)cm。术后患者症状迅速改善,随访2~24个月,支架通畅率为86.7%。结论置放Z形自膨式金属内支架,是对肝脏肿瘤引起的下腔静脉梗阻行姑息性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分析比较经皮肝穿刺植入普通金属裸支架与放射性125I粒子支架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9月期间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放射介入科进行治疗的32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随机选择其中1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及放射性125I粒子支架植入;21例为对照组,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及普通胆道金属裸支架植入,对比分析两组术前和术后1个月总胆红素(TIBL)、直接胆红素(DBIL)、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 9)指标变化以及支架通畅时间、生存时间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均成功植入胆道普通金属裸支架或125I放射性粒子支架,术后造影胆道通畅,手术成功率100%。术后1个月两组TIBL、DBIL均显著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CEA、CA19- 9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支架中位通畅时间及平均通畅时间(5.83个月,7.55个月)均长于对照组(2.23个月,2.5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6、9、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0.9%、90.9%、72.7%、54.5%,对照组分别为80.9%、33.3%、23.8%、9.5%,观察组支架通畅时间及生存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放射性125I粒子支架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既可迅速解除胆道梗阻又可有效抑制肿瘤生长,与普通胆道金属裸支架相比,能明显提高支架通畅时间和延长患者生存期,是标本兼治的姑息性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分析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 LDL)、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系,探讨雷帕霉素涂层支架植入后ISR临床预测因素。方法 入选400例冠状动脉雷帕霉素涂层支架植入患者,根据冠状动脉复查造影结果分为ISR组和无ISR组。术前及复查造影时检测血浆ox- LDL、Hcy水平。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ISR相关临床参数、血管造影特征及手术相关因素。结果 ISR组48例,无ISR组352例,临床ISR发生率为13.6%。与无ISR组比较,ISR组患者支架植入术前、冠状动脉复查造影时血浆ox- LDL、Hcy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伴高血压病、伴糖尿病、Hcy、ox- LDL、服用他汀类药物、吸烟、冠状动脉开口病变、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参考血管直径、术前血管狭窄程度、植入支架直径、植入支架长度为ISR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冠状动脉雷帕霉素涂层支架植入后ISR并不少见。伴高血压、伴糖尿病、Hcy、ox- LDL、吸烟、冠状动脉开口病变、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术前血管狭窄程度、参考血管直径、植入支架直径、植入支架长度为ISR独立相关因素。长期规律服用他汀类药物可降低ISR风险。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分析Fluency覆膜支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支架狭窄发生原因,探讨术中支架最佳释放位置,以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采用Fluency覆膜支架行TIPS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124例,术中均仅接受1枚Fluency覆膜支架,且支架直径均为8 cm。术后3个月、6个月、1、2、3、4、5年定期随访行超声及多层螺旋CT检查,根据分流道狭窄诊断标准评估是否存在支架功能障碍及门静脉高压复发,必要时行直接门静脉造影,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修复分流道。结果 124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门静脉内径和门静脉压力均显著降低。随访期间共有35例患者(28.23%)发生支架狭窄,其中22例为肝静脉端狭窄,12例为门静脉端狭窄,1例为支架完全闭塞;经门静脉右支分流术后支架狭窄发生率为35.62%(26/73),经门静脉左支分流术后支架狭窄发生率为17.65%(9/51),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结论 Fluency覆膜支架行TIPS术后支架狭窄多发生在支架两端,与分流道位置选择、支架长度、支架成角角度、释放位置等因素相关,高发时间窗为术后6~24个月。选择门静脉左支分流、最合适支架尺寸并精准释放,可降低术后支架狭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探讨股腘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接受支架植入患者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与支架断裂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随访分析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采用股浅动脉及近段腘动脉支架一期植入术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患者97例(107条患肢)。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X线平片、增强CT及DSA造影等检查采集影像学资料,采用Kaplan- Meier生存分析等统计分析相关资料。结果 随访期内71例患者(72条患肢)发生ISR,发生率为67.3%(72/107)。支架断裂组、未断裂组ISR发生率分别为84.2%(32/38)、58.0%(40/69),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股腘动脉支架植入后支架断裂是导致ISR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覆膜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疾病的报道渐多,由冠脉覆膜支架的临床应用过渡到专用颅内覆膜支架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应用覆膜支架治疗的颅内动脉疾病主要为巨大、宽颈或微小脑动脉瘤、各种原因所致的颅内动脉假性动脉瘤、椎基底动脉梭形或夹层动脉瘤和海绵窦动静脉瘘等。这类颅内动脉的病变是目前手术和血管内治疗材料和技术难以解决的。覆膜支架使用后可直接、有效封堵动脉瘤颈和瘘口,使梭形动脉瘤及载瘤血管再塑形。但也会产生脑神经功能缺失、穿支或母体血管闭塞。本文对覆膜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病变的国内、外应用和研究动态,所治疗的疾病部位和类型、治疗效果及存在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C臂CT(Dyna CT)技术在颅内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39例行颅内支架置入术的患者,术中应用C臂CT技术扫描实时评价颅内支架置入情况。结果 39例患者共置入47枚支架,术中常规造影确认支架位置适当,再经C臂CT多平面重建得到影像显示证实支架贴壁良好。结论 应用C臂CT技术可以术中实时及术后很好显示支架轮廓以及管腔内的情况,进一步了解支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该技术评估支架置入情况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谭永胜  关利君  徐圣  张学军 《工业加热》2019,(11):1091-1094
【摘要】 目的 比较125I覆膜分节粒子支架与传统普通支架治疗无法手术切除食管癌的生存期与并发症差异。 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经食管支架植入治疗的无法手术切除的食管癌患者,分为125I覆膜分节粒子支架组12例(粒子组)和传统普通支架13例(对照组),就两组术后生存期,再狭窄、移位及其他支架相关并发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粒子组平均生存期为173(148~181) d,对照组平均生存期为94(67~190) 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粒子组再狭窄率(16.7%)对比对照组(2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粒子组的移位率(33.3%)较对照组(7.7%)显著增高(P<0.05);两组患者在其它支架相关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125I覆膜分节粒子支架对比普通食管支架能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未增加其他支架相关并发症情况,但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移位率。

  相似文献   

17.
陈旭  孙硕  佟小光 《工业加热》2016,(3):189-192
【摘要】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的可能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接受Wingspan支架成形术治疗的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中5例(4.9%)发生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支架植入术后5 min~6 h,5例患者脑血管造影证实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给予动脉内溶栓治疗后均获再通,无溶栓相关致残致死情况发生。 结论 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原因多样,积极的干预措施可减少不良后果发生。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探讨TACE联合下腔静脉放射性支架植入治疗肝细胞肝癌伴下腔静脉癌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61例肝细胞肝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患者的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放射性支架采用125I粒子条捆载裸支架的方法,共对33例患者采用此方法(A组),28例患者植入裸支架(B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对原数据进行后随机化分析以减少选择性偏倚,对两组患者的生存期,症状缓解率及不良反应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仿,均采用内科对症处理。A组患者较B组显示更长的生存期优势,A组中位生存时间(203.0±28.1) d, B组(93.0±24.3) d(P=0.006),倾向性评分匹配后(24对)A组(200±31) d, B组(66.0±23) d(P=0.019),A组水肿缓解率97.0%,B组为96.4%,多因素分析显示放射性支架植入与肿瘤客观有效率为患者预后好的独立性影响因素。结论 TACE联合放射性支架植入对治疗肝细胞肝癌伴下腔静脉癌栓安全有效,可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对比药物洗脱球囊(DEB)和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冠状动脉疾病支架植入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 年1月至 2014 年12月收治的76例支架植入后ISR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紫杉醇DEB组(n=32)和紫杉醇DES组(n=44)。收集一般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特征,记录术后1年患者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靶病变血运重建、靶血管血运重建、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结果 DEB组和DES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良好均衡性(P>0.05)。ISR发生在前降支较多(DEB组43.75%,DES组47.73%)。两组ISR靶血管类型类似(P>0.05)。两组裸金属支架(BMS)和DES植入术后ISR类型、ISR病变类型、再狭窄支架特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显示,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靶血管血运重建、靶病变血运重建及MACE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无事件生存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B治疗BMS或DES植入术后ISR安全可行,疗效不低于DES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