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清晰了解履带车辆悬挂系统现状,立足于现有文献,分析了国内外在被动悬挂、半主动悬挂、主动悬挂及以惯容-弹簧-阻尼(ISD)悬挂和扭杆油气复合悬挂为代表的新型悬挂领域的研究及应用现状,重点分析了油气悬挂及新型悬挂的相关研究情况.研究表明:在履带车辆悬挂系统的理论及工程应用上,建议积极研究开发能够工程应用的主动、半主动悬挂,积极研究新型悬挂,提高悬挂可靠性,注重在基础理论研究、材料与工艺改善等方面的投入.  相似文献   

2.
通过油气与扭杆混合悬挂履带车辆的动态特性与纯油气悬挂和纯扭杆悬挂履带车辆的动态特性的对比分析,表明装用油气与扭杠混合悬挂的履带车辆动态性能低劣、但具有油气悬挂的可调性和扭杆悬挂的易安装、成本低、可靠性高和易维修保养等优点;并指出在设计混合悬挂时必须考虑悬挂特性最佳匹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将天棚控制算法应用于履带车悬挂系统,对四分之一车模型做了含有弹簧、被动阻尼器和半主动阻尼器的三元素并联简化.推导出四分之一车的半主动控制算法数学模型,对半主动悬挂和被动悬挂做了仿真对比,探究了改变可调最值阻尼系数对车辆平顺性改变的影响.搭建了半主动臂的单轮悬架试验系统.仿真结果及单轮悬架试验结果均表明:半主动悬挂能够明显地降低车身的加速度、速度以及动行程,提高行驶平顺性,同时增大电液式阻尼器阻尼系数的极值差对提高车辆的平顺性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增大最大阻尼系数对平顺性的改善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
以某重载车辆悬挂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功率键合图-方块图方法建立了悬挂油缸、管路及蓄能器的数学模型,并借助于Matlab/Simulink建立了仿真模型.重点就不同液压管路管径、不同工作频率对悬挂系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并进行了样车试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液压管路中液体特有的惯性效应、流动阻力损失等因素对悬挂系统性能影响很大.对于外置蓄能器油气悬挂系统,管径由原有的16 mm增至30 mm后,整车垂向加速度均方根值降低50%,不同液压管路管径的选取直接影响整车行驶平顺性;工作频率越高,液压管路管径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5.
高速履带车辆平稳性能仿真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仿真技术应用于履带车辆,对深入研究其性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针对某型履带车辆,建立了其平稳性模型并进行了实车验证.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履带车辆平稳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在良好路面、中等路面以及粗糙路面上行驶,给出了路面对平稳性能的影响关系;分析了以不同速度行驶对平稳性能的影响;特别是阻尼对平稳性能影响的分析,为履带车辆半主动悬挂的研究提供了借鉴.研究结果对加强仿真技术在履带车辆研究中的应用,提高履带车辆性能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改善某载货汽车行驶平顺性的问题,对某整车制造企业生产的某型载货汽车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新的方法对该车顺性进行提升.首先,应用ADAMS/Car建立载货汽车的刚柔耦合样机模型;其次,建立ADAMS/Car与Simulink的联合仿真模型;最后,利用MATLAB编写加速度RMS(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程序,并应用Isight/Optimization软件中的多岛遗传算法优化此联合仿真模型.以载货汽车不同车速行驶在随机级路面(C级),驾驶室座椅处加速度RMS值来评价整车平顺性的优劣.结果表明:采用提出的方法设计优化后,驾驶室座椅处X向的加速度RMS值最大降低了12.84%,座椅处Z向的加速度RMS值最大降低了13.08%,座椅处综合加速度RMS值最大降低了11.46%,平顺性能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7.
履带车辆行驶平顺性仿真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应用履带车辆仿真软件ATV,建立整车多刚体系统模型和正弦波路面谱,进行了整车行驶平顺性的仿真分析,研究不同车速下车辆驾驶员位置的垂直振动加速度、水平振动加速度、以及人体承受振动的持续时间,并且通过与实测数据比较,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于杨  魏雪霞  张永发 《兵工学报》2007,28(11):1281-1286
恶劣路面上行驶的履带车辆的振动对车辆的性能、平顺性、操作稳定性及运动安全性都造成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履带车辆悬挂系统振动的加速度是描述履带车辆振动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首先提出了一个考虑负重轮的履带车辆悬挂系统的力学模型,并且建立了相应的运动微分方程组。又选取了一组新的描述悬挂系统运动的输出变量,然后应用二次型半主动最优控制理论,具体计算了正弦路面激励下悬挂系统在控制前后运动状态的改变。参数分析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通过选取合适的控制参数,就能使履带车辆悬挂系统的加速度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基于行驶循环工况的仿真分析可以为履带车辆动力传动系统匹配提供新的技术手段,针对某履带车辆试车场的试验数据,提出了一种履带车辆行驶循环的构建方法.应用小波变换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了滤波处理.定义试车场一次整圈试验为一个运动学样本,通过统计学的相关性分析和速度-加速度概率分布分析,选出最接近样本集合的代表样本.试车场行驶循环...  相似文献   

10.
履带车辆强化行驶试验的平顺性仿真的过程如下:先用仿真软件ATV建立某型履带式自行火炮虚拟样机,并根据强化试验路的设计指标,编写相应的路面文件,建立仿真路面.其仿真试验通过强化试验路面上得到的不同车速下车辆驾驶员位置的垂直振动和水平振动加速度及其均方根值,解算出振动加速度与路面及行驶速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对某型履带车辆悬挂系统合理简化,建立了加速度激励下多输入-输出的整车主动悬挂系统动力学模型;按照研究半主动悬挂控制的一般步骤,应用线性二次高斯(Linear Quadratic Gaussian,LQG)理论,接合工程软件Matlab,设计了考虑数据采集系统受环境噪声影响的最优控制力和半主动控制力;仿真结果显示,车辆平顺性得到大幅度改善,验证了模型及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利用无线遥测的方法测量了车辆行驶条件下车轮的振动响应。对车轮振动响应进行了平稳性、周期性和正态性俭验,给出了车轮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值随车速的变化关系。文中还讨论了车轮振动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峰值的性质,由于履带节的作用使车轮产生与车速有关的窄带随机振动。  相似文献   

13.
车辆良好的行驶平顺性对减轻乘员的疲劳,降低运输过程中所受动载荷具有重要意义。对采用摇臂式悬架的三轴式车辆平顺性进行研究,根据整车参数,在Adams/View中建立车辆的整车动力学模型,并构建D级随机路面,在一定车速下对其行驶平顺性进行分析,初步验证了初始的悬架设计参数对车辆相关平顺性要求的满足情况。通过改变车辆各轴的悬架刚度和阻尼参数,分析车辆前中后三轴的刚度和阻尼的变化对整车平顺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中间轴的刚度和阻尼变化对整车平顺性影响较小,通过对比,前轴和后轴的刚度阻尼变化对整车平顺性影响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高速履带车辆机电悬架在高频区性能恶化与结构可靠性的问题,分析基于扭杆的机电悬架刚度特性,求解悬架杆系复杂运动关系,计算机电执行器的等效惯性质量,建立考虑惯性质量与负重轮阻尼的2自由度机电悬架模型。量化分析惯性质量对悬架性能的不利影响,得到影响悬架平顺性、部件可靠性的惯性力的频域分布区间与功率谱密度分布区间。根据悬架惯性力的频域分布,以及悬架动挠度的幅频特性,提出滤振与缓冲的措施,建立带有滤振缓冲器的悬架模型。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滤振缓冲能够有效降低惯性质量影响,在D级路面40 km/h行驶工况下,将原惯性力的均方根值由原2 143 N降低至175 N。同时簧载质量加速度均方根值,由原3.510 8 m/s2降低至1.268 2 m/s2。台架测试证明齿圈应力在采用滤振缓冲措施后得到较大衰减,最大值由519.9 MPa降低为110.1 MPa。通过仿真和试验,验证了滤振与缓冲的措施能够提升机电悬架的性能,有助于解决惯性质量带来的高频区性能恶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以某型振动除冰车为研究对象,建立整车模型,以驾驶员在不同频率下振动除冰作业及高速转场中所受到的垂直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值为目标函数,对比3种工况下的区别,对驾驶室悬置阻尼进行优化,提出取值方案,以提高驾驶员的舒适性,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某高速履带车减振器在原理样车和初样车试车中均多次发生折弯、折断等损坏现象, 极大影响了车辆的悬挂性能, 导致整车性能的降低.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该文通过分析找出了原因并给出了可行平衡肘结构, 并通过了计算和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7.
履带车辆电磁悬挂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国外电磁悬挂系统和电子控制的电磁悬挂系统的研发现状和趋势,对我国履带车辆的悬挂系统在这方面所作的研究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履带车辆电磁悬挂系统方案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履带车辆动力传动系统设计及匹配研究中,系统的建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耗时较长,给研究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利用专业软件进行建模与仿真可大大提高研究效率.以某履带车辆为研究对象,采用AVL公司的Cru ise软件,建立了整车直驶模型,讨论了后传动比以及发动机外特性曲线形状的变化对车辆动力性的影响,对车辆动力传动一体化结构设计及性能匹配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径向基函数响应面的履带车辆悬挂系统参数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履带车辆的平顺性,对车辆悬挂系统参数的优化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以驾驶椅位置联合加权加速度有效值为评价指标的履带车辆平顺性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在此基础上,运用径向基函数法构建了悬挂系统主要参数与平顺性评价指标之间的响应面模型.利用响应面模型,选择自适应模拟退火优化算法对悬挂系统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优化后车...  相似文献   

20.
根据高速履带车辆行驶工况,确定了馈能减振器的基本结构,建立了馈能减振器制动力矩模型,并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馈能减振器输出的制动力矩受多因素影响,不仅是悬挂系统运动速度的函数,同时也是振动加速度、整流回路负载的函数.该馈能减振器从理论上能够通过控制回路负载来实现半主动振动控制.低传动比低转动惯量是馈能减振器应具备的基本特点,也是该电磁悬挂必须研究的一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