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行TACE术后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调查 2016年1-12月行TACE手术的病例,分析TACE术后感染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并将TACE 术后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风险分层,分为极高危、高危、中危和低危。结果 386例有效TACE手术病例发生术后感染 17例,发生率为4.4%。其中腹水、肝胆切除手术史或术前有肝癌破裂出血、肝脓肿史或既往TACE术后感染史是TACE 术后感染的极高危因素,前血清总蛋白值<60 g/L是高危因素,门静脉或腔静脉癌栓是中危因素。结论 腹水、肝胆手术史或术前有肝癌破裂出血、肝脓肿史或既往TACE术后感染史与TACE术后发生感染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分析肝癌患者行动脉栓塞化疗(TACE)术后对比剂肾病(CIN)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52例肝癌患者共行424次TACE治疗,根据是否发生CIN分为两组,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共31例患者(7.3%)发生CIN。单因素分析表明,伴高血压、糖尿病、白细胞数低、低血红蛋白,高肌酐值、eGFR、TACE次数、腹水是术后 CIN 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白细胞数低、高肌酐值、低血红蛋白、多TACE次数可作为TACE术后 CIN 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IN是接受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常见的并发症。高血压、贫血、白细胞数低、高肌酐值、多TACE次数为TACE术后CI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微波凝固消融(PMCT)序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2011年1月—2014年4月收集早期肝癌患者66例,先行TACE,5~7 d后在超声引导下行PMCT。分析术前、TACE和联合PMCT治疗后肝功能、甲胎蛋白(AFP)的变化。Kaplan Meier计算无瘤累积生存率,Chi square分析影响复发的高危因素,有统计学意义者引入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 66例早期肝癌TACE后较术前ALT、TBIL、DBIL显著升高(P < 0.01);联合PMCT后较术前AST、ALT、DBIL升高(P < 0.01);联合PMCT后与TACE相比,AST升高(P < 0.01),TBIL、DBIL降低(P < 0.01)。联合PMCT与术前、TACE相比 AFP均降低(P < 0.01)。本组病例随访期间死亡1例,3年累积生存率98.5%。复发19例,1、2、3年的无瘤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0.3%、50.8%、41.6%。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AFP ≥ 100 μg/L、病毒载量 ≥ 103 拷贝/ml和肿瘤边界不规整是早期肝癌联合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 < 0.05)。结论 TACE联合PMCT序贯治疗是早期肝癌较理想的治疗方法,TACE后序贯PMCT不会影响肝功能恢复进程,AFP ≥ 100 μg/L、病毒载量 ≥ 103拷贝/ml和肿瘤边界不规整是早期肝癌TACE联合PMCT序贯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预防性TACE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2年3月行根治性切除并经病理学确诊的557例HCC患者,根据术后2个月内是否行预防性TACE分为两组:预防性介入组(n = 327)和未施预防性介入组(n = 230),分析两组间的一般临床病理资料的差异,利用Kaplan Meier计算复发时间,log rank检验评估不同组别患者的复发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HCC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对相关独立危险因素按是否接受预防性介入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一般临床病理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 50岁)、血清甲胎蛋白(AFP,> 20 ng/ml)水平、肿瘤直径(> 5 cm)、手术切缘(< 1 cm)、微血管癌栓(MVI)以及术后行预防性TACE是影响HCC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分层分析,上述5个因素的患者中,预防性TACE组的复发率较未预防性TACE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CC根治性切除术后,预防性TACE可降低肝癌的总体复发率;对于肝癌确诊年龄小、术前AFP阳性、肿瘤直径 > 5 cm、手术切缘 < 1 cm和有MVI的HCC患者,预防性TACE可显著降低术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肝癌(HCC)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23例中晚期HCC患者,TACE术后3 ~ 5 d口服甲磺酸索拉非尼。期间观察、记录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出院患者由延续护理小组成员跟踪随访,予以健康教育和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所有患者TACE术后均口服索拉非尼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反应(22例)和一过性肝功能损害(23例)。出院患者均得到定期随访和延续护理。结论 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细胞肝癌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采用院内观察结合院外延续护理的方式护理此类患者,可减轻治疗期间并发症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入选行TACE的肝癌患者98例,以2014年7月至10月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以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的4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根据快速康复理念,在围手术期采取有循证医学证据的一系列优化措施,比较两组患者TACE后住院时间,疼痛、发热、腹胀、便秘、恶心呕吐及穿刺点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疼痛、腹胀、便秘、恶心呕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热、穿刺点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肝癌患者行TACE是安全可行的,可减少术后不良反应,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总结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TACE)术后发生肝癌破裂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诊疗方法及预后,以提高对该并发症的认识。方法 对2007年9月—2013年9月间原发性肝癌行TACE治疗术后并发肝癌破裂出血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67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1 379次TACE术。其中,8例患者在TACE术后出现肝癌破裂出血,例数发生率为1.2%,例次发生率为0.6%。8例患者的肿瘤最大直径平均为(11.5 ± 2.6)cm(7.6 ~ 15.9 cm),病灶均位于肝包膜边缘,多数突向表面生长,5例合并有门静脉高压;TACE术中平均碘油使用量为(14.9 ± 4.5)ml(8 ~ 20 ml)。行急症肝动脉栓塞治疗(TAE)4例,行内科保守治疗4例,7例患者积极抢救后无效死亡,仅1例患者TAE止血成功后恢复出院。结论 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肝癌破裂出血虽较为少见,但其后果却极为严重;其发生可能与病变特征(如肿瘤巨大、位于肝脏边缘突向表面生长或合并门静脉高压)及介入栓塞方法(如注入碘油后未使用颗粒栓塞剂加强栓塞)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提高对肝癌TACE术并发脑碘油栓塞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2例肝癌TACE术后并发脑碘油栓塞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合国内外散在个案报道,探讨其可能的病理机制、危险因素、及影像学特征。结果 肝内、心内及肺内异常分流是脑碘油栓塞的形成机制。肿瘤动脉-肝静脉分流、肿瘤紧邻或侵犯膈肌、膈动脉参与肿瘤供血、肿瘤血供丰富、术中大量使用碘油是危险因素。脑碘油栓塞CT及MRI有特征性表现。结论 肝癌TACE术并发脑碘油栓塞少见,了解其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及影像学特征,可预防和及时发现处理脑碘油栓塞。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新型明胶海绵微粒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方法。方法 2009年6月—2011年5月,针对应用明胶海绵微粒行TACE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99例患者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重点包括术前心理护理、介入术中护理及术后并发症护理,观察和总结此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特点。结果 护理干预99例患者,其中包括巨块型肝癌70例,结节型肝癌22例,1例患者术后出现肝脓肿,5例患者出现急性胆囊炎,6个月生存率为90.9%,12个月生存率为82.82%。结论 明胶海绵微粒化疗栓塞原发性肝癌疗效肯定,应用循证护理正确认识和总结该新方法的护理特点对患者的预后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观察应用新型明胶海绵微粒TACE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导致肝脓肿的发生率。方法 2009年6月—2012年8月,应用明胶海绵微粒行TACE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208例,观察TACE术后肝脓肿的发生情况,分析发生原因及机制,总结预防及治疗经验。结果 208例患者共行792次TACE术,每例平均手术3.8次,介入手术平均间隔时间为4.9个月,随访时间为2 ~ 34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共发生肝脓肿3例,发生率为0.38%,其中1例行经皮肝穿刺外引流术,生存期达25个月,另2例未行外引流术或抽吸术,围手术期内治疗无效死亡。结论 明胶海绵微粒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肝脓肿并发症发生率低,对于高危因素人群给予积极预防措施,及早确诊及早引流能够降低致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