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或肝动脉栓塞术(TAE)后胆汁瘤形成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3年3月行TACE/TAE后形成胆汁瘤的63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有无临床症状、胆汁瘤的治疗方式及临床转归。结果 63例患者中,52例胆汁瘤发生于TACE术后4周 ~ 3个月,占82.5%,11例胆汁瘤发生于TACE/TAE术后3 ~ 6个月,占17.5%。63例胆汁瘤形成患者中48例(76.2%)无临床症状,其胆汁瘤直径(2.64 ± 2.20)cm;有症状胆汁瘤15例,胆汁瘤直径(6.98 ± 6.57)cm,有无症状者胆汁瘤大小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1)。48例无症状胆汁瘤影像学随访时间37 d至49个月,其中30例(62.5%)大小无变化,13例(27.1%)缩小,3例(6.3%)消失,1例增大,1例胆汁瘤直径3.8 cm、临近肝包膜,发生破裂形成胆汁性腹膜炎,1周后死于感染性休克、肝功能衰竭。有症状胆汁瘤15例临床表现有黄疸2例,发热11例,黄疸并有发热2例。均行穿刺置管引流,11例(71.3%)缩小,4例消失;14例临床症状缓解后拔管,置管时间53 d ~ 11个月,1例合并缺血性胆道狭窄,持续引流18个月仍反复发热。结论 胆汁瘤作为TACE/TAE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术后4周 ~ 3个月。无症状者,应定期影像随访,对有症状或临近肝包膜较大的胆汁瘤,应及时穿刺置管引流。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观察应用新型明胶海绵微粒TACE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导致肝脓肿的发生率。方法 2009年6月—2012年8月,应用明胶海绵微粒行TACE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208例,观察TACE术后肝脓肿的发生情况,分析发生原因及机制,总结预防及治疗经验。结果 208例患者共行792次TACE术,每例平均手术3.8次,介入手术平均间隔时间为4.9个月,随访时间为2 ~ 34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共发生肝脓肿3例,发生率为0.38%,其中1例行经皮肝穿刺外引流术,生存期达25个月,另2例未行外引流术或抽吸术,围手术期内治疗无效死亡。结论 明胶海绵微粒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肝脓肿并发症发生率低,对于高危因素人群给予积极预防措施,及早确诊及早引流能够降低致死率。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观察经皮穿刺引流对肝脓肿的治疗效果,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探讨降低病死率、并发症率,缩短住院时间的方法。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21例肝脓肿患者临床资料。对确诊肝脓肿患者,充分抗感染治疗的同时,CT评估病灶液化情况,在CT引导下行经皮肝穿刺引流,分析治疗后的病死率、并发症率、住院时间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有121例肝脓肿患者纳入研究。2例患者穿刺引流后死亡,病死率为1.6%,影响患者死亡率的因素为高龄、基础疾病,脓肿直径及实性成分; 2例患者穿刺引流后出现肝周脓肿、腹壁脓肿,并发症率为1.6%,对并发症积极处理后达到临床治愈,影响并发症率的因素主要为手术操作欠妥;119例患者均达到临床治愈,治愈率为98.3%,平均住院时间为(15.1±6.0) d。影响住院时间的危险因素为:脓肿个数X6(r=0.232,P=0.021),脓肿大小X7(r=0.26,P=0.005),白细胞计数X8(r=0.238,P=0.009)。进一步分析显示影响因素与住院时间相关性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方程为:Y=-3.438+3.055X6+0.527X7+0.297X8,F=5.819,R2=0.416。性别、年龄、糖尿病、致病原菌种类、脓肿位置对住院时间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经皮穿刺肝脓肿引流术是治疗肝脓肿的有效方法,具有病死率低,并发症率低、住院时间短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经肝动脉灌注抗生素与静脉应用抗生素2种不同方式治疗不宜穿刺引流的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 年10月—2013年10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治疗的不宜穿刺引流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32例,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B 两组,A 组为经肝动脉灌注抗生素,共15例,B 组为静脉应用抗生素,共17例。如影像学复查见病灶有脓肿液化则予经皮肝脓肿穿刺引流干预。结果 动脉灌注抗生素组患者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血象恢复时间、脓肿液化比例均优于静脉应用抗生素组(P < 0.05)。结论 经肝动脉灌注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重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7.
【摘要】 目的 评估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肝转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25例PNET肝转移行TACE治疗的患者资料,共进行了87次TACE术。经MRI评价其有效率,并分析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和并发症。结果 所有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介入治疗。MRI疗效评估结果为CR 0例,PR 15例,SD 4例,PD 6例,有效率60.0%;中位PFS 13个月,中位OS 18个月;1例术中出现假性动脉瘤,所有病例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PNET肝转移患者,行TACE治疗既安全又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TACE治疗肝癌过程出现医源性肝动脉夹层的发生率、好发部位、原因、处理策略及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行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1 311例次,统计术中医源性肝动脉夹层的发生率、发生部位、处理措施及转归,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发生肝动脉夹层的患者行DSA检查随访。结果 共有12例TACE术中出现肝动脉夹层,发生率为0.92%,均系操作不慎所致。12例中8例发生于肝固有动脉起始处、3例位于肝右动脉血管扭曲处、1例位于肝总动脉,所有夹层的发生部位均为血管转折或迂曲处。12例患者中10例使用3 F微导管导丝、1例使用0.035英寸导丝通过真腔到达肝动脉靶部位,成功完成TACE;1例患者经反复尝试,仍无法通过,最后行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术。患者随访时间3 ~ 1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8个月。嗣后血管内介入治疗的10例患者中,2例肝动脉造影时未再见夹层,其余8例均见夹层较之前不同程度缩小。结论 肝癌TACE中肝动脉夹层的发生与操作者经验、肝动脉走行等因素有关,通常可采用微导管导丝技术通过夹层段真腔而完成TACE术,其主要不良后果为影响TACE顺利完成,从而影响肝癌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应重视其预防及处理。  相似文献   

9.
10.
周陈  丁文彬  袁瑞凡  金杰 《工业加热》2011,(11):882-884
【摘要】 目的 探讨肝胆汁瘤的形成原因及介入治疗。方法 2005年至2010年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介入科共收治15例胆汁瘤患者,并行介入治疗,其中11例为TACE术后所致,1例外伤引起,3例外科手术引起。治疗方法是通过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后间歇应用敏感抗生素冲洗,通过引流液量的变化及影像学资料观察胆汁瘤愈合情况。结果 15例患者均行引流术,其中8例患者引流30 d内胆汁瘤愈合拔管,2例30 ~ 60 d愈合拔管,3例60 d后拔管,1例施行肝移植,1例未能拔管并因肿瘤进展死亡。结论 胆汁瘤是肝胆手术、外伤和肝脏介入治疗等所致的一种并发症,介入治疗肝胆汁瘤创伤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HACE)后正常肝实质并发脓肿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6例肝癌患者经HACE术后,正常肝实质内形成脓肿。明确诊断后,在B超引导下行经皮穿刺脓肿引流和对脓腔进行抗菌素灌洗。结果 4例患者脓肿愈合,2例患者脓腔明显缩小。结论 分析肝内脓肿形成的主要原因为:(1) 胆道损伤;(2) 门静脉内癌栓形成;(3) 胆囊动脉及胆道周围动脉丛的栓塞。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脓肿引流及选用敏感抗菌素每天对脓腔进行灌洗是治疗HACE术后并发肝脓肿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尹君  唐启耀  罗军 《工业加热》2014,(9):815-818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引流技术对细菌性肝脓肿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0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在超声导引下进行穿刺与抽吸,在DSA导引下对脓肿进行置管引流,术后辅以适当的引流管冲洗。结果 2例直径 < 4 cm脓肿单纯抽吸与冲洗,28例直径 > 4 cm者进行置管引流,无严重并发症发生;26例无恶性肿瘤患者均治愈,4例肿瘤患者中1例治愈,3例死亡。结论 超声与DSA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引流技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性高、恢复快。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行TACE术后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调查 2016年1-12月行TACE手术的病例,分析TACE术后感染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并将TACE 术后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风险分层,分为极高危、高危、中危和低危。结果 386例有效TACE手术病例发生术后感染 17例,发生率为4.4%。其中腹水、肝胆切除手术史或术前有肝癌破裂出血、肝脓肿史或既往TACE术后感染史是TACE 术后感染的极高危因素,前血清总蛋白值<60 g/L是高危因素,门静脉或腔静脉癌栓是中危因素。结论 腹水、肝胆手术史或术前有肝癌破裂出血、肝脓肿史或既往TACE术后感染史与TACE术后发生感染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4.
徐松  朱林忠  朱旭 《工业加热》2014,(12):1077-1080
【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迷走反射发生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肿瘤医院2010年9月—2012年9月原发性肝癌患者在介入治疗中出现迷走反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2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介入治疗过程中出现迷走反射者32例,占3.9%,患者出现胸闷,心率、血压下降,心电图表现为各种心律失常,严重者发生昏迷及死亡;迷走反射的出现与患者的基础状况、肿瘤部位、动脉的解剖及术者的操作关系密切。结论 肝癌介入治疗期间,迷走反射可危及患者生命,须充分认识其表现及处置措施,降低迷走反射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5.
【摘要】 肝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加。中国肝癌发病率为25.7/10万。然而,对侵犯或毗邻肝门重要脏器的肝恶性肿瘤,难以手术切除且化放疗疗效不佳。近年来,不可逆电穿孔(IRE)消融技术逐渐兴起,作为一种新的非热能形式的消融方法,其通过产生短时高压的电脉冲在细胞膜上产生纳米级的不可逆损伤。国内外研究指出,该技术在治疗不可手术切除的原发性或转移性肝肿瘤时,可有效灭活肿瘤组织并保留管腔架构,不会损伤大血管或胆管等。本文对IRE的设备构成、作用机制、临床前研究、临床应用方法以及临床疗效进行综述,以期为该技术在临床得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细菌性肝脓肿是一种罕见又会危及生命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升高。就治疗而言,经皮穿刺引流术联合抗生素已成为细菌性肝脓肿的一线治疗手段,外科手术多用于介入引流无效或肝脓肿合并有外科适应证的腹部疾病。作为常用的两种介入引流术,经皮穿刺导管引流术和经皮穿刺细针抽吸术广泛应用于细菌性肝脓肿的治疗,并以前者居多。尽管细菌性肝脓肿的预后已明显改善,但其仍有一定的致死率,治疗指南仍未达成共识,经皮穿刺引流术的适应证仍存在争议。本文复习国内外文献,就经皮穿刺引流术在细菌性肝脓肿治疗中的发展历程、疗效、预后、抗生素的使用原则、与外科对比及治疗适应证探讨进行综述,以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对比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与单独TACE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关于TACE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与单独TACE治疗肝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纳入分析近期、远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纳入7篇RCT,49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联合组的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1、2、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治疗组,而进展(PD)明显低于单纯治疗(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方面两组均未出现放射性邻近器官坏死及全身严重不良反应,对症治疗可缓解。结论 TACE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肝癌疗效优于单独TACE治疗。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探讨肝肿瘤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后的CT表现并分析其临床意义,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59例(82个病灶)肝肿瘤患者经皮RFA前后的CT影像学资料,分析病灶的大小、密度及强化方式等变化特点。结果 RFA治疗后1个月内完全坏死病灶范围较术前有所增大,呈无强化的低密度影,或呈囊状更低密度影。坏死灶周围常见一层薄而均匀的环形强化,强化特点和正常肝实质基本一致,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模糊,最终消失。2个月内完全坏死灶范围较术前可略显增大、相仿或略缩小,呈低密度影或更低囊变影。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或动脉期消融区边缘出现一层薄而均匀的环形强化,但较前模糊,显示欠清。2个月以后完全坏死区范围逐渐缩小,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当肿瘤组织残存时,术后即刻CT显示消融区范围没有完全包括术前病灶的范围,动脉期病灶边缘出现不规则局灶样或结节状强化,门脉期迅速减退,延迟期强化程度低于肝实质,呈“快进快出”特点。如肿瘤复发,病灶局部出现异常强化。血供良好的肿瘤组织显示病灶范围有所增大,动脉期消融区出现局灶样或结节状强化;乏血供的病灶消融区范围较前增大,边缘不光整。结论 肝肿瘤RFA术后的CT检查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能有效检出肿瘤的残存或(和)复发,指导临床作出进一步合理、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观察加味柴芍六君子汤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中晚期PHC患者120例随机分配入组,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60例。治疗期间两组各剔除6例,最终各有54例患者完成临床观察。常规组采用TACE治疗,联合组在TACE基础上给予加味柴芍六君子汤,随症加减。比较两组患者肿瘤客观大小、中医症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3个疗程观察,肿瘤客观反应率联合组为66.7%,常规组为53.7%(P < 0.05)。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腹痛、发热、呕吐、乏力)与治疗前比较都有明显改善(P < 0.05),且联合组明显优于常规组(P <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联合组明显高于常规组(P < 0.05)。联合组治疗后Th1/Th2比值高于治疗前(P < 0.05),且治疗后Th1/Th2比值高于常规组(P < 0.05)。骨髓毒性方面,联合组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肝功能和消化道不良反应及发热、心律紊乱发生率方面,联合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 < 0.05)。结论 加味柴芍六君子汤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能提高对PHC控制率,缓解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中晚期PHC综合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