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摘要】 目的 评估3D打印共面模板在胰腺癌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行3D打印共面模板引导胰腺癌125I粒子植入治疗患者10例。术前根据CT扫描结果和治疗计划系统,制备3D打印共面模板,术中在该模板引导下进行穿刺和植入粒子,术后对剂量学参数进行验证。观察治疗前后90%靶区体积的剂量(D90)、90%处方剂量的靶区体积(V90)、100%处方剂量的靶区体积(V100)、150%处方剂量的靶区体积(V150)。评估3D打印共面模板引导下胰腺癌125I粒子植入穿刺定位的成功率,治疗后剂量学参数与术前计划的吻合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0例胰腺癌患者在共面模板引导下均成功穿刺和植入125I粒子。术后剂量学参数D90符合术前计划,治疗前后D90差异较小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90、V100和V150分别为(94.3±2.4)%、(90.4±4.1)%和(62.1±13.4)%,符合治疗剂量学要求。1例患者术后出现局部血肿。结论 3D打印共面模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引导工具,有助于胰腺癌125I粒子精准植入,可使术后剂量参数符合术前计划要求。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3D打印模板联合CT引导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3月—2017年6月行3D打印模板联合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恶性肿瘤患者30例,术后即刻对植入质量进行评价,评价标准采用英国哥伦比亚癌症研究中心(British Columbia Cancer Agency,BCCA)标准,根据术后验证靶区D90和V100评价为优、良、中、差4组,对比手术前后靶区体积和D90 、D100、V100、V150等剂量学参数,观察术中及术后近期并发症情况。统计学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术后验证评价结果:优:24例(83.3%,24/30);良:5例(16.7%,5/30);中:1例(3.3%,1/30);差:0例(0)。术前计划靶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的范围是15.9~265.5 cc,平均为(64.4±58.4) cc;术后验证PTV范围是18.5~267.8 cc,平均(64.4±58.4) cc,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D90、D100、V150分别为(11 945.6±1 157.0) cGy、(6 972.7±1 250.5) cGy、(58.0±4.4)%,术后分别为(11 839.0±1 117.0) cGy、(7 352.1±1 361.2) cGy、(57.6±4.1)%。上述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V100为(91.1±1.8)%,术后V100为(90.5±1.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及术后24 h内可观察到3例气胸,1例少量咯血,经保守治疗后好转。25例于拔针后局部少量出血,经局部压迫后止血。余未见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3D打印模板联合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实体恶性肿瘤可较好完成术前计划,植入质量较满意,治疗相关近期不良反应较少,可作为不可手术的恶性肿瘤治疗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治疗计划系统(TPS)术中实时计划对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腹膜后淋巴结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的20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患者的相关资料,其中10例行TPS术中实时计划指导(A组),10例未行TPS术中实时计划指导(B组),两组患者均行术前计划及术后质量验证。比较A、B两组手术前后90%靶体积的最小吸收剂量(D90)误差百分比、90%处方剂量覆盖的体积占靶体积的百分比(V90)误差百分比、100%处方剂量覆盖的体积占靶体积的百分比(V100)误差百分比、150%处方剂量覆盖的体积占靶体积的百分比(V150)误差百分比的差异。结果 A组手术前后的D90、V90、V100、V150的误差百分比分别为(-1.30±6.80) Gy、(-0.60±2.10)%、(-0.47±2.70)%、(89.60±282.00)%;B组手术前后的D90、V90、V100、V150的误差百分比分别为(-9.33±46.00) Gy、(11.50±13.70)%、(-13.40±15.90)%、(10.37±2.00)%。两组各参数相比较,其中D90、V90、V100误差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150的误差百分比无统计学差异(P=0.247)。结论 术中实时计划指导可显著提高粒子植入前后靶区剂量的一致性,使剂量分布更加合理,对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的规范化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周边剂量相同时不同活度125I粒子植入后不同时间点肿瘤吸收剂量的差异。 方法 利用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TPS)勾画出边长3.5 cm正方体模拟肿瘤,分别载入125I粒子0.8 mCi(A组)、0.3 mCi(B组)并周边分布,处方剂量145 Gy,得出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及100%靶体积吸收剂量(D100)、90%靶体积吸收剂量(D90)、150%处方剂量覆盖的体积占靶体积百分比(V150)、90%处方剂量覆盖的体积占靶体积百分比(V90)、最高剂量点等指标。根据125I粒子衰变规律公式,分别计算A、B组粒子植入后1、2、3、4、5、6个月时粒子活度,计算两组粒子植入后各时间点肿瘤实际吸收剂量,比较两组各时间点肿瘤实际吸收剂量、D100、D90、V150、V90、最高剂量点等指标。结果 A组、B组粒子植入后1、2、3、4、5、6个月时肿瘤实际吸收剂量均值相同,均为(81.43±46.20) Gy;D100分别为(49.14±34.65) Gy、(38.86±27.43) 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D90均为(64.57±46.20) Gy;V150分别为(7.96±8.62)%、(7.58±10.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8);V90分别为(25.83±35.76)%、(26.16±35.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6);最高剂量点分别为(798.29±568.07) Gy、(359.29±256.36) 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结论 周边剂量相同时125I粒子植入后不同时间点肿瘤吸收剂量相同,粒子活度对肿瘤吸收剂量速率无影响,高活度组粒子靶区内最高剂量点明显高于低活度组,高剂量区持续时间较长于低活度组。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125I粒子植入不同大小肿瘤后周边剂量、缩小速度相同时剂量变化差异。方法 采用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 TPS)勾画出两块边长分别为6 cm、4 cm正方体模拟肿瘤,处方剂量均为100 Gy,粒子活度均为1.48×107 Bq。假设125I粒子植入后肿瘤向心性缩小、粒子均匀向心性集中且无粒子脱落及游走,若术后肿瘤体积每月以不同速度缩小,按缩小速度分组:两块正方体肿瘤每月分别缩小比例为上月肿瘤体积的20%、25%、30%、35%、40%、45%、50%,分别设为A1~G1组、A2~G2组。根据125I粒子衰变规律,采用TPS模拟A1~G1组、A2~G2组术后1、2、3、4、5、6个月验证计划计算出两种大小肿瘤各组术后不同时间90%靶体积吸收剂量(D90)、150%处方剂量覆盖的体积占靶体积百分比(V150)、90%处方剂量覆盖的体积占靶体积百分比(V90),比较两种肿瘤术后D90、V90、V150差异,分析不同大小肿瘤以20%~50%速度缩小时对剂量学的影响。结果 不同大小肿瘤以相同速度缩小时D90均有差异,缩小速度大于25%时V150有明显差异,缩小速度大于20%时V90有明显差异。结论 125I粒子植入后处方剂量与缩小速度相同时相同时间点大肿瘤D90和高剂量区均大于小肿瘤,提示大肿瘤可能更易引起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的初步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18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患者共20个病灶,应用近距离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治疗计划,粒子活度1.11 × 107~2.96 × 107 Bq(0.3~0.8 mCi),处方剂量60~110 Gy,CT引导下经皮、经肝植入粒子,术后验证D90(90%靶体积接受的剂量)53~107 Gy,评价患者临床受益反应(CBR)、2个月局部控制率、1年生存率,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 随访时间2~15个月,中位时间5个月;1年生存率22.2%。临床受益率72.2%,有效率70%,2个月局部控制率90%;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近期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于慧敏  张宏涛  隋爱霞  吴娟  高贞  王娟 《工业加热》2015,(12):1072-1076
【摘要】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髂血管旁淋巴结转移癌的可行性、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接受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髂血管旁淋巴结转移癌患者共12个病灶,其中直径≤6 cm 7个,>6 cm 5个。采用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计算布源,在CT引导下植入125I粒子,活度0.4~0.7 mci,相隔0.5~1 cm平面插值。植入术后即行CT扫描,了解粒子分布情况及有无并发症。术后验证D90(90%靶体积接受的处方剂量)≥75 Gy的6例,<75 Gy的6例。手术结束后2个月复查CT,参考WHO实体肿瘤评价标准进行影像学评估。结果 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2个月疗效评价: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8例,无变化3例,进展病例1例,有效率为66.7%,2个月局部控制率为91.7%。术前疼痛症状患者8例,术后1~14 d均明显缓解;术前下肢水肿3例于术后1~14 d明显缓解2例。术后随访3~3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1个月,1年生存率41.6%,未见大出血、感染、骨髓抑制、粒子移位等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髂血管旁淋巴结转移癌安全可行,淋巴结小于6 cm,周边剂量大于75 Gy,疗效可能更好。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胃入路125I粒子治疗腹膜后转移癌的安全性及初步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0例腹膜后转移癌患者,经充分的肠道准备,在CT引导下经皮经胃入路,采用1~3支粒子植入针植入125I粒子,活度0.3~0.7 mCi,术后验证周边剂量(D90)为40~70 Gy,观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1~9个月,CR 2例,PR 4例,SD 3例,PD 1例。7例术前腹部疼痛,术后不同程度缓解。2例术前不能进食,术后可进少量半流汁,1例肠梗阻术前无排便,术后排出成形粪便。术后所有患者均出现穿刺部位表皮轻微疼痛,无需特殊处理;1例术后1个月出现穿刺针道皮下转移;均未出现出血、腹膜炎、放射性皮肤损伤、粒子移位等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经胃入路125I粒子治疗腹膜后转移癌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