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输卵管介入再通术联合药物、臭氧灌注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整理经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的369例共665条输卵管近段阻塞或通而不畅患者资料,将导管置于患侧子宫角部输卵管开口,使用导丝成功再通后跟进导管至输卵管近端,先后经导管注入复方疏通液(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 mg、糜蛋白酶4 000 u和甲硝唑200 mg溶入生理盐水10 ml)及臭氧;造影观察术后开通情况,统计开通率,随访8个月内受孕情况并作数据处理。结果 665条近段阻塞或通而不畅输卵管综合治疗后559条(84.1%)基本通畅,完全阻塞疏通率为81.1%(43/53)。随访8个月:256例患者得以宫内妊娠,其中术后4个月受孕172例,5 ~ 6个月受孕39例,7 ~ 8个月受孕13例;随访者中输卵管妊娠12例。结论 输卵管介入再通术联合药物、臭氧灌注治疗输卵管近段阻塞或通而不畅性不孕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制同轴导管引导下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再通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16例输卵管梗阻患者,用自制同轴导管行选择性输卵管造影,若输卵管近端仍完全梗阻.则行输卵管再通术.结果随访116例,有55例宫内妊娠和6例宫外孕,宫内妊娠率为47.4%,116例中有28例再次做HSG,25例有好转,有效率为89.3%.结论用自制同轴导管施行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再通术对诊治输卵管梗阻是安全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明确输卵管阻塞部位,提供一种安全、可靠、成功率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50例23~38岁女性不孕症患者,确诊为两侧或单侧输卵管狭窄、粘连或闭塞,采用同轴导管系统,利用微导丝的机械作用和再通液的消炎、抗粘连等作用,疏通和治疗输卵管狭窄、阻塞或粘连病变.术后抗炎及定期输卵管通液治疗.结果插管成功率为92%,再通成功率为86.7%,无严重并发症.术后1年随访怀孕23例,达46%.结论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再通术是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的一种微创有效的介入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4.
报告用自制器械行子宫输卵管选择性造影及再通术45例,插管成功率95.5%。近端输卵管阻塞再通率80%。随访结果:15例患者正常受孕,受孕率33.3%,其中继发不孕症受孕率50%,原发不孕症受孕率17.4%。近端阻塞再通术后受孕率54.5%,远端积水或阻塞患者受孕率15%。显示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再通术是治疗女性不孕症的有效方法;本手术最佳适应证为继发不孕、近端输卵管阻塞患者;自制器械价廉、安全。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通液诊疗仪碘水加压法子宫输卵管造影(HSG)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03例不孕患者行HSG检查,对比剂为48%碘海醇,采用通液诊疗仪,逐渐增加子宫腔内压力,对阻塞输卵管行压力钝性疏通,疏通后行输卵管通液术。结果 子宫输卵管正常17例,子宫异常6例,80例共151条输卵管阻塞,128条获管腔再通,再通率达84.8%,其中左侧输卵管开通的平均压力为24 kPa,对比剂进入盆腔的平均压力为25.3 kPa;右侧输卵管开通的平均压力为28.4 kPa,对比剂进入盆腔的平均压力为28.6 kPa;压力达50 kPa以上仍未开通的23条。开通后手推通液阻力明显下降45例、轻度下降30例、不下降5例。术中出现静脉逆流3例,局部疼痛56例,少量阴道流血50例,无盆腔感染或输卵管穿孔发生。结论通液诊疗仪碘水加压法HSG能清楚显示子宫及输卵管通畅情况,对阻塞输卵管能有效地进行压力疏通,同时具有压力量化、简单易行、安全可控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输卵管梗阻再通术中臭氧的应用效果。方法 经临床和实验室证实的输卵管梗阻患者116例,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8例。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介入性输卵管再通术治疗。研究组应用臭氧水行输卵管灌注,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消炎及防粘连药物溶液。随访6个月,观察统计2组患者妊娠率及输卵管再闭塞率,同时于术后2周对2组患者不适症状进行评价并比较。结果 研究组输卵管再通成功率为93.1%(54/58),妊娠率为79.3%(46/58),再发闭塞率为5.2%(3/58)。而对照组输卵管再通成功率为91.4%(53/58),妊娠率为60.3%(35/58),再发闭塞率为17.2%(10/58)。分析显示,2组患者再通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妊娠率及再发闭塞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适症状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输卵管再通术中采用臭氧灌注可有效提高术后妊娠率,降低再发闭塞。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向内膜下血管成形术在治疗周围动脉完全闭塞性病变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双向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治疗5例长段动脉闭塞患者,其中腹主动脉下端合并两侧髂总动脉及髂外动脉闭塞1例,髂外动脉闭塞2例,股浅动脉闭塞2例。在单向内膜下再通时,进入真腔失败后而在患肢闭塞动脉远端血管穿刺,使用导丝从病变对侧进入闭塞段内膜下,在病变内膜下腔,采用导丝贯穿至对侧导管技术,成功后,将导丝从对侧导管引出体外,然后用球囊扩张成型并植入支架。结果本组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双向内膜下再通,共植入支架9枚。结论双向内膜下再通可以作为单向内膜下再通进入真腔失败时的补救方法,可有效提高血管成形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选择性输卵管造影(SSG)及再通术(FTR)在输卵管不孕症中的疗效。方法经子宫输卵管造影证实459例患者共895条输卵管近端阻塞或通畅度不佳,将导管置于输卵管口,使用导丝疏通后造影,对比分析其手术前后输卵管通畅程度并随访18个月内妊娠率。结果895条近端阻塞或不通畅输卵管疏通后572条(63.9%)基本通畅。完全性阻塞输卵管SSG及FTR术后疏通率为80.3%(53/66);不完全性阻塞患者疏通率为96.7%(802/829)。随访18个月,212例患者中妊娠93例(43.9%),异位妊娠2例(2.1%)。中位妊娠期为8.2个月。双侧输卵管基本通畅者妊娠率为51.3%(58/113),双侧输卵管不完全通畅者妊娠率为35.4%(35/99)。结论SSG及FTR安全有效,是治疗因输卵管近端阻塞或不通畅导致不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在髂动脉闭塞症中使用鹅颈套圈配合0.035 英寸泥鳅导丝行内膜下血管成形术的可行性及适用条件。方法 2011年10月—2013年5月收治一侧髂动脉完全闭塞患者3例,从对侧股动脉入路顺行导丝进入髂动脉内膜下无法返回真腔,再从患侧股动脉逆行穿刺送入导丝,导管与导丝无法在内膜下对吻,遂用鹅颈套圈于内膜下套住导丝建立轨道,完成血管内成形术。结果 3例患者均成功且安全的完成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患者未诉特殊不适。结论 髂动脉闭塞症患者在进行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时,如导丝无法返回真腔,可考虑在内膜下使用鹅颈套圈配合逆向导丝建立轨道完成血管成形术,但需轻柔操作,注意血管破裂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和评价输卵管积水栓塞治疗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在X线透视监视下,行输卵管选择性插管,将微弹簧圈通过微导管送入输卵管近端,达到栓塞输卵管的目的。结果输卵管栓塞98例患者,双侧输卵管栓塞66例,单侧输卵管栓塞32例,共栓塞164侧输卵管,插管均一次性成功。输卵管栓塞后1个月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显示有效者164侧为100%,其中显示最佳效果者136侧输卵管,占82.9%;无效者为0。结论输卵管栓塞的介入治疗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与目前采用的方法相比,无手术并发症,简便,安全,经济,对卵巢功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胆管癌性阻塞外科姑息性T管引流术后再发梗阻的介入治疗.方法胆管癌性阻塞外科姑息性T管引流术后再发黄疸患者7例,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金属内支架置入术.共使用7枚金属内支架.结果 7例采用经皮经肝穿刺或经T型管通路置入胆管支架均获得成功.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总胆红素、转氨酶、谷酰转肽酶和碱性磷酸酶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7例术后黄疸消退满意.结论经皮胆管内金属支架置入术姑息性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外科留置T管术后再狭窄,安全可靠,操作简单,费用低,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为无法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肝门部位胆管梗阻的双支架介入治疗技术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双支架介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22例,采用单侧穿刺入路和双侧穿刺入路两种技术手段,置放T型支架组合和Y型支架组合.结果 全部穿刺及支架均置放成功.没有严重手术相关的并发症.胆红素从术前(337.9±81.7)μmol/L下降到术后的(129.1±51.1)μmol/L.6个月以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8例;6个月至12个月为5例;12个月以上为2例.结论 对高位梗阻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进行双支架的置放技术操作安全可行,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并发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评价经皮植入125I粒子条及支架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对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在上海中山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68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1例在胆道梗阻段同时植入支架和125I粒子条(联合治疗组),27例仅植入支架(传统治疗组),对两组患者的生存期、至黄疸进展时间及手术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125I粒子条和支架植入均获成功。传统支架组和联合支架组术后7、14 d血清胆红素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联合支架组术后未发生明显骨髓抑制;单纯支架组和联合支架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3和21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腔内近程放疗联合支架植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安全,疗效较单纯植入支架明显。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评价经皮胆道支架植入联合十二指肠支架置入处理胆道及胃流出道恶性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恶性胆道梗阻合并胃十二指肠梗阻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行经皮胆道支架植入及经口十二指肠支架置入。观察手术成功率、胆道梗阻及胃十二指肠梗阻症状缓解情况、手术并发症、支架通畅时间及患者生存时间。结果 28例患者均成功实施经皮胆管支架植入和经口十二指肠支架置入术,手术成功率100%。术后30 d患者血清总胆红素由(219.9±102.6) μmol/L降至(46.2±21.4) μmol/L,直接胆红素由(181.4±21.4) μmol/L降至(36.8±18.6) μmol/L,谷胺酰转肽酶(585.8±533.2) U/L降至(298.9±223.4) U/L,碱性磷酸酶(682.3±394.6) U/L 降至(341.9±239.6) U/L,天冬氨酸转氨酶(225.8±141.3) U/L降至(48.5±25.6) U/L,丙氨酸转氨酶(198.6±120.8) U/L降至(53.9±29.2) U/L,均明显下降(P<0.01)。胃出口梗阻评分由术前(0.6±0.5)分升至术后(1.4±0.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30 d内死亡病例。胆道支架中位通畅时间109.5 d(31~187 d)及十二指肠支架中位通畅时间95.0 d(13~169 d),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34 d(45~245 d)。结论 经皮胆道支架植入术联合十二指肠支架置入术处理恶性胆管梗阻合并胃流出道梗阻,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安全有效的晚期肿瘤姑息性治疗方法,可以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腹腔转移癌性肠梗阻介入性动脉灌注化疗的疗效.方法 47例胃癌术后癌性不完全肠梗阻患者,经右侧股动脉插入血管鞘和导管、导丝,分别将导管插入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和双侧髂内动脉注入化疗药物,采用药物为DDP 60 mg,羟基喜树碱15 mg,5-Fu 1.0 g,化疗周期为每月动脉灌注介入化疗1次.本组病例至少灌注1次,最多13次.结果 灌注介入化疗后有效率18/47(38%),介入化疗后生存时间35 d~13个月,平均生存时间4.7个月.结论 介入灌注化疗能在短期内明显缓解癌性肠梗阻症状,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介入微创技术在颈段高位食管恶性梗阻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颈段高位食管梗阻病例39例,梗阻部位近端分别位于食管环咽段至以下12mm区间.经用扩张管进行耐受性扩张试验后,在X线影像监视下经口置入用单丝编制的网管状镍钛合金支架疏通食管腔,并经供血动脉介入化疗抑制肿瘤.结果 39例患者共放置46枚高位食管支架.支架放置后所有病例均能进食细渣饮食.除轻微疼痛和可耐受性不适外未产生其他不良反应.接受介入化疗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较单纯支架治疗患者长.结论颈段高位食管恶性梗阻并非内支架治疗禁区,介入化疗对颈部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恶性梗阻内支架植入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 12例上消化道狭窄或梗阻患者中,食管狭窄9例,胃、十二指肠梗阻3例.在X线监视下共放置支架14枚,带膜支架9枚,不带膜支架5枚.结果 12例患者所有支架均一次安放成功,但术后发生的并发症有:食物嵌顿3例,胸骨后及上腹部痛4例,肿瘤组织或肉芽组织向腔内生长、再狭窄3例,支架滑脱或移位3例,大量出血(300ml以上)2例.结论内支架置入的确是解决上消化道梗阻的有效方法,但术后并发症较多,本组病例中发生率亦较高,提醒我们要在操作上精确到位,并积极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评价X线引导下经鼻插入鼻 肠梗阻导管治疗不能手术的恶性肠梗阻的技术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X线引导下应用传统法(76例)或导丝导管交换法(135例)经鼻插入鼻 肠梗阻导管引流治疗不能手术的恶性肠梗阻患者211例(KPS 20 ~ 60分,中位40分),统计技术成功率、临床有效率、治愈率和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梗阻部位、梗阻原因与疗效关系。鼻 肠梗阻导管采用库利艾特公司生产的四腔双球囊导管,管径为16 F/18 F。结果   总技术成功率100%,传统法和导丝导管交换法一次性成功率分别为85.5%(65/76)和100%(135/135),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24 h,高位小肠、低位小肠和结直肠梗阻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5.8%(46/48),92.9%(117/126)和83.8%(31/37)。随访4 ~ 245 d(平均138 d),总临床治愈率27.5%(58/211),肿瘤性与粘连性梗阻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22.7%(42/194)和94.1%(16/17),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小肠和结直肠恶性梗阻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12.7%(20/157)和59.5%(22/37),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包括咽部不适或疼痛99.1%(199/211)、导管阻塞23.2%(49/211)、导管脱落1.9%(4/211)、 导管断裂0.1%(2/211)、肠出血0.1%(2/211)、肠穿孔0.1%(1/211),总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4.7%,涉及咽部剧痛、肠出血、肠穿孔、导管断裂;无与死亡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X引导下经鼻 肠梗阻导管插入引流治疗不能手术的恶性肠梗阻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术后粘连性小肠梗阻以及结肠直肠恶性狭窄支架置入前的评估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高强度超声聚焦刀(HIFU)联合胆道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 对12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植入146枚胆道支架,其中63例(试验组)术后 5 ~ 7 d后行HIFU治疗,59例(对照组)术后未行任何抗肿瘤治疗。结果 支架置入1个月后试验组黄疸缓解率为98.4%(62/63),对照组为96.6%(57/59),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91例(其中试验组46例,对照组45例)随访2 ~ 26个月,随访率为74.6%(91/122),试验组梗阻性黄疸再次出现的时间为术后4 ~ 13个月,中位时间为8.2个月,生存时间2 ~ 26个月,中位生存期为8.7个月;对照组梗阻性黄疸再次出现的时间为术后2 ~ 6个月,中位时间为4.8个月,生存时间2 ~ 10个月,中位生存期为6.4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结论 HIFU联合胆道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是安全的,能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分析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性经皮胆道引流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对47例患者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先行PTC后探查通过阻塞段,如不能越过阻塞段,则直接进行外引流;如能越过阻塞段,则置入内外引流管作内外引流或置入金属支架或塑料内涵管作内引流.结果内引流组18例,15例置入金属支架,共18枚,3例置入塑料内涵管,共4根;内外引流组15例,置入18根内外引流管;外引流组14例,置入17根外引流管.术后1周总胆红素从术前的(514.1±204.3)μmol/L降至(238.4±1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