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利用大量分析数据和实测资料对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的今地温特征、烃源岩热演化史进行了深人细致的剖析,恢复了中生代早白坚世的古地温梯度和古剥蚀厚度.地热史研究表明,今地温梯度为3.13℃/100m,而古地温梯度为5.5℃/100m.古地温明显高于今地温.说明该凹陷在地质演化历史时期,曾经历了较大程度的抬升剥蚀过程.剥蚀厚度为920~1160m.综合古地温演化史和烃源岩热演化史等各方面的资料,该凹陷白奎系烃源岩热演化程度较高,成烃门限深度为600~1000m,生烃高峰埋深为1200~2000m.结合埋藏史资料,确定该凹陷主成烃期在早白至世都三段一赛汉塔拉组沉积期.  相似文献   

2.
西藏伦坡拉盆地地热史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伦坡拉盆地位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南侧藏北湖区,为早第三纪狭长断坳叠置盆地,存在丁青湖组和牛堡组两套含油气系统.在地史模拟的基础上,选取适当地热史参数,对盆地地热史进行模拟.模拟结果反映了其地温场具有高热流值、高地温梯度的特征.现今地温梯度在5.0~7.0℃/(100m),古地温梯度略低,高地温场延续时间长,促使伦坡拉盆地烃类演化历程.  相似文献   

3.
王忠和 《复杂油气藏》2010,3(3):22-26,72
针对多期构造运动叠加盆地的特点,运用镜质体反射率建立了句容盆地三个构造层的古地温梯度,分析了各套古地温系统对地层剥蚀厚度赋存的特征。经与粘土矿物演化温度、裂缝充填物中的包裹体温度、苏北盆地古新统的古地温资料对比以及古地温梯度的成因分析,三套古地温系统符合句容盆地的构造演化史。在此基础上,估算了各构造层的地层剥蚀厚度。  相似文献   

4.
南华北盆地济源凹陷古地温及热演化史恢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ASY%Ro模拟方法综合考虑了温度和时间对有机质演化的影响,是叠合盆地最高古地温和剥蚀厚度恢复的有效方法之一。南华北盆地济源凹陷中生代烃源岩经历了多期叠合演化,不同地质时期的地温场可以通过不同构造单元的最高古地温进行恢复。通过EASY%Ro模拟计算,济源凹陷中生代地温梯度为4.29℃/100m,新生代古近纪地温梯度约为3.3℃/100m;白垩系和古近系渐新统剥蚀厚度分别约为1900和1600m。济源凹陷中生界生烃主要发生在白垩纪,古构造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对象。  相似文献   

5.
利用EasyRo方法重建了东部东北盆地和西部三塘湖盆地古地温演化模式。结果表明,东部中、新生代断陷型盆地比西部中、新生代前陆型盆地具有更高的古地温梯度。中生代末到第三纪早期,东部苏北盆地古地温梯度大于36℃/km,而西部三塘湖盆地约30 ̄25℃/km。Easy Ro方法对这两种类型盆地古地温成功的恢复,说明该方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烃源岩生油史模拟表明,东部较高古地温梯度的断陷盆地烃源岩具有早生早排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部地区沉积盆地热演化和成烃史分析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对于揭示大陆岩石圈的地球动力过程及沉积盆地中源岩的生烃历史而言,热体制都非常重要。中国西部地区的热背景较低,但由于各沉积盆地的地质演化历史不同,它们的热体制和热历史不一样。利用磷灰石裂变和镜质组反射率等古温度标志参数对塔木、准噶尔和柴达木盆地的热历史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的地热梯度从第三纪以来逐渐变小,第四纪又微增;塔里木盆地经历了复杂的热演化史,二叠纪的火山活动使地热梯度相对较高,但新生代地热梯度下降很快,现今地热梯度仅约为20℃/km;准噶尔盆地的地热梯度和大地热流在其地质演化过程中逐渐减小。不同的热演化史导致不同的生烃史,对各盆地主要烃源岩的生烃史模拟结果表明,R。值为1.0%的生油气高峰期不同,从而使各盆地的油气勘探前景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恢复盆地地热史是盆地模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目前,用地球物理方法恢复拉张盆地的地热史都忽略了岩石圈放射性元素生热的影响。本文中,我们研究了放射性元素的生热效应模式,给出地热史和沉降史计算公式,发现放射性元素的生热效应对地热史影响很大,不能忽略。用这些公式恢复苏北盆地一口井的古热流和古地温,并模拟镜质体反射率(R°),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同时,用不含生热效应的模式恢复该井的热流,则与实测值相差很大。所以,用地球物理方法恢复大陆内部拉张盆地的地热史不能忽略岩石圈内放射性元素的生热效应,必须用含放射性元素生热率的地热史模式。   相似文献   

8.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热演化史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镜质体反射率(R。)和磷灰石裂变径迹(AFT)两种古温标,对苏北盆地高邮坳陷进行了古地温梯度反演。结果表明,该区平均古地温梯度为40.8~41.3℃/km,高于现今平均地温梯度。同时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热演化史的正演模拟。高邮凹陷K2t时期至E2s2时期平均古地温梯度近于41.0℃/km;之后随着构造沉降的停顿,平均地温梯度逐渐降低,Ny期至今地温梯度近于29.O℃/km。模拟结果为该区生排烃史及油气成藏史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海拉尔盆地现今地温场与油气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海拉尔盆地68口井试油测温资料及30口井连续测温资料进行了研究,分析海拉尔盆地不同构造单元地热梯度及地温平面变化,探讨现今地温场的控制因素及现今地温在油气生成中的作用。海拉尔盆地现今平均地热梯度为3.0℃/100m,大地热流值为55.00m W/m^2,现今地热梯度和大地热流值分布具有南高北低的特点。盆地现今地热梯度和大地热流值低于松辽盆地,现今地温场受地壳厚度、基底结构及盆地构造的控制。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为持续埋藏增温型凹陷,现今地温场对有效烃源岩区的分布和油气生成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该凹陷内沉积的铜钵庙组、南屯组、大磨拐河组烃源岩现今地温为烃源岩经历的最高温度,烃源岩现今处于持续生烃阶段,而贝尔凹陷、呼和湖凹陷的古地温高于现今地温,烃源岩生烃过程受古地温控制而不是现今地温。图6表1参21  相似文献   

10.
利用盆地模拟软件Basin Mod 1-D,选用古地温梯度法,采用镜质体反射率正演法厘定彭水地区各时期构造剥蚀量及古地温梯度。结果表明,该区自晚古生代以来古热流经历了低—高—低的变化过程,其古地温梯度具有相同特征;志留纪—中二叠世古地温梯度平均值约为2.5~3.0℃/hm;晚二叠—早白垩世古地温梯度平均值约为3.0~3.5℃/hm;早白垩世末期以来,古地温梯度平均值介于2.0~2.5℃/hm;加里东期、印支期构造抬升剥蚀量不足500 m,燕山、喜马拉雅运动构造抬升剥蚀量可达4 300 m。成烃史研究表明,彭水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早泥盆世进入生油门限,在晚二叠—晚三叠世进入生油高峰,在早侏罗世进入生气期,中侏罗世进入过成熟生干气阶段。后期燕山、喜马拉雅运动,致使地层抬升、剥蚀,研究区页岩气保存条件将成为下一步勘探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1.
干酪根自由基浓度是研究有机质热演化的有效指标之一.也是研究沉积盆地古地温的热参数之一.本文根据新生代盆地干酪根自由基浓度与样品埋藏深度的关系,建立了推算古地温梯度的标准曲线图,并利用此标准曲线估算了塔里木盆地和辽河盆地两口井的古地温梯度.这一方法对于无镜质体地区和无磷灰石地区的古地温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断陷盆地剥蚀厚度恢复的构造沉积综合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古近系为断陷盆地,珠琼二幕和南海运动使古近系的文昌组和恩平组遭受区域性剥蚀,之后进入持续海相沉积阶段,剥蚀前的地层古地温场、声波时差等特征被再次沉积改变,利用常规剥蚀恢复方法无法准确恢复文昌组和恩平组的剥蚀厚度。针对此,提出了构造沉积综合法。在分析盆地构造沉积特征的基础上,从剥蚀动力学角度出发,采用地震最小剥蚀厚度、构造沉积综合法剥蚀厚度、单井剥蚀厚度和井震关系的研究思路,进行剥蚀厚度恢复。对惠州凹陷古近系文昌组和恩平组剥蚀厚度恢复结果进行了分析,认为文昌组受剥蚀作用较强,在区域上存在较大差异,总体上剥蚀厚度较大;恩平组受剥蚀作用较弱,剥蚀厚度较薄。该方法对恢复断陷盆地剥蚀厚度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四川盆地川中古隆起安岳震旦系-寒武系特大型气田的发现,揭示了该区下寒武统烃源岩巨大的天然气资源潜力。综合前人相关数据,构建了川中地区下寒武统烃源岩的地质-地球化学模型,应用PetroMod盆地模拟软件,结合Easy%RO模型,对川中古隆起的代表钻孔在关键地质时期的古地温梯度演化进行恢复,并对下寒武统烃源岩的生烃演化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中生代是川中古隆起下寒武统烃源岩油气生成与演化的关键时期,该时期其古地温梯度较高,并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研究得到的古地温梯度模型为:3.5℃/100m(≥96Ma)-3.2℃/100m(65Ma)-2.7℃/100m(0Ma)。川中古隆起下寒武统烃源岩经历了早期生油、晚期生气的演化过程,烃源灶位置与文献报道的古裂陷槽基本吻合,其油、气累积生成强度分别可达(8~10)×106t/km2与(55~65)×108m3/km2。古裂陷槽下寒武统烃源岩在主生油期(中-晚三叠世)生成的液态石油,可通过不整合面与断层组成的网状输导体系运移至磨溪-高石梯构造与威远-资阳构造形成古油藏;古油藏内的原油在侏罗纪-早白垩世期间完全裂解,原油裂解气是这2个构造下寒武统龙王庙组与上震旦统灯影组天然气藏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4.
琼东南盆地高压地层声波测井响应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南海油田琼东南盆地ST3 6井的测井资料为依据 ,对高压地层的声波时差测井响应特征进行深入研究。通过等效深度法计算出与测井曲线采样深度对应的地层压力梯度曲线。在此基础上 ,对全井段不同岩性的测井曲线和地层压力梯度进行数据分析 ,研究了声波时差与地层压力梯度之间的关系 ,并结合ST3 6井的岩石结构研究结果和声波测井原理对取得的数据分析结论作出解释。通过测井资料综合解释 ,高压地层声波时差与地层压力梯度之间关系的分析 ,阐述了地层压力对储层解释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临清坳陷西部侏罗纪—晚白垩世原型盆地恢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地质、地震、测井等资料.运用多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对渤海湾盆地临清坳陷西部的侏罗纪、早白垩世和晚白垩世原型盆地的地层剥蚀厚度、原始沉积厚度、盆地边界、沉积相展布特征、盆地类型等进行了恢复和分析。结果表明:侏罗系剥蚀厚度一般在200~1000m,原始沉积厚度约1000~1500m,厚度稳定,以河湖交互沉积为主,是在印支期形成的向斜坳陷背景上发育的断陷盆地;下白垩统剥蚀厚度一般为1000~2000m,原始沉积厚度约2000~4500m,厚度变化较大,发育面积较大的湖泊.有较深湖相沉积.为一断陷型盆地;上白垩统剥蚀厚度一般为1000~2000m,原始沉积厚度约1000~4000m,仅分布在南部的丘县凹陷,主要是河流相沉积,局部发育浅湖相沉积,是在晚白垩世隆起背景上发育的小型断陷盆地。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化验资料研究油气成藏条件和规律。临清坳陷西部中生界主要存在下白垩统和侏罗系两大套烃源岩,主要分布于丘县凹陷和南宫凹陷,有机质丰度较低,热演化程度较高,可能正处于生油高峰阶段,油气藏类型主要有自生自储型和潜山型。  相似文献   

16.
在阐述Magra提出的泥岩压实曲线法恢复地层剥蚀厚度方法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对泥岩压实曲线反映地层间断的6种形态模式和东濮凹陷泥岩压实曲线的形态特征的分析,论述了该方法在东濮凹陷的适用性。选择东濮凹陷100余口井的泥岩压实曲线应用该方法计算了东营组地层剥蚀厚度,结果与盆地模拟拟合的结果相近,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大庆油田西部地区姚一段油气成藏动力学过程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大庆油田西部地区姚一段石油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方法,利用盆模技术模拟了盆地的演化过程和烃源岩生、排烃史,恢复了明水期末-依安期初烃源岩的供烃量和姚一段顶面油气运移的动力条件;根据对各类输导通道的分析,建立起该时期以砂岩输导层为主的输导格架。采用以逾渗理论为基础的油气运聚模拟方法,对供烃量、运移动力和输导格架进行了耦合分析,获取了姚一段油气运移路径的特征、分布及运移量。再结合其他油气成藏的控制因素,预测敖南鼻状构造、大安鼻状构造、英台鼻状构造、他拉哈地区及巴彦查干北部的低幅度构造为有利的勘探远景目标区。  相似文献   

18.
A major factor contributing to uncertainty in basin modelling is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parameters necessary to reconstruct the basin's thermal history. Thermal maturity modelling is widely used in basin modelling for assessing the exploration risk. Of the available models, the chemical kinetic model Easy%Ro has gained wide acceptance.
In this study, the thermal gradient at five wells in the Danish North Sea is calibrated against vitrinite reflectance using the Easy%Ro model coupled with an inverse scheme in order to perform sensitivity analysis and to assess the uncertainty. The mean squared residual (MSR) is used as a quantitative measure of mismatch between the modelled and measured reflectance values. A 90% confidence interval is constructed for the determined mean of the squared residuals to assess the uncertainty for the given level of confidence. The sensitivity of the Easy%Ro model to variations in the thermal gradient is investigated using the uncertainty associated with scatter in the calibration data. The best thermal gradient (minimum MSR) is obtained from the MSR curve for each well. The aim is to show how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thermal gradient is related to the control data and the applied model.
The applied method helps not only to determine the average thermal gradient history of a basin, but also helps to investigate the quality of the calibration data and provides a quick assessment of the uncertainty and sensitivity of any parameter in a forward deterministic model.  相似文献   

19.
中非地区B盆地下白垩统泥岩是该盆地目前唯一证实的烃源岩。对该套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盆地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为好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1型;由于构造反转、剥蚀和高地温梯度,现今生烃门限深度普遍偏浅;平面上,由北西西向南东东方向生烃门限深度变深;有效烃源岩为下白垩统阿普第阶下部和巴列姆阶;盆地北部斜坡带浅层油气存在生物降解作用,与其深层油藏存在明显亲缘关系;推测盆地存在多个生烃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