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普遍存在因负载不均衡导致的转发率过高,网络寿命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汇聚树协议(CTP)的路径转发优化协议深度和孩子汇聚树协议(DC-CTP).通过研究节点路径深度和孩子节点个数对当前节点以及对全网络转发数据量的影响,对CTP网络节点的路由算法进行优化.TOSSIM仿真的结果表明:DC-CTP协议选择优化后的路径,将整个网络的节点的数据转发量减少了平均10.25%左右,能够延长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2.
根据工业监控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可靠性和实时性需求,采用跨层优化方法,提出一种基于介质访问控制层Markov模型的汇聚树协议MM-CTP。利用IEEE 802.15.4 WSN链路层动力学Markov模型对单簇网络进行数据帧传输性能分析,改进汇聚树协议的链路质量评估方法,通过计算最优路由梯度,建立网络拓扑,在保证较高数据到达率的同时,使网络延迟最小,以满足工业监控网络的数据传输需求。  相似文献   

3.
一种基于LEACH的改进WSN路由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网络能量损耗不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LEACH的改进节能路由协议LEACH-PSOC.本文针对LEACH算法中的簇首选举方法进行了改进,首先利用粒子群算法良好的收敛性和全局优化能力将整个网络区域合理分割成多个子区域,然后在子区域内通过考虑节点剩余能量的因素进而选举出簇首.实验结果表明:与经典路由协议LEACH相比,该协议能够更加有效的平衡网络负载,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延长了网络的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4.
为使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能量消耗相对均衡,在定向扩散路由算法的基础上,结合蚁群算法,提出一种多路径负载均衡路由算法。该算法利用蚁群的自适应和动态寻优能力,在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搜索建立多条传输路径,并将节点剩余能量引入启发因子,均衡节点能量消耗。同时,运用层次分析法,赋予每条路径一定的负载分配比例,使数据总能在链路性能较优的多路径中均衡传输,延长整个网络的生命期。仿真结果表明,与定向扩散路由算法相比,该算法能够均衡节点能耗,有效延长网络寿命。  相似文献   

5.
为了增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动态适应性和实现数据包的最优传输,根据CTP算法的原理,使用NesC语言在TinyOS 2.x下设计改进路由协议ICTP。该协议采用传输期望值指引路由包和数据包进行传输,并在数据包传输过程中考虑下一跳邻居节点的剩余能量以实现动态均衡网络能耗。通过TOSSIM仿真实验表明,改进后的ICTP能够有效减少传输时延,延长网络寿命,提高网络能量均衡。  相似文献   

6.
动态源路由DSR路由协议以最短路径优先为原则,但是没考虑负载均衡,产生拥塞区域、连接失败等不利结果.为减轻路由负载,提高协议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载均衡的DSR路由算法.在路由发现过程中节点根据自身负载情况决定接收或丢弃请求分组,从而避开负载过高节点;中间节点采用不应答路由请求分组策略;目的节点根据路径总负载选择合适的...  相似文献   

7.
基于多态蚁群算法的WSN能耗均衡路由协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能耗均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态蚁群算法的路由协议,采用周期传输和数据融合的方式,将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剩余能量信息融合到信息素的形成中。仿真实验表明,与Leach协议相比,采用该协议有82%的节点生命周期更长,在相同时间内网络可多传输48%的数据包。在实验室使用31个节点部署无线传感器网络,将路由协议应用于网络。实验结果验证了该协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每个节点的能量都非常有限,在选择路由协议时需尽可能地延长网络生存时间.从限制能耗最大节点的功耗出发,提出一种新的负载均衡的集中式能耗树(CCT-LB)算法.仿真结果表明,相比分布式的WRT算法,该算法能使网络不同比例节点的存活时间提高10%~500%,同时提高网络节点的负载均衡性,从而有效地延长网络寿命.  相似文献   

9.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能耗均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态蚁群算法的路由协议,采用周期传输和数据融合的方式,将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剩余能量信息融合到信息素的形成中。仿真实验表明,与Leach协议相比,采用该协议有82%的节点生命周期更长,在相同时间内网络可多传输48%的数据包。在实验室使用31个节点部署无线传感器网络,将路由协议应用于网络。实验结果验证了该协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ZigBee网络的能量均衡,延长网络生存时间,针对现有基于能量均衡的ZigBee网路路由算法的不足,根据节点父子和位置关系适当控制RREQ包转发方向,提出了针对RN-节点改进邻居表使RN-节点具备路由功能,并定义了考虑因素全面的路由代价和能够实时更新的节点能量等级,从而实现了AODVjr路由算法和Cluster-Tree路由算法基于能量均衡的真正结合。通过仿真与原算法和现有的基于能量均衡的路由算法进行比较,比较结果表明了优化的ZigBee网络总体能量消耗与死亡节点出现时间和数目。  相似文献   

11.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数据中心存储的路由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树型标号系统的分布式路由算法。将网络中的节点组织成以参考节点为根的树型结构,通过比较目的节点标号与邻居节点标号,选择转发节点,实现数据路由。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该路由算法的空间开销较低、路由效率较高,并且生成的路径接近最短路径。  相似文献   

12.
能量均衡的WSN非均匀分簇路由算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吕林涛  范永林 《计算机工程》2009,35(21):117-119
针对现有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分层分簇路由算法存在的能耗不均衡问题,提出一种能耗均衡的WSN非均匀分簇路由算法。该算法通过在已划分的非均匀区域中构建中间层达到均衡簇首和其他节点能耗的目的,实现WSN整体能耗均衡。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均衡WSN能耗负载,提高WSN的能量效率,延长100轮~200轮WSN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13.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多跳通信路由导致的能量洞问题,提出基于环模型的混合路由树算法,创建最小代价混合路由树,使节点间采用单跳和多跳交替的混合路由通信方式,以此均衡网络耗能。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解决能量洞问题,并最大限度地延长网络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4.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失效和环境影响等因素会降低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前向纠错的自适应多径路由协议。根据当前的网络状况,利用RS纠删码自适应调整编码冗余,在选出的可用多路径上根据每条路径的剩余能量权重分配流量,Sink节点根据收到的数据片段进行数据包重构。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能达到较好的负载均衡,具有较高的成功传输率和吞吐率。  相似文献   

15.
刘晓东  冒勇军 《计算机工程》2009,35(16):243-244
针对无线传感网络节点能量有限的特点,提出一种改进的蚁群算法,将蚂蚁信息素、网络节点能量和节点间的时延相结合,形成算法控制因子。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均衡网络中各个节点的能量消耗,延长整个网络的生命周期,缓解网络拥塞并降低平均传输时延。  相似文献   

16.
在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中,ZigBee的AODVjr算法在保持了AODV的原始功能的基础上,只选择最佳路由路径传输.但由于每个节点需保存路由表,因而增大了路由成本,并且上述算法未提出有效的措施来维持整个网络的能量平衡.确保节点不过度使用或经常空闲对低速率无线网络的节能优化尤为重要.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能量平衡和树形结构的AOD-vjr改进算法.新算法首先判断传输数据类型,根据不同类型数据采取不同路由发现过程,然后在转发数据选择下一跳路由节点时要估计所有可选路径节点的剩余能量.为避免某些能量低的节点快速耗尽剩余能量而停止工作,在可选路径中选择剩余能量最多的节点完成数据的转发,从而控制网络能量的平衡.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AODVjr路由算法可有效减少网络开销,延长网络寿命.  相似文献   

17.
郑国强  孙若玉 《计算机工程》2009,35(17):117-119
针对MAC协议无法解决节点能耗和网络性能之间矛盾的问题,在AS—MAC协议的基础上,基于跨层的方法提出CLR—MAC协议。该协议利用路由层的路由表信息改变AS—MAC协议的控制帧格式,解决AS—MAC协议中因“强迫唤醒”造成的能量浪费问题,以延长网络寿命。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明,该协议随网络密度的增加,节能增益呈线性增加。  相似文献   

18.
针对电子鼠自部署应用场景,设计并实现一种基于分布式系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该协议考虑电子鼠自部署过程中通信最频繁的2种情况,以最小生成树的结构组网,在节点增加和节点失效时采用网络重组算法,提高网络运行效率。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协议中较适合该场景的AODV协议相比,该协议的吞吐率较高、收发包延迟较小。  相似文献   

19.
王海勇  杨庚  许建  杨震 《计算机工程》2012,38(18):123-125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恶意节点会导致严重的黑洞问题。为此,在SEEM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低复杂度的安全数据收集算法,采用反馈-确认机制,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多路径路由功能,实现数据的安全传输。实验结果证明,与DRP和SPDC算法相比,该算法的复杂度更低,数据传输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