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机械工程训练教学模式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培养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工程实践能力为宗旨,研究探索了一种"机械工程训练"教学模式以及按照该教学模式提出的分阶段进行的实践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当前,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已成为高等工科院校培养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关键要素.其质量能否得到有效保障是由整个培养过程直接决定的.所以,高校想要不断培养高质量高标准的工程技术人才,以满足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对人才的需求,必须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质量进行持续不断的分析、总结、改进,并对培养过程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4.
分析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三个突出问题,以盐城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特色专业建设为例,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给出了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实践教学方面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升,我国的电气工程以及其自动化技术取得了全新的发展,对于在该领域的专业化人才具有更高的要求.教育部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目的在于可以培养出一系列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基于此,本文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背景,探讨了提高卓越工程师培养教学质量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6.
现代工程是大工程,需要具有丰富知识、能力和良好素质的卓越工程师.面向工程实际的工程实践教学是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石.结合现代工程对卓越工程师的基本素质的要求,从加强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拓展综合工程实践训练内容等方面,论述了工程实践教学在培养卓越工程师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8.
本文阐述了基于CDIO理念的机械工程类"卓越工程师"培养思路、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培养模式、培养措施,结合实例说明基于CDIO理念的工程师培养取得的良好效果。实践证明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是机械类"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9.
如何进行针对性强、具有地方特色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是非常值得研究与探讨的问题。比较了发达国家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实践,采取了优化课程体系、建立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和建设工程型师资队伍等措施,实施了"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教学改革。培养的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由欧特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特克”)主办的卓越工程师评选于近日在京落幕。此次评选共产生年度卓越工程师1名、年度人气工程师3名、年度卓越设计团队2个、入围奖55名以及年度特别贡献奖5个,颁奖典礼在去年12月的欧特克AU中国“大师汇”制造业分会场举行。6位获奖选手作为演讲嘉宾,在制造业分会场上对各自获奖作品进行演示。 相似文献
11.
从分析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考虑哪些具体的问题入手,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详细阐述了制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简称机制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2.
13.
李曼丽 《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10,(2):91-96
欧林工学院教育项目被认为是美国高等教育界近几十年来最大胆的试验。它提出了“欧林三角”这一独特的课程理念,并将跨学科教学设计和“基于项目”的教学贯通全学程,尤为关注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和团队能力的培养,首次在大学内不设“系”,并首次摒弃教师终身聘用制等做法,使得欧林试验在美国工程教育界独树一帜。欧林工学院独辟蹊径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之道,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进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杜莹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2,41(22)
在企业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默默无闻、任务繁重,承担着企业中最为重要的设计、生产工作,却鲜有话语权,这就是中国的工程师群体.他们比任何人都更需要一个平台,来用工程师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设计思维.第三届欧特克卓越工程师成为工程师们崭露头角的舞台.欧特克公司大中华区技术总监唐明德说,卓越工程师评选是这样一个平台,工程师能够分享专业的设计看法和创新的思路、作品,并得到专业评委的反馈,最终在学以致用、提升实力的同时,激励自己,最大化地发挥原创性和设计的完整性.在本届卓越工程师评选中,最终有6幅作品从600多名参赛个人或企业的作品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8.
公理设计过程中耦合设计问题的结构化分析方法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现有的公理设计是建立在满足独立公理的基础上的,它没有提供分析和处理耦合设计的方法。然而在产品设计尤其是复杂产品设计过程中,耦合设计经常会不可避免地出现。针对公理设计过程中出现的耦合设计问题, 提出了一种结构化的耦合设计分析方法,旨在为在功能要求不独立的情况下完成产品设计提供有效解决方案。首先利用分解操作识别独立的功能要求以及耦合功能集;然后采用决策分析方法中的两两比较方法并基于三角模糊数对功能耦合程度进行度量;在此基础上通过解耦和割裂操作对耦合功能进行规划,确定各耦合功能的实现顺序; 最后对耦合设计方案进行耦合性分析,计算耦合度指标,为耦合设计方案的耦合性评价及其选择提供依据。结合卧式壳管式冷凝器产品的设计实例,对耦合设计分析方法进行了说明和验证。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