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调整ZG25CrNiMo材料中Si、Mn、Cr等合金元素的含量,并适量的加入V元素,采用电炉冶炼和砂型铸造的方法,对材料进行铸造,并采用计算机预测和端淬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材料的淬透性,利用金相显微镜对材料微观组织进行了分析,最后测定了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提高合金元素Si、Mn、Cr和V的含量使材料的淬透性和力学性能提高,满足了通径和压力等级提升后防喷器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车用高强度双相钢硅烷前处理后涂装性能的研究鲜有报道。[方法]选取了C–Si–Mn、C–Mn–Cr和C–Mn–Cr–Al三个成分体系的780MPa强度级别的双相钢进行相同工艺的硅烷化和电泳处理,通过中性盐雾、石击、循环盐雾腐蚀等手段评价了不同成分体系钢板上的硅烷膜和电泳漆膜的品质。[结果]C–Si–Mn成分体系钢板的硅烷涂装性能最差,硅烷膜表面出锈,电泳漆膜的附着力及耐蚀性较差,不能满足一般汽车厂的要求;C–Mn–Cr成分体系钢板经硅烷涂装后,除耐石击+循环盐雾腐蚀性能外,其他性能基本都能满足一般汽车厂的要求;C–Mn–Cr–Al成分体系的硅烷涂装性能最优,硅烷膜及电泳漆膜的各项性能均能满足一般汽车厂的要求。[结论]在应用780 MPa级别双相钢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应用环境来选择适合的成分体系。  相似文献   

3.
某德国进口减速机齿轮使用时发生崩齿失效,本文利用宏观形貌、化学成分、金相组织、非金属夹杂、硬度及有效硬化层检测手段,对其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齿轮钢成分接近联邦德国国家标准(DIN)20Mn Cr5及中国国家标准(GB)20Cr Mn Ti,表层组织为高碳马氏体+少量残余奥氏体,心部组织为低碳马氏体;齿轮试样中存在氧化物、夹杂及孔洞;断口属于过载折断,主要是由于轮齿的应力超过其极限应力所导致。  相似文献   

4.
合金钢指的是在碳钢的基础上有目的的加入一些合金元素而得到的钢种。常加入的合金元素有:Si、Mn、Cr、Ni、Mo、W、V、Ti、B、Al、Cu、Zr、Nb、RE等。这些合金元素的加入不但提高了合金钢的淬透性、高温强度、回火稳定性及一些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而且还弥补了碳钢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根据高压电器设备的工况环境,设计了一种铁基合金粉末,其成分为:Cr 18%,Si 2.0%,B 3.0%,Ni 5%,C 2.0%,Nb 0.6%,Fe余量。采用等离子熔覆技术在16Mn钢表面制得铁基合金熔覆层。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电子探针(EMPA)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等离子熔覆层的组织结构和成分,并进行了摩擦磨损试验。结果表明,所得等离子熔覆合金层非常致密,主要由γ-(Fe,Ni)、((Fe,Cr)_7(C,B)_3和Fe_3Ni_2相组成,具备良好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6.
正本发明涉及一种模芯用含Nb大型塑料模具钢及制备方法。塑料模具钢具体成分按质量百分比含量计为:C:0.35%~0.45%,Si:0.20%~0.40%,Mn:1.30%~1.60%,P≤0.010%,S≤0.005%,Cr:1.80~2. 10%, Ni:0.90~1.10%,Mo:0.35%~0.50%,  相似文献   

7.
浅析合金元素对焊缝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 C、Mn、Si、Ti、Cr、Ni、Mo、Nb等合金元素对焊缝金属性能 (包括机械性能、耐蚀性、耐热性等 )的影响 ,分析结果表明 :合金元素的加入对焊缝的组织及其性能具有改善和提高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微波消解-ICP-OES法测定黑芝麻中的18种矿质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蕾  耿薇  魏永生 《应用化工》2012,41(5):910-913
采用HNO3/H2O2湿法微波消解制样,利用全谱直读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法(ICP-OES),全面详细地分析测定了黑芝麻中的矿质元素,共检出Ca、P、S、Mg、K、Al、Si、Fe、Na、Zn、Se、Sr、Cu、Mn、Ba、B、Ti、Cr等18种矿质元素,RSD值在1.21%~10.1%,其中13种元素在5%以内。黑芝麻中所含人体常量元素Ca、P、S、Mg、K、Na等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79%,1.08%,0.59%,0.43%,0.41%和0.009 1%;微量元素Fe、Zn、Se、Cu、Mn、B、Cr、Sr、Si、Al等的含量分别为18.6,4.55,3.87,1.74,1.62,0.91,3.21,78.8,125.8 mg/100 g,未检出Pb、Hg、Cd、As以及Ni、Co、Mo等元素。  相似文献   

9.
以烧结板状刚玉、锆莫来石、天然鳞片状石墨为主原料 ,酚醛树脂为结合剂 ,Al、Si、B4C、Mn粉为添加剂 ,经 1 4 50℃埋炭烧成后 ,制成铝炭和铝锆炭系列试样 ,并对各试样的抗渣侵蚀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在铝锆炭材料中 ,当Mn与Al、Si复合加入且Mn与C的质量比为 1∶4时 ,试样的抗侵蚀性和渗透性均较好 ;在铝炭材料中 ,当Mn与Al、Si、B4C复合加入且Mn与C的质量比为 1∶4时 ,试样的抗渗透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采用HNO3/H2O2湿法微波消解制样,采用全谱直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OES),分析测定了苦荞麦中的矿物元素,共检出P、S、K、Mg、Ca、Si、Al、Fe、Na、Zn、Mn、B、Cu、Se、Ti、Cr、Ba、Sr等18种矿物元素。分析结果的RSD值在0.45%~9.09%之间,其中15种元素在5%以内。苦荞麦中所含P、S、K、Mg、Ca、Na等常量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21%、0.21%、0.17%、0.098%、0.019%、0.0017%;微量元素Fe、Zn、Cu、Se、Cr、Si、Mn、B、Ti、Ba、Sr、Al等的含量(mg.kg-1)分别为37.4、16.5、3.67、1.38、0.44、121.6、6.90、4.88、0.63、0.22、0.12、49.9。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全谱直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OES)对绞股蓝茶的微波消解液及浸出液中的矿物元素进行了测定分析,实验发现:微波消解液中检出K、P、S、Na、Al、Fe、Mg、Si、Ca、Cd、B、Cu、Zn、Pb、Ba、Ti、Sr、Mn、V、Cr等20种矿物元素,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24%~10.4%之间;浸出液中检出K、Ca、S、Na、Mg、Si、Al、P、Mn、B、Sr、V、Cu等13种矿物元素,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44%~6.33%之间。实验结果可为深入研究绞股蓝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7Cr7Mo2V2Si(LD)钢的基本特性和化学成分,重点阐述了LD钢的锻造及热处理工艺,并介绍了LD钢的应用实例及效果.  相似文献   

13.
陈秀华 《水泥工程》2010,(3):56-57,67
为研究C-Cr-Si-Mn合金体系堆焊层的耐磨性和磨辊抗剥离能力,进行了不同合金堆焊材料的耐磨性(即磨痕深度)和抗剥离能力的试验。结果表明,(1)合金元素C、Cr含量对堆焊层的耐磨性及抗剥离能力影响大(;2)C-Cr-Si-Mn合金体系的合金元素最佳范围为:w(C)=5.0%~5.5%,w(Cr)=23.5%~29%,w(Mn)3.0%,w(Si)1.5%(;3)工艺对堆焊层的耐磨性及抗剥离性有影响,堆焊修复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  相似文献   

14.
对搪瓷用薄钢板应具有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机械性能进行了阐述,详细讨论了薄钢板C、Si、Mn、S、P、O、Cu、Cr、Ti等元素对搪瓷性能的影响。最后,对各类元素的检测方法进行了充分的阐述,包括分析原理,操作步骤,计算公式以及有关试剂配制等。  相似文献   

15.
保持恒定的底吹N2流量,在高温高压反应釜内对高氮钢的精炼进行了热力学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正交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影响高氮钢氮溶解度的因素中压力影响最大,氮溶解度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增人:合金组分(Cr,Mn)的影响次之且Cr的影响大于Mn,氮溶解度随着Cr,Mn含量增加而增大;温度的影响最小,氮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高铬铸铁中Cr、Mo、Ni、Mn、Cu、Si、P、C及S共9种常规元素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涉及分析方法有分光光度法、滴定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光电光谱法等。  相似文献   

17.
实验研究了镁质、氧化铝质和镁钙质三种中间包内衬涂料与钢水反应,考察了其对钢中T.O, T.N及Al, Ti, Si, Mn含量、夹杂物组成、数量和尺寸分布的影响,并分析了钢水在钢/涂层界面对涂层的渗透和侵蚀程度. 结果表明,在1550℃下,相比于镁质涂料和氧化铝涂料,镁钙质涂料能对钢液T.O和成分有更好的控制,终点氧含量在8.5′10-5,对钢液的二次氧化很少,并有利于细小夹杂物的形成,其中<1 mm夹杂物占98.13%;钢中首先是Al, Ti被氧化,之后是Si, Mn被氧化;氧化铝涂料被损坏的机理主要是冲刷脱落,镁质和镁钙质涂料的损坏则以渗透侵蚀为主. 镁钙质涂料对钢液的二次污染小,有利于洁净钢的生产.  相似文献   

18.
最近国外制造成功一种既耐热浓硫酸又耐高温稀硫酸的新型合金材料(命名为Illium 98)。据悉这新合金的组成为:Ni=55%,Cr=28%,Mo=8.5%,Cu=5.5%,Mn=1.25%,Fe=1.0%,Si=0.7%,C=  相似文献   

19.
采用市售镁质中间包涂料和添加20%(w)不烧镁橄榄石颗粒的镁质中间包涂料分别制备坩埚试样,将汽车板钢样置于坩埚孔中,在真空碳管炉中于氩气保护下经1 600℃分别热处理1 h或2 h,以研究含不烧镁橄榄石的镁质中间包涂料对钢中Al、Si、Mn、P和T. C、T. O、T. N、T. S的含量,以及钢中夹杂物尺寸、形貌和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钢样在1 600℃下与两种中间包涂料作用后,钢中Si含量均降低,P、Al含量均增加,Mn含量变化不大,T. N、T. S含量均增加;而T. O含量在与两种涂料作用1 h后略有降低,但延长至2 h后,T. O含量又增加,且以添加不烧镁橄榄石的增加明显。钢中的夹杂物尺寸在与两种涂料相互作用后均有所增大,且以未加不烧镁橄榄石的增大明显,夹杂物的成分从原始钢样中较为单一的Al_2O_3、Mn O以及TiO_x等变化为成分复杂的(P,Si) O-MnS、SiO_2-Al_2O_3以及MgO-Mn(O,S)-(Al,Ti,Si) O等复合氧化物。  相似文献   

20.
1〈发明名称〉提高齿轮钢的淬透性与热加工性能的方法〈权利要求〉一种提高齿轮钢的淬透性与热加工性能的方法,其特征是在电炉初炼和钢包精炼炉精炼过程中,电炉初炼完成熔化和氧化,钢包精炼炉完成还原精炼,钢包精炼炉精炼过程中加入磷铁合金调整钢水中P的含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