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跃进二号东高点油田是一个长井段、高丰度的复杂断块油藏,断层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经过16年的注水开发,油藏已经进入中高含水期,注采矛盾日益加大,水淹复杂,水驱储量动用程度逐年降低,剩余资源分布复杂;复杂断块油藏中高含水期稳油控水关键技术研究是该油藏现阶段开发的必要研究课题,本文探讨了如何提高水驱储量动用程度、降低含水上升速度、缓解油藏自然递减的几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欧力坨油田属低渗透油藏,随着天然能量开采时间的延长,地层压力逐年下降,地下亏空严重。针对断块天然能量不足及地层压力较低的特点,采取注水开发方式,并对注水区块实施综合治理,提高水驱储量动用程度,改善水驱效果,油田油井注水见效明显,区块日产液量油量稳中有升,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实现了油田的稳产和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3.
三叠系油藏开发主要以注水开发。良好的水驱状况,是油藏高产稳产的前提和基础,油藏水驱的动用程度直接影响油田的稳产。本文针对目前盘古梁长6油藏吸水剖面存在问题,通过分层注水、化学堵水调剖、酸化调剖等有效措施,有效的提高油藏水驱动用程度,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小井距油藏的开发特点,以茨78块为例,从递减率、储量动用程度、注水利用率、含水上升率、水驱采收率等几个指标对水驱开发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油田历史数据进行拟合,证实了注水开发油藏常规评价的合理性,达到了科学评价小井距注水开发油藏的目的,为油田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陇东侏罗系油藏处于"双高"开发阶段,套破井多,注采井网不完善,水驱状况差;剩余油分布零散,稳产难度大。本次研究采取多种手段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1多油层叠合区纵向上原主力层动用程度高,未动用的非主力层剩余油富集;2注水开发的层状、块状油藏剩余油平面上主要分布在边部低渗区、注水滞留区;纵向上主要分布油藏内部未水驱的微构造高部位;3边底水油藏剩余油分布受底水影响大,纵向上分布在油层顶部及构造高部位,平面上分布在隔层发育区、套破井连片区及边部未动用区;4分部范围小、厚度薄、数量多的小油砂体,由于注采井不完善,油层动用差剩余油富集。确定油田稳产确定潜力区,并开展不同时期不同油藏优化稳产技术研究,解决制约老油田稳产的矛盾与问题,提高对油藏的控制能力与储量动用程度,改善油田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6.
应用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效果评价方法,对延长油田纸坊区长2油藏注水开发储量动用及水驱控制程度、地层能量保持状况、注水见效特征、含水变化规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按照行业标准进行了综合评价,针对该油层目前注水存在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方向及建议,以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提高油田采收率。  相似文献   

7.
高凝油砂岩油藏注水开发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阳油田是全国最大的高凝油砂岩开发基地。目前,水驱砂岩油藏地质条件复杂、油藏类型多,注水开发后表现情况各异,在充分开展油藏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推广多级分注技术、调整了注水结构、配套完善注水工艺,逐渐摸索并形成了一套高凝油砂岩油藏注水开发技术,在提高凝油区砂岩油藏水驱动用程度,降低区块综合递减率、自然递减率及含水上升率上取得显著成效,为沈阳油田老区相对稳产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桑合油田查9断块区是典型的低幅度断块油藏,受含油高度小、储层非均质严重、边底水活跃等因素影响,造成注水开发早期就出现含水上升较快、自然递减较大。2010年通过开展提高砂砾岩注水效果研究,针对油藏特点,对主力油藏开展精细油藏描述,对桑合构造控油断层开展构造精细解释研究,开展查9断块区提高注水开发对策研究,确立了以单层注水为手段,以提高主力层水驱动用程度为目的的治理对策,通过实施单层注水,将水注到所需油层,真正实现注入水驱油,达到控制含水上升与减缓自然递减,提高水驱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前油藏开发井网逐步完善,年产量逐步提高,但普遍面临产量递减快、水驱动用程度低、含水上升较快、局部供液不足等问题,导致油藏稳产基础不牢、上产难度加大。精细油藏开发管理,从可控注水、可控采油思路着手,改善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着力解决提高单井产量,以确保油藏持续稳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尕斯库勒油田注水开发进入中高含水期后,油藏非均质性进一步加剧,高含水井逐年增多,部分区块不同程度出现大面积水淹,稳产难度加剧的现状,大规模推广应用多级分层注水工艺技术,提高水驱油效率,实现油田高效开发。但是由于多级分层注水井数逐年增多,测试工作任务繁重,测试遇阻现象时有发生,从而降低分层注水符合率。为满足油田精细注水需求,进行三管分层注水工艺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11.
李娟  彭建  殷超 《广东化工》2013,(14):82-84
主要以元城油田元54区长1油藏为研究对象,对长1低渗透油藏的水驱状况、驱替压力系统、产量递减规律、含水上升规律、采液采油指数变化规律等开发特征进行研究,总结了油藏稳产面临的主要问题,以"挖掘剩余油,提高单井产能与采收率"为目的,提出了精细注水调控、水井调剖治理、油井解堵、合理优化技术参数等一系列的稳产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2.
安塞油田长6油藏,受储层非均质性影响较强。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油藏平面及剖面上的矛盾日益突出,注入水单向或多向突进导致油井含水上升速度较快,制约了油藏的整体开发效果。近年通过实施注水井深部调剖措施,封堵优势见水方向,扩大水驱波及体积,提高水驱动用程度,达到稳油控水的目的,对油藏的稳产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本文重点对历年的注水井深部化学调剖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对该技术措施在油藏开发中的适应性进行了评价,为今后同类型油藏的开发调整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靖安油田三叠系油藏含水逐年上升,水驱储量动用低、产能损失严重等矛盾,急需通过化学调剖改善吸水剖面,恢复水淹油井产能,提高侧向油井水驱储量动用程度,提高最终采收率。通过对在用两种调剖体系进行室内评价,优化堵剂体系,段塞体系结构,完善注水井深部调剖体系的适应性,进一步提高调剖措施效果,改善区块整体开发效果。并在现场进行了试验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开发效益,为今后治理三叠系裂缝性见水油藏及开发中后期含水上升油藏储备技术和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4.
低渗透油藏在实行注水开发过程中,注入水容易沿着渗透性较好的方向突进,导致对应油井含水上升快或者难以见到注水效果,而相对低渗透层吸水量较少,甚至不吸水。利用注入剖面测试技术,结合油水井动静态资料能够从纵向和横向了解油层的吸水状况、注水波及特征及储量动用情况。再结合相关资料对油水井作出及时的调整措施,达到提高该油藏注水效率和区块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靖安油田三叠系油藏含水逐年上升,水驱储量动用低、产能损失严重等矛盾,急需通过化学调剖改善吸水剖面,恢复水淹油井产能,提高侧向油井水驱储量动用程度,提高最终采收率.通过对在用两种调剖体系进行室内评价,优化堵剂体系,段塞体系结构,完善注水井深部调剖体系的适应性,进一步提高调剖措施效果,改善区块整体开发效果.并在现场进行了试验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开发效益,为今后治理三叠系裂缝性见水油藏及开发中后期含水上升油藏储备技术和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6.
针对卫10块渗透率低,含水上升快,自然递减大,水驱动用程度低的问题,运用动态分析法和先进的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剩余油,根据剩余油分布规律,制定了改善平面矛盾和层间注采剖面,增加水驱控制储量和动用储量为目标的挖潜方案,通过实施,提高注入水利用率,提高分层动用程度,控制含水上升速度,改善水驱开发效果.使卫10块开发水平稳定在二类,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中高含水期老油田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甘谷驿油田唐157井区油藏地质特征与储层特征研究表明井区长6油藏属于低渗透油藏,针对目前开发现状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已有井的动态资料研究单井产能、含水率变化及其油井产量的变化规律,对注采、井网系统、注水情况、水驱状况、动用状况及注水井的受效特征进行分析,综合评价了唐157井区的注水开发效果,为特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白龙  郑阳阳 《辽宁化工》2014,(12):1553-1554,1559
我国的低渗透石油探明储量和原油产量逐年增多,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统计信息显示2010年以来我国73%的石油新增储量属于低渗透储量[8]。对于低渗透油藏的开发目前主要技术为注水开发。由于储层物性、注入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注水开发过程中会出现注水压力高,含水上升速度快,水驱动用程度低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导致大部分石油滞留在油层中,油藏采收率不到20%。为了解决注水井欠注、油井产量低这一问题,提出了几种措施。  相似文献   

19.
该论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油藏高含水期的采油速度,在以油藏历年开发情况仔细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剩余油精细研究分析,提出精细注水措施,配套实施工艺技术,使油藏的潜力小层注采对应,提高注水效率及地下原油的采收率。该方法在濮城油田DS2S1运用以来,效果明显,为高含水油藏开发后期进一步提高储量的动用程度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20.
文留油田具有断块复杂、油层埋藏深、温度高、产出液矿化度高等特点,自1979年投入注水开发,先后经历了低含水期细分开发层系调整,中含水期层系井网加密、逐层上返,进入开发调整及高含水期的二三类层细分、井组层间精细注采调整等开发过程,主力油层水淹严重,剩余油分布零散,部分油水井间形成水窜,导致低效高含水油井逐年增多。随着油藏开发向低渗、薄差层、二、三类储层开发的转移,层间差异大的矛盾凸显,注水压力高,水驱动用程度低,开发难度越来越大,精细分层注水工艺的研究势在必行。针对文留油田开发存在的系列问题,立足细分开发,精细到层的管理思路,开展了《文留油田精细分注工艺研究与应用》。现场技术人员结合实施区块油藏、井况等特点,通过研发及引进地面多功能恒流配水器、封隔配水集成器和智能、同心、免投捞测调一体化等工艺新技术,提高了分层注水工艺水平,提高了有效注水、降低了无效注水,增加了水驱波及体积、提高了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